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1绪论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5、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阶级性、实践性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
3、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4、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5、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6、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7、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4、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 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范畴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着的物
5、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拥有它的物质主体。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而静止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1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1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6、的物质活动。(1)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二)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7、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找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15、意识及其能动作用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
8、性的作用。16、意识的本质包括:(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9、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1)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个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10、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福与祸、安与危、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
11、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第二,矛盾的普遍性
12、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0、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扩张。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第三节辩证唯物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抽
13、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性统一。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
14、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4、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5、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的自身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
16、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用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的制作加工。7、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8、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
17、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的标准只能是实践。(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
18、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3、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
19、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
20、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
21、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2)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3、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22、和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方式。5、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个类型。这两大类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6、生产力和生产关
23、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段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A,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
24、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7、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5、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B、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9、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
26、的更替与发展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有: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
27、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3、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单选)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28、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观点,是因为来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单选)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
29、内容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制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的。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该商品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将会导致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5、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
30、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6、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7、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8、价值规律的变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