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54.08KB ,
资源ID:107241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241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范本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范本模板.docx

1、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范本模板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闫祥华(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军队卫生研究室,250014)类黄酮(flavonoid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它们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家族,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之中,参与植物生长繁殖过程,赋予植物五彩缤纷之色,调与酸甜苦涩之味,有利于植物生存、防御病原或天敌的侵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类黄酮物质具有抗氧化、消炎、抗过敏、抑菌和抗病毒、肝保护、抗血栓、抗癌等活性作用,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就是类黄酮物质.1936年,一种黄酮类物质的混合物由于显示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与通透性,并具备维生素C的某些性质

2、,因而被称之为维生素P或维生素C2 ,但此假定在更深入研究以后未被证实。近年来一些调查结果表明,人类每天从膳食摄入相当数量的类黄酮物质,摄入量甚至超过了一些微量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一些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物类黄酮物质可能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食物类黄酮物质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营养学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一些营养学家已将类黄酮物质归入植物营养素(phytonutrients)的范畴.一. 类黄酮物质概述1 类黄酮物质的结构、分类与食物来源类黄酮物质基本结构为苯基色原酮,具有二苯吡喃母核骨架结构(图1)。现在的类黄酮物质概念扩展为泛指两个苯环通过碳链相互联结而成

3、的一系列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出4000余种,按结构可分为13类,包括黄酮类(flavones)、双氢黄酮类(flavanones)、黄酮醇类(flavonols)、双氢黄酮醇类(dihydroflavonols)、异黄酮类(isoflavonoids)、黄烷醇类(flavonols)、黄烷二醇类(flavandiols)、双黄酮类(biflavonoids)、查耳酮类(chalcones)、双氢查耳酮类(dihydrochalcones)、橙酮类(aurones)、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原花色素类或缩合丹宁类(proanthocyanidins or condensed ta

4、nnins)。主要类黄酮物质的代表物和食物分布见表1。图1 类黄酮物质的基本结构表I 主要黄酮类物质的代表物和食物分布种类代表物食物分布黄酮类芹菜苷元,黄岑黄素蔬菜、柑桔类水果双氢黄酮类桔皮素柑桔类水果黄酮醇类槲皮素,杨梅黄酮茶叶、洋葱、果酒黄烷醇类儿茶素茶叶异黄酮类染料木素,大豆素豆类花色素类花青素有色水果、浆果天然状态下大多数类黄酮物质为上述母体化合物的衍生物,主要以糖基化的甙类形式存在,组成黄酮甙的糖类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等。黄酮类物质食物来源十分广泛,除了蔬菜、水果、茶叶以外,一些谷类、豆类、坚果类食物以及葡萄酒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类黄酮物质。由于类黄

5、酮物质种类繁多,检测方法尚不成熟,因此,食物类黄酮物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2 类黄酮物质的摄入及其生物利用率Kuhau(1976)报道,估计美国人每日膳食中含有约1g混合类黄酮的糖苷物质(相应类黄酮甙元数量为650mg/d);但根据Hertog等(1992)由19871988年荷兰国家食物消费调查计算得到的二种食物类黄酮(黄酮醇和黄酮)平均摄入量为23mg/d,食入类黄酮的种类主要是槲皮素和茶黄酮;Leth和Justesen计算,丹麦人每天三种食物类黄酮物质(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摄入量约为28mg。北美人食物异黄酮类物质摄入量约为15mg/d,而亚洲人为1545mg/d,其

6、中,日本农村人口食物异黄酮类物质摄入量高达200mg /d。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国家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类黄酮物质的数量虽有不同,但都超过了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过去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物质进入体内后很少被吸收,大部分由肠道菌群分解排出,因此,食物类黄酮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受到质疑。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可以吸收相当数量的类黄酮物质,吸收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化学结构、分子大小、聚合程度、溶解度以及结合单糖的种类等。大鼠试验结果表明,摄入14C槲皮素后,约有20%槲皮素被吸收,30以原形排出,其余50在肠道代谢分解后排出;大鼠摄入大豆异黄酮后吸收率大约也在20%左右

7、;采用大鼠肠道原位灌流的方法研究发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对槲皮素均有明显的吸收,槲皮素衍生物芦丁的吸收率显著低于槲皮素,说明糖基化对黄酮类物质的吸收有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对肠道类黄酮物质的吸收也有显著影响,它们主要通过分泌糖苷酶(glycosidases)使类黄酮单体游离,采用无菌动物进行的试验证明没有肠道菌群的参与,一些黄酮甙在肠道几乎不被吸收.人体(回肠造口手术后的志愿者)试验也证实了人类小肠对黄酮类物质的吸收,槲皮素及其糖基化衍生物的吸收率为1754%;另有试验结果表明,苹果中槲皮素的3-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苷和纯的3-芸香糖苷的生物学利用率仅是洋葱中槲皮素葡萄糖苷的三分

8、之一(Hollman et al。, 1997a),而用纯的槲皮素葡萄糖苷实验显示葡萄糖部分的存在对增加吸收率是重要的(Hollman et al。, 1999)。洋葱中的槲皮素葡萄糖苷要比茶中的槲皮素糖苷和苹果中的槲皮素芸香糖苷更易吸收.类黄酮物质吸收后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推测肝脏为类黄酮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可能发生甲基化、糖基化、硫酸化等反应,此外,肠道和肾脏也可能参与类黄酮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进人血液后类黄酮物质主要与白蛋白结合转运.大鼠进食富含类黄酮物质的饲料后,血浆中可以检测到槲皮素及其代谢产物,而且其浓度可以维持大约16h;人类饮茶试验发现饮茶2h后血中儿茶素浓度达到峰

9、值,饮用绿茶和红茶后血中儿茶素的半衰期分别为4.8h和6。9h ;人类食用富含槲皮素的洋葱3.3h后,血中槲皮素达到峰值,半衰期长达3。3h。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机体可以吸收相当数量的类黄酮物质,而且,吸收后类黄酮物质在体内的半衰期也较长。3 类黄酮物质的生物学作用(生物活性)类黄酮物质的作用多见于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报道,它们的作用十分广泛,作用的大 小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物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3.1抗氧化作用3.1.1清除自由基类黄酮化合物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类黄酮都具有相同的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而是和每种化合物的具体结构有关,特别是与所含的羟

10、基数相关,其中,3与4-位上的羟基对于类黄酮物质清除自由基作用十分重要,羟基的甲基化将显著影响黄酮类物质抗氧化作用。Rafat等人在研究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时发现,几种常见的类黄酮化合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按如下顺序下降:杨梅黄酮(Myricetin)槲皮素(Quercetin)鼠李素(Rhamnetin)桑色素(Morin)地奥明糖苷配基(Diosmetin)柚苷配基(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儿茶素(Catechin)5, 7-二羟基3, 4, 5三甲氧基黄酮刺槐甙(Robinin)山奈素(Kaempferol)黄酮(F1avone).活性最强的几种(杨梅黄困,

11、槲皮素,鼠李素)都是黄酮醇,且都具有B环上的3, 4-邻二羟基结构,其中杨梅黄酮(5, 7, 3, 4, 5-五羟基黄酮醇)具有3, 4, 5邻三羟基结构,其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也最好;而山奈素(5, 7, 4三羟基黄酮醇)B环上不具有邻二羟基结构,其清除羟自由基的效果很差。儿茶素(5, 7, 3四羟基黄烷醇)虽具有B环的3, 4邻二羟基结构,但不具有-双键和-羰基,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介于中间.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B环上邻羟基的存在对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是必不可少的;-双键和羰基对这一活性起一定作用,但其重要性要远远小于前者。这可能是由于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是通过自身供氢氧化实现的。邻位羟基

12、的存在可使一个羟基供氢氧化形成碳基之后易于与邻位的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氧化后的物质稳定,从而中断自由基导致的链反应。而-双键所决定的平面结构加强了分子的稳定性。另外,A环与B环的共扼作用并不影响黄酮类物质自由基清除力。值得注意的是,在H2O2体系中有高浓度Fe3+(100M)存在的情况下,槲皮素和杨梅黄酮加速羟自由基产生,从而表现出促氧化作用,正常条件下,体内一般不会出现如此情况.类黄酮物质对一些生物体系如巨噬细胞吞噬过程、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也同样具有清除作用。3.1。2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脂质过氧化涉及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过程,包括链启动和链传递两个阶段.已有报道,一些类黄酮

13、物质显著抑制酶性或非酶性脂质过氧化过程。槲皮素可抑制多种脂质过氧化生物模型系统,如线粒体、微粒体、LDL和红细胞体系。水飞蓟素阻抑由Fe2+维生素C和NADPH-Fe3+ADP诱导的鼠肝线粒体和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比胡萝卜素高10倍。异黄酮及其对脂质过氧化亦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一些衍生物的活性远高于生育酚。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柯因和黄芩黄素均能抑制由ADP-NADP和Fe2+-维生素C介导的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槲皮素、大豆异黄酮和儿茶素等尚能显著抑制体外LDL的Cu2+诱导脂质过氧化过程,我们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研究发现,向已启动的LDL氧化体系中加入生育酚将毫无作用,而大豆异黄酮仍能显

14、著抑制脂质过氧化进行 。Sorata等(1984)报道,槲皮素和芦丁可抑制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另外,类黄酮还具有节省维生素E、C作用。3.1.3抑制DNA氧化损伤自由基可引起DNA氧化性损伤, 造成突变等后果.一些类黄酮物质对这种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如槲皮素及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白细胞和HepG2细胞的氧化性DNA损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显著强于维生素C。另外,槲皮素还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 射线引起的8氧-2-脱氧鸟苷的形成,对于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DNA线性断裂;槲皮素也具有保护作用。3.1.4 螯合金属离子过渡态金属离子是许多自由基产生过程的催化剂,而一些黄酮类物质具有螯合过渡态

15、金属离子的作用,从而阻断过渡态金属诱导的氧化反应。Cu2+或Fe2+离子加入到含有槲皮素、四羟基黄酮、儿茶素、芦丁的溶液中后,类黄酮物质的吸收光谱发生改变,说明类黄酮物质可以直接与加入的Cu2+或Fe2+ 快速螯合;黄酮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与其结构有关,3位羟基是黄酮醇类物质共同的结构特点,可能为螯合金属离子所必需,芦丁的3-位羟基与芸香糖相结合导致其与金属离子反应性降低。类黄酮中的3-位羟基和4位羰基以及吡喃酮环上的-双键是类黄酮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基团,3-位羟基是这一作用必不可少的结构。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芦丁(槲皮素30-芸香糖甙)在食物系统中的抗氧化性低于它对应的糖苷配基槲皮素。

16、目前,类黄酮螯合金属离子能力被认为是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之一.3.2对哺乳动物酶系统的影响3。2。1激酶蛋白激酶C(PKC)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酶,参与细胞分化、增殖、代谢等过程.漆树黄酮、槲皮素、毛地黄黄酮是对PKC抑制作用最强的几种黄酮类物质。结构活性研究提示,3位羟基的加入大幅降低其抑制活性(Alexandrakis et al., 1999)。酪氨酸蛋白激酶(PTK)广泛存在于多种不同类型细胞中,它在细胞生长与转化、基因表达、细胞附着、形成和死亡等多种过程的调控中发挥作用。常见的异黄酮类物质染料木素对PTK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而槲皮素对PTK和PKC均有抑制作用。肌球蛋白

17、轻链激酶(MLCK)对平滑肌主动收缩产生和其它细胞的游走是必需的。山奈黄酮对纯化的牛主动脉MLCK 细胞具有相对专一性抑制(IC50, 0.45M),山奈黄酮与ATP作用存在竞争性抑制。禽类MLCK细胞也受到几种类黄酮的抑制,其中具有C2-C3双键和多个羟基的类黄酮活性最高,而甲氧基化或葡萄糖化则显著降低甚至消除活性。另一个对类黄酮敏感的激酶是兔肌磷酸化酶激酶,研究发现槲皮素和漆树黄酮是无活性磷酸化酶激酶的有效抑制剂,而双氢黄酮橘皮素提高该酶活性。此外,山奈黄酮和 柯因(5, 7二羟基黄酮)也有抑制活性。类黄酮结构中A和B环上的羟基化,C2C3不饱和双键和酮基被确认是强烈影响抑制活性的结构.3

18、.2.2 脂氧酶和环氧酶脂氧酶和环氧酶催化花生四烯酸、EPA、r-亚麻酸生成前列腺素、血栓素与白三烯类物质,参与炎症反应。三羟基二甲氧基黄酮(Cirsiliol)对脂氧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黄岑黄素(baicalein)选择性抑制血小板5-脂氧酶,槲皮素是人血小板12脂氧酶的有效抑制剂。一些查尔酮衍生物对鼠表皮12-脂氧酶和环氧酶均有抑制活性,但以前者为高。毛地黄黄酮、桑色素、高良姜精和儿茶素对环氧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黄酮、柯因(chrysin)、芹菜苷元、根皮素和水飞蓟素可降低环氧酶活性并抑制血小板聚集。有趣的是,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对环氧酶抑制较强而对脂氧酶抑制较弱的黄酮化合物几乎无羟基

19、取代基,且在B环上缺少3, 4-邻羟基结构。类黄酮物质对脂氧酶和环氧酶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它们的抗炎作用有关。3.2.3 ATP酶类黄酮能够影响浆膜Na+-和K+ATP酶、线粒体ATP酶和Ca2+-ATP酶的转运功能.槲皮素以竞争性抑制方式与ATP竞争结合酶位点发挥抑制Ca2+ATP酶作用.3。2.4 组氨酸脱羧酶组氨酸脱羧酶催化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槲皮素、儿茶素、柚皮甙元等黄酮类物质具有抑制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因此,这些黄酮类物质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抗溃疡作用。3.2。5 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XOD)催化黄嘌呤分解生成尿酸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槲皮素和其它一些类黄酮可能是牛乳XOD

20、的有效抑制剂(Chang等,1993)。由于肝炎和脑瘤患者血清XOD水平升高,提示选择合适类黄酮可能对治疗这些疾患有益。3.2。6 NO合成酶 NO作为最近发现的信息分子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如松弛平滑肌,溶解肿瘤细胞和杀灭微生物等。它是由可诱导酶NO合成酶(iNOS)催化精氨酸产生的。染料木素及其它PTK抑制剂显著阻抑NO的产生和iNOS的诱导(Dong等,1993)。其它活性化合物包括槲皮素、表焙儿茶素没食子酸盐、桑色素、芹菜苷元、紫杉叶素、漆树黄酮和儿茶酚。而Chiesi和Schwaller(1995)发现丹宁和槲皮素能抑制三种异构体形式的iNOS活性。此外,槲皮素、堪菲醇、漆树黄酮对

21、RNA聚合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槲皮素等类黄酮对鸟氨酸脱羧酶、反转录酶、磷脂酶A2、谷光甘肽-S转移酶、醛和醇脱氢酶、胰肽酶E等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由于不同酶的生理功能各异,而且前述研究结果大多是在体外完成,因此,类黄酮物质进人体内后的作用如何尚需深入研究。3。3 抗菌活性类黄酮作为植物组织的构成成分,其毫无争议的功能之一就是保护植物免受微生物的侵害,故对于植物而言又称其为植物防御素或植物补体(Harborne,1994;1999b)。异黄酮类物质高丽槐素来自于豆科植物的一种著名抗真菌剂,在400g/g浓度即可高度抑制真菌孢子萌动。另一种已知的植物防御素是从紫云英中获得的7, 3-二羟基2, 4-

22、二甲氧基异黄烷(Mucronulatol),它具有抵御真菌感染能力。植物中大多数类黄酮抗真菌组分一般是异黄酮类、异黄烷或双氢黄酮。毛地黄黄酮糖苷是已发现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双氢黄酮物质。抑制活性最高的母体结构是黄酮和双氢黄酮,它们分别在1和5ppm即有活性,而常见的羟基类黄酮要达到5ppm以上才能抑制真菌生长,有些甚至在200ppm还无效.事实上,随着羟基、甲氧基或葡萄糖取代基的增加,类黄酮的抗真菌活性不断降低(Picman等,1995)。最近的报道显示,一些类黄酮具有抗细菌活性。查尔酮、黄酮和双氢黄酮均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双氢黄酮尚能对耐抗生素菌株显示抑制活性(Iinu

23、ma等,1994),因此,它对医院中感染此菌的患者治疗具有特别价值.类黄酮还有抗病毒活性,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抑制。一些类黄酮(如黄岑黄素)显示对HIV病毒具有直接抑制作用(Li等,1997b)。其它一些类黄酮则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一些酶类,如两种双黄酮显著抑制HIV1反转录酶(IC50为65M),而槲皮素的一种衍生物强烈抑制HIV-1整合酶(IC50为18.1 g/ml)。目前,虽然还不清楚抗HIV活性类黄酮的种类,但是,关于类黄酮对西红柿环斑病毒的抑制研究显示,常见黄酮醇和噢哢(aurone)均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如5g/ml槲皮素即能对病毒局部侵蚀产生70抑制.槲皮素和

24、其他一些类黄酮对病毒繁殖周期的早期事件显示干扰作用(Malhorra等,1996).3。4抗炎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许多炎症和免疫反应发生在毛细血管内皮。消除炎症过程中植物类黄酮对内皮组织健康和作用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和争议的领域。慢性静脉机能不全(CVI)的发生和发展被认为是严重炎症反应的结果,标准的治疗方法是压迫疗法,但最近的研究提示植物类黄酮可能对该症的治疗有益。许多研究者已经证实微粒化的纯类黄酮制剂Daflon(含90%的香叶木甙和10的橘皮素)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是二种类黄酮能够阻塞炎症期间活性氧生成8Manthey JA。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flavon

25、oids pertaining to inflammation。 Microcirculation. 2000; 7: S29-S34和一些炎症介导剂的作用.类黄酮的抗炎活性还表现在对大量炎症和免疫反应必需调节酶类(如酪氨酸蛋白激酶、磷脂酶A2、脂氧酶和环氧酶等)的作用。类黄酮对这些酶类活性的调控减少了炎症介导剂(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白三烯、TNF-、IL-1和组胺等)的生成及释放数量,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类黄酮可从炎症相关因子的转录、表达、转运和分泌等多个环节发挥调节作用.槲皮素、堪菲醇、杨梅黄酮对大鼠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具有抑制作用,槲皮素和芹菜苷元对人类碱性白细胞

26、组织胺的释放也有抑制作用.类黄酮物质抗组织胺释放作用的有效结构是4位上的酮基、2-位与3位之间的双键和B环上的羟基。类黄酮物质抗过敏、抗炎作用与抗组胺释放作用有关。体外类黄酮物质对一些免疫细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染料木素对T淋细胞增殖以及IL-2分泌和IL2受体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染料木素对PTK特异性抑制作用有关;槲皮素抑制T淋细胞增殖及增殖过程中葡萄糖的摄取,对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MHC抗原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一种人工合成的醋酸黄酮对-干扰素分泌和小鼠NK细胞毒活性具有增强作用,在动物实验结果中表现出抗肿瘤效果.因此,一些类黄酮物质有望成为新型的免疫调节剂。3。4 抗诱变和抗肿瘤细

27、胞增殖作用有关类黄酮化合物的抗诱变作用有很多报道,这类化合物可抑制B(a)P环氧化物、N甲基-N-亚硝基胍、AFB1等的诱变作用.Edenharder最近用Ames实验对64种类黄酮化合物的抗诱变性进行研究,发现以黄酮、苯基苯乙烯酮、黄烷酮、芹皮黄素、桑黄素等为代表的许多类黄酮类化合物对食物热解产物-杂环胺类诱变物:IQ、MeIQ、MeIQx、GluP1和Glu-P2等的诱变作用具有拮抗活性,且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究其结构与抗诱变的关系,发现若向类黄酮类分子中引入羟基或增强化合物的极性,其抗诱变活性则降低;若将分子中的羟基进行甲基酯化处理,降低其极性,其抗诱变性则增强.由于苯基苯乙烯酮类化合

28、物也有抗诱变作用,因而提示类黄酮类分子结构中边上的两个环不是其抗诱变作用的必需基团,但羟基附近的平面结构却是其抗诱变性的必需组分。动物实验的结果亦证实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诱变作用.有人先给小鼠注射B(a)P之后,再经口给予类黄酮化合物,观察小鼠骨髓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出现率,发现山萘酚、桑黄素、栎精等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而且类黄酮分子结构中的2, 3双键和3, 5, 7-羟基是其抗诱变性的必需组分。而且Galagin对乙基甲烷磺酸酯(EMS)、7,12-甲基苯蒽等诱变剂均有强抑制作用。研究较多的芹皮黄素在体外Ames实验和CHO细胞培养实验均证实,其对1萘基肽氨酸(1NP)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1

29、, 6-DNP)的遗传毒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有人报道,麦芽提取液的抗诱变作用也主要归因于芹皮黄素,而且有剂量效应关系。由此提示芹皮黄素可能有抑癌作用.然而,也有人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有些类黄酮类化合物,如栎精、芹皮黄素等有诱变作用。因此对于其抗诱变效应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许多类黄酮物质对一些肿瘤细胞增殖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包括查尔酮、双氢查尔酮、黄烷酮、黄酮醇、黄酮、双氢黄酮和双黄酮等,但研究者们采用的细胞系变化很大。如由豆科植物分离出的三种双氢查尔酮对P-388(鼠白血病)、A-549(人非细小肺癌)和HT29(人结肠癌)细胞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Barrero等,1997);而两种五环黄

30、烷酮显示对组织培养白血病细胞(L1210)具有强细胞毒(IC50, 0。25 g/ml)活性(Makino和Fujimoto, 1999);从桑科植物茎皮中提取的三种苯基双氢黄酮醇对人肿瘤细胞系显示细胞毒作用(ED50值在2。731。3 g/ml),如 CRL1579和LOXIMVI(皮肤)、MOLT4F(白血病)、KM12(结肠)及UO31(肾)细胞系;不同来源的两种黄酮醇化合物对P-388、A549、HT29、MCF7、KB、L1210、MLA-144、HL60、MM96E和C180-13S肿瘤细胞均显示有较强的抑瘤效果(Zheng, 1994)。大豆异黄酮对多种白血病细胞系具有抑制增殖和

31、诱导分化作用,在肝癌HepG2细胞系和胃癌HGC27细胞系亦表现出显著的抑瘤作用。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类黄酮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但它们的确切作用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研究阐明.3.5 雌激素样作用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类黄酮是异黄酮,如染料木素、芒柄花素和大豆素等。异黄酮类物质如染料木素和大豆素与雌激素在结构上相类似,它们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但其活性比雌二醇低103104倍。染料木素和大豆素还具有刺激雌激素受体基因转录活性的作用,一些试验证明,异黄酮类物质上述作用与乳腺癌的增殖无关;与此相反,体外试验却证实,染料木素和大豆素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最近,Ki

32、taoka等(1998)从泰国一种生药中分离到一个新的植物雌激素8-异戊烯基柚苷黄素,体外试验发现这种双氢黄酮具有比染料木素更强的雌激素样活性,其结构中的8异戊烯基是结合雌激素受体的重要部分。其它拥有C8位异戊烯基的黄酮、双氢黄酮和黄酮醇也显示一定的结合雌激素受体能力,但8异戊烯基异黄酮却无活性。异戊烯基从 C8位转到C6位显示活性下降。在大鼠体内实验中,30 mg/kg/d的异戊烯基柚苷黄酮和0.01 mg/kg/d雌激素都阻止了卵巢切除所致尿中骨吸收表征物质(羟脯氨酸、pyridinoline和deoxypyridinoline)排泄量增加以及骨矿密度降低(Miyamoto等,1998).活性类黄酮都有黄酮母核上7-和 4-位羟基或查尔酮分子上4, 4位羟基存在。芹菜苷元和 4, 4-二羟基查尔酮均显示出17-雌二醇样活性.给25名无症状绝经后妇女进行长达一年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