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75KB ,
资源ID:106060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06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docx

1、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三峡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 (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 ) 素湍绿潭( ) 故渔者歌曰 故: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间千二百里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而往,暮而归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 B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C哀转久绝忽

2、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4、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A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7、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的静景,也

3、描写了“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 和 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水势盛大,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8、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9、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10、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 它着力渲染了 。1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原句: 理由

4、2:原句: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

5、思路清晰。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1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1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17.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4分)答: 18.三峡风光,美

6、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4分)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一)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

7、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二)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三)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晓雾将

8、歇:( )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 )(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2.简答。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 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 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四)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分)念无与为乐者

9、 相与步于中庭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五)(A)记承天寺夜游(B)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皎然:洁白的样子。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剡(shn):县名,今浙江嵊县。就:拜访、访问。经宿:

10、一整夜。 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4分) 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3分) 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盖

11、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之列。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念无与为乐者 念: 相与步于中庭 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作者描绘的世界: 作者的心境: 10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湖心亭看雪(2011年湖北咸宁)【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3、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虽乘奔御风( )其间千二百里( )是日更定( )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

14、山高。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9.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1分)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是日更定矣( ) 余拏一小舟 ( )拥毳衣炉火(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

15、,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二、2007威海市(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4题。(4分)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2分) 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

16、“痴”?(2分) 三、 2007年达州市(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620题。(14分) 【甲】 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乙】 湖心亭看雪 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18、【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 19、(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

17、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分) 答: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2分) 答: 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五、2010石狮市(一)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610题。(15分)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_(

18、朝代)文学家。(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A余拏一小舟( ) B上下一白( ) C客此( ) D及下船( )9翻译下列句子。(5分)(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

19、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六、(2011年湖北咸宁)【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虽乘奔御风( )其间千二百里( )是日更定( )湖中

20、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

21、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七、2012年中考(福建泉州)湖心亭看雪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7解释加点词。(4分) 余孥一小舟 见余大喜 及下船 客此 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5分)9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

22、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参考答案一、参考答案: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1(2分)此 时欲 下 一 语 描 写不 得。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23(2分)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1分);西

23、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分)。24(2分)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1分);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1分)。(语意相近即可)二、参考答案:(共4分)13.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能全面描绘出文中所写景物1分,语句连贯通顺1分,共2分)(直接翻译原文也可)14.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三、参考答

24、案:16、D;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18、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19、(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D。四、参考答案:18(1)客居 (2)这(3)起,兴起 (4)刚好,恰巧19A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答案要点:甲文 (1)表达

25、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五、参考答案:(一)6、张岱 明末清初 7、携、带,全、都,名词活用为动词 客居,等到 8、C 9、(1)(2分,“绝”0.5分,句子翻译1分,语意通顺0.5分)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2)(3分,“惟”0.5分,句

26、子翻译2分,语意通顺0.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10、D(侧面烘托)六、答案:1、(2分)即使 代词,那 代词,这 都2、(2分) D3、(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4、(2分) A5、(4分)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

27、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七、2012年中考(福建泉州)6(3分)B7(4分)通“桡”(携,带拿) 非常,十分 等到 客居,寓居8(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 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意思对,略有文采满2007-2013年湖心亭看雪中考题 分;其余答案酌情扣分)9(3分)C9. 张岱 文学 (共1分,每空0.5分)10. “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或“指初更以后”;或“晚上八点左右” 今作“拿”,牵引;或“牵引” 一种毛制的衣服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或“酒杯”(共2分,每小题0.5

28、分)11. 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1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共2分,答出一句即可)13.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共3分,第一问2分,作者和金陵人“痴”的表现各1分;第二问1分) (乙)(5分) 1、阳光 飞奔的马 真、实在 早晨 缺 (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溯流而

29、上 快 2、B 3、C 4、A 5、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8、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9、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意思对即可) 10、“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11、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2、(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