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41.12KB ,
资源ID:1073310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331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docx

1、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下图所包含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A图中的病毒是抗体B该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C该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答案】C【解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错误;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C正确;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导致病毒失活,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掉,而不是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

2、病毒全部消灭,D错误。2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答案】D【解析】由于不同的人体之间抗原决定簇不同,所以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A正确;移植手术后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克服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排异反应,然后待它们慢慢嵌合,C正确;白血病又称血癌,病人产生大量的异常白细

3、胞,而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量减少。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因此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D错误。32017年5月,某地4名初二学生结伴到河边戏水,一名同学不慎滑落深水中。当同学们呼喊大人救他上来时,他已无呼吸和意识。人们立即采取了下列措施:胸外心脏按压; 拨打120;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因方法得当,该同学得救了。请问正确的急救顺序是A B C D【答案】B【解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应胸外心脏按压,但心跳存在时,再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

4、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因方法得当,该同学得救了。【学科网考点定位】急救的方法。【名师点睛】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4学会急救方法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可救人一命。以下心肺复苏步骤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掌握急救常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的步骤正确是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人工呼吸。【详解】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

5、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图中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B正确。【点睛】掌握人工呼吸这种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5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 D生吃瓜果要洗净【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详解】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

6、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某研究团队发现疟原虫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下列关于该研究的推断合理的是()A对小鼠免疫系统而言,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自己”成分B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D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答案】C【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

7、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免疫是指动物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异己”成分,A错误;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因此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C正确;由于该项研究成果不够成熟,是否对人的肿瘤防治上有效果,因此不能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题意,灵活答题。7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

8、播蔓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那么艾滋病患者属于()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艾滋病患者是能够散播爱滋病病毒的人,因此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

9、”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项目水质水量水温蛙卵数孵出的蝌蚪数A组河水500毫升2230个28只B组蒸馏水500毫升1030个9只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水量过多 B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考点:本题以探究“不同水

10、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9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说法是()A偶尔喝醉酒不防碍身体健康B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C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D不吸烟,远离毒品【答案】D【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据此解答。【详解】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不吃油炸食品等。高蛋白食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吃

11、得越多越好,要合理膳食,可见,D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点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10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影响,也与生活方式有关B吸烟、酗酒、熬夜、偏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各类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D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发病率【答案】D【解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

12、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可见D符合题意。11人在溺水、煤气中毒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造成体内缺氧,危及生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将患者平放并呈仰卧状态,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并使患者额头后仰,下巴上提,气管充分伸直,是为了让患者()A气道畅通 B感到舒服 C便于喝水 D防止脊椎损伤【答案】A【解析】【分析】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详解】做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

13、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点睛】知道口对口吹气法的正确操作步骤即能正确答题。12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

14、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3)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抗原、抗体。故选D【点睛】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13在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来说,通过注射疫

15、苗进行预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下列有关流感及其预防的论述,错误的是()A疫苗是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在免疫过程中属于抗原B注射流感疫苗属于预防流感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患流感的人痊愈后,体内会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D流感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可在空气中独立生活【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来预防,据此解答。【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因此,注入人体内的疫苗属于抗原,A正确;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

16、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注射流感疫苗属于预防流感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患流感的人痊愈后,体内会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解答本题。14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肝癌形成一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有关B筛查出的早期肝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C早期肝

17、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但不发生转移D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病人有利于癌症的治疗【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乙肝属于传染病,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详解】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在平时大量的吸烟喝酒,就可能会导致肝脏营养出现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到肝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肝癌的发生。经常使用抗生素类的激素药物,就很容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引起肝癌,A错误;肝癌属于一种内科疾病,没有传染源,不会传染的,由肝炎引起的肝癌会传染,B错误;早期肝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并发生转移,C错误;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

18、提出了新的比例,40%的癌症患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不得癌症的,40%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20%可以带癌生存,这种4:4:2的比例充分说明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病的特点,传染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15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以下观点你不认同的是()A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B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C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不会产生影响D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答案】C【解析】【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

19、现代文明病。【详解】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A正确;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B正确;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也会产生影响,C错误;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D正确。【点睛】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特点和预防措施是关键。16我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在塞拉利昂启动期临床试验接种这种疫苗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B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C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解

20、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产生的这种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符合题意。【点睛】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1、即能正确答题。17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B沉迷网络、游戏人生C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D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答案】B【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详解】由分析知道:按时作息、坚持锻炼;吃营养配餐;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B。【点睛】关键是正确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18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

22、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答案】D【解析】【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详解】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

23、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B正确;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C正确;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D错误。【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19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青霉素过敏现象 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C白细胞消除病原体 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答案】C【解析】【分析】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和功能。【详解】皮肤能防

24、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青霉素过敏现象、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除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白计划免疫也属于特异性免疫。20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

25、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及时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清洁、开窗通风、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详解】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 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因此,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 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 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C。【点睛】掌握病原体、传染源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