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阳市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厦门市基础测绘“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编制目 录一、前言 1二、厦门市基础测绘现状与发展趋势 2(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2(二)存在的问题 4(三)面临的发展趋势与需求 6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目标 10四、“十一五”主要任务 11(一)全面加强测绘行政法制建设 11(二)提高基础测绘和空间地理信息的建设水平 12(三)深化测绘公共产品开发与公益性服务 13(四)完善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共建共享与保障机制 14五、布局及项目安排 15(一)布局 15(二)项目安排 16六、
2、保障措施 16(一)确保基础测绘经费投入 16(二)强化职能部门职责 18(三)规范基础测绘项目管理 18(四)加强技术更新和人才培养 19附图、附表一、前言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家基础测绘分级管理规定,设区市基础测绘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空间定位网的建立、维护和更新,1:500、1:1000、1:2000和1:5000(计划单列市)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采集、测制和更新,辖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
3、立、维护和更新,本行政区域综合地图集和普通地图集的编制与更新等。国家对基础测绘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测绘计划包括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和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期限根据基础测绘工作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一般至少为五年。县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和本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本级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是推动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
4、定,依照国家测绘发展规划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福建省基础测绘“十一五”专项规划的具体要求,围绕辖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结合厦门市基础测绘与城市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保障需求、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特制定厦门市基础测绘“十一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厦门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即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会同厦门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家、省基础测绘规划及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编制。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国土资源厅、省测绘局备案后,将成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财政投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二、厦门市基础测绘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
5、要成就在国家和福建省测绘事业“十五”规划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十五”期间,厦门市在基础测绘统一行政管理、统一技术保障、统一投入建设、测绘成果和基础地理信息统一管理分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基础测绘统一监管和有效保障的良好格局,完成了“十五”测绘发展目标任务,较好保障了经济特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土房产事业的发展需求,有力地推动了辖区数字城市的建设,也为“十一五”基础测绘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确立了我市较完整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1995年国家测绘局对全国基础测绘实行了分级管理,我市市、区两级测绘管理职能得到落实。1996年,厦门市土地管理局内
6、设测绘管理处,对本岛和集美、海沧和杏林实行垂直管理,同安测管站负责同安区测绘管理和保障。自2001年以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加强测绘行政管理职能,原市局测绘管理处扩编为5个人,增设副处长,增加科技和信息管理两项职能。分局设立权籍科兼配合基础测绘职责,保证了测绘管理法律法规和上级部署的测绘管理任务落到实处。2005年6月,整合国土系统测绘、房产勘测和地籍调查机构,建立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并在岛外同安、翔安设2个工作站,建成了全市测绘保障的技术支持体系。目前,我市基础测绘管理、测绘市场监管、测绘产品质量管理、测绘成果分发管理等主要业务工作在全省处于先进地位。厦门市整顿和规范地图市
7、场秩序工作办公室被省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建成了覆盖全市统一的数字化测绘成果体系九十年代初,我市建立了厦门市辖区二、三等GPS网及四条国家二、三等水准路线。而后,在此首级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的基础上加密了若干GPS-D、E级网、一级导线网和三、四等水准网,确立了厦门各项工程建设的空间定位基准,被国土、规划、房产等部门广泛使用。(详见附图1)先后组织实施了1:500、1:1000、1:2000和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产品的初始大面积测绘、大面积更新(1:5000)与有重点的局部更新(1:500,1:1000)测绘(详见附图26)。构建了覆盖全市1600余平方公里的1:5000数字
8、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栅格图为骨干的厦门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1:500、1:1000高精度数字地形图覆盖市、区城市建成区和重要区域,建成了城市公共设施、建筑物、水系、路网、地名、行政界线等专题数据库。形成1:500、1:1000和1:5000地形图及基础地理信息有计划的分片更新机制,保持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较好保障了全市基础测绘成果用户和数十个GIS系统的需求。成果已经广泛用于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公安、国防、海洋、农林、电信、电力等领域。3、建成了我市的测绘数字化技术服务体系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甲级测绘资质)和辖区相关测绘、勘测单位积极应用卫星定位系统、
9、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网络技术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改造,加大对数字化设备的投入力度,基本上建成了测绘数字化技术服务体系。确立了基础地理信息从采集、处理、维护更新到应用服务的运行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数字化测绘的生产水平。在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国土开发利用、国防建设、环境保护、道路施工、水利建设、防灾、救灾、供水供气等领域提供大量的测绘产品及技术服务,大大缩短建设工程周期及节约工程成本。4、建立较规范有序的测绘成果分发管理机制按照测绘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规定,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向全市政务和公众用户提供国家基础测绘成果和基础地理信息的义务。建立了条件告知、使用申请、需求审查审批,保密责任和版权保
10、护制度,形成了全市测绘成果的统一保障和规范管理的格局。“十五”期间,我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为政务管理、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有关行业提供了55300余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成果保障,基本满足了全市近百个用户和重点部门行业数十个GIS系统对测绘成果的需求。此外,还定期编发辖区通用地图和图册,满足行政管理和社会公众的需求。5、取得一批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测绘学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是推动测绘事业发展的动力。“十五”期间,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及技术保障部门共撰写测绘管理和测绘技术内容的学术文章17篇,大多数在省级以上测绘(国土)杂志上刊发,其中基础测绘成果的广泛运用与保密管理入选测绘发展战略论坛文集。自主研发的“城
11、市数字测绘与管理系统(UDSMS)”软件通过厦门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厦门市15000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荣获中国测绘学会2005年度“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测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发展需求辖区现有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GPS定位网因开发建设和自然人为等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毁或失去效能的控制点约有20-30%,影响了测绘基准体系的完整性和使用效能。局部区域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无法完全满足测图需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覆盖范围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1:5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存在覆盖范围不足、部分地形图现势性较差、数字化测绘成果种类较少等问题。1:2000地形
12、图尚未形成规模产品。辖区19个镇大多欠缺1:500高精度数字地形图。更新周期较慢,更新机制有待改进探索。厦门本岛城区局部地区和岛外一些重点城区的1:500数字地形图更新较滞后。利用遥感和数字化航摄技术定期大面积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机制,局部区域全数字修测机制等尚待制度化。2、基础测绘成果深层次开发应用管理有待加强按图形要素进行数据分类、要素提取和建立专题数据保障分发的能力较弱;建立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工作较滞后,以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平台提供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所需的成果体系和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为政府和大众服务的地图产品、尤其是电子地图产品的投入相对欠缺;制图人才匮乏,专题地图编
13、制不规范,造成地图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一些错误;地图制作缺乏通畅的信息、资料汇交、收集及共享制度 ,对制图的周期产生影响,无法保证地图资料来源的权威性;空间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规、共享困难,数据保密、数据产权和数据安全问题较突出,从事空间数据库建设和GIS应用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地理信息产业有待发展促进。3、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与保密的矛盾亟需解决依法汇交涉及基础测绘的成果及成果信息发布制度体系尚未建立,造成测绘成果信息交流不畅和重复测绘的隐患。根据保密资格提供涉密测绘成果资料的制度体系尚待建立。重视成果使用、轻视成果管理和无保密资质使用涉密测绘成果的状况依然存在,导致涉密
14、测绘成果存在失泄密的隐患。4、基础测绘经费保障机制尚待规范虽然基础测绘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已列入同级发改部门工作范围,但基础测绘尚未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前本市基础测绘所需经费主要依靠每年一度的申报计划,由市财政核拨专项经费解决。基础测绘属于公益性、基础性事业与项目,依法应该列入当地政府国民经济专项规划并予以保障。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主体来源于基础测绘产生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但目前全市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经费非测绘主管部门掌管,增加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协调工作,并可能给重复建设留下隐患。(三)面临的发展趋势与需求“十一五”期间,厦门市将跃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并在全国率先
15、实现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厦门市地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位居祖国统一大业的特殊区位、以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生态城市的科学思路、以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既对基础测绘及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的完整性、现势性和多样性提出新的需求,也要求基础测绘及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运行环境、服务体系和保障条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需求分析2006年至2010年,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厦门“十一五”规划的城市定位是:建设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基础测绘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其服务水平应适度超前,以满足城市化建设基本用
16、图的需要。基础测绘发展预测,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目标是基础测绘优先实施区域的主要参考依据。作为厦门市所有规划的龙头,2005年厦门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出,未来厦门市总体布局结构为 “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一心”:即厦门本岛中心城;“两环”:即围绕杏林湾、马銮湾和东屿湾的环西海域发展区,围绕同安湾、东坑湾的环东海域和同安湾发展区;“一主”:即厦门本岛主城;“四辅”:即海沧辅城、集美辅城、同安辅城、翔安辅城;“八片”:即海沧辅城的海沧和马銮组团,集美辅城的杏林和集美组团,同安辅城的大同和西柯组团,翔安辅城的马巷和新店组团。以上城镇体系规划,体现了我市各区未来15年的基
17、本发展趋势。马銮湾、翔安城市副中心及海沧、杏林湾、同安城市次中心城市现有的地形图生产年代参差不齐,地形图品种类型不够丰富,现势性难以跟上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未来5年的发展,也对基础测绘的保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城市规划和“数字城市”建设需求确定基础测绘的轻重缓急,按照保障急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基础测绘规划。2006-2010年厦门市区基础测绘任务需求预测见表1。表1 2006-2010年厦门市基础测绘任务需求预测项目名称产品形式范围需求量实施方D级GPS网静态网全市约50个点/年市本级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覆盖全市二个以上基站大地水准面精化固定网全市约40个点/年市本级
18、1:500地形图数字线划图(一个更新周期)城市建成区230km2市本级数字线划图(年度动态修测)城市建成区和重要区域46km2/年1:2000地形图1:500地形图缩编城市建成区和重要区域约600km2市本级1:5000 3D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图(DLG)全市1565km2市本级数字高程模型(DE)全市1565km2数字正射影像图(DO)全市1565km2地理空间基础框架ARCGISArcSDE+Oracle平台;构建DLG+DOM+DEM空间数据库;管理、维护、共享、标准体系。全市市本级说明:1.从厦门实际需要出发,列出了厦门市未来五年基础测绘应完成的主要项目,其范围与需求量根据现状、按完成1
19、个作业周期测算需求量;若完成2个作业周期,需求量加倍计算;投资方根据国家基础测绘分级原则确定。2至2010年,厦门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面积为23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年均测图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2、基础地理信息需求预测基础地理信息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厦门信息化、工业化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之急需。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其产品主要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地名数
20、据等。厦门市于2005年启动“厦门市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总体规划”项目,旨在规划为已构建的公民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提供基于基础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的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应的应用系统。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包括控制点数据、地形要素数据(DLG、DEM和DOM)、城市三维模型数据和相关数据(行政区划、地名、门牌等)。由于城市相关信息及各种活动80%以上与空间定位信息有关,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在各类信息系统工程中的核心作用尤为突出。我市的规划、国土资源、房产、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供水、供气、公安、消防、环卫、环保等部门,都需要大量准确的、数字化的定位基准与地理
21、信息作为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才能添加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本行业专题信息。目前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1)第一个层次是政府管理部门对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需求,表现为现实存在的较强需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GIS应用管理,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在空间定位上为政府应用管理和电子政务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为政府首长决策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体系安全运行所需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更新维护将成为基础地理信息工作首先保障的重点,也是辖区未来5年基础测绘工作的重点;二是专业管理,主要体现在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对政府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体现在城
22、市规划、国土资源与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与管理、市政园林、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2)第二个层次侧重于行业或专业GIS的需求,总体需求还有待培育,主要是在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参照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各自行业应用所需的专题数据库,作为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各类扩展子集。在空间基础数据、行业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各样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满足各个管理、服务与空间信息相关的行业的应用要求。行业的应用要求反过来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适时更新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与其专题信息的更新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很好满足日益增长且复杂化的行业管理与服务的需求。(3)第三个层次主要是社会公
23、众的需求和应用,基本是以潜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目前而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公众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位置相关服务及车辆监控导航。3、测绘公共产品需求预测大力开发测绘公共产品,积极推进基础测绘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是测绘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地图是受众最广的传统测绘产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政府和社会应用测绘成果的重要方式。地图可以记录地形、土壤、道路、建筑、城市、乡镇等对象,凡是和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都可以如实的呈现在地图上,因此与空间信息有关的职能部门对专题地图都有迫切的需求。从全局看,政府涉及公共管理和社会事务的部门大多都有制作
24、、使用本行业、本部门专题地图的需求,如一些部门的书店分布图、音像制品店分布图、楼盘分布图、公厕分布图,政区、地名图,区、街道、镇辖区图等等。十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商业性网站对电子地图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由于公共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商业性管理信息系统只需要底图作空间背景及定位查询使用,所以我市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制作公开版的GIS应用数据、图层,包括: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境界、注记、地貌(栅格晕渲图)七层,即所谓的基本要素背景图,视具体应用添加相应的专题图层,既解决了数据冗余的问题,也有利于保密工作,促进测绘和涉图数据的共建共享。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2006年至
25、2010年,我市基础测绘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要求,以厦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满足辖区国民经济、城市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测以致用,全面保障,规范管理”的原则,把握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构筑“数字厦门”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推进我市信息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提供可靠与及时的测绘服务。(二)发展目标1、完善测绘管理体制和测绘保障机制。构建密切协调,分工明确,顺畅运作的测绘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构建比较健全完整的辖区测绘法规规章体系,各类测绘活动的管理行为、市场
26、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成我市保障高效、监管有力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2、规范基础测绘政府组织实施和定期更新机制。建成并完善辖区新一代大地空间定位体系,形成辖区市、区、镇和重点区域大比例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信息的定期大面积数字化测绘和局部区域实时更新修补测机制,调整、优化基础测绘更新周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3、完成“数字厦门”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建成完备的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空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形成满足政府管理、事业需求和市场行为三个层面的测绘成果保障机制。4、建立完善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分发和信息发布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完善成果使用单位的保密认证制度,规范测
27、绘成果的使用管理行为。5、科技兴测,加大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在基础测绘、成果管理、软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测绘成果增值服务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四、“十一五”主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呈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测绘成果的需求也由粗放型向精细专业化转变。由基础测绘衍生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成为推动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辖区测绘事业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任务:(一)全面加强测绘行政法制建设1、根据国家测绘法、行政许可法和福建省测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厦门市测绘管理办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实完善
28、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测绘(地图)市场管理等内容,努力使之上升成为地方法规;与有关部门协作,出台包括成果管理、质量监督、成果保密和标准化等内容的配套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2、根据辖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制订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管理规定或规范性文件。注重组织拟制辖区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建设规范和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标准等技术规范,将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流通纳入规范化管理,使地理信息产业的管理有章可循,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3、继续推进完善基础测绘项目公开招投标运作机制、基础测绘和相关项目质量监理机制;总结经验,细化规则,形成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基础测绘产品的行政管理
29、和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化。4、利用多种形式、手段有计划、有重点定期开展测绘法律法规、版图知识和测绘科普等宣传活动,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测绘法律意识,形成理解测绘、关心测绘、支持测绘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提高基础测绘和空间地理信息的建设水平1、根据城市建设的具体需要,在全省C级GPS控制网基础上适度加密点位,布设辖区C级或D级GPS控制网,按D级GPS网的技术要求补充加密建成区及规划建设开发区的平面控制网;为满足工程测量等需要,对控制点破坏较为严重或控制点分布较稀少的区域,布设城市一级导线网。整理完善测量标志点之记等档案资料,建立测量标志定期巡查管护制度,建立测量标志委
30、托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大地测量资料,使控制测量资料成果发挥更大的效益。2、开展大地水准面精化建设。利用GPS测量技术,测定并建立一定区域范围的大地水准面参数模型。在该区域内利用GPS测量时,通过采用本地区预先建立好的大地水准面参数模型进行平差,在获得理想的平面坐标精度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高程精度。3、按省基础测绘规划部署进行辖区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配套建设工作。进一步展开辖区所属(加密)GPS连续运行参考站使用效能和建设成本的调研,联合、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力求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解决建站的用地、经费和管理维护等问题,以共建共享的方式推进辖区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设。4、建立规
31、范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初始测绘及更新修补测制度。一是根据不同比例尺合理确定更新周期,15000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周期3-5年,1500、11000及1:2000比例尺地形图市、区二级城市和重要区域更新周期2-4年,镇和主要区域更新周期3-5年;二是利用各种资源数据,通过竣工测量、卫星定位测量、航天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等技术方法,保障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需求,实现12年甚至更短周期的局部地域或重点地物的快速更新,确保厦门市空间地理信息更新手段的先进性;三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需求,对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更新内容实行基于范围(包括标准分幅)的数据更新或基于要素级的数据更新,必要时可以混合使用。5、探索建立基
32、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区域更新机制。拟将全市岛内2个区、岛外4个区陆域面积共计1600余平方公里划分为若干片区或修补测责任区,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负责该片区变更的地物地貌的数字化修补测工作,修补测数据及时汇总纳入市级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发,保持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6、制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建成厦门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协调海洋、信息、建设、规划、园林、交通、市政、水利、林业等部门,整合海、陆基础测绘资源和成果,建成包含通用空间基础地理信息和道路、水网、植被、建筑物等专题地理信息的多尺度、多种类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有1:500、1:1000和1:50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1:5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栅格图和数字高程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