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1.35KB ,
资源ID:106427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427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趣味语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趣味语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docx

1、浅谈趣味语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浅谈趣味语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课堂上老师若巧妙运用化学韵语、口诀、诗歌、顺口溜,可增加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1.实验步骤顺序记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其操作步骤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即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气管移离水面,熄灭酒精灯。做氢气还原氧化铁实验时,步骤操作要点是实验开始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点燃酒精灯;药品由红变黑先

2、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可概括为“通点熄停”。若先点后通要爆炸,先停后撤要氧化。同时,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实验室制氧气与氢气还原氧化铁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有何区别?得出韵语:“酒精灯,怪怪怪,制取氧气多勤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它却像个大懒虫。”启发学生思考:酒精灯在制取氧气时怎么勤快?因酒精灯来得早走得迟,实验开始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实验结束最后才撤走酒精灯,表明酒精灯特别勤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酒精灯怎么成了大懒虫?因酒精灯来得迟,走得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共有八项单项操作,每项操作可归纳成操作要点或编成韵语(顺口溜)。例:托盘天平的使用动作分解为取、放、夹、移。韵语是:用前调零点,称

3、物放左盘,砝码大到小,称完要归原。有关酒精灯的使用动作分解为:装、点、盖、还。韵语是:合理量装酒精灯,点火要用火柴引,熄灯要用灯帽盖,归还原地是良行。过滤器的准备动作分解是:折、放、湿、贴。韵语为:一圆滤纸折半圆,四分成锥下端尖,放入漏斗低边缘,润湿贴紧算完全。过滤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二低即滤纸低于漏斗,液面低于滤纸;三靠即上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漏斗下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同学们往往会产生仰视和俯视两种不正确的读数方法,从而使读数与实际体积产生偏差,通过画示意图得到:仰视时读数小于实际值,俯视时读数大于实验值,为了记忆深刻,采用谐

4、音记忆读作“羊小虎大”。初中化学十个分组实验中安排了六个试管实验,实验中,常发现学生握住试管的部位不准确(握住试管底部),摇动试管的操作不规范(上下摇动),可通过边讲边做实验,使学生正确掌握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可归纳为:拿着试管靠近“口”,轻捏滴管橡皮头,溶液竖直往下滴,切忌滴管靠“管口”。2.化学概念对比记忆、概括记忆主要针对一些相近或相对立的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通过对比,找出异同,则可便于记忆。如“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双互换”。催化剂定义可概括为“一改两不变”,“一改”即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两

5、不变”即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化学用语口诀记忆在记忆元素化合价时,可按课本顺序编成口诀:一价钾钠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二三铁,三铝四硅五氮磷,氢正一、氧负二、氟负一,氯有负一一五七,硫有负二、四和六,单质元素显零价。原子团的化合价可编成下列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在教学原子结构示意图时,编成顺口溜:“画圆圈,标电荷,弧线成扇中间断,数字中间一线牵”。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元素排列顺序为:氢(金)前氧后非中间。氢(金)、氧、非分别指氢(金属)元素、氧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编成口诀为:“左正右负标

6、价数,最小公倍记个数。”“左正右负”即正价元素符号在左,负价元素符号在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要点可编成口诀为:“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记清化学式;中间短线隔,物间加号连,配平短线改等号,标出条件和符号。”4.元素化合物形象谐音口诀记忆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前五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谐音记忆为“养龟屡贴钙”。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用“父亲多亲”谐音加深记忆,“负氢多氢”“父亲多亲”即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且体积比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大。在总结氧气化学性质时,可概括为:炭黑子燃烧发白光,蓝紫色火焰二硫子,火星四射怪价铁,石蜡燃烧非化合,耀眼白光好镁丽。碳及碳的化合物

7、一章中,讲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转化时,借用于谦的石灰吟,请学生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是化学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诗歌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一句是物理变化,后三句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 CaCO3+H2O。教学1-20号元素时,可采用5-5-5-5记忆法编成绝句诗的形式: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在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采用5-5-5记忆法: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物质溶解规律可编成下列口诀:钾钠

8、铵硝盐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钙银),碳酸盐可溶钾钠铵,钾钠铵钡碱可溶。5.化学计算格式记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要点可归纳为“设未知,方程式,关系量,已未知、列比例,求未知,答结果”。并指出各步的注意点;设未知时应设参加反应(生成)的某物质的质量为x;正确书写化学式,并配平;写出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质量关系、已未知垂直对齐;已未知、列比例、求未知中单位为质量单位且单位随行;解答书写垂直一条线。格式的统一,也是一种美。质量相等的四种金属铝镁铁锌与足量的稀硫酸(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由少到多的顺序是锌、铁、镁、铝,可采用谐音记忆为:“心贴美铝”。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将各种趣

9、味性语言交替使用、合理搭配,将增加课堂语言的幽默性,活跃课堂气氛,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巩固记忆,掌握双基。对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印象,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点做法:一、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由于初中生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本中的实验明显伴随现象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比如:在第一节课上做的镁条的燃烧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并告诉学生在反应前、中、后要分别观察的主要现象的角度,这个实验使学生激发起了极大的兴

10、趣,并且很容易就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又如磷和氧气的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在全书中共出现了四次,从表面上看这四次的现象都是一致的,但,应该使学生明白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目的所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化学实验中的现象较多,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因此在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如在学生分组实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前我首先在黑板上列出观察的顺序提纲:反应的颜色、状态分别是什么?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颜色有何变化?试管口有何现象?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由于学生在实验

11、前明确了观察顺序和任务,所以实验时他们能够准确、全面地观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应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即: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和伴随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不仅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观察任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三、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要求实验者从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进行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侧面去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不仅可

12、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会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四、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维勤于观察可以使学生产生广泛的感性认识,而更重要的是透过观察到的现象所产生的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如在做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电解器的两电极上都产生了气泡,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但是单从这些现象是难以完整地解释这个化学反应的。做完该实验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汇集在两电极管中的气体会是什么?为什么体积约为2:1?如何验证这两种气体符合我们的推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了积极的讨论,并很快总结出了正

13、确的结论,也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五、教育学生在观察时留意细微之处许多的化学反应现象有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要求学生细心留意细微之处的区别。如在对比实验碳、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反应中所用仪器的不同,反应条件(温度)的不同,反应速度的快慢,通过学习这样一些现象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其细微之处的差别而加以区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收到

14、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15、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

16、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 ; ;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

17、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方 案现象和结论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命题紧扣课标和各版本的教材,同时又对学生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通过分析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成块状固体的原因进行猜想和探究。事实上本题考查的仍然是知识的应用,考查的是相关物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

18、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旦做到这一点,思维就很通畅,解题就很顺手,所有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也就平时一再强调双基重要性的原因,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原因之所在。规范解题Ca(OH)2;CaCO3(填物质名称同样对)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放热;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取适量块状固体B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

19、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只要写出其中的正确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3)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方 案现象和结论步骤:将所得固体C加入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步骤: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OH)2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OH)2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含有CaCO3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C中不含有CaCO3(其他合理方案,也对)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20、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

21、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至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猜想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猜想果肉

22、表面变色。猜想果肉表面不变色。猜想果肉表面不变色。猜想温度高的先变色。【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1)在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在验证猜想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探究性中考题,命题设计新颖、独特,题材鲜活,情景真实。试题联系生活实际,从同学们的生活中切入,选择同学们在生活中熟视无睹、但蕴涵着丰富化学知识的苹果生“锈”作为探究试题的情景,探究的是苹果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该题实际上

23、是源于课本以教材中已学的探究铁生锈条件为知识背景,但又高于课本拓展引申为探究苹果生锈的原因,同时还渗透了类比和迁移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进行信息获取、整理、加工的能力,而且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完成的呈现给学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的应用突出了探究的价值和社会意义,画龙点睛。可以说本题很好的体现了“化学源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体味“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想做到这一点,就能真正感受“万变不离其宗”的涵义。至于本题中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抓住各种猜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设计是不难的

24、。规范解题【收集证据】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猜想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想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想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想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反思与评价】(1)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

25、结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考着重是通过呈现探究性实验的事实来考查上述能力的,而上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这些能力,当中考面对探究性试题中相关内容时,也就不会束手无策。例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 mL 10%的H202溶液,采用不同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

26、,测定各次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678910MnO2粉末用量/g0.10.20.30.40.50.60.70.80.91.0所用时间/s1787543222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 mL 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 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678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

27、15%20%25%30%MnO2粉末用量(克)0.20.20.20.20.20.20.20.2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用时间/s6602202058025943反应后液体温度/2434395665676970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思路点拨本题是对探究性实验事实进行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最典型例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探究性实验的事实,并对实验事实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得出结

28、论,然后应用结论分析解释现象,说明问题。本题通过对实验(1)、(2)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正确的结论:MnO2的用量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有影响,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且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由(2)中所提供的反应后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还,双氧水分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对于(3),借助(1)与(2)的实验事实的启发、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可大胆的提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MnO2颗粒大小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环境温度可能对反应有影响、气压可能对反应有影响、实验时是否振荡可能对反应有影响等等。规范解题2H2O2MnO22H2O+O2 (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2)有影响。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放热。(3)MnO2颗粒大小、环境温度、气压、是否振荡等,合理答案均可。四、要会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创新,养成“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而近几年中考探究性试题中设置的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评价内容,应该说是上述精神最好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