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8KB ,
资源ID:107888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888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模块综合测评卷一.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模块综合测评卷一.docx

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模块综合测评卷一模块综合测评卷(一)(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7临沂质检)汉朝初年,2 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到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作“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

2、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答案:D2(2017黄冈模拟)“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解析:“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形态,是“儒家正统”的政治保障,“儒家正统”是“官僚政治”的理论来源;“地主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为“儒家正统”提供经济保障,“儒家正统”是“地主经济”的思想基础;“官僚政治”是“地主经济”的政治保障,“地主经济”是“

3、官僚政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官僚政治”“儒学正统”“地主经济”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项正确。答案:C3(2017鹰潭模拟)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变迁反映出()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解析:根据材料“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到“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可知,政事堂由独立的议

4、事机构变为附属的议事机构,三省权力运行的分权制衡机制减弱,故A项正确。答案:A4(2017黄冈模拟)早在唐末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的诏令中就明文规定:“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作坊所生产的纸张、雕版印刷品(如日历等)也成为民间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商品,这种情况在唐代及其以前是很少见于记载。这说明()A官府赋税来源多样化 B民营手工业趋于衰落C商品经济的不断活跃 D“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唐朝商业环境比较宽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故C项正确。答案:C5(2017郑州模拟)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唯郡人为之,至明熙

5、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绫绸之业从郡到邑民到土人到近镇各村居民的一种转变,体现了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故B项正确。答案:B6(2017开封模拟)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

6、要求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和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就是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连绵战火存在冲突,即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答案:D7(2017宜春模拟)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解析: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B项正确。答案:B8(2017长沙模拟)著

7、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解析:元朝时理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且日益固化,强调社会伦理纲常,材料中莺莺与张生自由相爱并进行抗争,正好体现了要求摆脱理学束缚的愿望,故D项正确。答案:D9(2017岳阳模拟)宋代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谚云“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而太湖平原则

8、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太湖平原的这一变化是由于()A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C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这体现了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A项正确。答案:A10(2017滨州模拟)全盛时期的希腊政治舞台充满着竞争精神,公民大会和陪审团里都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与这一形势互为因果的是()A“陶片放逐法”被通过 B民主政治体制建立C城邦弘扬集体精神 D智者运动的发展解析:依据

9、材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可知,希腊思想意识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相辅相成,因而智者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雅典民主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7长沙模拟)希波战争时代的希罗多德在记述几场重大战斗时始终未提神的干预和帮助,同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恰成鲜明对比。这一历史变化体现了()A人文精神的兴起 B工商贸易的繁荣C民主政治的形成 D历史叙述的科学解析:希波战争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战争记载中没有神的干预和帮助,与荷马时代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开始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即人文精神的兴起,故A项正确。答案:A12(2017蚌埠统考)新全球史写道:“罗马人大约在公元

10、前450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法制的进步,它的颁布意味着()A主要司法程序有法可依B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C公民可以解释法律条文D罗马法已适用于帝国全境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得司法程序有法可依,故A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至完备阶段,故B项错误;贵族依然掌握解释法律条文的权力,故C项错误;此时的罗马法是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而不是帝国全境,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7郴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法典的

11、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材料三罗马帝国时期查

12、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1)根据

13、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6分)(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12分)(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可以看出两国都垄断立法;根据“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可以看出两国立法都呈现多样化;根据“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可以看出两国都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第(2)问第一小问“保护对象”,根据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

14、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可知中国古代法律是为了保护封建地主阶级,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是为了保护公民;第二小问“立法理念”,根据材料二“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可知中国注重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三“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可知罗马注重理性、平等理念;第三小问“经济主张”,根据材料三“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可知中国重农抑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保护商业。第(3)问,根据材料三“正直生活

15、,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可知罗马注重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而中国更加注重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答案:(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6分)(2)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4分)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4分)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4分)(3)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

16、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7分)14(2017黄冈统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试从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探究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12分)解析:从材料中自然环境、经济结构、血缘关系等方面归纳,古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而中国发祥地是中原地区,“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是东西方不同社会、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答案:示例:主题:中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2分)阐述:古代希腊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东方的中国走向了君主专制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10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