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838.04KB ,
资源ID:106105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10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摸底前练习一生物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摸底前练习一生物试题.docx

1、解析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摸底前练习一生物试题高三生物摸底前模拟练习 1一、选择题1.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C.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 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答案】D【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需识记相关知识点进行答题。【详解】A. 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 B.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在机体内脏受到外力冲击时具有缓冲作用,B正确;C. 维生素D属于脂质,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 D

2、. 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不能分解纤维素,D错误。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上均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C. 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无关D. 细胞核核膜消失和重建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答案】B【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且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原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动物体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消失和重建。【详解】A. 线粒体的外膜

3、上不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错误;B.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C. 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关,C错误;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核膜和核仁都会发生消失和重建,D错误。3.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将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 ADP。以下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 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影响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B. 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 ATP 水解酶C. 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平衡维持有关D. 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4、【答案】A【分析】本题为信息分析题,通过题意“腺苷酸激酶能将 ATP 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 ADP”可知,该酶可以催化ATP 分子的水解。【详解】A.葡萄糖分子不能进入线粒体,A错误;B. 据分析可知,腺苷酸激酶能促进ATP的水解,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B正确;C. 腺苷酸激酶能促进ATP水解的同时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C正确;D. 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点睛】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

5、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4.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B. 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C. 低温时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D.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

6、氧化酶活性增强,促进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温度对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冷害初期细胞呼吸增强,释放能量增多,有利于抵御寒冷;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氧化酶与可溶性糖合成淀粉无关;低温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结合水含量增加,以适应低温环境。【详解】A. 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释放能量增加,利于抵御寒冷,A正确;B.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供能减少,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B正确;C. 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加,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C正确;D.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使细胞呼吸减弱,氧

7、化酶与淀粉分解无关,D错误。5.图表示某生物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 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 数为2 时表明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B. DNA 数为 4 时染色体的数量增加了一倍C. DNA 数为 2 时适于计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D. 此图表明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量少【答案】A【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G1、S、G2期。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中DNA含量,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为2时,细胞处于G1期;DNA含量由24时,细胞中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细胞处于S期;DNA含量为4时,细胞处于

8、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A、细胞中DNA数为2时,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中的G1期,A正确;B、DNA数为4时表明细胞中核DNA含量增加一倍,此时细胞处于G2期、分裂期,只有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B错误;C、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此时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为4,C错误;D、此图只能说明分裂期较短,但不能表明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量少,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关键是读取题干和题图信息:横坐标表示细胞中的DNA含量,因此只有分裂结束及DNA复制前细胞中DNA含量为2,末期时细胞中出现两个核,但仍是一个细胞,此时细胞中DNA含量应为4。6.观察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

9、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B. 核膜在分裂间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C. 子细胞核膜完全来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D. 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答案】D【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由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组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核膜被标记上了放射性,其在分裂期形成了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且分裂结束后形成的每一个子细胞的放射性基本相同。【详解】核膜有两层,因此其是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的,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核膜在分裂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

10、可知,形成的每一个子细胞核的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说明母细胞核膜在每一个子细胞中是均等分布的,也说明了子细胞核膜不可能完全来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C错误;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D正确。7.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M13的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 M13的DNA复制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C. 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M13以标记蛋白质D. M13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答案】B【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DNA,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详解】M

11、13的DNA分子是单链的,因此其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A错误;M13的DNA复制过程是亲本DNA形成子代DNA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现象,B正确;M13丝状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C错误;M13丝状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不可能有核糖体,D错误。8.下图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tRNA是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B. tRNA分子一定含有氢键C. tRNA分子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D. 不同tRNA携带的氨基酸一定不同【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

12、,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详解】tRNA是相关基因转录的产物,A正确;据图分析,tRNA分子一定含有氢键,B正确;tRNA分子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C正确;不同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能相同,D错误。9.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H基因表达产物是A、B血型

13、表现的基础C. 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D. 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答案】D【分析】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故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由图可知:凡是基因型为hh-的个体都是O型血,说明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B正确;C、基因型为hh-和iiH_的个体都是O型血,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如iiHh与IBihh,C正确;D、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血型是可以发生变异的。因此

14、在判断亲子鉴定时,不可以只依据血型来判断,D错误。故选D。10.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21-三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母亲年龄(岁)20242529303435唐氏患儿发生率(10-4)1.192.032.769.42A. 抽样调查时应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C. 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D. 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答案】C【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母亲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在实验年龄范围内,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

15、不断增加,尤其母亲年龄大于等于35岁后发生率更高。【详解】对于唐氏综合征的抽样调查应该兼顾地区差异等因素,以增大取样的随机性,A正确;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患者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引起的,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B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只能说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与母亲年龄有关,但是并不能说明与父亲年龄无关,C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当母亲年龄大于等于35岁后,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D正确。11.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为进行Y/y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用该突变株做父本,与不同的三体

16、(2N+1)绿叶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F1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F2,下表为部分研究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母本F2代表现型及数量黄叶绿叶9-三体2111010-三体115120A. F1中三体的概率是1/2B. 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C. 突变株基因y位于9号染色体上D. 可用显微观察法初步鉴定三体【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该大豆黄叶突变体基因型为yy,与不同的三体绿叶纯合子(YY或YYY)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三体植株的基因型为Yy或YYy,再与突变体黄叶yy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黄叶(yy):绿叶(Yy)=1:1或黄叶(1yy):绿叶(2Yy、1YYy、2Yyy)=1:5。根据

17、表格分析,当母本为9-三体时,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101:5,说明母本基因型为YYY,则说明Y、y在9号染色体上;当母本为10-三体时,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5:1201:1,说明母本基因型为YY,则说明Y、y不在10号染色体上。【详解】三体产生一半正常配子、一半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因此三体与突变体植株黄叶yy杂交,后代中有一半是三体,A正确;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或YY,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突变株基因y位于9号染色体上,C正确;三体比正常植株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正确。12.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

18、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 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化学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 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 对配偶的选择属于种群内部因素,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 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答案】D【分析】由题意知,雄性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对生存不利,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雌孔雀选择大尾屏个体的交配,会使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频率增加,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详解】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

19、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错误;C、雌孔雀选择大尾屏个体的交配,会使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频率增加,而小屏尾个体由于交配机会少,小屏尾基因向后代传递的概率低,进而使后代小屏尾基因频率降低,C错误;D、由题意知,雄性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对生存不利,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对繁殖有利,故说明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

20、的能力。13.图为探究2,4-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及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适宜浓度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根仲长B. 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全部来自施加的2.4-D溶液C. 培养6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溶波浓度也是10-8mol/L【答案】C【分析】由曲线可知,培养6天生根长度最长,并且每条曲线都是在10-8mol/L左右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据此分析结合各选项问题判断。【详解】A、适宜浓度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根伸长,A错误;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一部分来自于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另一部分来自施加的2,4-D溶

21、液,B错误;C、据曲线可知,培养6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D、据图可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在10-8 mol/L附近,但不能确定10-8mol/L就是最适浓度,而且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D错误。故选C。14.在冬季长跑过程中,人体会进行复杂的稳态调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过程B. 皮肤血管舒张,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C.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D. 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答案】B【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

22、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同时受大脑皮层的调控,A正确;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B错误;葡萄糖分解加快以增加产热量,导致葡萄糖浓度降低,则机体调节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D正确。15.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推断

23、错误的是A.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B.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C. 葡萄糖经GLUT4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糖原也可转化为非糖物质D. 若信号转导出现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详解】A、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

24、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因此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正确;B、胰岛素与蛋白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则不利于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正确;C、血糖浓度较高时,葡萄糖经GLUT4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糖原,也可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增加葡萄糖的去路来降低血糖,正确;D、胰岛素与蛋白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

25、转运能力,如果信号转导障碍,则不利于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错误。故选D。16.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需要受体的识别和ATP供能B. 巨噬细胞MHC-II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效应T细胞C. 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D. MHC-II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巨噬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将细菌吞入细胞,然后与溶酶体结合;MHC-II分子在核糖体合成后,先进入粗面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然后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详解】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方

26、式是胞吞,需要受体的识别和ATP供能,A正确;巨噬细胞MHC-II将细菌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B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都会发生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过程,C正确;MHC-II加工及定位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以及呈递抗原的过程,明确在特异性免疫中唯一不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17.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孢子。一经感染,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形成“僵尸蚂蚁”。木蚁死

27、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孢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B. “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C. 木蚁和真菌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 “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被某种真菌感染后的木蚁变成了“僵尸蚂蚁”,而真菌利用木蚁的营养物质并从木蚁的头部萌发,待孢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说明真菌与木蚁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详解】被真菌感染后的木蚁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咬住中央叶脉一动不动,说明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

28、经系统,A正确;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说明“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真菌与木蚁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C错误;“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所以真菌可以从其头部萌发,D正确。18.对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林土壤动物类群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经营强度土壤动物类群(种/m2)杂食腐食植食捕食总计粗放经营林(低强度)245314笋竹两用林(中强度)333312 笋用林(高强度)13318A. 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 土壤中的腐食动物作为分解者有利于物质循环C. 结果表明过度经营会降低土壤动物

29、的物种多样性D. 不同的经营强度会改变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答案】A【分析】根据表格分析,不同经营强度下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笋用林(高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低,粗放经营林(低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详解】由于土壤小动物的体积较小,因此一般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A错误;土壤中的腐食动物为分解者,且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已知,笋用林(高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低,粗放经营林(低强度)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说明过度经营会降低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C正确;表格中不同的经营强度下的物种丰富度不同,说明不同的经营强度会改变自然群落的演替方向

30、,D正确。19.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或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B. 可以选择鸡血或香蕉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C.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D. 利用盐酸解离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散开【答案】C【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含有DNA的生物组织均可作为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材料,且DNA含量越高越好;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装片的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详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黑藻叶片细胞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两者都使得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颜色,便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

31、A正确;鸡血细胞、香蕉细胞都含有细胞核,DNA含量较高,都可以作为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材料,B正确;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利用盐酸和酒精组成的解离液处理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散开,D正确。20.以下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B. 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动物细胞核全能性C.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答案】B【分析】细胞工程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过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核移植技术等。【详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增殖,B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C正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利用动物细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