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10.82KB ,
资源ID:1072681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268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docx

1、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实验一 油泵性能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油泵的主要技术性能,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2.、掌握小功率油泵的测试方法。3、产生对油泵工作状态的感性认识,如振动、噪声、油压脉动和油温变化等。二、实验内容1、油泵的流量特性油泵运转后输出一定的流量以满足液压系统工作的需要。由于油泵的内泄漏,从而产生一定的流量损失。油泵的泄漏量是随油泵的工作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的,油泵的实际流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需要测定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即得出油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 f(P)2、油泵的容积效率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指它的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0之比,即

2、:式中:Q可通过油泵的转速和油泵的结构参数计算。对于双作用叶片泵:R、r 分别为定子圆弧局部的长短半径b 为叶片宽度 为叶片的倾角S 为叶片厚度Z 为叶片数n 油泵转速在实验中,为便于计算,用油泵工作压力为零时的实际流量Qk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Q0,所以由于油泵的实际流量Q随工作压力变化而变化,而理论流量Q0(或空载流量Qk)不随压力产生变化,所以容积效率也是随油泵工作压力变化的一条曲线。通常所说的油泵容积效率是指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容积效率。3、油泵的总效塞油泵的总效率是指油泵实际输出功率Nc与输入功率NR之比即式中:Nc = PQ(kw),P油泵工作压力(MPa),Q油泵实际流量(Lm

3、in);NRn(kw),M电机输出扭矩(Nm),n电机转速(rpm)。由预先测出的电机输入功率N与电机总效率的关系曲线(见图1-1),用三相电功率表测出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电机的输入功率,然后根据电机效率曲线查出电机总效率,就可以计算出电机输出功率,这也就是油泵的输入功率NR。即NR = Ndc = NdR所以电机效率曲线如图11图11 电机效率曲线三、实验装置和作用液压原理图见图12中油泵性能实验局部。图1-2 节流调速性能、油泵性能与溢流阀静动态实验液压原理图油泵18动力源,节流阀10外负载,溢流阀11调节油泵18的出口压力;压力表12指示油泵18的出口压力;流量计指示油泵流出流量的容积(

4、10Lr),秒表配合流量计测定流量。四、实验步骤在本实验中,可测得油泵的三个主要指标:油泵的流量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1、空载起动油泵在其运转一段时间后,当油温不再上升时,便可进展实验。2、将节流阀10关闭,调节溢流阀11使压力表值为5MPa,此时,用锁母锁紧溢流阀11的调节旋钮。3、调节节流阀10,使油泵出口压力从4MPa开始,每减少压力0.5MPa为一个测点,共测8个测点,第8个测点压力为0.5MP,分别记下每个测点的压力、流过一定容积油液的时间和电功率此过程为减载过程。4、调节节流阀10的开度为最大,测流量,此流量即为油泵的空载流量(此时压力可能不为零,为什么?)5、调节节流阀10,使

5、压力从0.5MPa到4MPa,方法同实验步骤3。此过程为加载过程。6、实验完毕,溢流阀全部打开,压力表开关置“0位,停车。注意:实验步骤3和5的数据取平均值,即为所测得数据。五、实验数据和曲线1、实验数据填入表11。2、特性曲线。画出油泵的流量特性曲线,与P和P的关系曲线。(三条曲线可以画在同一X方格纸上)六、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1、油泵的流量特性说明什么问题?2、分析总效率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总效率在什么X围内为较高,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什么意义?V空载流量(L),tk测定该空载流量所用的时间(sec)。 表1-1 油温t = ()序号压力PMPa流量泵输出功率Nckw电机输入功率NdR(kw

6、)电机效率电机输出功率Ndc(kw)油泵容积效率油泵总效率%t(s)Q=(L/min)减载142334526718加载121342563784七、思考题1、溢流阀11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2、实验中节流阀10为什么能够给被测油泵加载? (提示:可用流量公式Q = kA来分析,k节流阀的流量系数,A截流面积,节流阀前后压力差。)实验二 溢流阀性能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和调压偏差。2、对溢流阀的动态特性取得感性认识,如压力超调量等。3、测定溢流阀的压力损失和关闭泄漏量。二、实验内容1、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和调压偏差溢流阀调定压力Pt后,在系统压力将要达到调定压力Pt时,溢流阀

7、就已经开启,我们称溢流阀刚刚开启时的压力为溢流阀的开启压力,用Pk表示。调压偏差P是指调定压力Pt与开启压力Pk之差,即实验时,当被测阀通过试验流量为理论流量的1溢流量时的系统压力值为开启压力Pk,而调压偏差P与调定压力Pt之比称为调压偏差率,即 2、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溢流量突然变化时,溢流阀所控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过渡过程,如图2-I。图2-1 溢流阀的动态特性(阶跃响应)曲线压力上升时间是从开始升压至调定压力Pt稳定时的时间。卸荷时间t2是从调定压力Pt开始卸荷至压力稳定的时间。压力超调量是最大峰值压力与调定压力Pt之差。即而压力超调量与调定压力Pt之比为压力超调率,即3、溢流阀的性能指标压力

8、损失:溢流阀调压旋钮在全开位置时的压力值。卸荷压力:溢流阀远控口接油箱时的压力值。关闭泄漏量:溢流阀调压旋钮拧紧时,在额定压力下,通过溢流阀的溢流量。压力振摆:额定压力下,一定的持续压力波动叫压力振摆。压力偏移:额定压力下,在一分钟内的压力变化量叫压力偏移。三、实验原理与器材液压原理图见图1-2中溢流阀性能实验局部油泵18动力源;溢流阀11调节实验回路压力;溢流阀14被测阀;换向阀13换接被测阀3的油路并提供阶跃信号;换向阀15用于流量计或量筒的选择,换向阀16使溢流阀卸荷,并提供阶跃信号;流量计或量筒用于测定通过流量阀的流过的容积,秒表配合流量计或量筒测定流量。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测试所用仪器:

9、见图2-2;图2-2 溢流阀动态特性实验仪器连接框图BPR-2100型电阻式压力传感器一个;Y6D3A型动态电阻应变仪一台;SCl6型光线示波器一台;SBE-20A型二踪示波器(或通用示波器)一台;614B型电子交流稳压电源一台;FF3型分流与附加电阻箱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一台;四、实验步骤1、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和调压偏差空载起动,关闭节流阀10,使换向阀17处于中位位置。换向阀13的电磁铁在“I位置,关闭溢流阀11,调节溢流阀14,使测压点122的压力为4MPa,此压力为调定压力Pt。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流量,此流量为被测阀的额定流量Qn。调节溢流阀11使压力下降,同时注意流量计指针,当流量计指针

10、走动非常慢时(几乎看不出走动时使换向阀15的电磁铁在“I值,再继续调节溢流阀11使压力下降,当溢流量为较小时,用量筒和秒表测定流量,当流量为额定量Qn的1时,此时压力为溢流阀的开启压力Pk。Pk为第一测点,每升高压力0.2MPa为一个测点,升到4MPa,记下每个测点的压力和流量 (大流量时用流量计,小流量时用量筒)此过程为开启过程。压力从4MPa降到Pk用的方法,记下每个测点的压力和流量,此过程为关闭过程。2、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按图22所示,连接好测试仪器的电气线路,选择振子型号,(选择方法参见光线示波器使用说明书等有关书籍)。用BPR压力传感器组成半桥,平衡动态应变仪的一个通道。启动光线示波器

11、,预热后起辉,调节光点位置,用压力校验泵和压力传感器给出标准应变信号,在感光纸上记下零压基准线和3、4、5、6MPa的准线。换向阀13在“I位,关闭溢流阀11,调节被测阀14使压力为4MPa,将换向阀16在“I位(通电)使主油路卸荷,准备好记录仪器,进展拍摄动态特性曲线,按下光线示波器拍摄按钮,将换向阀16置“0位(断电),主油路升压,接着迅速将阀16置“I位,主油路卸荷拍摄完毕,取下记录纸,进展二次曝光,即得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曲线。溢流阀11调至5MPa,压力表开关置“I位,换向阀13置“I位调节被测阀14压力为4MPa,换向阀13置“0位,准备好记录仪器,进展拍摄动态特性曲线。将换向阀13置

12、“I位,主油路升压,再速使阀13置“0位,主油路卸压,拍摄完毕,取下记录纸,进展二次曝光,即得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曲线。和是在两种实验情况下的特性曲线。3、溢流阀的其它性能指标旋开被测溢流阀14的调压旋钮的开度为最大,记下测点122的力值,即压力损失。调节溢流阀14,使测压点122压力大于0.5MPa,换向阀16置“I位,记下测压点122的压力值,即卸荷压力。调节溢流阀11使测压点121的压力为5Mpa,拧紧溢流阀14的调压旋钮,使换向13、15都置“I位,用量筒和秒表测得流量,即关闭卸漏量。换向阀13置“I位,溢流阀14全部打开,关闭溢流阀11,调节溢流阀14,使测压点121的压力值为5MPa,

13、记下压力振动幅值的一半,即压力振摆。实验方法同上,记下一分钟压力变化量,即压力偏移,五、实验数据和曲线调压偏差 (MPa)调压偏差率 表2-1阀口动向序号压力PMPa溢 流 量油温v(mL)t(s)Q=开启过程123456关闭过程123456特性曲线:画出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在方格纸上。计算出调压偏差和调压偏差率注意:开启与关闭两条特性曲线通常不重合。2溢流阀的动态特性表22调定压力Pt(MPa)方法最大峰值压力Pmax(MPa)压力超调量压力超调率压力上升时间卸荷时间5123、溢流阀的其它性能指标表23压力损失MPa卸荷压力MPa关闭泄漏量(mL/min)调定压力MPa压力振摆MPa压力偏移

14、MPa5六、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1、溢流阀的启闭特性对系统工作性能有何影响?2、在同一溢流量下,为何开启过程的压力大于关闭过程的压力?或者说为什么开启过程的特性曲线与关闭过程的特性曲线不重合?提示:从阀芯摩擦力方面分析。3、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指标对液压系统工作有何意义?4、与要求的技术指标见下表24相比拟,说明该溢流阀的性能如何?表24 溢流阀的技术指标要求:压力损失MPa卸荷压力MPa关闭泄漏量(mL/min)调定压力MPa压力振摆MPa压力偏移MPa调压偏差率%40515-20实验三 节流调速回路性能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深入了解三种节流阀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差异。2、加深理解节流阀与调速阀的

15、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差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如图31在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中 工作油缸的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式中:31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P3工作油缸无杆腔压力MPa;P5加载油缸有杆腔压力MPa;A1工作油缸或加载油缸无杆腔有效面积cm2;(注:工作油缸与加载油缸结构尺寸一样);R工作油缸和加载油缸的摩擦力之和N进油路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式中:PA油泵出口压力或溢流阀调定压力。通过节流阀进入油缸的流量Q式中:K流量系数;A节流阀的有效节流面积cm2;m压力指数,节流口为薄壁口时m=0.5。所以工作油缸活塞运动的速度v:式中:K、A1、R、m都为定常值。A在节流阀调定后也不变

16、化。所以只要P5变化即负载变化时,工作油缸活塞运动的速度就随之变化,即此速度是负载压力的单值函数。因此,通过改变负载压力,即可得到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2、回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如图32在回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中,工作油缸的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式中:P4工作油缸有杆腔压力MPa;A2工作油缸有杆腔有效面积cm2;其余同前。回油路节流阀前后压差: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所以,工作缸活塞运动速度v:与实验1一样3、旁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如图33在旁油路节流阀速回路中,工作油缸活塞受力平衡方程式:P3A1=PsA1+R油路节流阀前后压差:通过节流阀流回油箱的流量:进入工作油缸的流量Q :式中:Q

17、油泵额定流量。所以工作缸活塞运动速度:式中的QB当采用定量泵时为常量,所以可以得到与实验1一样的结论:4、进油路调速阀调速回路如图34在负载变化时,虽然加在调速阀两端的压差变化,但由于调速阀中减压阀的作用,使通过的流量不变,所以活塞的运动速度不随负载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三、实验装置和作用液压原理图见图12中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局部。1、系统工作局部:油泵1:动力源;溢流阀2:调定油泵出口压力;换向阀3:给工作缸换接油路;节流阀7、8、9进油路、回油路、旁油路三种调速回路的节流阀;调速阀6:进油路调速回路的调速阀;压力表4、5指示油泵出口压力,节流阀前后压力和调速阀前后压力值;秒表:记录工作油缸在

18、一定行程的时间;油缸;19执行机构。 2加载局部:油泵18:动力源;溢流阀11:调定油泵18出口压力;换向阀17:换接加载缸油路;油缸20:油缸19的外负载(模拟负载);压力表12:指示油泵18的出口压力。四、实验步骤1、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空载起动,待油温不再上升时开始实验。关闭调速阀6,节流阀9,全部打开节流阀8,组成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调节溢流阀2使测压点4-1的压力值为3MPa,换向阀17置右位,调节溢流阀11使测压点121的压力值为0.5MPa。转动压力表开关使压力表的测压点为43、52、123,调节节流阀7为小开度。换向阀3置左位,用秒表记下工作缸活塞运动一定行程L所需时间t,同

19、时记下活塞运动过程中压力表4、5、12的压力值,换向阀3置右位,回程。加载压力每隔0.5MPa为一个测点,到2.5MPa共五个测点,重复上述步骤。改变节流阀7为中开度和大开度,各重复上述步骤一次。2、回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关闭调速阀6、节流阀9、全部打开节流阀7,组成回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改变节流阀8的开度为小开度、中开度和大开度三种。各压力表测压点为43,53,123,其余同实验1。3、旁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关闭调速阀6,全部打开节流阀7和8,组成旁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改变节流阀9的开度为小开度、中开度和大开度三种。各压力表测压点为52(53)、123,其余同实验1。4、进油路调速阀调速回路关

20、闭节流阀7、9,全部打开节流阀8,组成进油路调速阀调速回路: 改变调速阀6的开度为小开度、中开度和大开度三种。各压力表测压点为43(42),52,123,其余同实验1。五、实验数据和曲线1、进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1特性曲线:在方格纸上画出速度负载特性曲线v = f(P5)。系统压力PA = 4Mpa;活塞行程L = 200mm。表31 油温=节流阀加载调定活塞运动活塞运动加载缸无节流阀节流阀开度压 力时 间速 度杆腔压力前压力后压力A0PMPaT(s)V(mm/s)P5(MPa)P1(MPa)P3(MPa)小12中12大122、回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2中。特性曲

21、线:画出速度负载特性曲线V=f(P5)在方格纸上。系统压力PA=4MPa,活塞行程L=200mm。表32 油温=节流阀加载调定活塞运动活塞运动加载缸无节流阀节流阀开 度压 力时 间速 度杆腔压力前压力后压力A0PMPat(s)V(mm/s)P5(MPa)P4(MPa)P6(MPa)小12中12大1 2 3、旁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3中特性曲线:在方格纸画出速度负载曲线v=fP5。系统压力PA=4MPa,活塞行程L=200mm。表33 油温=节流阀加载调定活塞运动活塞运动加载缸无节流阀节流阀开 度压 力时 间速 度杆腔压力前压力后压力A0PMPat(s)V(mm/s)P5(MPa)

22、P3(MPa)P7(MPa)小12中12大 1 24、进油路调速阀调速回路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4中。特性曲线在方格纸上画出速度负载曲线。系统压力PA=4MPa,活塞行程L=200mm。表34 油温=节流阀加载调定活塞运动活塞运动加载缸无调速阀减压阀调速阀开 度压 力时 间速 度杆腔压力前压力后压力后压力A0PMPat (s)V(mm/s)P5(MPa)P1(MPa)P2(MPa)P3(MPa)小12中12大 1 2六、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1、分析三种节流阀调速回路的性能 (提示:从不同开度和不同负载情况下分析系统运动平稳性。)2、比拟节流阀和调速阀的调速性能的差异,说明两种阀性能差异的原因,并说明在负载压力接近系统工作压力时,速度迅速下降的原因。七、思考题1、在本实验中要获得同样的运动速度,进回油节流阀调速回路中节流阀的开度谁大谁小?为什么?2、能否通过实验曲线说明:旁油路节流阀调速回路的调速X围小?(提示:曲线斜度较大时,运动平稳性较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