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7.12KB ,
资源ID:10775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757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考本科论文《赵氏孤儿》两个版本的比较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考本科论文《赵氏孤儿》两个版本的比较稿.docx

1、自考本科论文赵氏孤儿两个版本的比较稿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赵氏孤儿的元杂剧版与陈凯歌版的对比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指导教师 :胡 耀 震 教授 学生姓名 :董 海 羽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为这篇论文作出重要贡献和帮助我完成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自行承担。本毕业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期间,参加江西师范大学的自考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成果,成果归江西师范大学

2、所有。特此声明。声明人(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赵氏孤儿背景取材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纯真和无所顾忌的时代,也是想象力勃发的时代。赵氏孤儿是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一部历史剧、一部元杂剧,有人赞之为:“来自东方之神”,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谈到纪君祥之赵氏孤儿说,“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赵氏孤儿这一悲怆的历史故事,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从史记到元杂剧到话剧再到长篇小说,赵氏孤儿终于发展成一部巨大的心灵悲剧。当代人生命中不能承担之痛惊人地借着一个远古的故事呈现了,实在是令人触目

3、惊心。最近陈凯歌又用电影给世人展示了这部经典之作,一度形成了一股持久的演孤、释孤、说孤、评孤的热潮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和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同一个历史事件,题材的来源相同,但是由于时代背景、价值取向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是两部作品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和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的品读和观看,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并通过传播学、叙述学、对比分析学以及福柯的后现代主义观点看其中的异同点的原因。关键词:纪君祥、赵氏孤儿、陈凯歌、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目 录声 明 1摘 要 2目 录 3前 言 4第一章 叙述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的异同 4一、叙述的故事情节异同 4(一)故事

4、情节的相同之处 7(二)故事情节不同之处 7二、主题思想和反映的价值观念的异同 7(一)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相同之处 8(二)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之处 8三、人物塑造的异同 8(一)人物塑造的相同之处 8(二)人物塑造的不同之处 9第二章 从传播学、叙述学看两个版本不同的原因和受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9一、从传播学中分析两个版本的异同原因 9(一)传播方式和效果的不同 9(二)传播的主体和内容的不同 10二、从叙述学中复分析两个版本的不同 10(一)叙事方式的不同 10(二)抒发的情感的不同 10三、受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11结 论 12参考文献: 13致 谢 14前 言赵氏

5、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但其中情节比较简略,到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刘向的新序说苑才有详细的记载。赵氏孤儿在历史的车轮里里,不断地被继承,被改编,被改写,呈现在各种戏剧和戏曲形式中。在中国,有明代的传奇八义记、清代和现当代的一些地方戏。在国外也有许多人翻译赵氏孤儿,有法国人普雷马雷在1735年把赵氏孤儿译成法文;1755年伏尔泰(Voltaire)把它译成中国孤儿搬上法国舞台;1759年伏尔泰的版本由亚瑟墨菲改编的英文同名剧本,1912年哈利本里默和乔治黑兹尔顿的黄马褂,还有活跃在舞台上的各个团体演出,比如2003年演出于林肯艺术中心的由美国剧作家大卫格林斯潘改编的、美

6、国歌星斯蒂芬梅日特作曲并配歌的、陈士争导演的赵氏孤儿古今中外,赵氏孤儿的版本不计其数。前人对赵氏孤儿的研究有:第一,各个版本对于赵氏孤儿复仇观念的不同处理的研究,从而论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互的影响。第二,对赵氏孤儿改编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赵氏孤儿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研究;第三,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价值的研究;第四,国内外传播及其影响的研究;第五,对赵氏孤儿元明刊本比较研究。前人对赵氏孤儿的研究很多,范围很广阔,内容很丰富,分析很深刻,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成果。其实最近上映的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引起各界的热议,褒贬不一。笔者则想通过古老的元杂剧版赵氏孤儿大报仇与新时代下电影版

7、赵氏孤儿的异同,从而分析不同之处的原因,体现新时代下价值取向的不同。第一章 叙述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的异同 一、叙述的故事情节异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五折一楔子。楔子部分交代了屠岸贾是如何利用神獒把赵盾说成不忠不孝之人并以杀害,之后还将赵盾三百口满门良贱,诛尽杀绝。只有赵朔与公主在府中,因赵朔是驸马不能擅杀,于是屠岸贾假传圣命,差一使臣将着三般朝典,弓弦、药酒、短刀,不论那般朝典死,最后赵朔选择了短刀死,临死前告诉公主如果生一小厮儿,小名就叫赵氏孤儿,待他长大成人,替赵家雪冤报仇。公主则被囚于府中。诗云:西戎当日进神獒,赵家三百口命难逃;可怜公主独囚禁,赵朔能无决短刀。第一折就是讲

8、述了公主生下一小厮儿,合驸马的遗言唤作赵氏孤儿,诗云:可不道“遇急思亲戚,临危托故人”。公主跪求程婴用药箱子带走赵氏孤儿,并自己再府中自缢身亡。屠岸贾早就怕有人私下带走赵氏的独根,于是早就派人盯住赵府,派韩厥把守公主的府门。程婴出府门时被韩厥拦住,检查药箱,韩厥看见躺在药箱里面的赵氏孤儿,程婴对韩厥进行说服,而韩厥本身是良臣顶天立地的男儿,于是决定要帮助程婴保住赵氏孤儿这个赵家的唯一命脉,唱出了:可不道“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韩厥选择了自刎,程婴带着赵氏孤儿去了太平庄。第二折就接着讲述程婴带着赵氏孤儿到太平庄找到公孙杵臼大人并说明自己是如何救出这个孩子的以及孩子母亲和韩厥的牺牲。而此时屠岸

9、贾知道赵氏孤儿被人带走,心里很是愤怒,正“将晋国内半岁之下、一月之上小孩儿每,都拘捕到元帅府里,不问是孤儿不是孤儿,他一个个亲手剁做三段。”为救全国的婴儿,程婴觉得用自己来换赵氏孤儿,程婴本觉得自己和亲生儿子一起死,而公孙杵臼说他老了,不一定能抚养孤儿长大并且告诉他事实的真相让他为赵氏家族雪冤,于是最后还是由程婴去举报而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牺牲。第三折就是讲述了程婴去举报,面对屠岸贾的怀疑程婴说是迫于无奈要救自己中年才得到的孩子应对了。屠岸贾随程婴来到太平庄,先对公孙杵臼施行了棍打让他找出同伙,同时也是试试程婴。经过搜查,得到了“赵氏孤儿”,屠岸贾抱于手中,左瞧、右瞧,怒咆哮,一剑,两剑,三剑

10、,杀死了手中的婴儿,也了却了他的心愿。而公孙杵臼撞阶石身死。于是屠岸贾感谢程婴的帮忙,并收下程婴做他家的门客,说自己将近五旬,尚无子嗣,让程婴的孩子唤其义父,长大成人,在程婴跟前习文,在他跟前演武。于是程婴带着孩子成为了元帅府的门客。第四折写了:程婴的孩子成为了屠岸贾的义儿,唤作屠成。教他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掂,无有不会。屠岸贾心想计划弑灵公,夺晋国。程婴之时已经六十五岁,怕有意外无人告知孤儿替赵氏报仇,于是将发生的事情绘成一个手卷。屠成在爹爹书房看到手卷,很是同情被杀的人儿痛恨下杀手之人,但只认为是个故事,而后程婴告诉他好而他的家人就是这幅手卷的主人公。“贼臣奸计有千条,逼得忠良无处逃”,于是

11、赵氏孤儿决定明日就先去见主公,和满朝的卿相,亲自去杀那贼。第五折写:程勃即赵氏孤儿即屠成将屠岸贾的罪行讲于主公和满朝的卿相,于是主公下命,介于屠岸贾兵权太重,要程勃暗自捉获屠岸贾,仍将其阖家良贱,一个不留,成功之后,对程勃另加封赏。“忠臣受屠戮,沉冤二十年。今朝取奸贼,方知冤抱冤。”最后捉获屠岸贾,其看自己失败一心想早些死去,而最后被钉上木架,细细的剐上三千刀,皮肉都尽,放方继续首开膛,休着他死的早了。“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晋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陈凯歌的电影版赵氏孤儿是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大体分为两部分。

12、刚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是程婴(葛优饰)在用铁锤钉住一些木头,是为了封锁一个房间的门,而对于这个房间我们看到一个婴儿睡觉的挂篮在那里很是显眼。之后就是程婴在一家店铺吃着面条,而外面街道的声音很大,原来是赵盾(鲍国安饰)的儿子、庒姬夫人(范冰冰饰)的丈夫赵朔(赵文卓饰)要带兵出征,晋灵公要为其送行。接着影片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屠岸贾(王学圻饰)的不怀好意和奸诈。再接下来就是赵朔打胜战回来,国君用弹弓射到赵朔的马,然而最后却推给了屠岸贾,并让其吞下了那枚棋子。镜头到屠岸贾家中地下室,神獒冲向身穿红色外衣的稻草人咬下心口处的食物,在进入一室,是用兔子试用其准备杀害国君的虫子。之后就是大殿上的庆功,赵

13、盾备了酒,而屠岸贾则带来了西域神猎说是能辨忠奸,之后让人通知说庒姬夫人生了一个儿子支开了赵朔,此时屠岸贾开始了他的计划,谋害君主嫁祸于赵盾,在赵朔回家的路上伏击他。这边正在厮杀而赵府内却是程婴在给庒姬夫人把脉,安静祥和,形成鲜明对比。赵朔死后,庒姬夫人让程婴帮忙生下孩子病让他带出去交给公孙杵臼大人(张丰毅饰),并且孩子长大后不要告诉他父母是谁,仇人是谁。此时韩厥(黄晓明饰)赶到要拿走孩子,在他走去门的方向踩到鱼滑到,孩子被程婴接到,庄姬用匕首自杀让程婴带孩子走,韩厥也没有追,或许是他感觉太残忍,或是是感受到庄姬母爱的伟大。程婴把孩子抱回家给老婆喂奶,自己去通知公孙杵臼来取赵氏孤儿。然而屠岸贾已

14、经发现了赵氏孤儿被带走,并且毁了韩厥的容,此时正在全国梭巡将半岁之下、一月之上小孩儿,都拘捕到元帅府里来,阴差阳错,程婴的妻子(海清饰)把赵氏孤儿交了出去,屠岸贾说:“如果寅时之前没有人交出赵氏孤儿,就要这些婴儿全部死掉。”而公孙大人就带着程婴的妻子和儿子像出城,但是没有出成,于是程婴妻子告诉了公孙大人,自己手上的孩子不是赵氏孤儿,公孙大人让他们母子两个躲在墙缝里,而程婴去救全国的孩子,他以为妻子和儿子已经出城,于是就说出了赵氏孤儿在公孙大人那里,程婴和屠岸贾到达公孙大人家里,并且找到了孩子,屠岸贾把公孙大人杀了,摔死了孩子,杀了程婴的妻子。影片就此进入了第二段,程婴带着程勃(赵文浩饰)到屠岸

15、贾府里做门客,并且程勃叫屠岸贾为义父,程婴在这期间,韩厥经常来找他,程婴说要让他们相亲相爱,之后把孩子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这孩子是谁,最后程婴为程勃挡了来自屠岸贾的剑,而程勃也把剑刺进了屠岸贾的体内,最后赵氏孤儿的三个爹都路归黄泉了。(一)故事情节的相同之处从以上对两个版本的故事情节介绍,总体是差不多的。都写了屠岸贾设计陷害赵家,让赵家三百口良贱被杀尽,为赵氏孤儿牺牲了庄姬夫人、程婴的儿子、公孙杵臼,在宫殿外为护赵盾拼死护住,令人感动,程婴带着孩子做屠岸贾的门客。(二)故事情节不同之处陈凯歌的电影版有些删减,而对于程婴救赵氏孤儿的过程中:电影版的赵氏孤儿程婴都是迫于无奈、阴差阳错得救得赵孤,而元

16、杂剧版式程婴一直在设法救赵孤,是主动的。对于赵朔的死也作了改编:电影版死于回赵府的途中,元杂剧版则是屠岸贾假传圣命,赵朔选短刀身亡。报仇时间和结局的不同:电影版是十五年后,赵氏孤儿在屠岸贾杀死程婴之时把剑插入屠岸贾身体内,报仇,而元杂剧是二十年后,赵氏孤儿告知主公和文武百官屠岸贾的罪行,捉屠岸贾,杀其全家,而赵氏孤儿为家族雪冤,复本姓赐名赵武,各保孤保赵家者都受到封赏。赵氏孤儿面对仇恨的态度不同:电影版则认为程婴骗他,不忍心对义父下手,而赵氏孤儿则很是痛恨,誓死要为赵家雪冤,报仇。电影版加入了屠岸贾弑君的情节,两个婴儿的交换等情节也不同。二、主题思想和反映的价值观念的异同各种文艺形式的演绎,不

17、断接受着不同社会时期的思想文化的洗礼,承载了不同时代和人们的想象与附会。赵氏孤儿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的各种改编在中西、古今复仇理念的不断延续中的对话中促使自己迎合各改编时代和人文思想,一个戏剧经典必然的新的环境中被理解。每个时代的改编者都有意识地跟前辈与同代人对话,跟同题材的他文化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我们发现对于同一个故事的主题审美观念不一样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司马迁强调“诚信”,说到就要做到,突出表现在赵武成人之后,程婴自杀。元杂剧的改写使这个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也更突出了人物的善恶是非。戏曲里的忠奸分明,雄壮激烈,皆如重鼓擂响人的魂灵。(一)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相同之处两个版本都是体

18、现了“贼臣奸计有千条,逼得忠良无处逃”,奸贼当道,忠良遭人陷害,惨遭灭门的无奈,大家为了保忠良后人而勇于牺牲的义举,大英雄,大丈夫是也。庒姬夫人为了自己唯一的孩子能够存活,自己选择自杀,是母爱的伟大。特别是程婴冒着被灭九族的危险救赵氏孤儿,还牺牲自己的儿子,舍小家保忠良。(二)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之处一部影片的叙事文本通常是与这部影片诞生的社会文本相互映现的,不管影片讲述的是什么历史时代的故事,不论影片皈依的是什么类型的表现方式,一个社会的历史背影都会深深地嵌入到影片的叙事情节之中,都会照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意味着我们的任何选择都不可避免地会被纳入到某种价值体系中。陈凯歌让赵氏孤儿的价值观

19、念从传统忠义观衍化为现代人性观,影片存在着对当代价值观的一种观察和关照,使这个古代的故事以一种很奇特的方式和现代连接了起来,给这个古老的题材注入新的思想元素,是符合现代人价值观的理念,让现代人认同于这个故事,并接受它。元杂剧版赵氏孤儿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悲剧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全剧的重点放在忠义与人情的冲突上,让主人公舍生取义,牺牲个人的情感甚至生命,成就“大义”。这样既突出了戏剧的悲壮色彩,又鲜明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从而达到宣扬儒家道德的教化目的。还有当时广大汉族人民存在反元复宋的思想情绪,宋王室自认是春秋晋国赵氏的后裔,因而对保存赵孤的程婴、公孙杵

20、臼等多次加以追封。三、人物塑造的异同(一)人物塑造的相同之处屠岸贾,武官,奸险狡诈,假传圣命,残害赵家满门,对刚出生的婴儿也痛下杀手;赵盾,文官,忠君效国,时刻叮嘱国君做个圣明的君主,造福于百姓;赵朔,将军,驸马,骁勇善战,痛恨奸险小人;韩厥,上将,顶天立地大丈夫,心存善念;程婴,草泽医生,信守承诺,忍辱负重;公孙杵臼,重情义 ,誓死保住赵孤,维护正义,奋不顾身;庒姬夫人,公主,温柔,端庄典雅;赵氏孤儿,程勃、赵武,能文能武,重情义。(二)人物塑造的不同之处在元杂剧版中,人物的形象性格非常的鲜明,好坏,忠奸一看便知。而电影版中颠覆了元杂剧版中的人物形象定位,让观众感觉好人好像不是完全好,而坏人

21、也有让我们同情的地方,甚至觉得情有可原。在电影版中赵盾和赵朔说话很是尖锐,似乎没有把君主放在眼里,对屠岸贾更是无视其的存在,给观众的感觉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影片中赵盾得知庄姬生下一男孩时,面对屠岸贾的恭喜,竟然说“如果大人的孩子没有死,估计很大了吧!”,说话很是刻薄。则屠岸贾就显得委屈,例如国君用弹弓射到赵朔的马却诬陷是屠岸贾,而他还吞下了那枚棋子并道歉。程婴则由元杂剧中主动献子设计救赵孤变成了阴差阳错用自己的孩子救了赵孤。他带赵孤金屠府,让程勃人仇人为父,说长大后让他报仇,给人觉得他很自私,孩子是无辜的,而且公主说过不让孩子报仇的,这样对孩子不公平。程婴的懦弱和勇敢、不甘与挣扎,把小人物面

22、对大环境迫力下的无奈与辛酸都展现出来了。韩厥没有主动放走赵孤而是在孩子已经在程婴手中,庄姬帮他想好后路并死于其面前,才放走了赵孤,也因为屠岸贾的一刀久记于心,与程婴达成报仇统一战线,有失大将的风范,与元杂剧中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有些不符。公孙杵臼在元杂剧版中是在棍棒下不屈服,撞阶石而死的,表现其为正义舍身,不畏死亡的精神,而电影版中则是在与屠岸贾的剑斗中被刺死的,舍身救忠良的英雄气概就失去了很多。第二章 从传播学、叙述学看两个版本不同的原因和受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从传播学中分析两个版本的异同原因(一)传播方式和效果的不同元杂剧版在元代,社会落后,主要是依靠的是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叙说;而现

23、在是网络时代,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设备,电脑技术等,电影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说话、还有画面和电脑特技等更加栩栩如生的展现故事在观众眼前。(二)传播的主体和内容的不同元杂剧版是通过戏剧传播给观众,电影版是通过电影、网络传播给观众。电影版对元杂剧版进行了改编加入了现当代时代背景下的因素和价值观念。电影版是情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觉得情节更加合情合理,通过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的传播对观众产生共鸣,是现代观众易于接受。然而却缺少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底蕴,没有忠义,没有了歌颂的英雄形象。二、从叙述学中复分析两个版本的不同(一)叙事方式的不同元杂剧版是一线贯通了程婴的忠义之举,就是这种牺牲自己保全赵氏孤儿

24、的精神,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的整体化。而电影版是采用了插叙的叙事方式,并且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删减和改编,是整个故事没有了精神支柱,看起来比较片碎,似乎拼凑而成。(二)抒发的情感的不同元杂剧版主要讲了两个概念,一是舍生取义,二是血亲复仇。程婴的忠义与牺牲,在献出自己孩子以换取赵氏孤儿上面是主动的,程婴采取了超越常人的牺牲去换取忠义的价值观,这是元杂剧版赵氏孤儿的核心,给观众的是“义举”,是大英雄的形象,是感动,震撼,屠岸贾最后也遭灭门之灾,正所谓“奸贼全家尽灭亡”,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而电影版的重新改写则消除了原作中贯穿的一

25、种“血亲至上”的传统道德,疏离传统的英雄主题,是程婴的阴差阳错救下赵氏孤儿,送了自己儿子和妻子的性命。给观众的是救赵孤过程中程婴的无奈之举。影片赵氏孤儿改变了元杂剧中善恶分明、忠奸对立的人物谱系,而是告诉观众人的一生不是只有一个横切面,赵盾的得理不饶人,屠岸贾后半部影片中完全展示了他的善的一面,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点甚至比程婴做的好。三、受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

26、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后现代主义以“三个终结”为理论要旨,即“现代性的终结”、“人的终结”、“哲学的终结”,它的精神内核就是“颠覆”。后现代主义对待现存事物的态度就是不断地批判和解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反对中心,消解权威”,正如王岳川先生所说:“后现代主义采取了一种比现代主义更极端的形式,打破一切,进行价值重估,以消解一切深度为由走向平面,以自己的无价值的毁灭展示世界的荒诞和无价值。”在这

27、种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当代的影视艺术界也提出要打破一切、消解一切,不要深度,只求平面,不讲价值,只求宣泄等理论主张,消解的对象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政治权力、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等。电影赵氏孤儿是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改编的,陈凯歌对原著进行了改编,甚至是颠覆了原著,从而进行了重组,加入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把程婴原本的大义之举变成了“赶上了”的无奈之行为。消除了元杂剧版中宣扬的英雄主义。娱乐休闲的目的吸引观众,在观众娱乐休闲的同时获得可观的商业利益,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影视艺术的最终目标。在如此物欲横流的时代里,电影必须要有票房,要有市场就必须加入商业成分,电影赵氏

28、孤儿的前部分气势恢宏,完全是商业大片之作的表现,但是影片后部分却很是静寂祥和之象,是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位父亲持不同的观点,好像是一部亲子教育片。陈凯歌想反映一些现代社会问题,但是不敢完全诠释开,因为有票房压力。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淫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在电影赵氏孤儿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但是却没有中华的优秀传统,更是打

29、破了中华文化“血亲至上”的根基。结 论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第一部最早被翻译成西方语言的中国剧目,而且曾经在西方舞台上非常的活跃。它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但其中情节比较简略,到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刘向的新序说苑才有详细的记载。而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总的来说还是一部改编的不错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国家还邀请外国使节观看。现在是公共媒体和私媒体的混合时代,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混合,传播介质更趋于互联网,形式从广播变成广播与人际混杂模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各界对于陈凯歌的电影版评价还是挺好的。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

30、剧的艺术性恰在于其每一个环节都通过充满着令人痛心疾首的矛盾和利用正与邪、善与恶、黑与白等鲜明的对比来强化其艺术效果。当然,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及其表现形式,出于某种需要抑或作品设计者的匠心取舍,在同一悲剧的表现方面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或因渲染而增强,或因淡化而减弱,这种差异,也正是艺术作品适度取舍和有限创造的集中体现。电影赵氏孤儿与同名元杂剧在悲剧性表现方面的差异其因正在于此。本文就元杂剧版赵氏孤儿大报仇和陈凯歌电影版赵氏孤儿这两部作品的关联性,从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人物塑造方面进行分析异同点,再从传播学、叙述学中看看不同点,最后分析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版的影响。本文重点在于比较,电

31、影版过于注重故事情节的合情合理,忽略了中华传统根基,收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消除了元杂剧版中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体现在当今社会的不良的价值体系。我们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继承并积极发扬。参考文献:1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美学代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 王季思.金元戏曲(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 刘祯.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09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4 都文伟.论赵氏孤儿的中外演出本的美学观D.美国凡萨大学 副教授5 刘云兰,陈斌. 中国当代影视艺术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探析J.电影文学,2008,(9).6 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7 宋家玲.影视叙述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4.8 吴迎君.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J.电影艺术,2007,(4).9 纪君祥.赵氏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0.10 吴静.谈赵氏孤儿的时代特征J.发展,2011,(5).11 樊百乐.被重塑的本能:中国复仇文学的道德谱系解读:仍以“赵氏孤儿”为例C.北京: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4,(2)96-105.致 谢本文是在导师吴耀震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及思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