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5.97KB ,
资源ID:106096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09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docx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75)学院名称((盖章): 心理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4年7月10日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科目大纲(代码975)一、考核要求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该课程旨在探讨作为个体的人,其心理、行为的独特模式及特点;同时,该课程也致力于考察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其心理、行为发展形成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 该课程的考核,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术;(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二、

2、考核评价目标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有关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经典研究及基本观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三、考核内容第一章 人格心理概述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目的要求:掌握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基本特征,以及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取向;了解人格心理的主要理论流派、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考核内容:一、人格的定义 1人格的定义2人格的基本特性二、人格的主要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学派;2特质学流派; 3人本主义流派;4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流派5认知学流派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一、人格心理的研究过程1.人格心

3、理学的基本特点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观察与描述;理论与假设;检验。二、主要研究途径1.临床研究也称为个案研究(Case Studies)。代表人物沙可、弗洛伊德、莫里、罗杰斯、凯利等人。2.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取向有代表人物高尔顿、皮尔森、卡特尔、艾森克等人。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结论。实验研究取向的代表人物有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人。第二章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目的要求:掌握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思想渊源、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人格发展的认识。了解弗洛伊德的基本研究

4、方法,及其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考核内容: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思想渊源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2.古代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生物学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分析的作用二、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结构1.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由不同水平的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无意识、前意识、意识。2.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3.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

5、能。第二节 人格发展阶段论一、性、里比多、动欲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二、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1.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2.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3.弗洛伊德发现有几种典型的人格特征:口腔型特征、肛门型特征、性器型特征、生殖型特征。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一、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基本概念。二、梦的

6、解析1.显梦和隐梦2.梦的解析和梦的制作三、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批判 1贡献 2批判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人格的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异同以及分析心理学、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等的研究概况,掌握阿德勒、荣格、哈特曼等人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考核内容:第一节 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转变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1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发生的两次大的分裂。阿德勒背离弗洛伊德;荣格背离弗洛伊德220世纪30年代,精神分析再次分裂奥托兰克、弗伦克兹相继背离弗洛伊德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 1.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的根源 2.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异同第二

7、节 分析心理学一、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1.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2.荣格人格动力理论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心理值实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等量原理和熵增加原理;心理能量的前行和退行;能量输导系统;象征;3.荣格人格发展理论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4.荣格心理类型学态度类型;功能类型;态度类型和功能类型的组合三、分析心理学简评第三节 个体心理学一、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理论1.人格动力学理论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而自卑与补偿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2.生活风格理

8、论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Life-Style)。3.个体发展理论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有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论。4.社会兴趣理论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作。二、个体心理学简评第四节 自我心理学一、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创伤范式、内驱力范式和自我范式三个发展阶段。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她强调自我约束本我,提出和归纳了10种

9、自我防御机制,并提出了六种发展路线。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1939年哈特曼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建立。三、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自我及其同一性2.人格发展渐成说第五节 人格的社会文化理论一、社会文化学派的人格理论1.霍妮的理论2.卡丁纳的理论3.沙利文的理论4.弗洛姆的理论第四章 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识记各个人格特质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各个人格特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艾森克和卡特尔人格测验量表的使用,正确评价人格特质理论的贡献与不足。考核内容: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人格概念人格是由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构

10、成人格的基本单位。二、对特质的描述1.特质的概念2.特质的特点3.特质的种类三、机能自主性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四、自我统一体自我统一体又称“统我”,用来描述统一于单一概念下自我的各个方面。完善的统我机能从出生到成年经过了八个阶段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一、特质概念卡特尔将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要素,认为特质是建构人格的砖石,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到了16种独立的特质,即16种根源特质,简称16PF。二、特质分类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3. 动力特质三、卡特尔16PF调查问卷第三节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一、人格等级模式艾森克把人格等级

11、模式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二、人格维度艾森克将人格分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三、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以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种人格维度为基础,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它是自陈量表,有成人和少年两个版本,各包括四个分量表:E-内外倾;N-神经质;P-精神质;L-测谎量表。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节 大五与大七人格一、五因素人格理论 1.词汇学方法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2.大五人格(OCEAN)二、大七人格第五章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本主义各个人

12、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识记、理解这些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学会把患者中心疗法应用于人格障碍的治疗实践中。考核内容:第一节 马斯洛的人格心理学观点一、需要层次论 1.七种基本需要 2.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二、自我实现者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三、马斯洛的几个人格心理学概念1.约拿情结2.存在性需求3.高峰体验四、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评价第二节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一、自我实现倾向罗杰斯相信所有行为都受自我实现倾向的制约,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具有的潜能。二、积极看待自我的需要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希望获得积极看待的需要,这种需要包含了要求获得他人或自己关注、赞

13、赏、接受、尊敬、同情、温暖与爱。三、自我概念四、正常人格发展和活动1.机能完善者的特征2.机能完善者的形成五、患者中心疗法1.人格改变的六个必要和充分的条件2.患者中心疗法的过程3.患者中心治疗的结果第三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人格理论一、人格的概念罗洛梅还认为人格的另一个因素是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即个性。如果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就必须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二、健康人格的六个特征 中心性、自我肯定、参与、觉知、自我意识以及焦虑。第六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人格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关于各个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识记并理解这些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这些人格理论的主

14、要区别,掌握相应的人格改变和矫治方法。考核内容:第一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一、条件反射与人格1.应答性反应2.操作性反应 二、强化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1.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2.强化的类型3.强化物的来源4.强化的安排5.行为的消退6.自然恢复7.类化8.分化三、行为的矫正和塑造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相倚原理”第二节 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论一、学习的四个要素1.内驱力2.线索3.反应4.强化二、学习的实质学习是由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四个要素构成。三、冲突1.接近接近式冲突又称双趋式冲突2.回避回避式冲突又叫双避式冲突3.接近回避式冲突又称趋避式冲突4.双重接近回避冲突又称双重趋避式冲

15、突第三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论一、行为预测理论罗特认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二、控制点理论1.内外控的含义2.内外控制量表三、行为改变罗特认为人有六种广泛的心理需求: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观察学习1.观察学习的概念2.替代强化3.榜样的呈现方式身教和言传4.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二、自我效能感1.自我强化2.自我效能感三、行为适应与治疗班杜拉认为在考察人格发展、行为适应和适应不良等问题上

16、应该重视个人的预期、行为目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认知学派各个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并识记这些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正确评价人格认知理论的贡献与不足。考核内容: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1.内部原因2.外部原因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一、认知风格1.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使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知活动特征或方式。 2.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场依存场独立性”是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的参照的对比倾向。这一倾向可以通过维特金等设计的棒框测验,身体顺应测验和转屋测验来测定。二、心理分

17、化理论三、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第三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一、人格构念论体系1.人是科学家2.构念的概念及CPC循环3.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二、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三、理论评价第四节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一、米歇尔的社会认知论体系1.认知的个体变量米歇尔列出五个变量来说明我们行为中稳定的个体差异,它们是能力、译码和分类策略、预期、主观价值、自我调节系统。2.原型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原型可用于区别人,原型的运用有利有弊。二、图式理论1.图式2.自我图式三、理论评价第八章 人格测量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和人格测量的三大技术:问卷测量、投射测量

18、和行为观察法,以及它们的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考核内容:第一节 人格测量及其一般问题一、人格测量 人格测量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在心理册立史上,首先提倡用科学方法测量人格的是英国学者高尔顿。二、人格测量的真实性问题第二节 人格的问卷测量一、自陈量表 人格问卷测量就是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回答这些问题,根据受测者的答案,去测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为完成这种人格测量而编制的测量工具叫自陈量表。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 哈撒韦和麦金利与40年代编制,

19、共566个题目,有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 三、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种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恃强行、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四、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与1975年编制,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精神质、外倾性、神经质。该文卷有成人和少年问卷两种。第三节 人格的投射测验一、投射测验的含义和特征 投射式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欲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中的心理倾向。投射技术是由莫里在1938年最早使用。投射测验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二、罗夏墨迹测验 出版于1921年,共10张图片。实验过程分

20、为三个阶段,自由联想阶段、提问阶段、极限试探阶段。测验根据四个方面内容计分,反应部位、决定反应因素、反应内容、普遍性反应。三、主体统觉测验测验包括30张黑白图卡和1张空白卡。测验结果可以从六个角度去分析。第四节 人格的行为观察法一、行为观察法的特点 1.行为观察法的特点2.行为观察法的类型二、情景测验 情景测验指在控制情景下观察受测者行为的评估方法。有军事情景测验和无领导团体讨论两种。三、行为评定第九章 人格障碍及其矫治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格障碍及其基本类型,理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研究及行为特征。考核内容: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一、人格障碍含义二、人格障碍的特征三、人格障碍的分

21、类第二节 人格障碍表现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历史二、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行为特征第十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诶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研究的常用术语、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考核内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辨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二、社会心理学

22、的具体研究方法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档案研究法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1.孕育时期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第十一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理解社会化的基本理论。考核内容: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一、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历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

23、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三、社会化的内容1.政治社会化2.道德社会化3.性别角色社会化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学说1.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 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2.埃里克森的观点人生分为了八个阶段。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从认知角度来研究

24、人的社会化。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学说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四、正常成熟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五、群体社会化理论由 J.Harris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此理论受行为遗传的影响很大。第十二章 社会角色目的

25、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角色的定义、分类、有关的理论;以及角色的学习、扮演与冲突;性别角色的差异及有关的理论等。考核内容: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一、社会角色的定义1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2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 3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二、社会角色的分类1.角色存在形态2.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3.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 4.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5.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6.角色的参与程度第二节 角色理论一、结构角色论 林顿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

26、自的角色。二、过程角色论特纳以社会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第三节 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一、角色学习1.形成角色观念2.学习角色技能二、角色扮演1.米德的观点认2.戈夫曼的观点三、角色冲突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一、两性差异1.生理差别 2.心理差异 3.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职业成就二、性别差异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2.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

27、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4.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5.性别发展阶段论: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第十三章 社会动机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动机的涵义、特性和类型;了解国外动机理论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理解挫折、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等概念。考核内容: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1.社会动机的涵义2.社会动机的特性二、社会动机类型1.成就动机及相关的研究2.权力动机及相关的研究3亲和动机及相关的研究第二节 动机理

28、论一、国外动机理论1.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从性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以马斯洛为代表的需要层次说3.动机系统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也指出了动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个体行为的动因是个体素质的各个要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的社会实践是行为动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动力。第三节 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一、挫折1.挫折定义2.造成挫折的原因 二、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印象

29、形成的一般原则、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考核内容: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二、社会认知的特征1.选择性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3.防御性4.认知的完形特征三、社会认知的图式1.图式定义2.分类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一、认知者因素1.原有经验2.价值观念3.情感状态4.认知偏见 二、认知对象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三、认知情境因素认知情境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和背景参考。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一、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1.一致性2.评价的中心性3.中心特性作用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包括平均模式和增加模式第五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三、凯利的归因理论四、维纳的归因理论五、归因偏差第十五章 社会态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以及态度测评的基本技术方法;了解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考核内容:第一节 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1.态度定义2.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