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113.61KB ,
资源ID:107791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79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南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按照中、省、市“十二五”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南郑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结构调整、对外开放、项目带动”三大战略,奋力推进“五大突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成功克服汶川大地震

2、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3.72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5%,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4818元,年均增长13.5%,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2.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1%,

3、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6.1个百分点。2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6.9%,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0.9个百分点;粮油产量稳步攀升,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58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6.6万吨,油料面积稳定在23万亩,油料总产达到3.23万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围绕茶叶、生猪、中药材、烤烟、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至2010年,茶叶基地面积8.8万亩,中药材基地面积9.7万亩,烤烟基地面积1.66万亩,蔬菜基地面积6.85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121.8万头,出栏72.6万头;蚕桑等后续产

4、业快速发展。扶持发展市级龙头企业13户,省级龙头企业3户,总数达到16户。3工业经济突破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基本构筑起以主导产业为支柱、重点企业为支撑、工业园区为平台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7.26亿元,年均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55.88亿元,年均增长18.2%,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4%,县域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9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工业形成了烟草、机电加工、建材、矿产冶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工业。工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增强, 汉中秦元新材料公司、汉中精测电器有限公司和陕西神龙药业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

5、快速发展。4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到“十一五”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65亿元,年均增长15.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7%。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按照南郑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以打造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天汉水城两大旅游品牌为重点,相继开发了汉山、圣水、青树、元坝农家乐示范区和草堰酱肉一条街、大河坎鲜鱼一条街等乡村旅游产业。2008年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旅游强县”。到“十一五”末,旅游总人数达到2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9%和41.5%。商贸流通兴旺发达,城乡消费日趋活跃,初步形成了以批发、零售为主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商贸流通体系。到“十一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达到15.36亿元,年均增长15.9%,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9.9个百分点。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汉高速公路、南通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建设累计投资6.97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319公里,建成五级客运站8个,招呼站59个,30个乡(镇)全部修通水泥路或油路,501个行政村通公路,401个行政村的道路路面得到硬化。到“十一五”末,我县通车公路总里程达到2164公里,农村公路达到2062公里,其中:国道44公里,省道58公里,县道333公里、乡道344公里、专用公路94公里、村道1291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78亿元,治理水土重点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9万亩,新修和改造基本农

7、田8.45万亩,新建供水工程195处,解决了14.8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钟宝寨、石马湾、灌沟、武家沟、白沙寨等13座水库的抢险性修复及除险加固,水产品产量达到3910吨,新增水电装机3930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万千瓦。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1016公里,安装变压器142台(套),完成了28个行政村通电任务,安装2471户偏远山区无电户光伏发电设备。到“十一五”末,全县乡通电率100%,村通电率100%,年销售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6项目建设迅速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到“十一五”末,全社

8、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2.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年均增长26.5%,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11.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28个,完成投资40.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信合大厦、两元公路、烟厂技改、龙岗中学等40个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我县基础设施条件,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了南郑大道东段、汉南大道、天汉大道、幸福路、北一路等城市道路,改造亮化了周家坪东西南北大街、背街小巷;完成了大河坎向周家坪供水工程、周家坪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启动了天然气气化工程,建成了大河坎西广场、民乐园;建设了艺苑、银钩桥、幸福嘉苑

9、和阳光新居、北苑居廉租房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大河坎、梁山、圣水近30平方公里纳入了汉中市中心城区范围,周家坪作为大市组团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建制镇发展到18个,乡镇集镇54个,城镇常住人口2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9.5%。7民生水平不断提升到“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18元,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4848元,年均增长18.9%,比“十一五”规划增速快10.9个百分点。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再就业218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6%。“十一五”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险扩

10、面工作步伐加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27人,新增参保人数362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2131人,新增参保人数1551 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7862人,新增参保人数7931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508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62000人。8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技兴县“366工程”项目67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6项, 获国家专利55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89人,其中高级职称186人,中级职称1346人,初级职称5157人,使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101.4人;建成农业技术协会47个,评定出25个专业2787名农民技术

11、员。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县职教中心创建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南郑中学跻身省级标准化高中行列,“双高普九”水平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30个乡镇卫生院、495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县医院住院综合楼主体竣工,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参合率达95.2%。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文物保护与利用得到加强,龙岗寺古人类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汉调桄桄”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口计生工作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顺利通过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

12、县验收,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低于控制目标。老龄工作稳步推进,建成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严格土地执法,加大土地开发整治力度,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统计、“双创”、“双拥”等工作卓有成效。9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到“十一五”末,完成人工造林11.99万亩,封山育林5.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54万株;建成绿色通道180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299.5万亩,森林覆盖率59.5%,较“十五”末增长1.4%;林木绿化率达65.1%,活立木蓄积达到1478万立方米,实现林业社会总产值3.27亿元,较“十五”末增长10.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规划范围内,县城环

13、境空气质量良好,稳定达到功能区级标准;辖区河流及汉江过境段水质稳定,达到规划控制标准,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8%。10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五年来,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和政策性破产。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增加到47.1%,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省率先实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药品“三统一”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实行

14、绩效工资制度,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提升到加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了投资环境建设年度考核暨“一票否决”实施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设立了招商局、政务大厅,实行项目建设“领办制”和“一厅式”服务。广泛参与经济合作与交流,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客商来县投资发展。五年累计签约项目10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6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4倍,新希望集团、汉中锌业特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南郑,成为推动南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专栏1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单位2005年2010年执行情况2005年“十五”年均增长%201

15、0年完成“十一五”年均增长%一、生产总值亿元31.817.573.7213.5提前一年完成 第一产业亿元5.552.412.816.1提前三年完成 第二产业亿元16.4812.538.2614.7完成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3215.1完成 第三产业亿元9.783.822.6515.3提前两年完成二、人均生产总值元57536.91481813.5提前一年完成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4324.124.126.5提前两年完成四、地方财政收入万元1038715.42700521.1提前一年完成五、农业总产值亿元10.734.922.836.9提前两年完成其中:猪药茶菜烟占农业产值%54/六、社会

16、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7.211015.3615.9提前两年完成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62578.91471817.6提前两年完成八、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426.1484818.9提前两年完成九、城镇化率%2639.5完成十、工业经济工业总产值亿元31.729.367.2616.2完成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亿元24.2255.8818.2完成十一、旅游经济旅游总人数万人69.123.420515.9完成旅游总收入亿元0.4813.72.741.5完成十二、人口总人口万人55.2956.5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4.41.71完成十三、城镇登记失业率%4完成注: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数据为预计数(二)“十一

17、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规模仍然偏小,与省内强县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生产规模偏小,工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任务艰巨;县城区发展滞后;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财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保稳定、促发展的需求。(三)“十一五”发展的启示1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十一五”发展启示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尊重科学

18、、实事求是,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宗旨。2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县必须围绕经济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努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现代旅游业,着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促进全县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3必须始终坚持项目拉动战略通过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多方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分层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不断夯实

19、发展基础。 4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坚持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5必须始终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以实施“十大工程”为载体,千方百计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收、惠民生。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也昭示我们,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农

20、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发展的主要问题,只有发展新农村才能建设新南郑。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六大优势、五大机遇,克服四大挑战,奋力实现突破发展。(一)发展优势1特殊的区位优势南郑县与汉中一江之隔,县城距汉中市区仅12公里,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将周家坪组团纳入汉中市主城区范围,大河坎区域已经纳入汉中市中心城区范围,这是我县加快城市化进程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便捷的交通优势西汉高速、宝汉高速、十天高速、西成高铁、汉江二号桥、汉中西二环大桥的开工建设及运行,极大改善了我县的交通条件,使我县正逐步成为沟通西南、西北、华中的交通要道,四条国家主

21、通道平台,为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大发展筑起了腾飞的跑道。3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黎坪国家级森林公园独特的地质景观、早已享誉省内外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湖等自然山水资源、有120多万年历史的龙岗遗址、门类齐全的宗教文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交通线、丰富的水域等独特旅游资源,具备条件打造以山水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的陕南川北重要旅游节点城市、陕南旅游核心区。4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我县土地肥沃、河流密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植被繁茂、物产丰富,县城空气质量多年来稳定达到功能区II级标准,城镇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达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6.3%,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5悠久的

22、文化资源优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已登记36项,其中国家级保护1项,省级保护2项。以龙岗遗址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圣水寺、小南海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黎坪石林、大佛洞等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地质文化特色鲜明;以汉山樵歌、红色歌谣等为代表的陕南民歌资源丰富;以协税、新集社火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腌菜、竹编等民间工艺极具特色;同时具备以大汉山、汉水为核心的汉文化研究条件。文化资源的优势必将有力促进我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6丰富的产业资源优势我县烤烟、茶叶、生猪、中药材、蔬菜等农业资源发展基础良好,尤其是烟草产业资源具有其它县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茶叶品质优良,茶业

23、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已经成为汉中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碑坝、梁山矿产资源丰富;这些均为我县“十二五”时期实现突破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二)重大机遇1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家“十二五”重大任务西部大开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政策。将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减征企业所得税;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西部地区县(含县)以下配套资金;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向西部地区倾斜,工业用地出让金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等。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穷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

24、国家的扶持政策将对我县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落户、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机遇。2汉中市积极推进“双百”城市战略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意见及汉中市“双百”城市战略的实施,汉中市城市化水平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随着主城区的拓展、滨江新区的建设,周家坪组团已成为大汉中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县加速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创造良好条件。3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随着宝巴、十天高速公路和西成高铁开工建设,使我县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将为我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聚合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为加快发展带来重大契机。4绿色产业革命将促进南郑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后

25、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将展开以绿色能源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绿色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经济竞争的关键。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旅游、生物、水利等自然资源丰富,为我县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设绿色城市、走绿色旅游之路带来坚实的基础。5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积蓄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2009年出台了关于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决定”、“三个实施意见”,使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民心思进,民心思富,为南郑突破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三)面临挑战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我县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经营粗放,并且与周边各

26、县区产业重点趋同。同时,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我县竞争压力日益增大。2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南水北调”工程给南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本地工业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能源、土地等重要资源供给将面临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削弱了我县经济发展优势。3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匮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我县经济的加快发展及汉南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能出现人才进一步短缺和人才

27、资源不断向汉中市及其它地区单向流动,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缺少活力,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4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社会建设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健全,教育、卫生与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矛盾突出,利益格局正处在深刻的调整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汉中“双百”城市战略实施等重大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和富民强县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城乡

28、居民收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以改革开放、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统筹发展、项目带动、对外开放和汉南一体化战略,强力推进城市经济、园区经济、旅游经济大发展,奋力把南郑打造成陕西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最佳人居县。(二)发展原则始终坚持“五大原则”:1坚持调整结构原则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加快发展中调结构促转型、在调结构促转型中促发展。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扩大第二产业,巩固发展第一产业,使三大产业协调发展。2坚持突出特色原则依托我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稳步发展茶叶、生猪、烤烟、中药材和蔬菜等五大农业主导产

29、业;努力培育壮大烟草、矿产冶金、机电加工、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人居、餐饮娱乐、仓储物流、商务会展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促进优势转化,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3坚持统筹发展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坚持以城带乡,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4坚持注重民生原则从解决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5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十二五”期

30、间,必须坚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我县打造为国家级生态县。重点发展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经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园区经济和旅游经济,奋力实现陕西“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最佳人居县”目标。即“133”战略: “1”:一条主线以汉南一体化进程为重点,以加速推进南郑城市化进程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民生水平,倾力打造汉江南岸新兴亮点城市。 “3”:三大经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依托汉中“双百”城市战略,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

31、绿色人居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消费吸引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商务、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会展经济、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着力区位优势转化;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都市型工业,加速完善城市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围绕优势矿产资源和茶叶、中药材、生猪等农林特色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原则,加快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延伸和完善产业链,重点发展烟草、机电加工、矿产冶金、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天汉水城、龙岗寺文化园区、小南海景区和汉江南岸生态休闲旅游带的开发建设;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龙岗遗址文化、陕南民歌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自然生态资源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同时,主动承接汉中市中国汉文化展示中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