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966.87KB ,
资源ID:107706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706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docx

1、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第二章 材料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研究材料在常温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时,除采用单向静拉伸试验方法外,有时还选用压缩、弯曲、扭转等试验方法,目的是:很多机件在服役过程中常承受弯矩、扭矩或轴向压力的作用,有必要测定试样在相应承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做为设计和选材的依据;(实际中存在)不同的加载方式产生不同的应力状态,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中表现的力学性能不完全相同,因此,应选用不同应力状态的试验方法。(和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不同)本章介绍压缩、弯曲、扭转和剪切等试验方法及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2.1 应力状态柔度因数(软性系数)一、柔度因数塑性变形和断裂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下失效的两种主要

2、形式,它们是金属所能承受的应力达到其相应的强度极限而产生的。当金属所受的最大切应力max达到屈服强度s时,产生屈服;当max达到切断强度k时,产生剪切型断裂;当最大正应力max达到正断强度Sk时,产生正断型断裂。但同一种金属材料,在一定承载条件下产生何种失效方式,除与自身的强度大小有关以外,还与承载条件下的应力状态有关。不同的应力状态,其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的相对大小是不一样的。考虑到三向应力状态下另外两向应力的贡献,因此材料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采用第二强度理论给出:即:不再采用max1而采用(第二强度理论):Smax 1 2 3 称为最大当量正应力最大切应力由第三强度理论给出: max 13

3、 2观塑性变形,属正断型脆性断裂;单向拉伸(0.5)时,先与s线相交,发生塑性变形(屈服),然后与Sk线相交,发生正断,属正断型的韧性断裂;扭转(0.8)时,先与s线相交,发生塑性变形(屈服),然后与k线相交,发生切断,属于切断型的韧性断裂。即:相同的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断裂模式,也可称为在不同应力状态条件下的韧脆转变。(材料在其他外界因素下也会发生韧脆转变,因涉及到具体的试验测试手段,因此后面讲。)2.2 材料在轴向压缩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单向压缩试验)一、试样型式常用的压缩试样为圆柱体(也可采用立方体或棱柱体),为防止压缩时试件失稳,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0/d0=1.52.0,

4、同时h0/d0越大,抗压强度越低,因此对于几何形状的试件,需要保证h0/d0为定值。(GB7314-87)二、试验过程为保证两端面的自由变形,试件的两端面必须光滑平整(涂润滑油、石墨);或者将试样的端面加工成圆锥凹面,使锥面的倾角等于摩擦角,即tanf,f为摩擦因数,也要将压头改成相应的锥体;压缩可以看作是反向拉伸,因此,拉伸试验中所定义的各个力学性能指标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在压缩试验中基本可以应用;1高塑性材料;2低塑性材料1拉伸;2压缩抗压强度: bc Pbc A0h0 hk 100% h0Ak A0 100% A0相对压缩率:eck 相对断面扩张率: ck (如果在试验时材料发生明显的屈服

5、现象,还可测定压缩屈服点sc)(上图中的曲线2是低塑性材料的压缩曲线,在轴向压缩时,低塑性材料发生由剪应力引起的剪切时的断裂,断口表面与压力轴线呈45角,如灰铸铁;而脆性材料断口表面和压力轴线平行,如陶瓷材料)但两者存在差别,横截面不是缩小而是涨大,另外,塑性材料压缩时不发生变形而不断裂,压缩曲线一直上升,因此,塑性材料很少做压缩试验。三、特点及应用单向压缩试验的应力状态柔性系数2.0(0.25时),比其他应力状态都软,因此主要用于拉伸时呈脆性的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例如铸铁、陶瓷、轴承合金、水泥和砖石),且能显示出一定的塑性变形行为。2.3 材料在扭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一、应力应变分析在横截面上

6、无正应力只有切应力作用;弹性变形阶段,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径向垂直,其大小与该点距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M I( :距中心距离;Ip:极惯矩)p对于圆杆表面,有: MWW为抗扭截面模量(系数),有:334W d00116(实心)或 W d 16 1 d d4 (空心)0 因切应力作用而在圆杆中产生切应变为: l圆杆表面: d02l当表层发生塑性变形后,各点的切应变仍同该点距中心的距离成正比,但切应力则由于塑性变形而降低。二、扭转试验及测定的力学性能(GB10128-88)1. 扭转试样扭转试验主要采用直径d010mm,标距长度分别为100mm和50mm的圆柱形试样,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5 d0

7、为外径 d1为内径2. 试验过程随着扭矩M的增大,试件标距两端截面不断发生相对转动,使扭转角增大,可得M关系曲线,称为扭转图。直至试件断裂。(像单向拉伸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均匀变形,即使是在塑性变形阶段,无缩颈)3. 性能指标 切变模量G 32Ml0 4 d0MP W 扭转比例极限 P 扭转屈服强度 M0.3 W(确定扭转屈服强度的残余切应变取0.3,是为了和确定屈服强度时取残余正应变的0.2相当单向拉伸:1 1 23 1 EE1 3 0.5 312 E E 0.3 max 1 3 1.5 0.2%6 1.5 0.3%) 抗扭强度 b Mb16Mb 3W d0称为条件抗扭强度(因其按照弹性变形

8、公式计算,比真实的为大)。真实抗扭强度:4 k 3 d0 dM 3Mk k d k 12Mk dM 0 b 若: ,则:k 3d d k0扭断时的塑性变形(残余扭转相对切应变): k kd02l0 100%k为试件断裂后标距长度l0上的相对扭转角。 三、扭转试验的特点及应用 软性系数0.8,较大,故可测定那些在拉伸时表现为脆性的材料的塑性行为(如淬火回火钢); 塑性变形均匀,截面和标距尺寸不变,无缩颈,因此可用此精确测定高塑性材料的变形能力和变形抗力; 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在数值上相当,而生产中所用的大部分金属材料的正断强度大于切断强度,因此,扭转试验是测定这些材料切断强度的最可靠的方法;

9、可通过扭转试样的宏观断口特征,还可明确区分金属材料的最终断裂方式是正断还是切断。(塑性材料的断裂面与试样轴线垂直,断口平整,有回旋状塑变痕迹;脆性材料的断裂面与试样轴线呈45,呈螺旋状)2.4 材料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一、弯曲试验方法1. 试验方法(GB14452-93)采用矩形或圆柱型形试样,可三点弯曲,也可四点弯曲。2. 性能指标用弯曲试件的最大挠度fmax表征材料的变形性能,试验时,在试件的中心测定挠度f,绘成Pf关系曲线,称为弯曲图。(对于高塑性材料,弯曲试验不能使试件断裂,其曲线的最后部分可以延伸很长,因此其力学性能不能由弯曲试验获得)对于脆性材料,抗弯强度定义为: bb M

10、b其中,试件断裂时的弯矩PLPK;Mb b(四点弯曲) Mb b(三点弯曲)42截面抗弯系数bh2W (圆棒);W (矩形截面)3263 d0二、特点及应用 主要用于脆性材料的抗弯性能(陶瓷、铸铁、硬质合金)(试件加工、装卡简单,试验操作方便) 可用来比较和鉴定经表面强化处理的机件的表面质量及检测表面缺陷(因其截面应力分布不均匀,表面应力最高)2.5 材料抗剪切性能试验制造承受剪切载荷或进行剪切加工的材料,通常要进行剪切试验。(铆钉、销子)一、单剪试验试件取自板材或线材材料的抗剪强度(假设切应力在整个截面内均匀分布) b Pb A0(剪切试验不能确定剪切比例极限和剪切屈服强度,因其截面内应力分布复杂,不仅有剪切,而且有挤压和弯曲)二、双剪试验试件为圆柱体(线材)抗剪强度Pb 2A0 b (被剪部分的长度(l0)与试件直径(d0)之比不能超过1.5;加载速度110mm/min,以防止出现弯曲变形,如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结果无效) 三、冲孔式剪切试验 试件为金属薄板 抗剪强度: Pbb d0t 本章总结0、柔度因数,力学状态图(韧脆转变)一、试验方法二、力学性能指标(区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