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01KB ,
资源ID:107389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389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docx

1、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参评作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课题研究报告 2012年6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课题研究报告容摘要: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摸索和改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必须坚持全面、客观、可持续和激励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过程性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关键词:新课程 过程性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

2、结合 全面发展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发展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不仅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特点之一。科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3、健康成长。2、新课程背景下的过程性评价发展空间更大,必将大有作为。(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做了明确的定位: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知识、增长能力和发展情感的主人;教师逐渐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激励者。(2)新课程要求改变“接受性”的传统学习向“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转变,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的原则,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点拨指导中获得较好学习方法,在后续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自主体验的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3)新课程

4、背景下,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活动日益增多,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3、过程性评价要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和家长评价等有教育价值的多元评价方式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只有把学生、教师、家长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关注学生个性化参与、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优化。有效地过程性评价体系会促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率如何;自己在学习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

5、自己的学习。通过科学有效地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互动积极;学生能科学地安排时间、恰当地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并采取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的恰当评价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前行、不泄气、不退缩,成长为一名健康的中学生。4、过程性评价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在过程性评价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定性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定量评价。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行为。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容易被学生

6、接受,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过程性评价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比较法和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 1、深入课堂教学,重视观察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表现。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初三年级的任课教师,具备观察学生在课堂外表现的有利条件。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我们始终重视对学生行为的观察。2、深入学生,把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结合起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重视在课间休息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根据观察和口头调查的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表。例如向初三年级300名学生印发了家长评价行为调查问卷,家长填写后,再由学生交回课题组。随后我们对收到

7、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评价行为对孩子的学习的影响情况,探讨在实施新课程下家长扮演的角色怎样做才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孩子的发展。3、重视与班主任、同科目教师和同一班级任课教师的沟通。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加强部沟通的同时,重视和同年级的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和变化。从而增强了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注意把学校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家庭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我们不仅设计发放了家长评价行为调查问卷,还利用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学生家长加强交流。通过交流,向家长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若

8、干建议。5、注意对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比较,以及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实验班级学生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等方面优于未进行实验的班级;在实验班级中,激励性评价产生的效果优于消极性评价所产生的效果。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组织过程中,确定了一个班级约50名学生进行比较研究,采用个体依据自己在一个学期的每一次考试成绩画出折线图,由折线的不同走势判断自己一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先由学生自评,自我反思,分析原因;再组织小组互评,互相查找问题,分析各人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反思,在比较中互相激励。这样就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

9、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成功展示自我,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6、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保护学生隐私,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7、重视查阅相关资料。查阅近年来过程性评价的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意见;查阅有关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书籍,为本课题寻找理论依据。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课题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课堂过程性评价表、家长评价行为调查问卷、转化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依托课堂教学技巧 奏响课改和谐乐章家长评价行为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报告及学生绘制一学期考试成绩折线图及原因分析。附1:

10、学生课堂学习过程性评价表年 月 日科目 班级 节次 学生评语项目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小组评价备注优良有进步需努力优良有进步需努力课前预习课堂纪律课堂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作业完成课外探究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评价:优 良 有进步 需努力 赋分: 任课教师签名:填表说明:1、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优、良、有进步、需努力为定性评价,评价赋分为定量评价。任课教师赋分要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依据自己的观察,以激励学生为目的给学生赋分。赋分采用五分制。赋分标准:优5分,良3-4分,有进步2-3分,需努力0-2分。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层次。A.自我评价由学生自己

11、完成,自我划等、自我赋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省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B. 一般由座位相邻的四名同学组成一个互评小组,进行小组评价。互评小组设小组长一名,由小组成员推荐或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互评。评定等级要征求组员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争议时可以征求老师或邻近小组的意见。C.教师评价时在优 良 有进步 需努力中选择打勾,并赋分签名。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均要坚持实事的原则。 此评价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安排2-3分钟时间完成自评和互评。课后由教师划等和赋分。为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教师给学生划等、赋分及签名,

12、可以一周进行一次,但教师要注意及时点评、小结。附2:家长评价行为调查问卷班级 学生 家长1.在你的家里,学习氛围: A浓厚 B一般 C没有2.你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A 做过很大牺牲 B努力过,但没坚持下来 C从来没有3.孩子家庭作业做完后,你会: A经常检查签字 B偶尔检查签字 C从不检查签字4.孩子晚上作业较晚时: A陪伴做完 B自己先睡觉 C自己看电视5.你对孩子在校表现: A经常找老师了解 B偶尔了解 C没有时间了解6.每次考试过后,你和孩子: A谈心 B训斥 C不理睬7.你对孩子的成绩: A十分关注 B较为关注 B漠视 8.当孩子考试发挥不理想时: A积极鼓励 B帮助分析 C不

13、过问9.每次考试后,你对孩子取得的成绩: A进行物质奖励 B精神鼓励 C不予关心10.一学期下来,你的态度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 A提高 B下降 C不稳定11.你经常会与孩子: A沟通交流 B从不交流 C偶尔交流12.你对孩子学习是否抱有信心: A充满信心 B较有信心 C没有信心13.你认为坚持管理、教育孩子: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14.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孩子? 15.你对老师评价自己的孩子(学生)有何建议?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1、在评价方面,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背景下,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打破关注教

14、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在评价方法上,重视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课堂观察等评价方法的应用。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师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在发展的动力,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

15、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从而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 2、我们课题组关于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面。通过观察、调查和探索,形成了对过程性评价新的认识。经过实验,我们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学们课前预习有了较大的改观,课前准备更加充分。在课堂上遵守纪律,专心学习学生更多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能力逐渐增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在在参加试验的班级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发展。 3、在试验之后,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有效发展,互相评价、小组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4、通过对过程性评价的

16、实验,不同学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了调整。在课堂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们逐渐看到了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5、我们的理论水平有限,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因此,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具有推广的价值。但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有限,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们的研究只在小围进行,研究时间较短。但实验班级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在校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进步较大。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初三教师,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所以课题研究时间非常有限,往往心有余而

17、力不足。只是因为想为教学改革,略尽绵薄之力,所以难免仓促上阵。勉力为之,疏漏、谬误之处,恐怕贻笑大方,还请各位专家海涵。 2、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未有根本改变之前,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不断推进,但迫于国情及升学压力,新课程改革步履维艰。发展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发展过程性评价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但压力也不小。 3、学校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但我们的理论素养,研究能力和经济实力还很有限。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1、首先要加强学习,自强素质。同时要要深入学生,矢志不移的不断深化对过程性评价的探索。2、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设想可以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标准的设计,使得评价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贴切全面的评价学生。3、进一步明确我们面对的学生将来应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慎之又慎的对待评价学生的研究。如何把握导向的度,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既起到引导作用,又不过分干预学生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终生教育导论 郎格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 项贤明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许美德在实践中体悟生命 王 枬王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建编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