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41MB ,
资源ID:106001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001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小组胶州湾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小组胶州湾实习报告.docx

1、第三小组胶州湾实习报告近海调查实践航次报告编号:2013-Jiaozhouwan-03编者:第三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学系2013年5月一、调查目的二、航次计划 1.站位设计 2.预计时刻计划三、观测项目和方法 1. 透明度、水色、海况、风速、水深、流速的观测 2. 采集水样 3. RBR620的使用过程 4. 水样盐度测量四、工作岗位与人员分配 1. 工作岗位 2. 人员分配五、仪器名称及数量六、观测过程1. 观测时间:2013年5月23日2. 到站时间见表33. 航迹4. 调查日志七、所获数据及结果 1. 站位经纬度 2. 现场水深 3. 透明度、水色、海况 4. 风向、风速、云量

2、 5. 海流流向、流速 6. 现场水温、盐度、流速、密度 7. 采水样品温度、盐度八、初步结论1. CTD数据分析2. 直读式海流计数据分析3. 天气要素分析九、致谢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共设计10个站位,进行大面观测。于不同站位根据其水深决定观测层次,对各层次的流速、盐度、温度、 水色、透明度等进行数据收集,并采集水样,同步观测海况、风速等天气状况。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海洋科学研究数据的获取、分析的全过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要领。同时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让组员了解海洋调查的详细流程,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相互协助能力,锻炼并强化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增加大家对海洋的兴趣,提高对海洋科

3、研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培养起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从事海洋调查研究事业打好基础。二、航次计划1.站位设计胶州湾10个站大面观测,大约每三海里一站,每站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各站位的具体位置见表1:序号站号东经北纬水深01F112017.1003604.1002002F212016.9003603.7002503F312016.7003603.3002704F412016.5003602.9003005F512016.5003602.6002806F612016.4003602.3003007F712016.2003601.9003708F812016.00

4、03601.5002509F912015.8003601.2002710F1012015.6003600.9007.0表12.预计时刻计划离港(9:00)F1(9:25)F2(9:50)F3(10:20)F4(10:40)F5(11:00)靠岸抛锚休息,午饭时间(11:30)F6(12:30)F7(13:00)F8(13:20)F9(13:40)F10(14:00)回港(14:45)三、观测项目和方法1.透明度、水色、海况、风速、水深、流速的观测(1)透明度:将透明度盘在船上背光一侧垂直放入水中,直到看不见,往上稍微提升一点又能看见为止。记下透明度盘所在深度作为透明度。到站观测,观测时应避免船

5、排水口的污水的影响。(2)水色:根据透明度的水深,将透明度盘提升到原来的一半,使用水色计进行目测,在水色计上寻找与透明度盘上颜色相同的试剂,记下该试剂的编号作为水色,分为121个色级。观测的注意事项与透明度观测一样。(3)海况:目测。分09级,详细见表2海况级海面征象0海面光滑如镜1波纹2风浪很小,波峰开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的3风浪不大,但很触目。波峰破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4风浪具有明显的形状,到处形成白浪5出现高大波峰,浪花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6波峰上被风削去的浪花开始沿海浪斜面伸长,呈带状7风削去的浪花布满了海浪斜面,有些地方到达波谷8稠密的浪花带布满了海

6、浪斜面,海面因而变成白色,只在波谷某些地方没有浪花9整个海面布满了稠密的浪花层,空气中充满了水滴与飞沫,能见度显著降低表2(4)风速:手持风速仪测风速。(5)水深:船长通报(使用回声测深仪),各小组记录。(6)流速:直读式海流计,ADCP。2.采集水样(1)将带有长度记号的长绳系在采水器上。(2)到站后下放采水器,到指定深度后往上提,注意中途不能停顿,更不能下放。采水器出水时注意不要碰到船舷。(3)用采到的水样清洗水样瓶2次,然后装满水样,盖好盖子。(4)在水样瓶上做好标记,表上年月日、采样站位、采样层次。(5)倒掉剩余的谁,收拾好绳子将采水器放到稳妥的地方,等待下一站观测。3.RBR620的

7、使用过程(1)打开旋盖,连接仪器与电脑。打开“RBR software”。点击菜单栏中的“configuration”,选择对应的com口。(2)点击菜单栏中的“setup”,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左半边,点击“sync to PC”;在右半边点击“thresholding”的下拉菜单,选择“Start when above threshold”。选择阀值为20,点击“OK”。“sample period”中选择“let me choose”,将时间间隔设为1秒。点击“accept”点击“enable logging”。弹出一个对话框,点击“是”。(3)将仪器放入水中,先感温半分钟,下放。(4)连

8、接仪器与电脑,导出数据。Retrieve datastop输入文件名no comment(5)Setupsync pcrusume/enableerase old readings关闭软件。4.水样盐度测量具体过程参照ysa2-2型盐度计的使用方法。(1)打开电源,仪器自检。(2)标定。导入标准海水,输入R15,设置T与S。(3)测量样品海水:要均匀水样,并将其导入仪器,第一次导入不进行测量,第二次导入后先测温度再测盐度。(4)测完后导入蒸馏水,清洗仪器,关掉仪器。(5)整理好实验用具,推进水样瓶架。四、工作岗位与人员分配带队老师:马学强、李延坤研究生:刘子洲组长: 1.工作岗位(1)ADCP

9、的投放,站位记录,透明度、水色观测。(2)使用直读式海流计测流。(3)投放CTD。(4)测风速,采集水样。2.人员分配第一小队: 第二小队: 第三小队: 第四小队: 注:每小组完成两个站的工作后将数据导出,然后轮换工作岗位。第9、10站工作岗位不变,第10站后将所有数据导出,并备份。五、仪器名称及数量美国麦哲伦Y500-GPS 一台日本AEM213-D 一台加拿大RBR-620CTD 一台中国天津气象仪器厂DEM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仪 一台直式有机玻璃采水器 二台联想昭阳R2000加固防水笔记本 一台工作服 13 件食品 若干六、观测过程1.观测时间:2013年5月23日2.到站时间见表3站位

10、F1F2F3F4F5F6F7F8F9F10时间9:249:4210:0010:3010:4612:1512:4213:0513:1813:29表33.航迹(见图1)图14.调查日志日 期: 2013年5月23日 天 气: 大雾 微风在这个天气状况良好的日子里,我们近海实习第3小组在学院的马学强老师、李延坤老师及研究生刘子洲学长的带领下展开了胶州湾近海调查工作。我们于7点整准时在小广场集合,8点半到达胶州湾。在各小组熟悉完各自的工作岗位及在完成相关仪器的检查工作后,于9整点正式起航。总体来说,这次出海实习进行的比较顺利。虽然这是大家第一次上船调查实习,但是我们小组无一人出现晕船、恶心的状况。大家

11、正确按照仪器的使用要求进行测量。仪器工作正常。实习过程中同学使用CTD,ADCP海流计,测风仪,透明度盘等仪器对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海流速度,风速,透明度,水色,深度等物理海洋要素进行了观测,并认真记录和保存好数据。此外,今日的海况较好,大家的精神状态饱满,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促使我们顺利完成任务。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通过今天的胶州湾调查实习,我们的感触很深,收获也颇多。第一,我们成功地取得了这次实习内容的数据,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第二,我们很好地将平时上课学到的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去,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付出了实践的行动才会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虽然这次胶州湾实习已经结

12、束了,但是这次实习的经历会促使我们日后的科研调查实习永不止步。七、所获数据及结果1.站位经纬度及现场水深(见表4)站位12345东经12017.07312016.85312016.66112016.4833602.625北纬3604.1703603.7193603.2793602.8833602.625水深2021283034站位678910东经12016.27812015.99312015.98812015.78012015.634北纬3602.3233602.0633601.4843601.1853600.848水深383624177表42.透明度、水色、海况(见表5)站号日期水深(m)东

13、经北纬透明度(m)水色海况19:242012017.0833604.1042.88129:422112016.8933603.6852.681310:002812016.6613603.2792.881410:303012016.4833602.8833.471510:463412016.3883602.6252.891612:153812016.2783602.3232.671712:423612015.9933602.0633.571813:052412015.9883601.4842.871913:181712015.7803601.1852.6811013:29712015.63436

14、00.8482.472表53.风向、风速、云量(见表6)采水样品、天气状况记录表站号日期时间水深(m)表层水样瓶号中层水样瓶号底层水样瓶号风向(度)风速(m/s)云量12013.5.23 9:25207374751123.2大雾22013.5.24 9:42217677781123.9大雾32013.5.25 10:00287980811573.0大雾42013.5.26 10:3030828384452.9大雾52013.5.27 10:47348586871123.1大雾62013.5.28 12:13388889901353.3小雾72013.5.29 12:38369192931804

15、.1小雾82013.5.30 13:07249495961704.8小雾92013.5.31 13:20179798991604.7小雾102013.5.32 13:3171001011021354.1小雾表64.海流流向、流速详细见 胶州湾学生实习海流观测记录报表.xlsx5.现场水温、盐度、流速(1)下放过程CTD实测温盐曲线(见图2图9)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2)上升过程CTD实测温盐曲线(见图10图16)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3)海流流向流速(见图17图2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6.采水样品温度、盐度2013年学

16、生实习盐度测量记录表站号层次时间东经北纬仪器温度盐度水样瓶号1表层9:2512017.0733604.17020.3985 30.9453 73中层20.4251 30.7031 74底层20.4397 30.8909 752表层9:4212016.8533603.71920.4553 30.8865 76中层20.4767 30.9243 77底层20.4949 30.9307 783表层10:0012016.6613603.27920.5110 30.9337 79中层20.5340 30.9397 80底层20.5525 30.9566 814表层10:3012016.4833602.8

17、8320.5709 31.0088 82中层20.5948 30.9822 83底层20.6113 30.9756 845表层10:4712016.3883602.62520.6237 30.9586 85中层20.6349 30.9691 86底层20.6475 30.9751 876表层12:1312016.2783602.32320.6611 30.9672 88中层20.6730 30.9606 89底层20.6851 30.9981 90 站号层次时间东经北纬仪器温度盐度水样瓶号7表层12:3812015.9933602.06320.7010 30.9652 91中层20.7142

18、30.9439 92底层20.7262 30.9407 938表层13:0712015.9883601.48420.7362 30.9677 94中层20.7488 30.9744 95底层20.7613 30.9730 969表层13:2012015.7803601.18520.7804 30.9375 97中层20.7875 30.9336 98底层20.7935 30.9664 9910表层12:3112015.6343600.84820.8046 30.9832 100中层20.8198 30.9681 101底层20.8259 30.9556 102八、初步结论1.CTD数据分析(1

19、)从由实测数据所绘制的图像分析可以看出,海水温度基本在15摄氏度以下;(2)海水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3)在水深为20-25米之间有一个转折点,在此转折点之前,海水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再次之后,海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与大洋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数值不同。(4)对于海水盐度,从理论来讲,海水的盐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比较大,而随着海水深度的变化比较小,在胶州湾的海水盐度可以看成是在同一纬度上的,所以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海水的盐度变化的幅度不会超过0.1度,这和理论是相符合的。(5)另外,我们知道,冷水的密度盐度较暖水是大的,所以,理论上,盐度随着

20、深度的增加应该会有所增加,虽然幅度很小,这一点从图中也可以看出。(6)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下放还是上提过程中,盐度的变化都很不规则,出现很多扰动,结合海流数据分析,可以猜测是由于海流的扰动造成的。(7)上升过程的温度曲线比下放时的要有代表性,应为感温更充分。2.直读式海流计数据分析(1)一般情况下,表面流的流向与风一致或稍微右偏,并且较大。(2)多数情况下次表层以下的海流流向和流速都趋于一致,但又与表层流有所区别,这是由于表层流主要受海面风的作用,而下层海水受潮流的支配造成的。(3)部分站点流向呈现旋转式变化,原因猜测是航道船只的扰动和地形影响。3.天气要素分析(1)当天的海况很好,绝大多数是一级海况,只有第10个站出现2级海况。但当时风速并不算太大,出现较大风浪的原因是海浪成长比较完全,波龄比较大。(2)当天一天都有雾气,所以所有站点的表层温度相差不大。(3)透明度集中在2.5m3.0m之间,而水色也很集中,都在7和8,只有个别是9。九、致谢这次胶州湾实习调查得到了李延坤老师,马学强老师,刘子洲学长及船长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认真的对我们进行仪器指导工作,严谨的态度和充沛的工作热情对我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他们耐心的讲解和帮助下,我们得以成功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胶州湾调查工作并学到相关知识内容,在此我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