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0.49KB ,
资源ID:107126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12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docx

1、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名词解释:MIMO:空时处理技术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TDD:时隙双向、双工交织编码: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类信道编码,而只是一种改造信道的信息处理手段。它本身并不具备信道编码最基本的检错和纠错功能,只是将信道改造成随机独立差错的信道,以便更适合于纠随机独立差错的信道编码的充分应用HLR:它一般同时管理几个MSC/VCR,是管理部门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静态数据库,每个移动用户都应在某个HLR中注册登记,它是GSM系统中央数据库。越区切换: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

2、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切换允许在不同的无线信道之间进行,也允许在不同的小区之间进行?.广义来说,根据切换在载频、时隙、地址码、小区及BSC和MSC等不同实体之间发生,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切换。问答:1试简述OFDMA基本原理。答:OFDMA系统中,整个信道带宽被划分为多个正交的子载波,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组用于承载业务数据。一般地,OFDMA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有三种,其中,分布式映射将子载波划分为多组,每组子载波分别映射为不同用户,因此每个用户的子载波均匀分布在整个信号带宽中;集中映射则将一组连续子载波分配给同一个用户,因此每个用户的信号在整个带宽中集中分布;随机映射按照某种随机规则,

3、在系统可用子载波集合中,对用户的子载波进行随机分配,因此用户信号随机分布在整个带宽中。试简述OFDM基本原理答:是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传输。对于低速并行的子载波而言,由于符号周期展宽,多径效应造成的时延扩展相对变小。当每个OFDM符号中插入一定的保护时间后,码间干扰几乎就可以忽略。2结合香农公式分析为什么扩频通信具有强的抗干扰性?答:扩频通信的可行性,是从信息论和抗干扰理论的公式中引申而来的。信息论中关于信息容量的香农(shannon)公式:C=Wlog2(1+S/N)式中:C-信道容量(用传输速率度量)W-信号频带宽度。S-信号功率,N-噪声功率说明

4、,在给定的传输速率C不变的条件下,频带宽度W和信噪比S/N是可以互换的。即可通过增加频带宽度的方法,在较低的信噪比S/N情况下,传输信息。扩展频谱换取信噪比要求的降低,正是扩频通信的重要特点,并由此为扩频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3、在GSM中,为什么要采用GMSK调制?GMSK属于什么类型的调制?它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答:MSK调制都是恒包络调制,不存在相位跃变点,在限带系统中,能保持恒包络特性。GMSK利用效率,并且其抗干扰性能近于最优的BPSK。GMSK属于恒定包络调制。主要优点包括:不存在相位跃变点;极低的旁瓣能量;可使用高效率的C类高功率放大器;容易恢复用于相干解调的载波;已调信号峰平比低

5、;抗干扰性能好;工程实现上对高功率放大器要求低,功放效率高。缺点:频谱效率不够高,不能满足CDMA系统支持多用户的要求。4、试说明移动通信所引入的动态性。答:答:一重信道动态,第二重用户的动态性,第三重动态性业务类型动态选择特性第四重动态性网络拓扑与网络运行的动态性。5、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与固定网络中的信号复用技术之间的区别?答:多址划分从原理上看,与固定通信中的信号多路复用是一样的,实质上都属于信号的正交划分与设计技术。不同点是多路复用的目的是区别多个通路,通常是在基带和中频上实现的,而多址划分是区分不同的用户地址,通常需要利用射频频段辐射的电磁波来寻找动态的用户地址,同时为了实现多址信号

6、之间互不干扰,信号之间必须满足正交性。6、序列加密和分组加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问数据业务加密和语音业务加密主要采用何种加密方式?答:答:序列加密属于串行逐位加密,即通过明文序列与密钥序列逐位模2加来生成对应的密文序列;分组加密是对明文信息进行分组加解密,明文至密文间的映射关系即为密钥。数据业务主要采用分组加密,语音业务主要采用序列加密。7、试简述卷积码的概念。答;答:卷积码不同于上述的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它是一类有记忆的非分组码。卷积码一般可记为(n,k,m)码。其中,k表示编码器输入端信息数据为,n表示编码器输出端码元数,而m表示编码器中寄存器的节数。从编码器输入端来看,卷积码仍然是每k位

7、数据一组,分组输入。从编码器输出端来看,卷积码是非分组的,它输出的n位码元不仅与当时输入的k位数据有关,而且还进一步与编码器中寄存器以前分组的m位输入数据有关。所以它是一个有记忆的非分组码。8、VLR中存有哪些信息?答:VLR,它一般与MSC放在一起,是管辖区中MS呼叫所需检索信息的数据库;提供用户号码,所处理的识别号码,并向用户提供本地用户服务等参数;它是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即如果用户进入或退出该管辖区,它具有写入/删除功能,亦即仅负责管辖区内用户临时存储注册数据。9试论述移动信道的慢衰落特性和分类,通常有哪些措施可以克服慢衰落?答:慢衰落信道是移动信道区别于有线信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进

8、一步研究各类快衰落信道的基础,慢衰落信道也称为中尺度或大尺度传播特性,或称为阴影衰落信道。克服慢衰落的方法:(1)对电路交换型业务,特别是语音业务采用功率控制技术(2)对于分组交换型业务,特别是数据业务采用自适应速率控制更合适。综合1简述FDMA,TDMA,CDMA的原理及优缺点答:FDMA:主要技术特点:每个信道传送一路电话,带宽较窄。由于发射机与接收机同时工作,为了发、收隔离,必须采用双工器。公用设备成本高,FDMA采用每载波单路方式,若一个基站有30个信道,则每个基站需要30第一文库网套收发信机设备,不能公用。与TDMA相比,连续传输开销小,效率高,同时无须复杂组帧与同步,无须信道均衡。

9、TDMA2试说明JPEG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的过程及其思想,JPEG与huaffman等熵编码的区别。答:过程:1图像分别,把MN图像分成88子块2对每个子块进行DCT交换3对每个子块进行用固定的量化表进行量化4对量化后的子块进行哈夫曼或算术编码进行无损压缩思想:JPEG标准在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下,能提供较高的压缩比与保真度。在视觉效果不受到严重损失的前提下,算法可以达到15到20的压缩比。如果在图像质量上稍微牺牲一点的话,可以达到40:1或更高的压缩比。区别:哈哈夫曼编码主要用信息论商的概念来进行图像压缩JPEG用视觉冗余来进行图像压缩,跳出商的约束,从而大大提高压缩效率3试画出GSM网络构成框图

10、,并对其功能做简要说明。(1)移动台MS包括手机、车载台,均包含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SIM,SIM卡中存有每个用户及其服务的所有信息。(2)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收/发信号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是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组成部分。(3)网络子系统主要满足GSM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交换功能及相应的辅助控制功能。主要包含有:移动交换中心MSC(外来用户):对本MSC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业务完成交换与控制;完成本MSC覆盖区内无线资源管理和移动性管理;支持智能网业务;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他公用固定通信网间的接口。拜访位置的动态寄存器VLR(本地用户)是管辖区中MS呼叫所检索信息的数据库。归属位置

11、静态寄存器HLR:是管理部门用于移动用户的管理的静态数据库。鉴权中心AUC:完成对移动用户的身份认证和产生相应的鉴权数据。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负责短消息的处理,(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及网关(入口)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4)操作支持子系统面向营运商而相对独立于GSM的核心BSS与NSS的一个管理服务中心。包括:网络管理中心NMC,安全管理中心SEMC,用户识别卡管理中心PCS,数据后处理系统DPPS。4GSM系统中主要接口有哪几种?GSM网络协议主要划分为哪3层?答:GSM主要接口有3种:(1)mU接口,空中或无线接口;(2)bisA接口,BTS与BCS间的消息传输接口;(3)A

12、接口,BSS的BSC与NSS的MSC之间的接口。GSM网络协议主要划分及功能为:(1)1L层,物理层,提供传送比特流所需的物理链路、为高层提供各种不同功能逻辑信道;(2)2L层,链路层,在移动台与基站之间建立可靠的专用数据链路;(3)3L层,网络高层,主要是负责控制和管理的协议层,它把用户和系统控制过程的特定信道按一定的协议分组安排到指定的逻辑信道上6.一个(7,3)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0101110H?01100111000111,试求:(1)构造一个等价的系统生成矩阵G;(2)求其监督矩阵H8已知(3,2,1g123)卷积码生成序列为1=(11),g1=(01),g1=(11)g1=(

13、01),g2=(10),3试22g2=(10)按照生成序列画出编码器结构图。若输入为序列(110110),求输出序列。填空选择1.移动通信未来发展方向:就未来通信而言,发展方向是个人通信。即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全球一网,每人一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通信方式与任何对象进行任何业务的无缝隙、不间断通信,这是人类为未来通信绘制的理想蓝图。实现它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个是全球性骨干核心网络平台,另一个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灵活接入手段,对移动通信发展而言,重点是探讨后者。就接入网而言,客观上看可分为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无线接入又可分为室内无线接入,;小范围的无线局域网接入;中等级大范围的蜂窝移动接入和

14、覆盖全球的卫星接入。2.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传播的开放性、接受环境的复杂性、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3.从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上可以分为: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4.接收信号的四种效应: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5.移动通信中最难克服的是快衰落引起的时变特性。3类主要的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为了克服空间选择性衰落,可采用空间分集。为了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可采用自适应均衡和Rake接收。为了克服时间选择性衰落,通常采用信道交织技术。语音压缩编码的分类: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GSM语音编码: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其基本原理基于线性预测编码。6.

15、在CDMA中,地址码主要分为3类:用户地址码信道地址码基站地址码7.伪随机序列的主要性质(3项随机性公设):平衡性游程平衡性自相关函数为一个二值函数,理想为?函数。8.GSM系统的REP-LTP编码器包括下列5个部分:预处理:语音信号编码以前先经过需处理,以消除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并进行高频分量的预加重;线性预测分析LPC:主要进行线性预测分析参数;短时分析滤波:为了提取一个语音帧中160个样点的短时余量信号;长时预测LTP:它将短时分析滤波器输出的余量信号进行长期预测处理;规则脉冲激励编码;它将由长时预测LTP产生的长时余量信号通过加权滤波器进行规则脉冲激励序列的提取和编码。9.信道编码从结构

16、和规律上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10.几种典型的信道编码:线性分组码、卷积吗、级联码、ARQ与HARQ。11.卷积码:可分为解析法(离散卷积法、生成矩阵法、码生成多项式法)和图形法(状态图、树图、格图)。1.调制/解调的基本功能:a载荷信息、搬移频谱b抗干扰特性c频谱有效性d调制信号的峰平比12.分集技术,是利用接收信号在结构上和统计特性上的不同特点来加以区分的,并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进行集合与合并处理来实现抗衰落的。按“分”划分,即按照信号值的结构与统计特性:空间、频率、时间。按“集”划分,即按集合、合并方式划分: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值合并。13.功率控制,是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信道变

17、化情况及接收到的信号电平通过反馈信道,按照一定准则控制,调节发射信号电平。目的:克服“阴影”效应带来的慢衰落,克服由于多径传播、空间选择性衰落而引入的慢平坦衰落,它也可以称为窄带多径干扰,克服上行链路中的”远近“效应,克服下行链路中的“角”效应。方法:上行(反向)功控、下行(前向)功控、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5.2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含哪两大类技术它们各自应解决什么问题?答:主要包含鉴权(认证)和加密两类技术。鉴权(认证)是为了防止未授权非法用户接入;加密是为了防止接口窃听。7在IS-95中,下行业务信道采用(2,1,8)卷积码,已知其生成多项式(序列)为g1?(753)8,g2?(561)8,试给出相应多项式g(x),g(x);按生成多项式画出编码器结构图。5若用每比特4个码片(chip)来生成OVSF码,试写出4组码长为4的OVSF码,画出它们的波形,并证明它们之间的正交性。1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