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村通工程项目说明书确定稿为了贫困山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 “永不消逝的电波”公益工程项目方案 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二0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方案摘要 听广播,看电视,是湖南边远山区34.8万户农民仅有的文化生活。湖南边远山区农民依靠政府无偿提供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听好广播、看好电视,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认捐50元,就能帮助一户靠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听广播、看电视的农户一年内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永不消逝的电波”工程是政府村村通惠民工程的延续,是保障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长期通、优质通,造福于边远山区农民的公益工程。伸出您的仁爱之手,为边远山区的农民享受公共文化权益贡献一份力量!一、项目背景及意义听广播、
2、看电视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国家从1998年开始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建国以来,各级政府和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一项系统工程。中央领导同志曾明确提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政治工程,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文化工程,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要求“把村村通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作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超强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强力推进”。省里领导也明确提出:要把能否让家家户户都看到电视、听到
3、广播,作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听广播、看电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是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外面世界、学习各种实用农业科技知识,迅速掌握致富本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主要渠道和最便捷方式。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对于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言,意义更加深远。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与养护,农民群众热切企盼,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期望这个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工程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永不消逝的电
4、波”公益工程项目就是搭建这一“爱心”平台,为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养护筹措资金,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村村通”工程的养护工作,把国家、部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边远山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献出一份爱心、作出一份奉献,为丰富山区群众文化生活作出应有贡献。二、项目实施分析1、基本情况。 我省2007年初开始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四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广电系统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4345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其中50个国补县25851个村,解决近
5、122万户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二是在2009年、2010年分三批共完成了34.81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与用户信息录入工作,让34.81万户的边远贫困山区群众能看上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经过“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2、国家政策。广播电视村村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建成后的管理维护更为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在第四节第十三条中提出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完善“村村通”公共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机制。要加强维护,巩固成果,充分发挥已完成“村村通”
6、工程作用,坚决防止“返盲”现象发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3、问题提出。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总共投入十多亿的资金,已基本完成“十一五”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二五”期间“村村通”工程还需要投入5.6亿元资金。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规定“村村通”维护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但县级财政困难,加上人财物短缺,无法支付“村村通”
7、维护维修经费,导致“村村通”后期维护较为困难。建设安装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因为厂商只有两年的保修期,使得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返盲”的情况,出现了新的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人群。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些人群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系统庞大,建设维护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要保证正常运行,长期通、优质通,必须在政府加大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建设投资的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维护维修。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一系列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使广播电视在老少边穷地区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4、解决方案。“永不消逝的电波”公益工程项目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用五年时间,面向社会,面向广大企事业单位,筹措近五
8、千万资金,逐年、分步骤的对34.8万户100多万老少边穷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三、项目实施计划经过调研基层广电部门,召开相关座谈会,走访农村用户抽样调查,并与省广电局“村村通”办公室进行了反复推敲、验证,一致确定一年一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需要50元养护费,主要用于人力、交通、材料的开支。养护范围:50个国家补助县的已建成21.4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按每套50元/年维护费计算,每年约需1070万维护费用。 2009年(第一批)发放安装94760套;2010年(第二批)发放安装101939套;2010年(第三批)发放安装17635套。分步实施:(一)2012年对我
9、省50个国补县2009年(第一批)发放的94760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约需经费480万元,即2012年需筹措养护经费480万元。(二)2013年对我省50个国补县2010年(第二批)发放的101939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约需经费500万元,加上第一批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维护费用480万元,共需980万元维护经费,即2013年需筹措维护经费980万元。(三)2014年对我省50个国补县2010年(第三批)发放的17635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约需经费88万元,加上第二批接收设备的维护费用,共需1068万元维护经费,即2014年需筹措维护经费1068万元。(四
10、)2015、2016每年对三个批次的接收设备进行维护,每年需投入一千万元维护维修费用。从2012年至2016年五年期间共需筹措维护费用4684万元。四、项目实施细则1、实施的责任单位是已建立的县级“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的维护站(点),在项目试点县(市、区),基金会将帮助建立以乡镇广播电视站为依托的“村村通”维护组织,做好服务工作。主要对象是50个国补县所属已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村;2、基金会项目部根据资金筹集情况,制定阶段性实施方案,选择确定几个或十几个作先期试点县(市、区),摸索经验和做法后,在全省50个国补县推开;3、捐赠方派代表与基金会一起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情况。基金会定期向
11、捐赠方汇报工程进度。4、为保证专款专用,基金会与受捐的各县(市、区)广电部门签订责任书,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形式,规定养护任务的数量、时间和评估办法。5、基金会不定期会同由省、市州广电部门、审计部门、捐赠方、志愿者组成的考察组,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考核。五、项目组织指导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广播电视村村通办公室监管单位:湖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单位: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协办单位:各有关市(州)、县、乡广播电视部门六、捐助办法1、爱心人士和企业、社会组织通过银行和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网站(),将善款寄至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账号:800102543820010 户名: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
12、会 开户银行:长沙银行电广支行2、爱心人士和企业、社会组织通过邮政汇款,将善款寄至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单位名称: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地址: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东附楼1A楼206,邮编:410003);3、与基金会的募捐专员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办理捐赠手续;4、在公共场所设立募捐箱。七、回馈方式1、基金会向捐款方开具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捐赠专用收据,捐款方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2、捐助额在10万以上的个人,捐助额在30万以上的团体,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为其举办专门捐助仪式,并颁发捐赠证书;3、在受助服务站设立捐助者冠名的认助援建牌匾、张贴相关宣传资料;4、所有捐助者及其捐赠数额将记入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仁爱榜,永久保留并以电子版形式向公众开放,定期对较为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评优、授奖,并推荐参加全省、全国举办的慈善评选活动;5、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彰显捐助企业、捐助个人的善举。八、社会监督1、认助人:认助人或其代表到受捐助项目实施地区实地走访,或到湖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基金会、当地广电部门了解捐赠认助款落实使用情况。2、社会公众:基金会对项目进展信息在有关网络和报刊进行公布。3、审计:工程项目接受专业审计机构的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4、其他:基金会委托第三方,在实施地区对项目的进展落实情况进行核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