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0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主要归功于冒险家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错解】A【错因分析】不能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反映的主旨是新航路开辟时航海家的动机,而不是突出航海家的作用。【正解】D【解题思路】据材料中“西班牙冒险家”“动机”“有没有金矿”可知,对黄金的渴求成为冒险家“探索新世界”
2、的强大动力,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C两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无法反映冒险家们积极探索新世界的动力问题,均排除。易错点击通过上述典例可发现,同学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不能结合相关材料来把握,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精神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主观因素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客观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即时巩固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
3、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A传播天主教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传播宗教,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没有准确反映材料的主旨。【答案】A易错点2 不能客观评价哥伦布的远航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
4、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错解】B、C、D【错因分析】不能结合材料“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来客观分析哥伦布的远航。材料反映的是对哥伦布机及其事业的评价应该从时代和历史角度方面来分析。B、C都是从某个角度来分析的,不全面。D项属于事实性错误。【正解】A【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强调以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才是哥伦布及其事业的最大意义,故A项正确。B、C两项都是站在西欧的角度看待哥伦布远航,是西
5、欧中心论的反映,均排除。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故D项错误。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同学们对哥伦布的远航不能客观地看待,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哥伦布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2)作为开拓者,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将全球联成一体,使世界贸易空前扩大,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推进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3)作为殖民者,哥伦布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此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即时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材料一 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在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七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年徒刑。材料二 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也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以“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
7、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评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 “灾难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评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把印第安人的灾难完全归结到哥伦布个人身上也是不公正的。殖民侵略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所决定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方式不是个人力量所能阻挡的,可以说是巨大的利益使资产阶级疯狂,丧失人性。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抢夺大量财富,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把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为奴等。观点二 “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人类文明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评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
8、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融合,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观点三 “灾难、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一场灾难,但更主要的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评述:综合以上论述进行说明即可。(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首先,提炼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材料一主要是否定的观点,材料二有肯定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其次,运用相关史实论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给美洲带来的灾难及客观进步性。易错点3 不能准确理解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的含义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
9、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错解】A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结合材料理解商业革命的含义。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具体体现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贸易中心的转移。材料体现的是东西方贸易扩大。价格革命的主要表现是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材料没有体现,学生搞不清楚价格革命的表现会容易误选D。误选A的原因是没有弄清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答案】B【解析】世界市场初步形
10、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促进世界贸易的范围扩大,东西方贸易进一步增强,符合题意,故B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半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价格革命,物价上涨,也没有反映社会分化,故D错误。故选B。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含义的理解,具体含义如下:(1)“商业革命”的表现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地理大发现”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了大西洋沿岸。(2)“价格革命”的表现贵金属大量流入
11、,西欧市场贵金属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势力衰落,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即时巩固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反映了1600年后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地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激增并大量流入西班牙,引起西班牙的“价格革命”
12、,导致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故选D项。西班牙将掠夺来的黄金用来满足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导致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荷兰等国,因此没能带来其国力的增强和贸易的进展,故A、C两项错误。直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才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答案】D易错点4 不能准确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错解】B、C、D【错因分析
13、】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合股公司”“17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早期殖民扩张方式。B、C两项从时间上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符合荷兰17世纪的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正解】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商业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成为商业殖民帝国,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在18世纪;C项发生在1588年;D项是荷兰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与“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不符。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及对带来的影响,复习备考时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一、全面理解早期殖民扩张阶段早期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
14、手工业发展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二、荷兰早期殖民扩张项目概况条件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地理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优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表现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即时巩固 “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
15、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解析】英国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联合东印度公司都是一种殖民机构,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工具,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政府只是支持,建立公司的是大商人;C选项错误,殖民机构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选项错误,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形式。【答案】B易错点5 对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胜利的原因认识不清从16世
16、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曾先后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但到了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导致英国“后来者居上”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的发展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C葡西荷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D紧邻大西洋的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错解】B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殖民战争中取胜的原因。选B项是对材料时间 “18世界下半叶”这一时间信息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把握不准,选D项的原因是未审清材料设问要求“主要原因”。【正解】A【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17世纪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又
17、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后来居上”的最主要原因,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中期,B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外扩张中获得了大量资源,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都在大西洋沿岸,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易错点击该典例考查了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取胜的原因,复习备考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英国早期殖民的背景、过程及结果:概况背景政治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商路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思想优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
18、,思想得到解放。军事优势:英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了武力保障过程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确立海上优势。与荷兰争霸: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后最终打败荷兰。与法国争霸: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结果英国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即时巩固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解析】英国积极殖民扩张,注重资本
19、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英国却成为了资本主义霸主,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地理位置优越只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和英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8世纪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答案】B易错点6 误认为黑奴贸易给欧洲提供了自由劳动力19世纪初,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1833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在英国本土彻底废除奴隶贸易制度的法令。黑人奴隶贸易制度在英国废除的原因是A欧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
20、大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D非洲成为西欧的广阔市场【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黑奴贸易对欧洲发展的作用。本题易误选A的原因是不认为黑奴贸易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原始积累,大量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作为劳动力。【正解】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和“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可以得出,B正确,A与题意不符,排除;英国废除黑奴制度是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排除C;D与材料主旨不符
21、,排除。易错点击通过该典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黑奴贸易理解不到位,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和殖民掠夺的道路;(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3)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4)贩卖黑奴可以获取暴利。2内容“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东西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棉花、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黄金和象牙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三角贸易”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各洲的整个商业以及英国的工业同国外
22、市场都联系起来。3影响(1)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3)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即时巩固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美国的种族歧视B第二次世界大战C第三次科技革命D罪恶的黑奴贸易【解析】题干说,“黑人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结合所学知识,新航
23、路开辟后,西方在非洲和美洲之间进行了持久的黑奴贸易,大量黑人被从非洲贩卖至美洲,背井离乡,亲人失散。黑人中流行的音乐往往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对命运的愤懑之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种族歧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明显的时间,无法断定是二战之后,故B项错误;“吉他与流行音乐”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答案】D易错点7 不能准确理解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B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
24、力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错解】C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误选C的原因是不能理解关键信息“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正解】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A、D两项都符合史实,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材料强调对廉价服装的弹性需求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符合题意,正确;题意强调人们追求廉价服装,但不是盲目的,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易错点击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是解题的关键。具体
25、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政治前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资本: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5)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即时巩固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而1801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见下表。这一情况说明类别未圈地地区圈地地区小麦大麦燕麦小麦大麦燕麦单位面积产量:蒲式耳英亩18525933
26、3228318368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植业的全面衰退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圈地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更多的富余农产品,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实行圈地运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圈地运动带来的影响,不是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点睛:解答图表型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
27、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对被选项要“三思”:一要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史实,排除不符合图表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要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排除;三要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总之,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答案】D易错点8 不能正确理解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28、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错解】B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选B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强调的是生产的集中。选D是对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未掌握到位。【正解】C【解题思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这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故B说法错误;“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D两项。材料“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体现了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故C正确。 易错点击该典例考查对垄断组织的认识,
29、复习备考时注意从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方面来把握,具体如下: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同时,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即时巩固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
30、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解析】题干说到的是垄断组织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管理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的,这导致了现代经济模式的出现,故选D;题干没有提到企业的扩张、技术革新和经营成本问题,故排除A、B、C。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们所认定的答案以为就是课本所学或者是自己看到的材料出处,但是却没有关注材料本身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这一真实意思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判断的,所以做选择题时,一定注意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尊重材料的原意,而不是先入为主。【答案】D易错点9 不能正确理解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英国工业革命中,在各个行业里几乎看不到政府特许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商主义时代相比,大量生产性的工业公司开始取代传统的商业贸易公司,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科技造就了世界领先的生产力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兴起D殖民帝国建立了世界统治【错解】B或D【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误选B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