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8.84KB ,
资源ID:106239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239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紫砂壶三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紫砂壶三题.docx

1、紫砂壶三题紫砂壶三题 曼生壶 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清钱塘(杭州)人,嘉庆六年(1801年)拔贡,工书画篆刻,受浙江巡抚阮元赏识,与从弟陈云伯同为阮元幕僚,号称“二陈”。后任江苏淮安同知,溧阳、宜兴县令等职。 宜兴素以制造紫砂壶出名,但至嘉庆时,由于制壶名家少、式样陈旧、改手捏为模制等原因,壶艺衰落。陈鸿寿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供名匠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遂使“壶艺中兴”。有陈鸿寿“曼生”款的“曼生壶”(图1、2、3、),为世人所重。 图1 匏瓜壶 图2 瓢提壶 图3 笠荫壶 陈鸿寿工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兴之所至,亲自奏刀刻制壶铭。但一般“曼生壶”,多为

2、幕僚江步青(听香)、高垲(爽泉)、郭(频迦)等人刻铭。当时价格,寻常之品,每壶铜钱二百四十文,精品则价高三倍。 近代李景康阳羡砂壶图考认为:明、清两代制壶名手,往往在壶上刻前人诗句。“或切(贴切)茶而不切壶,或茶与壶俱不切。予尝谓此等诗句不如略去为妙。至于切茗、壶,并贴切壶形作铭者,实始于曼生。”他辑录“曼生壶”刻铭22条,并于每条注明系刻于何种壶式。如“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种。(石铫壶)”铫是一种小锅,苏东坡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种,谷类,也通“种”。“非周种”,指并非古代旧制。又如:“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却月壶)”月圆则缺,缺而复圆。盈亏之象,

3、得失之理,戒人贪得,冲淡其心,可作座右铭。“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井栏壶)”井虽小,但汲之不枯。钻研古籍,也复如此,获益不穷。引申以壶吸茶,也复源源不绝。“天鸡鸣,宝露盈。(天鸡壶)”汉武帝筑神明台,立铜人捧盘承接甘露,期饮以延年。此言鸡鸣时,承露盘得甘露已满。引申为以甘露烹茶,饮可延年。从这些铭文看,既切茶,又切壶,更切壶的造型。往往语意双关,令人细细玩味,感悟良多。文彩风流,吐言诙谐,诚属壶铭妙品。 传世“曼生壶”真伪混杂。有的是仿制品,还有的是利用旧壶,仿刻陈鸿寿壶铭。陈鸿寿行书精妙,仿制品难免显露破绽。特别是旧壶新刻,与刻坯烧制的效果显见不同。有人把壶底有“阿曼陀室”印文的都算作

4、“曼生壶”,其实,当时紫砂壶上多盖此印。印有真伪,匠人以伪印牟利,也是无可厚非的。 还有,陈鸿寿的“曼生壶”究竟有几种不同的格式?李景康阳羡砂壶图考称十八式,但他自己讲到过的,就有二十余式,还有人说有三十八式。笔者认为,陈鸿寿任宜兴县令,即使做满一任,也只三年。县令公务繁忙,以业余爱好,创制壶式,也不会很多。何况他自己对紫砂壶的爱好,也偏重传统佳式。传世“曼生壶”林林总总,真真假假,宜予鉴别,还其本真。 贡品 在封建社会,全国的好东西都要向皇帝进贡。宜兴紫砂壶是好东西,也一定要向皇帝进贡,而且要进贡最好的壶。流传至今的清宫档案及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仍能发现一些记载和实物。 宜兴紫砂壶进贡清廷,可

5、能开始于顺治朝,均为素面无款识。康熙时,嫌素面不好看,遂加绘珐琅彩,烘焙后使用。存世品如海棠式万寿长春壶(图4),紫釉地,绘五彩寿桃、桃花、菊花、秋葵等等。从图片看,釉面不够匀净,盖沿所加绿色釉,有剥落疵点。 图4 海棠式万寿长春壶 宜兴紫砂贡品,除茶壶外,还有茶碗、茶罐、花钵等品。笔者曾在资料中看到有加饰法华的清宫紫砂花钵,可能在珐琅未普遍施用前,也有过加画法华的紫砂壶。所谓法华,与琉璃差不多,都是陶胎或瓷胎挂釉烧制。其区别在于釉中的助熔剂不同,琉璃釉用铅,法华釉用牙硝。 可能法华紫砂壶不够华丽,改为珐琅彩。一把紫砂胎珐琅彩壶的精作过程是:在宜兴精制精选紫砂壶,送至清宫造办处,由宫廷画师加画

6、珐琅彩,在造办处小窑二次低温烘烧成器。器物底部,都有“康熙御制”的款识。加画珐琅彩的技艺越来越高。如葵花式四季花纹壶(图5),仅嘴、柄两部分施褐釉地,而把珐琅彩牡丹、秋葵、菊花等直接画在壶身、壶盖上。全壶显得十分光洁,艳而不俗。釉色也无堆砌、剥落等疵点,看起来不失皇家气象。 图5 葵花式四季花纹壶 乾隆皇帝也喜欢使用宜兴紫砂壶,他在烹雪迭旧作韵一诗中提到:“玉壶一片冰心裂,须臾鱼眼沸宜瓷(原注:宜兴瓷壶煮雪水茶尤妙)。”(笔者按:“瓷”字古文可包括陶、瓷器)有一把紫砂竹节提梁壶(图6),底款“陈荫千制”,是故宫藏器中唯一有工匠款识的壶。此壶内有茶垢,包浆甚旧。 图6 紫砂竹节提梁壶 北京故宫博

7、物院文献馆有两册珐琅、玻璃、宜兴瓷胎陈设档,一立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一立于光绪元年(1875年)。二者相隔40年,但内容相符,后者只少了宜兴胎画珐琅包袱壶一件,注明系:“咸丰四年十月初五日,小太监如意传:上要去,赏皇后用宜兴画珐琅包袱壶一件”。如今,档案在北京,实物则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宫廷档案看,故宫所藏紫砂壶为数不多。虽经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强盗式的掠夺,于紫砂壶尚无大损失。因此,方今市场出现的“康熙御制”紫砂壶,应多属仿制。如仿制高手汤临泽,于展览会一见名壶,即能仿制逼肖。当然,有的仿品则质量较次。如陈荫千竹节提梁壶,各个部位十分匀称,市场仿品则显梁高身低。原壶身有一圈凸棱,当

8、是壶身仿大竹筒的竹节,仿品上的凸棱,变成一有节细竹,显得不伦不类。 别派 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一书里,把用毛笔作于纸绢以外的画如铁画、瓷版画、火笔画、纸织画等等称为“画家别派”。依此,我们可把紫砂壶中的变体,称为紫砂壶“别派”。笔者原拟称之为紫砂壶的“异品”或“另类”,但“异品”有似过誉,“另类”则含贬义,还是写“别派”吧! 严格说,前面提到过的宜兴胎珐琅彩壶,也属“别派”。在清宫,除了宜兴胎画珐琅,还有宜兴胎加雕漆、宜兴胎加炉钧的茶壶。官廷藏品未见图片,但在民间特别是在拍卖市场中却能见到。如加雕漆壶(图7),是在紫砂壶外刷漆数十层,然后加以雕刻成工细图案画。 图7 朱红雕漆执壶 炉钧釉创自雍正

9、朝,是在低温炉内烧成的仿钧窑釉色的新品种。釉面上有红色或青色小点,乾隆以后多为青色小点。有一把紫砂胎炉钧釉提梁壶(图8),盖上有狮纽,造型大方,唯壶嘴似双曲过甚。 图8 炉钧釉提梁壶 民间的“别派”尚多,有紫砂胎加画粉彩,可能是在景德镇烧制的。还有用各色陶土在壶上贴花、堆雕或浅浮雕,都是增加装饰美。更有把壶做成树根、荷叶、柴束等形状,加上水果、小动物等象生品类。还有在壶上描金,有一把描金紫砂壶(图9),壶腹描金篆书:“吸之两腋风生,玩之四周香拂。”盖上描金缠枝花,有款“荆溪邵禄余制”。此壶原来的造型甚好,一加描金,犹似小家碧玉,忽镶金牙。欲以加美,反见其疵。有的壶用黄金镶嵌,甚至在盖上嵌一“光

10、绪通宝”钱,以钱孔为出气孔,更觉俗不可耐。 图9 描金紫砂壶 近于拍卖图录中见到一把紫砂胎包锡三镶壶。壶作六角形,内为紫砂胎,外面包锡。壶嘴、壶把和壶盖上的纽,都用白玉镶嵌。壶身阴刻图画,一老者坐芭蕉荫下,于池边持竿钓鱼。一鱼上钩,举起竿子。池中有荷花,开放正盛。壶盖内侧有“亚珠”随形章,壶底有“范逯曾制”篆书款。据云,“亚珠”是杨彭年之妹杨凤年的号,范逯曾系制锡名家,此壶为两大家合作之品。 此壶嘴直,使我想起清初大剧作家李渔(笠翁)的一番话:“凡制砂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休,再曲则称弃物矣。”他认为,茶壶与酒壶不同,茶叶涨大,容易堵塞壶嘴,“斟之不出,大觉闷人”。其实,一曲再曲,略呈“S”形的壶嘴,比直嘴美观,只要在壶嘴与壶身相接处做成网状小孔,即可阻止茶叶堵塞壶嘴。曾见一件锡壶,在壶口内置一网孔状锡胆,茶叶放在胆里,泡茶后茶叶不会混入茶水内,似较实用。 近半个世纪来,制壶名家辈出,创造性的壶式也不断出现,其中颇多精品。如有一把牧牛壶,壶身为黑色浮于水面的大水牛,以头为壶嘴,牛尾弯转为壶把,牛背一黄色牧童,正在吹笛,作为壶纽。通体比例匀称,不露斧凿痕。还有一把水仙壶,以紫泥为水仙根块,壶嘴、壶盖、壶纽为绿色叶芽,加以白圈。更有趣的是一枝长出,弯转为壶柄,转贴壶身,开出白花。通体优雅,似不食人间烟火。 (责编:石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