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49.48KB ,
资源ID:106233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233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厦门市质检分析语基作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厦门市质检分析语基作文.docx

1、厦门市质检分析语基作文 20140410高三语文试题(主观题)分析 评卷题组长第1题【考察内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A识记。【存在问题】1各校都加强了背诵的落实,虽然涉及较多长篇目,尤其是离骚,总体完成情况仍较好。但学生个体差异大,仍有一些空白卷,属于自我放弃。2虽然六个句子中没有难字生僻字,但因为对词义理解不到位,粗心大意,随意性太强,出现大量同音字形近字。对于此类错误,只有想不到,没有写不出。例1:第一句 “修”写成“休”,“初”写成“示”字旁。 例2:第二句漏掉虚词“亦”,“叙”写成“序、绪”。例3:第三句“银瓶乍破”写成“银屏炸裂”,“浆”写成“将”。例4:第四

2、句“托”写成“拖”,“脱”,“遗”写成“遣”,“余”。例5:第五句是错字最密集的句子,“盏”的上半部出现各种奇怪的笔画,“两”写成“二”。例6:第六句“不敢”写“未敢”,“逾约”写“逾越”,“愈约”等等。3一些学生书写潦草,笔画不清晰,扫描后笔迹模糊,似是而非,介于可给可不给,给阅卷存在较大困难。若是两个老师评卷,可能就会出现差异。【教学建议】1多轮复习过后,学生的态度比较端正,不肯背诵的人数是很少的。在“扫雷”式复习的过程中应从口头转移到笔头,避免“有口无心”式记忆。学生的低级笔误持续不断,而且是出现在常见字,电脑普及后带来的“提笔忘字”现象应引起反思和重视。2强调书写规范清晰,笔画写清楚,

3、不连笔,力求让老师一目了然,避免无谓失分。第5题【考查内容】本题涉及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倒装句。【能力层级】B级理解。【存在问题】部分考生结合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不足。忽略古今汉语的差异,对句中关键词语理解不正确。本句翻译的关键词是“间” 、“倍”和“是”。“行吟田野间”,是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翻译出“间”和“倍”字。“间”是常见实词,课内能找到很多例句,结合上下文不难看出其表示有时的意思。但学生翻译为“间隔、间隙、间断、期间、其间、抄小路”,属于不理解,生搬硬套。“倍”是通假字,有些学生看不出来,翻译为“加倍地”。“是”作为“这”,也是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大部分学生

4、还是能掌握。还有很多同学在翻译时,把句子孤立开来,不能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翻译,造成译文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的译文本身没有逻辑性,语意支离破碎,不符合生活常识。第(1)句得2分的例句:(子厚)期间驾车拄着拐杖行走在田野间吟诗。(“间”翻译成“期间”,不给分)得1分的例句:坐车在田野小道间行驶吟作。(“间”和“曳”没有翻译)第(2)句得2分的例句老师死了却又不忍心辜负他,这又是一件可赞美的事。(“倍”翻译成了“辜负”不准确。)得1分的例句老师死去后而不忍背叛他而走的人,是可以嘉奖的。(该考生正确地翻译出了“嘉”字的意思。“倍”解释”为“背叛”不是特别准确,“这”没有翻译出来。)得0

5、分的例句大师虽已去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与他争胜。(要求翻译的三个关键字词没有翻译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翻译)【教学建议】温习整理课内重要知识点,明晰实词义项,记住典型例句;结合课外练习和模拟训练,强化常见文言文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重视实词120个的重要义项的落实。文言翻译首先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先通读全文,弄清文章意思;其次要落实字词,以直译为主,对于原句中带有文言特殊用法的,包括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偏义复词等,务必要做到字词句有落实;第三要追求“雅”的至高境界,在“信”、“达”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的要求,调整修饰句子表达,

6、使之流畅,表意明确。得分较差的考生,可以适当作一些语段翻译训练,注意实词、虚词、句式、用法以及文下注释和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注重在语境中准确理解,关注古今字词实实对应,尽量避免含混与遗漏,及时修订自己翻译错漏,积累成功翻译经验。第6题(平均分约3.19分)第(1)小题【考查内容】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所给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这道小题所考的问题其实就是看考生能不能把这首诗真正读懂。【能力层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能力层级为B。【评分细则】除所给答案外,阅卷场对此题的评分细则作了如下补充:(1)答“

7、心留”者属误读,此题不给分;答“身心俱留”者除非表述非常到位可给1分外,其他也判0分;(2)后面的理由两个点,各1分,学生答到以下要点均可给分:题目中有一“阻”字,为风雪所阻之意,从此处可以看出是身留不是心留;若为“心留”,词的上片中又何来“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之语?从整体上看,此词表达的情感显得凄清而哀愁(感伤与惆怅),所以应为“身留”而不是“心留”。以上要点,学生只要能答出两点即可各给1分。【存在问题】1读不懂诗歌,完全会错意。0分卷:“心留”。因“心留”而锁眉。有许多回忆,忆旧游,怀念旧游,做梦也梦不到那处景,于是只有“心留”,才有那份愁。评析:第一小问即回答错误,属于没有把诗歌读懂这

8、一类,除非后面的表述非常漂亮,一般都是0分了。2对诗歌的解读部分准确,导致不同程度的扣分。1分卷:词人是“身留”。作者孤自一人泛舟飘泊在雪中,四周一片孤寂,不禁使作者回想起往事,心紊早以不在孤舟之上,早以飘向远方,而又因路途遥远,只好身留此地。评析:该生就第一小问判断正确,但后面的原因阐述不得要领,所以判1分。2分卷:词人是“身留”。词中提到“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这说明诗人是心不在焉的;“忆旧游”说明此人是在回成忆以前的事,所以说是“身留”而不是“心留”。评析:该生判断正确,后面的理由答对了一点,所以判2分。第(2)小题【考查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综合考查对古代诗文

9、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求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点作具体的赏析。【能力层级】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评分细则】此题的评分标准除按参考答案所给的评分标准外,阅卷场作了如下补充:(1)虚1分,只要答到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梦境等意象中的一个即可;(2)实1分,只要答到寒风、孤舟、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意象中的一个即可;(3)中心思想或是主要情感1分,除了答“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之外,学生的答案里只要出现了“凄清、冷清、哀愁、惆怅”这一类的关键词即可,但语句需通顺,不可出现病句;(4)此词上下两片均可认为是先虚后实,学生能够点出这一要点并能略作阐述也可给2分,如

10、果能总结归纳正确诗歌的主旨情感则再给1分。【存在问题】1.答题缺乏章法,层次不清,答非所问:0分卷:例1、作者形容看到的景观奇妙、壮观,是在梦里都没有看见过的,而现实看到的却是真实,一切都难以想象,让人难忘看到的景象。例2、以虚幻的梦境体现词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从现实中“湿透木棉裘”体现了词人在对过往的追念,在梦中落泪却打湿了枕头。例3、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描绘了一幅“风拍小帘”、寂静无人的船泊之夜的实景,并通过此景联想了过去的回忆和纷飞的大雪和雪中梅花这一虚景,体现了词人满腹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评析:这些答案基本上完全属于断章取义,胡乱附会自说自话,可能写了很多,却没有得分点。这也是

11、没有把诗歌读懂的表现。2大意基本理解,也知道一点答题的套路,但因为缺乏训练,导致得分很低:1分卷例1:词中以拟人的修辞写法,虚实结合。白欧问我泊孤舟是虚,白欧仿在对问他,而对闲影忆旧游则是实!梦也梦不到,梦中的景象是虚的,漠漠黄云,湿透的衣服却是实,令人如梦初醒,毛塞顿开。例2:词人运用虚实结合来表达旧时游梦境的场景。词人对风拍打着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冷清清,回忆起旧时游行一花外楼和柳下舟,而现时却是漠漠黄云和寒水空流。下雪和梅花来表现出词人的忧愁和伤心。评析:这些答案都沾边,但也只能是沾边,因何处分,因何失分,学生自己可能并不清楚。这是对诗歌的理解欠缺准确所致。有的学生照着抄写也会抄错,如把

12、“鸥”写成“欧”等错误实际上是其语文素养不高的表现。3不会知人论世,对词作者缺乏基本了解,导致对作品感情的分析出现差错。1分卷:例1、词的上半片为实写,下片为虚写。实写作者身处孤舟独自守着烛灯回忆,虚写昔日的游玩是多么美好。虚实结合烘托出作者的孤寂之情,营造了凄清惨淡的气氛,表达出作者希望建功立业和报国无门的感慨。例2、白鸥问我泊孤舟是心留还是身留,而后自问自答。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唯有白鸥相伴的惨凄之感。实写灯晕、闲影,用冷清清等表达诗人寂寞难耐独守空房的怅愁之感。下雪无法泊舟,此处写泊孤舟是虚,着重表达一个“孤”字,更是表达了女词人的孤独之感。2分卷:例1、词人通过“楼”“舟”等实景联系到

13、自己的“梦”虚景。通过“雪”“梅”等实景,联系到“愁”虚事,表达了词人怀念旧游,身在心愁的思想感情。例2、白鸥问我泊孤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虚写与白鸥的对话在,在梦中观景。实写风拍打着帘灯起舞,却是冷冷清清,渲染了寂寞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孤单、幽愁之情。评析:作者蒋捷是宋末词人,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在他那些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其间所表达的应该是惆怅情怀。学生可能对作者不熟悉,但应该在淡淡的哀愁中看到他内心的凄清、惆怅与哀愁。当然,把这首词当作是一首闺怨诗来解读明显是误读了。【教学建议】

14、加强精炼,形成套路,主观试题客观作答。纵观近几年福建省古诗鉴赏高考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研究试题的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高三后期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成的诗歌解读程序:一、关注题目,揣摩题旨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比如说这首词题目里的“阻”字就意味深长:何谓“阻”?为何“阻”?搞清楚了这个字,整首词的感情倾向应该可以判定得出来;“荆溪

15、阻雪”四字更是把季节、地点、事件、情感等端倪都露了出来。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学会认真审视诗词的标题;二、知人论世,挖掘内涵历年高考的诗歌鉴赏中,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而从这些诗人的姓名中(除比较陌生的),我们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他的学识、他的遭遇、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诗风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些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诗风及他们的生活的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在鉴赏作品时,我们就能充分地调动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诗歌作者所孕育的暗示功效充分地挖掘出来。这首词的蒋捷是宋末词人,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

16、不仕。联系宋代的时代背景,再想想蒋捷这个人的生平事迹,要赏析这首词中思想感情应该不是难事。当然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三、捕捉意象,领会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了某个意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情感,表达什么主旨。古诗中的一些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在古诗鉴赏中,如能知晓那些惯用意象的寓意,就可据此推断诗意,从而找到解题钥匙。 这首词里白鸥、孤舟、寒

17、风、小帘、灯晕、闲影、花外楼、柳下舟、清梦、寒水、黄云、棉裘、夜雪、梅花等意象,有实景,有虚景,共同营造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节奏悠扬,笔调活泼,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学生如能把握这些意象,其词意境不难领会。四、分清题材,区别风格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从诗歌题材看,有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怀古诗、羁旅怀乡诗、山水田园诗、即景叙事诗等。这一首词从题材上来说可以看出是一首羁旅诗,部分学生把它当

18、作是闺怨诗或是山水诗来读,应该是题材不清所致。五、了解形式,赏析手法诗歌往往是借助某些表达手段来表现的,我们就要去分析它们的特点,看它们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手法入手。此次考试明确要要求学生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可以说就是对其写作手法鉴赏的考查,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规律的同时,大量古诗词的背诵积累才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根本。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只要学生对诗歌有兴趣,又了解一定的命题规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9、,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定会事半功倍,拥有制胜的利器。第8题【考查内容】本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叙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考生可以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任选一题作答。这样的命题方式体现了对这两部中国文学巨著的重视,又顾及了男女考生阅读偏好的差异。【能力层级】A级。【存在问题】(1)放空不写。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百分之四十的考生简答题放空。放空比例如此之高,说明不少考生对试题所给情境感到陌生。尽管命题者已通过注明回目的方式来帮助考生回忆,但对不看原著只读梗概的学生来说,也是无济于事。(2)张冠李戴。 如把庞德与庞统混淆,把晴雯当成金钏儿、香菱。例1:曹操对

20、庞德没有特别信任,后经谋士许攸的推荐,曹操顿时醒悟。然庞德一心想为刘备效忠,便借此为曹操献上一计,要曹操下令将所有的大小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好让战士们作战时如履平地。曹操听后照做了,但诸葛亮已采用火攻赤壁的战略。大风将大火吹来,曹操众将烧死,曹操军队伤亡惨重。(0分)例2:曹操不让庞德担任先锋是因为他做事欠考虑。庞德率兵出军,死于落凤坡。(0分)例3:丫头告诉宝玉金钏成为芙蓉花神。当晚宝玉来到池边,为金钏儿摆上祭品,来祭奠金钏,并亲自写下了一首芙蓉女儿诔流泪诵读,认为她真的成了芙蓉花神。(0分)例4:这丫头虚心向宝玉讨教,并要宝玉教他识字看书。为此,宝玉当夜找来各类书籍,教香菱看书识字。后香菱

21、又向黛玉学书,黛玉教她李杜唐诗。一开始香菱写得并不好,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断练习,终于有点像样子了,黛玉形容她痴、疯、魔。(0分)(3)凭空臆想例1:因为曹操听了自己随从的意见,担心庞德领兵出征后不受自己控制,会叛变投敌。后来庞德来见曹操,得知曹操不相信自己,拔出佩剑,跪在地上想要自杀以表忠心。后被曹操拦下,并且相信了庞德,让他出征。(0分)例2:曹操使用激将法,故意说庞德敌不过对方,引起庞德的争强好胜之心。庞德因为让曹操挑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决定打败对手。庞德领兵与敌方交战,勇力过人,极力想证明自己,发挥出了实力,挫败了对手。(0分)例3:这丫头随后向宝玉谈落花。为此,宝玉当夜整理落花,然后把花收

22、集起来葬在花圃里,用来祭奠花神。(0分,把“葬花”的情节移植过来了。)例4:宝玉当夜悲伤至极,将晴雯埋在花坛下,并写了祭文芙蓉女儿诔,一夜悲伤流泪。(1分,宝玉埋晴雯?)(4)重心偏离例:丫头说她一定是作一样花的神了。宝玉当夜吊唁晴雯,并为她作芙蓉女儿诔。(2分)晴雯受王善保家的挑唆,被冤枉成勾引宝玉的狐狸精,赶出贾府。晴雯身染重病卧床在家,宝玉前去看望,晴雯哭诉,把指甲齐根绞下,并和宝玉交换袄穿。当夜,晴雯就死去了。(题目问的是“为此,宝玉当夜做了什么事”,该考生却把重心放在答之前的“晴雯之死”。)(5)生硬套题例1:曹操不让庞德当先锋,是因为他的性格易骄傲自满,刚愎轻敌,而命于禁共同前往。

23、曹操命庞德与于禁进攻襄阳,庞德立功心切,将大军驻于低谷中,关羽观其地势与天气,最终决定放水淹七军。曹军被杀得打败,最终于禁投降,庞德被杀。(0分,不看题目,硬套关羽“水淹七军”的内容。)例2:这丫头随后顶撞宝玉,这丫头指晴雯。因为晴雯将宝玉的扇子跌折,还与宝玉顶撞。当晚宝玉赴宴回来后,见晴雯还在气头上,就将一大堆名扇给晴雯撕了,最后晴雯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把“晴雯撕扇”搬过来了)(6)泛泛而答。例:曹操怕庞德有叛心,所以不让庞德担任先锋。曹操原想让庞德担任先锋,他因担心庞德有叛心,办事不利,所以幡然醒悟,纳下先锋印。后来庞德因曹操不肯重用而赌气,然而却忠心于曹操,替曹操攻城杀敌。(曹操为何怕

24、庞德有叛心?庞德是如何“与大王出力”的?没有写出一个要点,得0分)(7)要点疏漏例1:因为庞德的兄弟在刘备阵营谋事,曹操担心其叛变,故不让其当先锋。庞德后来与于禁一同进攻关羽,却遭遇关羽水淹七军,被俘。关羽招降,庞德誓死不降,而于禁却投降了,庞德始终忠于魏,最终殒命。(3分,情节要点未提及)例2:因为庞德的兄弟及旧主马超均在蜀军中担任要职,曹操因此不信任他,怕他反戈,所以不让他当先锋。庞德抬棺出战,与妻子儿女告别,以表示死战的决心。曹操才让他当先锋,与于禁一同对抗蜀军。(2分,情节要点未提及)考场优秀答案示例:例1:(1)庞德之兄与庞德的故主马超此时正辅佐刘备,于禁提醒曹操提防,操醒悟,纳下庞

25、德的先锋印。(2)庞德备下棺椁,与于禁前往樊城对抗关羽。庞德射中关羽一臂,迫使关羽暂时收兵。但最后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则拼死战斗,誓死不降而被斩首。(5分)例2:(1)丫头口胡诌晴雯死后成了芙蓉花神。(2)宝玉作了一篇诔文,名曰芙蓉女儿诔,并备了晴雯素喜的四样吃食,于黄昏之时命丫头端至芙蓉前,自己把诔文挂在芙蓉花上,泣念诔文祭奠晴雯。(5分)【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摒弃投机心理,全面梳理。要让学生明确,文学名著阅读的简答题,除了考查主要人物的主要故事情节外,还考查与主要故事情节发展、主要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的重要情节,以及非主要人物在名著中极具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事件,例如本次考查的关于庞

26、德的情节。2. 讲究识记方法,让学生掌握抓主线、联想、比较等强化记忆的方法。如以刘备集团的兴衰为主线,以三大战役为节点梳理,使全书主要情节了然于心;又如由34回“的卢救主”联想到63回的“的卢妨主”,由“单骑救主”联想到“截江夺阿斗”,做到前后情节梳理明确,不混淆。3.强化审题训练,明确答题方向。简答题一题两问,设问具体,切入点小,且题干往往对要求叙述的故事情节有所提示,因此,要指导考生根据提示锁定叙述目标,然后针对所问答出故事要点,而不必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也不必拘泥于原著的细枝末节。第9题【考查内容】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综合能力。本题从论语孟子中各选取一段,让考生概括两个选段观

27、点的共同之处,并简述孔子、孟子的话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本次试题对疑难词句作了详尽的注释,已经帮考生解决了文字障碍,关键在于理解。【能力层级】C级。【存在问题】1曲解文意。例1:(1)仁者爱人,人人平等。(0分)(2)孔子的话侧重于因材施教,而孟子的话侧重于环境施教。孔子认为人应该以他的才华去学习,而孟子则认为一个人的才华是因环境而来,在好的环境,不管好坏的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施教。(0分)例2:(1)均主张因材施教。(0分)(2)孔子更注重教育应当从有天份的地方入手,而孟子则更注重要从贤德、中庸方面去寻觅人才。(0分)例3:(1)两个观点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人和。(0分)(2)孔子的话侧重于达到仁的根

28、本是人和,孟子的观点侧重于“能者多劳”。(0分)例4:(1)要有教无类,对于不贤能的人一视同仁,要教育。(0分)例5:(2)孔子更侧重于自身的反省,通过自己与他人对比来使自己进步。而孟子则强调外界的影响,只有外界达到了,才会反作用于自身。(0分)例5:(2)孔子的侧重点是偏向有才的人,而孟子是偏向无才的人。(0分)2空泛概括。例1:(1)都在讲述人能否达到“仁者”的条件。(0分)例2:(1)都是讲促成仁礼贤德的方法。(0分)例3:(1)共同之处是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0分)例4:(1)如何成为贤才。(0分)3.以翻译代替提炼、分析。例1:都是强调贤能的人在自己做好之后要帮助不贤能的人

29、。(1分)例2:孔子认为想要使自己立足于世,就要使别人立身于世,自己想要的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孟子认为要使合乎中道的人教育不合乎道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没有才能的人。(2分)考场优秀答案示例:例1:(1)孔孟都强调在自己合乎中道通达而立于世的时候也要推己及人,帮助他人。(2分)(2)孔子强调了自己立世也要帮助别人立世,自己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强调的是行仁的一种方法;而孟子同时也提出自己已合乎中道,有才能时要帮助不及自己的他人。他不仅强调了教育他人,推己及人行仁义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达到更高境界的方法和不照此做带来的后果,相比孔子更进一步。(4分)例2:(1)做到推己及人

30、,自己先要具备贤德,才能要求别人也具备。(2分)(2)孔子认为仁人应该做到推己及人,要以身作则,才能为别人所效仿。若做到这样,便是仁的开端了。孟子认为合乎中道的人应该教育不合中道的人,要是他们没有做到这样,那么便违背中道,有伤德行,便与不贤能之人一样,强调贤人要教化不贤之人是他们的义务。(4分)例3:(1)推己及人是“仁”的方法。(2分)(2)孔子侧重点在于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也要帮助别人达到,此为“仁”的方法。孟子的侧重点在于贤能的人要教育熏陶不贤的人,才能达到德行的标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4分) 例4:(1)两个选段皆指出君子应当推己及人。(2分)(2)孔子侧重从自身行为规范来谈论推己及人

31、,孔子认为有仁德的人想显达、立身也会使他人如此,推己及人是接近仁德的方法;孟子侧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孟子认为合乎中道的人应该教育、熏陶不合中道的人,这样才能达到德行的要求。(4分)【教学建议】1.把握孔孟思想的核心。文化经典考查的是思想,要引导学生把握孔孟思想的核心。可借助国学基本教材和我市高二学年所用的文化经典选修教材梳理。2.理解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要让学生过好文言翻译关,尽可能读懂文本。教师可对两部文化经典中的文言知识作适当点拨、归纳,让学生在读懂文化经典的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能力。3.规范答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我省近年高考文化经典试题,注意参考答案的构成,发现、改进自己答题的不足,做到规范答题。第11题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阅读是一个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文章第一段为了表明作者“说理文对于我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一中心,从说理文重要性、必要性入手说起,接着分析社会现状,从而得出结论。11题得分较低,平均1.5分,得分率50%,错误点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不理解题目的含义,不知道思路题回答的样式,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