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海洋大学微生物学考试绪论 -刘晓良科赫氏法则: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曲颈瓶实验:巴斯德设计了一个既可允许空气自由进入容器又可阻止容器内肉汤“自然发生”生命(腐败)的简便、巧妙的曲颈瓶,通过实验证实了肉汤腐败产生大量细菌的原因只有接种了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胚种”。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微生物分解初级有机物的能力、微生物有最多样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作
2、用、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等各种复杂有机物的能力、对复杂有机分子集团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有毒和剧毒物质的能力、抵抗极端环境的能力.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 个共性;.吸收多,转化快。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生长旺,繁殖快。但由于营养、空间和代谢产物等条件的限制,微生物的几何级数分裂速度充其量只能维持数小时而已;.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或代谢调节机制
3、。由于繁殖快,虽然其变异频率十分低,也可在短时间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广:土壤、空气、海洋、人体肠道。种类多: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而且微生物的种类多造就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革兰氏染色法: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后,就能辨别G+菌和G-菌,这种方法叫做革兰氏
4、染色法。 肽聚糖:又称黏肽,是真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缺壁细胞:自然进化和实验室菌种自发突变形成缺细胞壁、人为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有细胞壁进行酶解得到的细胞。 L型细胞: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异染粒: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的一种细胞内含物。 羧酶体: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主要起CO2的固定作用。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荚膜:指在细胞壁上有固定层次的糖被组成部分。基内菌丝:当放线菌的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
5、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G+细菌与G-细菌的细胞壁都含肽聚糖和磷壁酸;不同的是含量的区别:如下表 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比例/%G+细菌G-细菌肽聚糖含量很高90%含量很低(520)磷壁酸含量较高(30)无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约20)蛋白质无含量较高 一:G+菌和G-菌都含有肽聚糖,但肽聚糖的构造不同,G+有肽桥,而G-因含有m-DAP,故没有特殊的肽桥,肽聚糖网套稀疏。 二: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和磷壁酸,含少量或不含脂质和蛋白质,肽聚糖层厚,且层次多,而G-菌的主要成分则是脂质和蛋白质,肽聚糖层薄且
6、层次少。三:G-菌细胞壁层次则相对于G+菌多,成分也复杂,机械强度弱于G+。革兰氏染色机制、步骤及注意事项:1、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复染后呈红色。由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后,就能辨别G+菌和G-菌。步骤: 初染
7、: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复染:用番红液染12分钟,水洗。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3、注意事项: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 2、染色过程勿使染色液干涸3、选用幼龄的细菌。拴菌实验P29试对G-细菌的鞭毛和螺旋体的周质鞭毛在结构、着生方式和运动特点等方面作一比较。结构着生方式运动特点G-细菌的鞭毛基体(有L环、P环、S-M环、C环),钩形鞘,鞭毛丝周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
8、慢螺旋体的周质鞭毛基体,钩形鞘,鞭毛丝螺旋方式缠绕在螺旋体细胞的表面快速旋转如何初步判断并进一步验证某一细菌是否长有鞭毛?长有何种鞭毛以及鞭毛是如何着生的? 初步判断:观察其菌落边缘是否光滑,若较粗糙,可能有鞭毛。 验证:电镜观察;鞭毛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半固体穿刺培养;从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判断;对细菌在其悬滴标本或水浸片的运动特点观察。 弧菌、螺菌类普遍着生鞭毛;在杆菌中,假单细胞菌都长有端生鞭毛,其余的都有周生鞭毛或不长鞭毛;球菌一般无鞭毛,仅个别属才长有鞭毛。鞭毛的着生方式一般有:一端生;两端生;周生;侧生。什么是菌落?试讨论微生物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及其内在原因。 菌
9、落即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 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因不同形态、生理类型的细菌,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许多明显的反映,故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现象,如,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球菌通常都形成较小、较厚、边缘圆整的半球状菌落;长有鞭毛、运动能力强的细菌一般形成而平坦、边缘多缺刻、不规则的菌落;有糖被的细菌,会长出大型、透明、蛋清状的菌落;有芽孢的细菌往往长出外观粗糙、“干燥”、不透明且表面多褶的菌落等等。(相关性:细菌的菌落有其自己的特征,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粘稠、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
10、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其原因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菌落内无数细胞并没有形态、功能的分化,细胞内充满着毛细管状态的水等。而不同形态、生理类型的细菌,在其菌落形态、构造等特征上也有明显的反应)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其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 溶酶体:是由一种由单层膜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球形,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消化自身死亡蛋白质和外来异物。 假菌丝: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子母细胞不立即分离而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假菌丝。 假根:是根霉属等低
11、等真菌匍匐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吸器:真菌菌丝某处生出特殊形态的菌丝体或菌丝的变态物,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养分,这些变态物叫吸器。 附着胞:许多寄生于植物的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会发生膨大,分泌黏状物,借以牢固地黏附在宿主的表面,此即附着胞。在其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表皮而吸取养料。 子实体:在气生菌丝里面或上面可产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任何菌丝体组织。锁状联合: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合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试列表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10个主要差别。比较项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大小
12、较大(通常直径2m)较小(通常直径2m)如有壁,其主要成分纤维素、几丁质等多数为肽聚糖细胞器有无鞭毛结构如有,则粗而复杂如有,则细而简单细胞膜含呼吸或光合成分无有核膜有无染色体数一般大于1一般为1氧化磷酸化部位线粒体细胞膜光合作用部位叶绿体细胞膜繁殖方式有性、无性等多种一般为无性(二等分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鞭毛差异。 对于结构:细菌鞭毛包括三个部分:基体,钩型鞘,鞭毛丝。其中基体含4个盘状物,从外到内分别为L环P环S环M环,其中SM环连在一起,相当于马达转子,他的外侧有Mot蛋白包围作为定子。Mot蛋白蛋白中的跨膜质子通道引导膜外质子流入膜内,从而驱动SM环快速旋转。钩型鞘用于连接鞭毛丝和
13、基体,它可以360旋转,使鞭毛加大运动幅度。鞭毛丝由鞭毛蛋白构成,含有中央孔道,鞭毛蛋白通过中央孔道在其游离端(顶部)进行装配成鞭毛丝。 真核细胞的鞭毛主要由鞭杆和基体组成,当然也有连接他们的结构。其中鞭杆呈“9+2”型,即中央有两个中央微管(完全微管13个亚基围绕成),外围绕一圈9个微管二联体,其中A管为完全微管,B管则是由10个亚基围绕成,另外3个亚基共用A管的。A亚纤维上还有两条动力蛋白壁,主要通过Ca+激活的ATP酶参与参与使鞭毛弯曲运动。同时在相邻二联体微管之间还存在连丝蛋白,在二联体微管与中央微管之间存在放射辐条。基体结构与鞭杆类似,不过它是“9+0”型,即没有中央微管,且外围是9
14、个三联体微管。对于运动机制:细菌鞭毛是利用质子流进行旋转驱动,即“旋转论”;而真核细胞的鞭毛是“挥鞭论”。试对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作一表解。试以表解法介绍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可分化成哪些特化构造,并简要说明他们的功能。特化结构功能营养菌丝假根固着和吸取养料匍匐菌丝延伸吸器吸取宿主细胞内的养料附着胞牢固地黏附在宿主的表面附着枝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体上菌核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保存数年的生命菌索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菌环和菌网捕捉线虫或其他微生物,吸其养料气生菌丝结构简单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头、孢子囊产无性孢子担子产有性孢子结构复杂的子实体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产无性孢子子囊果(闭囊壳、子囊
15、壳、子囊盘)产有性孢子试列表比较真菌孢子的类型、主要特点和代表种属。孢子名称染色体倍数外形数量外或内生其他特点实例无性孢子游动孢子n圆、梨、肾形多内有鞭毛,能游动壶菌孢囊孢子近圆形多内水生型有鞭毛根霉,毛霉分生孢子极多样极多外少数为多细胞曲霉,青霉芽孢子柱形多外各孢子同时形成白地霉厚垣孢子近圆形少外在菌丝顶或中间形成总状毛霉芽孢子近圆形较多外在酵母细胞上出芽形成假丝酵母掷孢子镰、豆、肾形少外成熟时从母细胞射出掷孢酵母有性孢子卵孢子2n近圆形1至几内厚壁,休眠德氏腐霉接合孢子2n近圆形1内厚壁,休眠,大,深色根霉,毛霉子囊孢子n多样一般8内长在各种子囊内脉孢菌,红曲担孢子n近圆形一般4外长在特有
16、的担子上蘑菇,香菇试列表比较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单细胞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主要特征菌落含水状态很湿或较湿较湿干燥或较干燥干燥外观形态小而凸起或大而平坦大而凸起小而紧密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细胞相互关系单个分散或有一定排列方式单个分散或假丝状丝状交织丝状交织形态特征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大而分化细而均匀粗而分化参考特征菌落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不透明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不结合不结合牢固结合较牢固结合菌落颜色多样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色或黑色十分多样十分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的差别相同相同一般不同一般不同菌落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状细胞有时
17、可见细丝状细胞可见粗丝状细胞细胞生长速度一般很快较快慢一般较快气味一般有臭味多带酒香味常带泥腥味往往有霉味第3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噬菌斑: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侵染裂解形成透明斑,称噬菌斑。 烈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粒子,并导致宿主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裂解性周期: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 自外裂解:指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宿主细胞表面并释放众多的溶菌酶,最终因外在的原因而导致细胞裂解。 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
18、,噬菌斑数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裂解量:平均每一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此,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溶源性。溶源菌: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的宿主细菌。温和噬菌体: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叫温和噬菌体。 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称之为前噬菌体溶源性周期: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以前噬菌体形式长期潜伏。试图示并简介病毒的典型构造。(1)病毒的核心为核酸(2)病毒的衣壳为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
19、围(3)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4)病毒的包膜为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核衣壳。什么是效价,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方法有几种?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其优点如何?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电镜直接记数法、液体稀释法、玻片快速测定法和单层平板法。最常用的是双层平板法。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体制?各种对称体制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简述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 基本原理:加了底层培养基后,弥补培养皿底部不平
20、的缺陷;使所有的噬菌斑都位于近乎同一平面上,因而大小一致、边缘清晰且无重叠现象;又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可形成形态较大、特征较明显以及便于观察和计数的噬菌斑。主要步骤: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一般经10余小时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何谓一步生长曲线?它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1潜伏期: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
21、可用电镜观察到2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3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什么是溶源菌,它有何特点?如何检出溶源菌? 溶源菌是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的宿主细胞。 特点: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重复性,溶源转变将少数的溶源菌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相混合,再与琼脂性培养基混合后制一个平板,经培养后溶源菌就长成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引起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性细菌菌落周围的指示菌菌落,于是就形成一个个中央有溶源菌的小菌落,四周有透明圈围着这种独特噬菌体。第四章营养:生物体从
22、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营养物: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能在内。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 碳源谱:若把所有微生物当做一整体来考虑,其可利用的碳源范围。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单功能营养物:只能做一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可同时兼有两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基团移位P9293三功能营养物、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看一下)培养基:P96第5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
23、谢呼吸:又称好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P114 发酵:它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P117 同型酒精发酵:即由EMP途径代谢产生的丙酮酸经过脱羧放出CO2,同时生成乙醛,乙醛接受糖酵解过程中释放的NADH+H+被还原成乙醇。这是一个低效的产能过程,大量能量仍然贮存于乙醇中。 异型酒精发酵:一些细菌能够通过HMP途径进行异型乳酸发酵产生乳酸、乙醇和CO2等。 Stickaland反应:以一种氨基酸作底物脱氢(即氢供体),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
24、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P122 “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首先是谷氨酸作为氨的供体,乙酰CoA提供乙酰基,构成NAG-1-P,随后由UTP活化形成UDP-NAG。如果是同PEP起反应则形成UDP-NAM。随后一个五肽化合物连接到细胞壁的乳酰基上,形成UDP-NAM-五肽,合成“Park”核苷酸。P142细菌萜醇:是一种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它可通过2个磷酸基与N-乙酰胞壁酸分子相接,使糖的中间代谢产物呈现出很强的疏水性,从而使它能顺利通过疏水性很强的细胞膜而转移到膜外。P143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其抑制机制如何?青霉素和转肽酶两者可
25、以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转肽酶一旦被青霉素结合,前后2个肽聚糖单体间不能形成肽桥,因此合成的肽聚糖是缺乏机械强度的“次品”,由此产生了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之类的细胞壁缺损细菌,当它们处于不利的环境下时,极易裂解死亡。因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肽聚糖分子中肽桥的生物合成,因此对处于生长繁殖旺盛阶段的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反,对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的休止细胞,却无抑制作用。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Stickland反应存在于哪些微生物中?反应的生化机制如何?多见于厌氧梭菌中,如:生孢梭菌、肉毒梭菌和斯氏梭菌等试用简图(不用分子式)描绘肽聚糖合成的3个阶段,并指出其中有哪些代谢抑制剂及
26、其作用部位。 抑制因子 抑制部位 环丝氨酸 细胞质中Park核苷酸过程中合成D-丙胺酰-D-丙氨酸两步反应 万古霉素 细胞膜上由太聚糖类脂到磷酸类脂的过程 杆菌肽 细胞膜上由二磷酸类脂脱Pi生成一磷酸类脂的过程 青霉素 细胞膜外转肽酶的转肽作用过程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平板菌落计数法:可用浇注平板、涂布平板或滚管法等方法进行。此法适用于各种好氧菌或厌氧菌。其主要操作是把稀释后的一定量菌样通过浇注琼脂培养基或琼脂平板上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内),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根据每皿上形成的cfu数乘上稀释度就可推算菌样的含菌数。P152cfu(菌落
27、形成单位):把稀释后的一定量菌样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让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内),待培养后,每一个活细胞形成一个单菌落。 生长速率常数:每小时细胞分裂的次数。 代时:生长速率常数的倒数。细胞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 连续培养: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里以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微生物能持续地以比较恒定的生长速率常数进行生长,从而导致微生物的生长过程能“不断”地进行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单批培养:将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反应器内进行培养,细胞不断生长,同时产物也不断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终止培养。 生长温度三基点:微生物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
28、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间的关系如何?研究它们的生长繁殖有何理论与实践意义?如果同化(合成)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分解)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细胞的生长。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种细胞组分是按恰当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对单细胞的微生物来说,这就是繁殖。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繁殖,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群体生长=个体生长+
29、个体繁殖意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生理、代谢等状态的综合反映,因此,有关生长繁殖的数据就可作为研究多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人类对致病、霉腐等有害微生物的防治,也都与它们的生长繁殖或抑制紧密相关。平板菌落计数法有何优缺点?试对浇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作一比较。优点:最为常用,适用于各种好氧菌或厌氧菌。 缺点:操作较繁琐且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浇注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但不能计数。一般用于菌种分离提纯。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但吸收量少,较麻烦。一般用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
30、计数。(比较内容来源于XX。)延滞期有何特点?实践上如何缩短它?特点: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细胞内的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l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素反应敏感。影响因素(除菌种外):1 接种龄 指接种物或种子的生长年龄,亦即它生长到生长曲线上哪一阶段时用来作种子。以指数期接种龄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短;反之,如以延滞期或衰亡期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长;如果以稳定期的种子接种,则延滞期居中。2 接种量 接种量大,则延滞期短,反之则长。3 培养及成分 接种到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要比接种到营养单调的组合培养基中的延滞期短。4 种子损伤度 若用于接种的细胞曾被加热、辐射或有毒物质损伤过,就会因修复损伤而延长延滞期。指数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