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2.14KB ,
资源ID:107012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012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文对地形的影响7则.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文对地形的影响7则.docx

1、水文对地形的影响7则水文对地形的影响7则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水文对地形的影响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014-10-21热度:115作者:林卫军话题:教育学习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这样的气候特征受其地形的影响很大。一、气候类型多样亚洲地形复杂,起伏极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因此,亚洲气候类型多样。东南亚靠近赤道,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北部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东亚东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亚地区远离海洋,形成温带沙漠气候;西亚被

2、副热带高压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北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多数是特殊的高原高山气候。二、季风气候显著亚洲面积广大,与东面浩瀚的太平洋相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来自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阻挡,在南亚次大陆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太平洋的气流可以深入东亚,中国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中国南方、朝鲜半岛及日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风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最冷月平均气

3、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 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西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25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1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灾害。三、青藏高原

4、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于亚洲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千米2,平均海拔4 500米。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到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北半球的西风带在冬季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

5、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大气中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南北

6、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其次,北半球的西风带在夏季北移。由于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再次,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热力作用,直接影响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青藏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

7、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它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位置偏西,则长江中下游、川东和贵州多雨,而川西与华北少雨;如果位置偏北,则长江流域少雨干旱;如果位置偏南,则长江流域多雨偏涝。另外,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阻挡了我国西部地区对流层下部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汇。冬季,冬季风阻滞于高原以北,使我国西

8、北内陆冷高压势力更强,并使冷空气南下的途径偏东,使位于高原南面的印度比其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青藏高原阻挡了西南季风深入北上,使大量来自印度洋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只能大部分停留在南亚的东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一隅;一部分掠过高原东南边缘的暖湿气流进入我国西南部。加强了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降水过程,而我国西北地区则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干旱少雨。最后,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涡源就在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存在,使高原上空的大气产生热力对流,导致高原上空的云泡汇集,成为云团、云区或云带,最后在南支西风急流的吹送下,以跳跃式的水平运动方式移出高原,造成我国东

9、部地区的大量降雨。分享:霜壁苦工 亚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 摘要: 各地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 关键词: 地形影响气候 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各地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影响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是由各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有差异的。在影响气候的众

10、多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偶有小得,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一、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是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而降水减少。 1.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气压减低,降水量在达到最大降水带以前不断增加,但超过这一高度即减少,在高山顶上还有冰雪覆盖,从而

11、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分布。 例如:喜马拉雅山山脚与山顶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别。从山脚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增加,到了海拔10001500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原因:山地上海拔较高,气温低,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凝结为雨;空气与山地寒冷地面相遇,容易冷却致雨;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山坡上升,水汽容易凝结致雨)。南美洲西部赤道西侧的高山气候是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影响,非洲赤道东侧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也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缘故。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又可以使气流的水分大大损耗,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山脉两侧气候的

12、分界线。 2.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湍流交换较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所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经营管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气温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 二、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只分

13、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三、地形类型对气候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非洲赤道东侧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东非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同纬度非洲刚果盆地则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又如下图甲乙两地气温分布呈现封闭状态,与相邻的大致与纬线平行的等温线分布明显不同,就是因为甲地受山地的影响,而

14、乙地则受谷地(盆地)的影响。 高大的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活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以使湿润气团的水分在迎风坡大量成为降水降落,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例如我国秦岭山脉横亘东西,其一般高度在20003000米,使冬季风的南下与夏季风的北上受到阻障,从而使华北、华中气候明显不同。秦岭以北,1月均温在0以下,秦岭以南,1月均温在0上。如西安1月均温为-0.5,南郑则为3;西安年降水量只有518毫米,而南郑则有791毫米。因此秦岭成为我国北亚热

15、带与南温带气候的天然分界线。又如,新疆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北冰洋,因为天山山脉对北来水汽输入起了相当大的阻障作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为345毫米,天山以南各地普遍少于100毫米。从气温来讲,天山对于阻挡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起着一定的作用,天山以北日均温在0以上的日数每年不到200天,天山以南则超过260天。 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四、山坡方向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山坡方向由于对气候各要素产生

16、显著影响,因此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与海岸平行的太行山、武夷山等山脉,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雨量悬殊;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因为其位于来自海洋的暖湿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当然还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南美洲南端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侧却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南美洲南端东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气候干旱。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429毫米,最多年降水量达26461.2毫米,其中七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毫米,而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250500毫米。

17、同一山地,向阳坡由于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霜冻情况比背阳坡大为减轻,所以向阳坡可以发展某些经济林木,而背阴坡则因冬季气温过低而不宜种植。由于喜马拉雅山对冬季风的屏障作用,因此印度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我国华南地区要高得多。如印度加尔各答1月均温为19.5,我国广州则只有13.6。 总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能对气候发生重大的影响,与海陆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同样重要。局部地形由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和地形形态的差异,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显著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地形进一步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因而地面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地形对聚落

18、分布的影响(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光山一高 王桂琴 2016.12.9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影响。2、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相关案例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 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方法。 教学重难点:1、影响聚落分布因素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一:聚落的概念与分类:自主完成:通读课本2分钟小组合作完成:展示三种地形区(见课件)思考:平原地区、山区、河流阶地在这

19、三种地形区建房子应该建在哪里?1、 聚落的概念:展示聚落的图片(见课件)2、聚落的分类及特点小组合作完成P89活动1小结: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聚落规模大、多团聚型、棋盘式山区地势崎岖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聚落较分散、规模小,呈线状、阶状等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自主完成:阅读课本P88“半坡村落”思考:1、我们的祖先在建立村落时主要考虑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2、为什么村落大多建在河流阶地上? 小组合作讨论 阅读课本P89 “丽江古城”,完成活动2阅读课本P90“塔里木盆地绿洲”完成活动3由此思考:山区、平原聚落分布的特点拓展补充:我国不同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见课件)小结: 想

20、一想:除地形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聚落较分散,南方聚落多呈团聚型B.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南方丘陵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C.乡村聚落的住宅形式“北尖南平”D.北方平原村落人口较少,南方丘陵山区村落人口较多2.有关自然条件与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城市大部分位于地势较低的第三阶梯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流谷底或比较开阔的高地分布C.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所以不适合发展城市D.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4)第六章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影响气候的方式:动力,热力地形影响气候的因子:

21、1. 几何特征平原,高原,盆地,峡谷,丘陵,山峰2. 地理特征纬度,海拔,山脉的走向和方位,坡地的坡度和坡向3. 所处环境海边,沙漠中,季风区或者是副热带高压区第一节 地形对辐射的影响一.地形对总辐射的影响1. 直接辐射:增强;2. 散射辐射:减弱;3. 总辐射:增强二. 地形对反射辐射的影响三. 有效辐射随高度的变化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都随高度减少,因此有效辐射的变化取决于以上两个因素的综合。四. 地面辐射差额随高度的变化第二节 地形对温度的影响一. 对温度直减率的影响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与自由大气接近,且地形影响随高度减弱,气温递减率随高度增大。二. 山区逆温产生原因:辐射,平

22、流,下沉绝热增温三. 地形对温度日变化,年变化的影响1.谷地、盆地:年日变化大;2.山顶、山峰:年日变化小。3.高原:年变化小,日变化大。第三节 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地形对气流的影响表现为热力和动力效应一. 大地形对气流的阻挡1. 迎风坡 2. 背风坡 3. 大地形的作用二. 地形对气流的绕流作用三. 地形造成的局地环流与地方性风1.山谷风 2.焚风:气流越过山顶下沉绝热增温造成 3.峡谷风 峡谷地带气流加速前进造成第四节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 地形影响降水的原因气流在迎风坡受到抬升;地形对降水天气系统的阻挡、滞留;地形引起湍流上升运动;峡谷地带对气流的辐合,造成上升运动二. 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

23、三. 山区夜雨四. 坡地降水量随高度的分布影响因子:地形,地形大小,局地气候条件,气流。一般情况:呈抛物线分布特殊分布情况1.单调递减:多形成于湿润的赤道或热带地区 2.单调递增:地形不太高五. 坡地最大降水高度:取决于气流湿度,凝结高度,稳定度,局地环流,地形,地形大小第七章 冰雪圈与气候第一节 冰雪圈概况地球上水分总量的2.6%为淡水,其中80为冰雪,即地球上的冰雪圈。冰雪圈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对气候有影响的冰雪覆盖主要有三部分:海冰,大陆冰盖,大陆雪盖。 雪线高度与温度和固态降水相关,一般随纬度降低,但最大雪线高度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和副热带,到了高纬则在地面出 现永久性的雪盖或冰盖。第

24、二节 冰雪圈的组成季节性降雪(大陆雪盖)季节变化大,冬季范围大于夏季永冻层物质表层水分常年冻结,一些地区的永冻层上层会每年发生解冻。山地冰川出现的高度随纬度而异,与气候平均雪线随纬度的变化相关。海冰海洋上的冰统称为海冰。根据来源,分为咸水冰和淡水冰,根据运动状态,分为固冰和浮冰。大陆冰盖陆地上终年不化的冰雪覆盖区,主要在格陵兰和南极大陆。第三节 冰雪圈的变化季节变化 全球冰雪覆盖具有较大的季节变化。北半球的大陆雪盖季节变 化很大,不稳定,但海冰较为稳定,南半球海冰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多年变化 海冰具有很明显的年际变化,或者更长的周期,而南半球的变 化又要显著得多。大陆雪盖的年际变化也较显著,且

25、与气候的增暖变冷密切相关。 地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地形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地形对植物只是起间接作用,但他对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陆地表面复杂的地形,为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活环境。山区的植物种类通常比平原地区丰富得多,因为山区的气候条件是复杂的;同时,高山又起着保存古老植物区系成分的作用,在偏僻的山区又是植物的避难所。地形对植物的影响取决于它的垂直高度、坡地的方位以及山地的倾斜度。在山地,温度从下向上 降低,山愈高温度愈低;降水在一定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但超过某一限度(这一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降水量又逐渐减少,或者以另一种降水形式出现。在山地光照和风的条件也有所改变。所有这些变化都影响着

26、植物的生长、分布和形态。山坡的朝向,如南坡和北坡因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不同,因为可以观察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上的差异。在北半球,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坡的植物多为中生植物,较耐阴,因为北坡光照条件较差,温度也较低。在南坡多为阳性植物,并表现一定程度的旱生特征,原因是南坡光照条件较好,温度较高的缘故。高大山系(比如天山)的南北坡植被差异更加显著,在干旱气候带的山地,北坡通常覆盖着森林或者中生草甸植被,而南坡则多为旱生的干草原植被。古诗“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说的就是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地形地势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前面所述的各种气候因子及土壤的变化,因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分布产生很大

27、影响。1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主要影响气温、湿度和光照度。一般海拔由低至高则温度渐低、相对湿度渐高、光照渐强、紫外线含量增加,这些现象以山地地区更为明显,因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与分布。山地的土壤随海拔的增高,温度渐低、湿度增加、有机质分解渐缓、淋溶和灰化作用加强,因此 pH 值渐低。由于各方面因子的变化,对于树木个体而言,生长在高山的树木与生长在低海拔的同种个体相比较,则有植物高度变矮、节间变短、叶的排列变密等等变化。树木的物候期随海拔升高而推迟,生长期结束早,秋叶色艳而丰富,落叶相对提早,而果熟较晚。 2 坡向方位不同方位山坡的气候因子有很大差异,例如南坡光照强,土温、气温高,土壤较干,而北坡正好

28、相反。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同一树种垂直分布,南坡高于北坡。在北方,由于降水量少,所以土壤的水分状况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在北坡,由于水分状况相对南坡好,而可生长乔木,植被繁茂,甚至一些阳性树种亦生于阴坡或半阴坡;在南坡由于水分状况差,所以仅能生长一些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但是在雨量充沛的南方则阳坡的植被就非常繁茂了。此外,不同的坡向对树木冻害、旱害等亦有很大影响。3 地势变化坡度的缓急、地势的陡峭起伏等,不但会形成小气候的变化而且对水土的流失与积聚都有影响,因此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坡度通常可分为6级,即平坦地为同类树木由于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的垂直分布都各有其“生

29、态最适带”。因此山地园林在不同的地形地势条件下,配置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势造成的光、温、水、土等的差异,结合植物的生态特性,合理配置植物,以形成符合自然的植被景观。我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6)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和多种多样的地形,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太阳辐射最多和最少的地方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成为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纬度较低,太阳照射的角度比较大,得到的阳光照射比较充分。加上这里晴天多,雨天少,即使下雨常常也在夜晚,一年中日照时数达三千多小时,比同纬度附近的上海多一千多小时。其实,拉萨只是著名的“日光城”之一,青藏高原还有日照时间更长的地方。四川盆地的与青藏高原所

30、处的纬度位置几乎相当,但盆地内地势较低,周围的地势高,日照时数少,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天气,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多云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强度,成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位于非季风区,远离海洋,降水少,多晴天。加上盆地地势低洼,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容易散发,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七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州”。当然,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一月平均气温是-30.6,也曾出现过-52.3,这是由于纬度位置造成的,跟地形无关。

31、不受冬季风影响的地方青藏高原海拔高,难以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在重重山脉的阻挡下,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岛也较少受到冬季风的影响。我国的三大“火炉”长江沿岸,夏季有三个高温中心,人们常称为三大“火炉”,就是重庆、武汉、南京。入夏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晴天多,有一个多月左右的伏旱天气,气温较高。这三大城市都位于河谷地带,热量不容易散发。还有,这里水田弥补,沟渠纵横,在烈日的照射下,水分蒸发很快,空气湿度大,人体的汗液不易被排除,使人们感到闷热。七月,重庆、武汉和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和28.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

32、底斯山这一列山脉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阻挡了我国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印度洋的西南风,成为我国季风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东部季风区多锋面雨,如梅雨。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火烧寮,年平均达6558毫米。诗云“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 是指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玉门关”泛是指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不受夏季风的影响。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内陆非季风区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平均仅5.9毫米。“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在内陆新疆等地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夏季昼夜温差很大(当然,年温差也很大)。我国秦岭山脉阻挡作用1月发生强寒潮时,曾经观测过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C,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秦岭南北侧的温差为什么这样大呢?原来秦岭横亘于我国东部,东西绵延50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千米,像高大的屏障,阻挡一部分从北方南下的寒流,使山脉南侧受寒流影响明显减少。秦岭大致成为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夏季盛行偏南季风时,秦岭的阻挡,使山脉南侧降水明显比北侧多,造成山脉南北两侧的植被、耕地景观等有明显的差异。秦岭大致成为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7)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特征包括:光(日照、太阳辐射);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