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5.91KB ,
资源ID:106791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79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霞先生文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霞先生文集答案.docx

1、青霞先生文集答案青霞先生文集答案青霞先生文集答案【篇一: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痰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谜,徒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唏嘘,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

2、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讳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想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教,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蒉之对疑于亢。然推孔于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

3、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造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薄:减轻。 b方力构其罪 构:罗织罪状来陷害人。 c予尝按次春秋以来 按:按照。 d予谨识之 识:通志,记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c屈原之骚疑于怨 多于南亩之农夫 d寻且坐罪罢

4、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方少数民族进犯边疆时,朝廷将士不但不抗敌卫边,反而屠戮自发抗敌的百姓,让沈青霞愤恨不已。 b沈青霞讽喻时事的诗篇在民众间广为流传,引起了当权者的高度恐慌,那些人一起构陷他,害死了沈青霞。 c作者举孔子、屈原、贾谊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沈青霞的诗文将来也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d文章着重介绍沈青霞的经历以及文集的社会影响,而很谈及其诗文写法上的特色,是因为作者认为前者关乎大节,而后者的重要性远逊于前者。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旬。(3分)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

5、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诋毁 b特薄其谴,徙之塞上薄:减轻 c予谨识之 识:记述 d特悯其人,矜其志矜:敬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 然孔子不遽遗之者 b发乎情,

6、止乎礼义其能遗之乎 c不及飞一镞以相抗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 d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反映沈君诗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愤疆埸之日弛 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而作之忾也,固矣 ab cd 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交代了沈君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接下来不直接写沈君与“宰执”的正面冲突,而是将笔墨转到写塞外,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 b文章揭露了当时官员玩忽职守、边塞军备松弛、将士

7、畏敌渎职甚至残害百姓以冒功的种种现象,从而揭示出沈君文章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积极意义。 c文章全篇行文跌宕,寄慨深沉,既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也突出了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和重要价值,洋溢着对沈君人格的高度敬仰之情。 d本文是为沈君的文集而作,却从沈君其人写起,表现其“古之志士之遗”的风范,突破了一般序文拘于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艺术特点等评介的窠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9翻译和断句。(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译文:_ 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 译文:_ (2)用“ / ”

8、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三段中的划线处断句。(4分) 茅 子 受 读 而 题 之 曰 若 君 者 非 古之 志 士 之遗 乎 哉 孔 子 删 诗 自 小 弁 之 怨 亲 巷 伯 之 刺 谗 以 下 其 忠 臣 寡 妇 幽 人 怼 士 之什 并 列 之 为 风 疏 之 为 雅不 可 胜 数 二、(35分) 5(3分)a(诋,此处应解释为“指责、斥责”。) 6(3分)c(均为连词,来。a 项:形容词尾 / 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相当于“于” / 语气词,表反问。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助词,的。) 7(3分)b(是写沈君以敢于直谏著称。未涉及“内容”。是写沈君诗文的影响。) 8(3分)a(“

9、集中抒发沈君无辜陷罪流放的悲愤”,应为“着重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9(10分)(1)(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 (3分,“稍稍”“煽构”和全句大意各1分。) 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战士跃马奋进。(或: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塞战士的战马飞奔起来。) (3分,“寒”“跃”和全句大意各1分。) (2)茅子受读而题之曰 / 若君者 / 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 / 孔子删诗 / 自小弁之怨亲 / 巷伯之刺谗以下 / 其忠臣寡妇 / 幽人怼士之什 / 并列之为风 / 疏之为雅 / 不可胜数。(4分。 “茅子受读

10、而题之曰” 如断为“茅子受读/而题之曰”,“其忠臣寡妇 / 幽人怼士之什”如断为“其忠臣 / 寡妇 / 幽人 / 怼士之什”,不扣分;其他地方多断或少断,均算错;错1处不扣分,错23处扣1分,错45处扣2分,错67处扣3分,错8处以上不给分。) 【参考译文】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当时人们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有许多讽刺的话。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沈君被害死以后,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犯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门人给谏俞先生,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

11、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到巷伯篇的讥刺谗人的以下各篇,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难道它们都符合古诗平和中正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立即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敬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又没有超出礼义的范围”,“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近乎发泄怨恨;伍子胥的进谏,近乎进行威胁;

12、贾谊的陈政事疏,疑似陈述愤激;嵇康的诗歌,似乎在抒发愤慨;刘蕡的对策,似乎显得太刚直。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辑它们,恐怕也未必没有可以收录的。沈君虽然已经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谈起他来,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流泪的。唉!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战士跃马奋进,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将来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写文章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方面,所以我就不去论述了。【篇三:黑龙江省哈九中2016届高三

13、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带答案】lass=txt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 阅读题,共 70 分 )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药学源流中药,在我国古代只称“药”, 说文解字释为“治病草”。在西医西药传入我 国后,为区别起见,出现了“中药”一名。 中药种类繁多,可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类。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中药资源十分 丰富。据清代以前典籍所载,已逾 3000 种,

14、经目前调查整理,则达 12800 种。这些宝贵资源的开 发与有效利用,一直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先秦诸子书中有关药物的资料为数不少。 诗经中涉及的植 物和动物共 300 多种; 山海经载有 127 种动植物药;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 二病方载方近 280 多个,说明至迟到秦汉之际,药学发展已经略具规模。到西汉时,本草学已经 成为医生必修的学科,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 2 世纪)的神农本草经 载药365 种,书中简述了药学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

15、、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 种剂型,是中药学发展的基础。所记载的药物功效,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 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等均科学可信,沿用至今。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对药物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表现为药物种类增多,内容包罗 生药的形态、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候知识等,并出现了中药炮制学的雏形。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 ,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全书收录了 300 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了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该书的出现,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炮制学的产生。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发展,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医药

16、学有较大发展。相继从海外输入的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达千种。唐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颁行了由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最早的一部药典,比公元 1542 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 800 余年, 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用药数目更有较大幅度增加,生药的形性鉴别和药物生长环境生态研究有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和质量规格。制剂也大有发展,制定了制剂规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宋代已经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加以总结,列出其名称,即后世所遵循的“十八反”“十九畏”。 明代伟大

17、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 27 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全书 52 卷,约 200 万言,收药 1892 种,其中新增达 374 种,附图 1100 多幅,附方 11000 余首。 本草纲目开创了我国中古时代最完备的中药分类系统,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成就。该书综合了 16 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被誉为“16 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17 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向是() a

18、.在我国古代最初并没有“中药”这一称呼,人们都称“中药”为“治病草”,后来为了区别西医西药才有了“中药”这一称呼。 b.作为防病治病主要武器的中药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经目前调查整理,达 12800 种,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c.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对药物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中药炮制学的雏形。 隋唐时期相继从海外输入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 d.宋代用药数目更有较大幅度增加,制定了制剂规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后世所遵循的“十八反”“十九畏”即在此时总结形成。 2.下列关于中药书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农本

19、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是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 365 种,所记载的药物功效科学可信,沿用至今,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等。 b.雷公炮炙论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收录了 300 种药物炮制方法,叙述了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的出现,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炮制学的产生。 c.新修本草是唐显庆四年颁行的,由苏敬等主持编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最早的一部药典,比公元 1542 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 800 余年。 d.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内容丰富,开创了我国中古时代最完备的中药分类系统,是我国科技史上极

20、其辉煌的成就,标志着我国首次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向是()a.诗经 、 山海经及 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等书中相关记载和内容均能表明至迟到秦汉之际,药学发展已经略具规模。 b.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发展,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可见,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良好会促进中药学的发展。 c. 本草纲目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被誉为“16 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因此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 d. 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可以看出中药学源

21、远流长。在众多医药学专家的努力下,中药学既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又能接纳别的国家的精华,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卫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 君累然携妻子家塞上,会北敌犯,而帅府以下恣敌之出没。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 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

22、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 孔子删诗 ,自小弁之怨亲, 巷伯 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 ,疏之为“雅” ,不可胜数。岂皆古 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 , “言之者无罪,

23、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集中所载鸣剑 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乎?予谨识之。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阃寄:阃,郭门的门槛。寄,托付。专指在外负责军事专职的人。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集中所载/鸣剑 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b.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

24、/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c.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d.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锦衣卫经历:锦衣卫,明代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等事。经历,锦衣 卫设有经历司,掌管文牍之事。 b.馘: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这里指所割的左耳。 c.雅:分为大雅 、 小雅 。 大雅是周民族叙事性史诗,生于庙堂之上。内容就是歌颂从后

25、稷到武王之间王公贵族的历史功绩。 小雅多属贵族的作品。 d.采风:也称为“采诗” ;风,民间歌谣。古代有采风制度,朝廷派出官员到民间采集歌谣,从中考察民风和政令得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序 ,文气畅达,作者爱憎分明,语及沈君之事,极尽敬颂之情;言及奸臣,虽话语不多,却能尽切齿之恨。 b.沈君敢于直谏,受到敬重,他写的诗文,又对时政多所讽刺,致使朝廷上下震惊恐慌。于是他们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 c.此文突出了沈君的忠烈刚直,为了宏扬沈君诗文的战斗精神,沈君的朋友收集了他一生的若干卷著述,刊刻流传,并请茅坤为之写序言。 d.茅坤

26、认为评价沈君的诗文不必以“古之中声”来衡量,他用孔子删诗 ,未必皆中声;屈原以来的一些忠臣义士之作,未必皆中声作论据。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5 分) 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坐罪罢去。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以下问题。 过吴江有感 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注:吴伟业: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清顺治十年被迫赴京出仕。 月痕生:月属阴象,因而在古诗词中往往用来比喻外族。 8.请赏析本诗的构思脉络。 (5 分) 9.诗人康熙七年(1668 年)春,从家乡江苏太仓往浙江吴兴,途经吴江,深有感怀。请从“落日” “湖势” “月痕”三个意象中任选两个分析其中深意。 (6 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