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923.68KB ,
资源ID:106473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473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docx

1、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的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摘要:8PSK是一种常用于卫星通信的高带宽效率的多相位键控调制解调技术。通过进行8PSK调制解调的基带仿真,对实现中影响该系统性能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实际应用时不同类型和参数的滤波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8PSK的特点,采用了存储波形累加求和法来代替一般的滤波成形,提高了调制速度,利用其相位对称的特点将波形存储表压缩为原容量的1 / 4,有效地节约了存储空间。 关键词: MATLAB7.1 ;Simulink仿真平台;8PSK调制解调;1 引言1.1 8PSK

2、简介 8PSK (8 Phase Shift Keying 8移相键控) 是一种相位调制算法。 相位调制(调相)是频率调制(调频)的一种演变,载波的相位被调整用于把数字信息的比特编码到每一词相位改变(相移)。8PSK中的PSK表示使用移相键控方式,移相键控是调相的一种形式,用于表达一系列离散的状态,8PSK对应8种状态的PSK。如果是其一半的状态,即4种,则为QPSK,如果是其2倍的状态,则为16PSK。因为8PSK拥有8种状态,所以8PSK每个符号(symbol)可以编码3个比特(bits)。8PSK抗链路恶化的能力(抗噪能力)不如QPSK,但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吞吐容量。1.2 8PSK的特点

3、(1) 传输效率高。码元速率相同时,信息速率比二进制高。(2) 抗衰落能力差。8PSK信号只宜在恒参信道(如有线信道)中使用。 (3) 在接收机输入平均信噪比相等的情况下,8PSK系统的误码率比2PSK系统要高。 1.3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有关 PCM编码和解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能锻炼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我们进行良好的独立工作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今后参加科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4课程设计的内容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一个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

4、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频谱的变化;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最后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系统性能。1.5课程设计的要求1)熟悉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熟悉8P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构建QPSK调制解调电路图.2)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的变化。并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加深对该信号调制解调原理的理解。3)在调制与解调电路间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并给出仿真波形,改变信噪比并比较解调后波形,分析噪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4)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并按要求编

5、写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能正确阐述和分析设计和实验结果。2 设计原理2.1 MPSK的介绍MPSK即多进制相移键控,又称为多相制。这种键控方式是多进制键控的主要方式。在M进制的相移键控信号,用M个相位不同的载波分别代表M个不同的符号。如果载波有2n个相位,它可以代表n位二进制码元的的不同组合的码组。多进制相移键控也分为多进制绝对相移键控和多进制相对相移键控。在MPSK信号中,载波相位有M种可能取值,qn=2n/M(n=1,2,M)。因此MPSK信号可表示为S(t) = cos(0t+n) = cos (0t+2n/M)若载波频率是基带信号速率的整数倍,则上式可改写为S(t)=g(t-nTs)cos

6、(0t+n)=cos0tg(t-nTs)cosn-sin0tg(t-nT)sinn式中g(t)是高度为1、宽度为Ts的矩形脉冲。式中表明,MPSK信号可等效为两个正交载波的MASK信号之和。所以,MPSK信号的带宽和MASK信号的带宽相同。因此,MPSK系统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传输方式。但是,当M的取值增加时,载波间的相位差也随之减少,这就使它的抗噪声性能变差。2.2 8PSK的原理在八相调相中,把载波相位的一个周期0-2等分成8种相位,已调波相邻相位之差为2/8=/4。二进制信码的三比码组成一个八进制码元,并与一个已调波的相位对应。所以在调制时必须将二进制的基带串行码流经过串/并变换,变为三比

7、特码元,然后进行调相。三比特码元的组合不同,对应的已调波的相位就不同。8PSK信号可用正交调制法产生,方法如图2.1所示。输入的二进制信息序列经串/并变换后,分为三路并行序列BAC,每一组并行的BAC称为三比特码元。每路的码元速率是输入数据速率的1/3。A和C送入同相支路的2/4电平变换器,输出的电平幅度值为ak;B和C送入正交支路的2/4电平变换器,输出的电平幅度值为bk。将ak和bk这两个幅度不同而相互正交的矢量合成后就能得到8PSK信号。在图2.1中,A用于决定同相支路信号的极性(A为“1”码时,ak为正;A为“0”码时,ak为负)。B用于决定正交支路信号的极性(B为“1”码时,bk为正

8、;B为“0”码时,bk为负)。C则用于确定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信号的幅度(C为“1”码时,|ak|bk|;C为“0”码时,|ak|bk|)。图2.1 正交调制法产生8PSK信号方框图8PSK绝对移相调制利用载波的8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它把输入的二进制信号序列经过串并变换每次把一个3 位的码组映射为一个符号的相位,因此符号率为比特率的1 / 3,它们与载波相位的映射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 位信息比特到8PSK符号的映射关系图系统根据映射后的相位,计算出I ,Q两路的数值,经过成形滤波,送入信道传输。在接收端,首先经过匹配滤波滤除带外噪声和干扰,然后经过抽样相位判决,相位解码,并串变换,恢

9、复出原始的数据流。整个8PSK调制解调系统的基带仿真框图如下图2.3所示图2.3 8PSK的调制解调原理图由于8PSK存在相位模糊问题,因此可采用差分编码技术,将3 位码组映射的相位值作为实际相位的增加量;在接收端,抽样判决后的相位值也须先经过相应的差分解码,恢复出原始相位值,之后再进行相位解码和并串转换就可恢复出原始数据流。采用这样的带差分编码的8PSK(即D8PSK.)就可解决相位模糊的问题.3 模块设计与仿真图形分析3.1 8PSK的调制解调基本原理图熟悉SIMULINK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初步设置了8PSK基本原理图,由数字源随机整数产生器(Random Integer Generato

10、r)输出具有均匀分布的随机整数。此时通过了一个转换器,形成了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的波形比较,以计算延迟,同时观察调制与解调的星座图。图3.1 8PSK原理图原理图中各模块的参数设置如下:图3.2 8PSK的基带信号参数设置图 3.3 调制器的参数设置图3.4 解调器的参数设置图3.5 Buffer 的参数设置图3.6 Eye Diagram Scopel的参数设置图3.7 Error Rate Calulation的参数设置图3.8 Display的参数设置在此仿真图中,有两个眼图的比较,如下所示:图3.9 调制端的眼图图3.10 解调端的眼图根据各眼图模块可以看出:数字源输出眼图与调制解调完了

11、之后的眼图是一致的,符合要求,并且和调制后的眼图作比较可以看出其调制解调过程。图3.11 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的波形比较图3.12 无噪声的误码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此调制解调在没有加入噪声的情况下没有误码率,没有延迟,误码率为0,符合要求,性能良好。3.2 8PSK 的无噪声simulink实现原理图 对该信道进行了改良,加入Square root模块,目的是为了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由于加入了Square root模块,信号有了改变,对信道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引入了变数部分的时延,因此输入了2.66的延时。后面再加上相位频率偏移,这样的调制比较适合在高斯信道中传输,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在经过

12、Square root后回复信号找回原来的滤波信号,再通过解调,就得到了原信号。在此原理图中我们从调制端引出(Goto)了一个信号,然后在输入(From)解调端。图3.13 原理图中的参数设置图中的模块的参数设置如下:图3.14 基带信号的参数设置图3.15 Square root的参数设置图3.16 Variable Fractional Delay 的参数设置图3.17 Phase Frequency Offset的参数设置图3.18 高斯信道的参数设置图3.19 Squaring Timing Recovery 的参数设置图3.20 M-PSK Phase Recovery的参数设置图3

13、.21 Error Rate Calculation 的参数设置图3.22 Display 的参数设置图3.23 Carrier Phase Estimate 的参数设置图3.24 Delay Estimate 的参数设置图3.25 Selector 的参数设置图3.26 Goto 的参数设置图3.27 From 的参数设置图3.28 Discrete-Time Eye Diagram Scope 的参数设置图3.29 Discrete-Time Scatter Plot Scope 的参数设置将调制和解调端引出离散时间发散图,得出以下图形:图3.30 调制端形成滤波后的信号的离散时间发散图图

14、3.31 解调端匹配滤波信号后的离散时间发散图图3.32 基带信号的眼图图3.33 解调信号的眼图图3.34 无噪声的8PSK的误码率通过调制眼图和解调眼图以及误码率我们可以看出,眼图是一样的,误码率为0。这个调制解调的性能良好。3.38PSK的有噪声调制解调和基本的调制解调相比,此电路图上多了高斯噪声模块(Gaussian Noise Generator),一个离散时间发散图(Discrete-Time Scatter Plot Scope)以观察被噪声影响后的离散时间发散图。图3.35 加高斯噪声的原理图图3.36 高斯噪声的参数设置图3.37 基带信号的参数设置图3.38 调制器的参数设

15、置图3.39 解调器的参数设置图3.40 加高斯噪声的误码率加入高斯噪声后,误码率就出现了。以下是加入高斯噪声后的离散时间发散图,可以看出,高斯噪声对信道的影响。图3.41 加高斯噪声的离散时间发散图图3.42 加高斯噪声的调制端眼图图3.43 加高斯噪声解调端的眼图从眼图的比较可以看出,高斯噪声对解调后的信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信号的大体图形没有变化。图3.44 加高斯噪声的基带信与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从波形图可以看出,这种8PSK的调制解调的方法只有误码率,没有延迟,因此延迟比较器的设置如下:图3.45 延迟比较器的参数设置4 结束语这次的课程设计是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下仿真实

16、现8PSK的调试与解调,刚开始是没有完全理解8PSK的的原理,以至于多走了很多的弯路,后来又因为没能正确的使用示波器而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后来加如噪声后,更是有很多的错误出现了,误码率也很大,星座图也跳跃不停。通过出现的问题,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会了SIMULINK模块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多进制的调制与解调原理,通过课程设计来巩固本学期的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的设计相结合了起来,通过综合分析,找出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实践依据,打下了基础。这次实习是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出8PSK的调制与解调,这是多进制的调

17、制与解调,我开始没能完全理解多进制的调制与解调,错误的使用了二进制的方式去调制与解调,输入了二进制的正弦波,也使用了只能显示二进制的示波器,导致实验过程中一直都有错,没能正确的运行,再一次次的失败后,仍然找不到出错点在哪。后来老师来给我讲解了多进制的原理后,我明白了原来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原理没有理解透再接下来就是如何正确的调制了,由于没有波形,我一直没能正确的算出延时,导致误码率的居高不下,后来经老师提点,知道了,其实可以将多进制进行转换,转换为二进制的方式在示波器上显示,于是,我使用了一个转换器,成功的显示了多进制的波形。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掌握了SIMULINK软件的使用,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以后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还有专业知识的加强,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问题出现的如此多,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不够完善,幸亏老师一次次的细心指导,才能完成此次设计,今后一定加强学习。参考文献【1】桑林,郝建军,刘丹,数字通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2】苗云长等主编,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吴伟铃,庞沁华,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4】张圣勤,MATLAB7.0实用教程,机器工业出版社,2006【5】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原理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