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1.78KB ,
资源ID:107710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710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模板.docx

1、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模板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我省是我国传统有色金属大省,“十一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内有色金属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力和条件的基础上,为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明确发展方向,巩固和提高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地位与影响力,提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特编制此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11-2015年。一、现状分析与“十一五”回顾2005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

2、现产值209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7.32万吨,锌19.04万吨,钼精矿2.99万吨,钛及钛合金材0.4万吨,五氧化二钒2000吨。2010年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78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电解铝30万吨,锌55万吨,钼精矿3.7万吨,钛及钛合金材4万吨,五氧化二钒7500吨。较2005年产值增长376%,年均增长30.32%。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47倍。“十一五”以来,我省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稀有金属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特色品种国内领先的产业体系。1.钼、钛等主要优势产

3、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均有较强竞争力。金堆城钼业集团采选冶能力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宝钛集团技术装备水平及钛材加工能力居国内第一。2.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专业化技术研发应用机构。3.资源较为丰富,综合利用价值较高。4.“十五”以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表一:“十一五”目标产值产量与实际产量对比(万吨)2005年“十一五”目标2010年产值(亿元)209520786十种有色金属27.9-112.71铝7.327330锌205255钼精矿2.9953.6钛及钛合金材0.40.84.0五氧化二钒0.2-0.75二、陕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优势(一)稀有金属优势突出钼、钛两大稀有金属品种是我省有色金属的传统优势,

4、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的强势地位更加稳固,而且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国家重视稀有金属产业发展,加强对稀有金属产业管理的宏观背景下,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钼、钛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彰显,是国内任何省份无可比拟的。(二)良好的资源和能源保障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止2008年底,钼矿保有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三,金矿和铅矿位列全国第八,锌矿位列全国第十。目前我省钼保有储量(金属)140万吨,铅锌保有储量(金属)250万吨,钒矿保有储量120万吨,黄金保有储量150吨,镍矿保有储量(金属)23万吨,锰矿保有储量(矿石) 560万吨,煤炭保有储量14亿吨。资源的控制和占有基础相

5、对较好。(三)产业综合优势明显我省有色金属工业除钼系列产品和钛材加工产品雄居国内前茅外,电锌产量位列全国第三、金属镁产量位列全国第二,电解铝、贵金属等产业也步如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轨道,产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避免了产业单一的不利风险。此外,我省有色金属工业还拥有地质勘探、设计研究、工程建设、工程机械等相当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综合优势明显。(四)政策优势相对有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实施,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国内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增长区域,为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品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国务院批准的关

6、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近期我省省出台的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也为我省有色金属工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五)自主创新能力较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集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于一体的完整钼产业链,钼下游深加工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国内领先;钛产业形成了以宝鸡高新区和西安经开区集聚的完整产业链,从海绵钛生产、熔铸、锻造、轧制管到装备制造和全过程检测完整的生产体系,是我国国防军工产品生产试制的主要定点地区,部分产品已经批量进入国际航空用钛材市场。三、陕西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挑战(一)基本金属竞争态势日益

7、激烈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有色金属产能扩张迅速,产业发展已经从产品短缺时代进入产品过剩时代。特别是以铜、铝、铅、锌等为核心的基本有色金属,其冶炼规模的控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各大有色金属企业与企业集团大都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作为争取强势地位的竞争砝码,一批实力强劲的非有色企业仍热衷于进入有色金属产业,以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带动的企业竞争新格局已经初露端倪。“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特别是基本金属的竞争形势将趋于白热化。 (二)规模扩张与支撑条件矛盾突出目前,我省钼、钒、黄金资源保障条件较好外,铅、锌矿产原料自给率不足20%,钛、铝自有资源有限,随着“十二五

8、”宝钛工业园、西安经渭新材料产业园、榆林循环经济产业园、铜川航汽铝工业园的发展,资源制约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规模扩张潜伏的资源风险较大;西北地区硫酸市场容量有限,随着铅锌、钼冶炼能力的增加,未来我省硫酸产量将大幅增加,在西北地区其他有色金属企业也在扩大冶炼能力的影响下,要统筹考虑规模扩张和副产物消化利用的关系。(三)资产优化配置任务艰巨当前我省有色金属工业资产结构布局还不尽合理,影响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铅锌产业不仅矿山和冶炼自成体系,内部重组难度较大;黄金开发规模小而分散,在国内、省内都缺乏影响力,同全省黄金产量应有的地位不符;钒产业经过战略重组形成了国内最大的单一钒矿生产

9、企业,但依然面临来自国内其它钒矿开发企业的竞争,有必要进一步重组资产。四、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依托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强技术改造为重点,提升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壮大产业规模,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着力抓好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钛、钼、镁等优势品种,突出发展面向航空航天、国防、核电、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二)基本原则1. 坚持大集团引领与集群化发展。以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

10、,全方位整合有色金属产业,形成以钼、钛、铅锌、铝、钒等特色产品为载体的产业集群。2.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充分利用我省科技研发优势,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以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由引进向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3.坚持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探矿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省内矿产资源,鼓励开发省外境外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五、目标任务依据现有区域产业特点,加快区域产业集群

11、建设,形成钛、钼、铝镁、铅锌、钒、稀有及贵金属6大产业链。建成宝鸡西安钛金属及稀有金属加工产业、渭南商洛钼产业、汉中安康商洛铅锌产业、榆林铜川渭南铝镁产业四大产业基地。培育一个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一个三百亿级新材料研发生产集团。力争建成一个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我省有色工业的技术、效益、规模的全面发展。(一)发展目标1.投资、产值、增加值 “十二五”期间我省有色工业完成固定投资1000亿元,重点项目40个。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15.27%,实现工业增加值650亿元。2.主要产品产量到2015年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达到200万吨,年均增长12.

12、61%。表二:主要产品产量(万吨)锌90钛合金材6钼精矿4.5电解铝90金属镁50五氧化二钒1.33.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对铅锌、铝、镁、钨、锑、铜等不同种类有色金属,依据已经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政策,制定“十二五”期间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目标。(二)发展重点依托现有资源、产品优势,延伸产业链,做精作强六大类产品。1.巩固发展优势产业钛。以宝钛集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支撑,建立宝鸡西安国家钛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国家级有色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着眼航空、航天及军工特种钛材应用,开发研究和生产为大飞机、大型舰船等重点工程提供大型锻件和各类管板棒材;继续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确保钛材及各类

13、复合材在国内绝对的领先地位,扩大钛材国际市场份额;加速发展化工用反应塔器及压力容器等大型钛设备,力争进入钛医疗器械和人体生物领域;开发省内金红石矿产资源,力争为钛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以钛材贸易企业及“钛业信息网”为基础,把我省建成国内钛材贸易交易中心。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钛材产量6万吨,海绵钛产量10万吨,钛材加工能力世界第一。钼。以金堆城钼业集团和西部鑫兴钼业公司为依托,加大对钼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立足我省现有钼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高性能钼合金、汽车用喷涂钼丝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重点支持洛南钼资源整合项目,金钼集团南露天矿开采、钼金属深加工建设项目

14、,西部鑫兴钼业公司钼及钼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等。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折合氧化钼产量4.5万吨,钼金属深加工能力全国第一。2.加快发展传统产业铝、镁。加快陕西有色集团榆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现煤电铝镁合金联产,全省形成9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利用陕北能源优势,规划整合榆林金属镁产能,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镁合金研究技术,重点发展新型镁合金材料。 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实现铝合金用电解铝生产能力90万吨,镁金属生产能力50万吨、镁合金生产加工能力40万吨。铅锌。以汉中八一锌业有限公司、陕西东岭集团公司、陕西锌业为引领,以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等矿山企业为支撑,加强凤太矿集

15、区、勉略宁矿集区、柞山旬矿集区地质找矿,确保铅锌冶炼企业原料供应,努力成为我国铅锌生产基地之一。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实现铅锌生产能力90万吨,年处理200万吨矿石的铅锌采选能力,锌合金生产能力20万吨。3.培育引导新兴产业钒。整合商洛钒矿资源,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研发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装备,突破高钒铁、氮化钒生产技术,发展钒电池产业,实现产品链延伸。重点支持五洲矿业中村钒矿技改扩建工程及钒产品加工项目,比亚迪公司商洛钒电池项目等。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实现五氧化二钒生产能力1.5万吨,形成3000吨钒触媒和10万组钒电池生产能力。其他稀有及贵金属。依托

16、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国核宝钛锆业公司,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机遇,加快反应堆用锆包壳材料、银铟镉控制棒、核燃料处理用高性能金属多孔材料、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计划)用铌钛、铌三锡线材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建设我国核电用材料生产科研基地。发展CT机用高精度钨片、化工用钽管、电子用铌带等稀有金属深加工产品。力争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4.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伴生矿产、尾矿及冶炼渣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六、政策措施(一)重点扶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制定有色金属新材料发展战略,培育产业基地,

17、优化产业布局,配合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统一布局,形成综合协调、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省内装备企业优先采购省内有色金属新材料自主创新产品;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实行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标准战略,推动形成先导性的地方标准体系。结合关-天经济区域规划,以西安为核心城市,建立关中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以稀有金属新材料研发为重点,发挥基地的集聚、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二)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调动更多资源向优势企

18、业集聚,以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龙头,鼓励产品同类、市场同向、生产要素互补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联合。鼓励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等,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鼓励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以信息化促进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资源优化和制度创新。(三)促进产业延伸集聚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园区和基地,通过龙头企业促进资源整合,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中;发挥园区和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建立完整的垂直分工、合理布局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发挥产业集群、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

19、持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提供配套和服务,不断延伸产业链。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风险分担和贴息激励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夯实产业基础。(四)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加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重点突破有色金属新材料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学研用结合,加大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的力度,提升有色金属材料产业技术水平;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设立若干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五)拓展产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筹集发展资金;吸引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利用各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项目等。(六)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通过人才优惠政策,减免高技术人才的所得税,设立青年技术专家等专项资金,促进行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