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58KB ,
资源ID:105951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95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迟子建的乡土文学创作.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迟子建的乡土文学创作.docx

1、浅析迟子建的乡土文学创作浅析迟子建的乡土文学创作前言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商业化的推而广之,以及整个社会理想主义色彩的淡化,女性文学的文化思考显得更为冷峻与成熟,并呈现多姿多彩的文化姿态。然而在女性文学普遍呈现出抗争与自我意识的大环境下,迟子建的作品算得上一种特异的存在。中国社会快速进入了市场化商品化时代,文学叙事中关于物质欲望和身体欲望的话语也空前膨胀。文学能否不仅仅止于对喧嚣的现实生活做众生相式的描绘,而以相对从容沉稳的心态去发现生活流下面的丰富与立体,则是考量作家精神维度的重要方面。“小说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不得不从看得见的行动世界中掉过头,去关注看不见的内心生活。”迟

2、子建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在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样的一个尺度。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当代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的女作家。从八十年代初走上文坛,迟子建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 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 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在以都市化叙事为主体的90年代,迟子建并没有忘记把视角触向田园化的乡村领地,而是一直致力于描写故乡的风景民俗和人民的生活,她的作品风格清新纯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迟子建独特的取材方式与写作风格

3、,很难归入哪个流派,独特的创作个性令她成为文坛的独行侠。虽然她没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禅妙境,却自有种别样的风情。她的作品里不乏痛苦、挣扎着的生命,恶的存在,却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作者悲悯的态度和温暖的人性关怀。迟子建小说的语言风格朴实大方,简练凝重,文笔流畅,语气舒缓,极富诗意美。其作品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表达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她注重对景物自然、贴切的描写,对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在叙述视角上,迟子建的作品多以儿童视角,甚至是动物的视角描述世间百态。在主题内涵上,迟子建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情怀和温润的忧伤,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爱的

4、追寻。第一章 迟子建小说中的乡土性 第一节 迟子建对传统乡土文学的继承1985年,迟子建发表了她的第一篇乡土小说沉睡的大固其固,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中就体现了她对上世纪的传统乡土文学的继承。从总体上看,20世纪作家切入乡土精神的视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批判意识。鲁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写的乡土小说所表现出的震撼力就在于他在客观而冷竣的叙述描写中将一颗颗病态麻木的心灵解剖开来,站在文化与意识的高度俯视中国人的众生相,对现实中存在的顽固的封建乡土社会结构进行严厉的批判。他所说的“乡愁”,其意义不仅仅是对乡土社会的悲哀和怅惘,也不仅仅是包含了同情和怜悯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多的是以一种

5、超越悲剧、超越哀愁的现代理性精神来关照乡土社会封建结构中窒息“乡土人”的国民劣根性。 第二,矛盾意识。贾平凹、路遥、郑义等一代“知青作家”曾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面对改革,他们试图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革新传统的乡土文化。所以在描写现实变革的矛盾和斗争时,他们把焦点投射到了弥漫于整个社会变革时期所特有的精神主体的复杂情绪和心态上,对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以及人的深层文化性格进行高层次的审美观照。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了解自然是怎样楔入作家心灵,怎样雕琢作家精神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一个作家的作品里,读出弥漫的故乡气息,那是地域环境和风俗民情留在作家精神上的记忆和印痕。迟子建自小在农村成长

6、,经受乡村生活的洗礼,与乡村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联系,来到城市后,与城市文明的格格不入和厌倦使她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乡村,从乡村生活中寻找精神慰藉与心灵寄托,表现出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和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迟子建似乎更喜欢写的是她的故乡故事,人们不难从她的小说中读出她的这种难解的恋乡情结。”她说:“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童年的记忆在她心中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印痕。迟子建曾说,“现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童年经历中的自然画面与生活场景。”可见,故乡生活和童年记忆留下的深刻鲜活的感受,已经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底色和灵感迸发的源泉。对故土家园的深

7、深眷恋构成了迟子建创作的内在动因,虽然她的作品所涉及的思想题材丰富繁杂、创作视角也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与怀想,还是对复杂现实的袒露与展现,总是力图展现那与生命相维系的故土家园,总是力图复现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对东北边陲人们生活的倾情和眷恋。第2节 乡土意蕴的表达一、用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自从开始创作,迟子建的乡土小说就继承了 “乡土文学偏重描绘作家生身之地的风土人情和原乡况味。”的特点。鲁迅是乡土文学风气的开创者,他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言中这样界定“乡土文学”:“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所谓乡土小说”。鲁迅当年为乡土文学下的定义是比

8、较宽泛的,其实,乡土文学主要是指那些离别故乡的作家“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而迟子建离别故乡后,正是本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用“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1、描写熟悉的故乡农村迟子建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她所熟悉的故乡、边疆小镇或乡村为背景来展开故事的。如北国一片苍茫中展现了东北边疆所特有的风光,在深山老林里上演的惨烈而悲伤的故事。白银那中故事发生在一个突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渔汛的黑龙江上游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无名小村白银那。北极村童话描写的是她所热爱的、熟悉的具有浓郁生活底蕴的乡村生活,展现了新鲜奇异,充满着童话色彩的故土风情。在沉睡的大固其固向着月光旅行秧

9、歌亲亲土豆等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了解和感受到大兴安岭的黑土白雪、晨曦暮霭、松林冰河、极光渔汛等新鲜奇妙的北国景色。活跃在故事中的人也多是东北人,这些人或忠厚憨直或敢作敢为,或聪慧果敢或英勇顽强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有鄂伦春人,有淘金者的后代,也有闯关东者的子孙这些都是她所钟爱的乡人,她就像熟悉这片满溢诗意与激情的黑土地一样熟悉他们。2、回忆的重组运用追忆的表现手法展现故乡的人和事。“这种追忆从空间讲是从此地向原生地即故乡返回,从时间上讲,是从现在向过去的时光追溯,而这个过去的时光往往表现在童年”。追忆,是迟子建的小说中一个突出的叙事特征,迟子建作品北极村童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等作品都以追忆

10、的方式来描写故乡和童年。这种追忆的表现手法从迟子建的小说表现看来,已不是偶然或简单的叙述方式了,而是构成迟子建小说的形态和价值所在。北极村童话中描写了小女孩迎灯在农村的姥姥家里自由无拘束的生活,那里的木刻楞房、大黄狗、姥姥、姥爷的菜园都和迟子建在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中所描绘的自己的童年极为相似。“北极村”在她笔下也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意向,迟子建沉溺于童话般的世界里,不停的从各个角度描摹着她的童年故事,并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趋于丰满和深刻在之后的五丈寺庙会原始风景和白银那中,我们继续读到了迟子建所倾心描绘的童年故事和故乡生活的情景。“作为一种对于过去回忆的心理活动,追忆必须以对过去经验

11、的真实记忆为依据,也就是说,它必须依托过去的存在才有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的距离,追忆尽管力求真实,但难以达到真实所以,就文学作品而言,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读者,追忆都因为它不能达到真正的真实,而产生了文艺理论上的审美距离,从而实现了作家追忆的目的。”使故土乡情以记忆重组的方法表现在作品中,成为了艺术加工下的艺术形象。迟子建曾这样说:“北极村童话是我的早期作品,写的几乎是真人真事,但我觉得真正的小说家还是应该用想象力去创造一个世界,我后期虽然走的还是现实的路子,但却开始注意和实践着用想象力去营造一个世界,我觉得这才能体现作家的本领,也就是说,我更注意建构一个现实中的虚构世界。”二、抒情乡土文学的继承

12、“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传奇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营构故事或抒写相思”是乡土文学的又一特征。迟子建从创作伊始就自觉采用了抒情的笔法和浪漫、温情的叙述方式。乡土小说自出现就呈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种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写实小说。另一类则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抒情小说。与写实小说执着于抒写乡土现实不同,沈从文等注重的是理想乡土的营造。这些作家远离乡土,走入城市后,遭遇的是发展畸形的都市文明,他们遂将目光返投于故乡,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现代文明,将记忆中的故土精心过滤,仔细琢磨,除净显见的苦难与血泪,精心建构起美仑美奂的理想乡土。迟子建的小说里,无论是以儿童视角写的故乡小说,还是“都市里的异乡人”或“城市边缘人”小说

13、,亦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描写农村社会变革的小说,迟子建在艺术形式上始终坚持“写实与浪漫相结合”。在她的小说中我们被深深震撼的往往不是故事的情节,也不是承载着人生悲欢离合的主人公身世,而是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温情,流溢在作者笔端的对父老乡亲的浓浓的关爱和对故乡深深地眷恋。读迟子建的小说,有读散文的感觉,优美而温存的感觉。“迟子建不是以人物的思想性取胜,而是靠情绪的纯真,心灵的挚美进入文坛的”。迟子建执着地表达着对黑土地的深情,对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原本静态的无生命的景物在她笔下却充满了灵性,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她在小说北极村童话中是这样写月亮的:“夜幕低垂了,月亮在山坳里不停地拱啊,

14、终于拱出了一点,金黄色的、细长的、像是棵豆芽的月亮边。”在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中,常常用抒情的笔致,营造了美不胜收的情境。我们每读迟子建的一篇作品都沐浴在意境的美、情感的美、语言的美之中,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领略到自然的美、生命的美、绘画的美、诗意的美。迟子建小说中的故乡风光,灵动而鲜活,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例如在雾月牛栏里的文字:“雾气轰轰烈烈地在大地上浮游。太阳像团刺猬一样在浓雾背后变幻不定地动着。宝坠视线模糊,只觉得脚下的路仿佛涂了猪油,踩上去东摇西晃的。扁脸显示出长者风范,冲锋在前,地儿紧随其后,只有花儿听话地跟在宝坠身边。他们四个在大雾中穿行,经过一座座房屋。屋外的黑栅栏在白雾中像是在

15、水中漂游的青鱼。几声清冷的狗吠声响起,接着是一缕金色的鸡鸣。宝坠和花儿同时停下步子,等待鸡鸣声落下。”迟子建继承了抒情乡土文学的抒情性,在其优美的抒情语言基础上,创造出了散文诗般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形成了“诗化小说”的艺术风格。她笔下的乡土是诗意的乡土,生灵是诗意的生灵。沉睡的大固其固里的文字:“他的四周是塔墩上枯黄的败草和塔墩间丰莹的白雪,远远望去,那一个个塔墩宛若一朵朵盛开的黄菊花,而魏疯子,也好象是卧在菊花丛中一样。”迟子建将冰冷而残酷的死亡写成了一首诗,给了一个永远逝去的生命迟子建不仅用诗意化的语言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乡土世界,还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着人们的灵魂。白雪的墓园中这样写道:“母亲一

16、旦活起来,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我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栖息在母亲的眼睛里。”让人在无限的伤感中留住了淡淡的希望。 三、童年视角的运用童年视角的运用是迟子建小说的又一叙事特点。迟子建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睁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周围世界的孩子形象。迟子建也曾说过,她喜欢采取童年视角叙述故事,童年视角使她感到有一种清新、天真、朴素的文学气息围绕着她。翻开迟子建的小说集,许多作品都是以童年记忆为基础,以童心去捕捉灵感、观察世界的,如麦穗、原始风

17、景、北极村童话、北园一片苍茫花瓣饭等等。儿童视角的运用,使迟子建的小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别致的乡土世界。在谈及采用童年的视角叙事时,迟子建说:“我不到二十岁就开始写作了,初始时用儿童视角去看成人世界,绝不是刻意求之,因为那时我身上稚气十足,选择这种表达角度,是自然而然的。”童年那些最深刻的记忆往往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思维类型和情感模式,对于作家来说,童年记忆在情感、思维上始终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迟子建正是由于浓厚的童年情节而不自觉地采用了儿童视角。儿童视角的选择在作品中往往体现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散文化小说风格,一种简单、自由开阔的结构,行文优美流畅,不事雕饰,呈现出散文化和诗话的倾向。四、

18、乡土世界的人性美迟子建的乡土小说是贴近底层,置身民间,带着人文关怀的。她把一种对美好人性的无限向往和礼赞之情,遍洒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综观众多乡土作家之创作,我们会发现现代作家沈从文和新时期作家迟子建的创作呈现出了极其相似的风格和审美追求,成为众多的乡土小说创作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即他们创作文本之上总是笼罩着一层宁静的人性之光。”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迟子建和许多乡土作家一样,都以表现人性的美好作为母题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不是一味的揭露和批判乡村落后、愚昧等不良现象。他们都极力在农村生活中寻觅诗情和温暖,在小说中努力地表现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歌颂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

19、德,执着地把目光关注在美好人性的发掘上。迟子建在选材上以平凡人平凡事为重心,以乡村生活作为展示人性美的平台。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底层群众生活大多比较简单、困苦,经常要面对各种天灾人祸,但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命运,对生命和生活依然充满了深情的渴望与敬重。迟子建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生存环境无论多么艰辛困苦,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他们的生活无处不弥漫着温馨与爱意。白雪的墓园结尾处这样写道:母亲掀开炉圈去看炉膛的火,这时我才吃惊地发现她的眼睛如此清澈逼人是因为那颗红豆已经消失了!看来父亲从他咽气的时候起就不肯一个人去山上的墓园睡觉,所以他才藏在母亲的眼睛里,直到母亲亲自把他送到住处,他才安心

20、留在那里。他留在那里了,那是母亲给予他的勇气,那是母亲给予他的安息的好天气。窗外的大雪无声而疯狂地漫卷着,我忽然明白母亲是那般富有,她的感情积蓄将使回忆在她的余生中像炉火一样经久不息。这时母亲温和地转过身来问我们:“早饭你们想吃点什么?”母亲终于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走了出来,淡然平和的继续生活人在脆弱的时候都会希望得到救赎,但生活让人相信:即使是最痛苦的时候,自己也还是能更加努力活下去的。 歌颂人性美,并不代表一味的回避人们身上“恶”的一面。迟子建的小说可贵在她能在愚昧麻木中揭示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和善良,在平凡甚至平庸的生活中发掘人性灿烂的光辉。她的笔下有自私、暴虐和残忍,却也从不缺少包容、真情和

21、关爱。读迟子建的小说,从来不会觉得虚无和绝望,相反却更能体会到人性的高洁美好,生命的鲜活饱满。第二章 以北极村童话为例分析迟子建曾这样说:“北极村童话是我的早期作品,写的几乎是真人真事”她所描绘的就是自己看到、感受到的点点滴滴,丝毫没有脱离开孕育她长大的乡村土壤,写的都是她所熟悉的乡村的人和事。迟子建在北极村童话中写道:“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没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在北极村的童话的世界里,小女孩迎灯生活着、成长着,“傻子”狗是她最亲密的伙伴、最忠实的朋友,她的那些关于“老苏联”的不可告人的秘密都可以向它尽情地倾诉,小迎灯与“傻子”狗建立起了常人之间不可企及的友情与亲情。当

22、迎灯坐船离开北极村时,“傻子”狗纵身一跃跳进寒冷刺骨的江里,誓死追随迎灯。“傻子”狗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星一种久违的人性之光,并带给我们一种坚定而持久的温暖。迎灯、宝坠、小磨盘、黑印度、芦花是迟子建用心写就的一系列成熟而又丰满的儿童形象。儿童是最接近自然的人,他们始终保持着纯洁无邪的人类天性,都有简单而质朴的心灵,热爱自由并且敢爱敢恨。他们既超凡脱俗又入乎其间,以生命的活力紧紧地拥抱世界,听从心灵的声音,率性而为,这样的美德源于大自然的教养和恩赐。与之相对照的成人,他们已远离了自然赋予的人类本性,已经不会再做梦,没有希望,没有憧憬,丧失了对世界美好的感受,沉迷于名与利的激烈追逐

23、中,赤裸裸的权力交易、金钱交易等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与心灵。迟子建有感于人性的沉沦,美好人性的缺失,她把孩子们推到了反抗的第一线, 使他们成为对抗世俗的、功利的成人世界的最自觉的反抗者。在迟子建的笔下,从不缺少对人性美的赞扬,也从不规避恶的存在,善与恶在她的世界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恶的存在,善与美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善与美的对比,恶又怎会被凸显呢?在小说的最后,写道:“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我背着打着补丁的黄帆布背兜,把着栏杆,默默地向岸上招手。 再见了,姥爷,让我永远为你保存心中的秘密吧,虽然你从不曾这样吩咐我。再见了,姥姥,不能从她的肚子里往外掏故事了。再见了,小舅,别忘了把

24、傻子从锁链上解救出来。再见了,小姨,祝你顺利生个可爱的娃娃,给她纯真与活泼。再见了,北极村,我苦涩而清香的童年摇篮! 让自由之子、这曾经让我羡慕和感动得落了泪的黑龙江,挟同我的思恋、我的梦幻、我的牵牛花、蚕豆、小泥人、项圈、课本、滚笼、星星、白云、晚霞、菜园,一起奔涌到新生活的彼岸吧!我忍不住又往岸上望了一眼: 黄的!脖子上拖着铁链的狗,是傻子!它骏马般地穿过人流,掠过沙滩,又猛虎下山似的跃进江里。 它凫着水,踩出一道晶莹的浪花。它就要游到船边了。它分明听见了我的呼喊。它张了一下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它在下沉,就在这下沉的一瞬间,我望到了它那双眼睛:亮得出奇、亮得出奇,就像是两道电光! 它带着

25、沉重的锁链,带着仅仅因为咬了一个人而被终生束缚的怨恨,更带着它没有消泯的天质和对一个幼小孩子的忠诚,回到了黑龙江的怀抱。 我默默地摘下书兜,我要把五彩的项圈留给傻子。我掏着,翻着,竟然没有找到。怎么会没有呢? 我把五彩的项圈丢失了! 那美丽的、我心爱的东西,丢在北极村了!”一句“那美丽的、我心爱的东西,丢在北极村了!”丢掉的除了五彩的项圈,还有我童年最纯真,最美好的童年的记忆,我把它还给了那带给我美好、纯真回忆的土地就如奶奶一直记得她的家乡,那里的极光一般,北极村的一切美好也将在我的记忆里得到永生。结论 迟子建笔下的乡土是秀丽迷人和充满灵性的,乡土故事是回味悠长的,在她的作品里,自然界被赋予了

26、神性和美好的人性,具有着超凡脱俗的魅力。她笔下的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平等的,人类不再将自然界中的事物看作他们的附属物和可以利用的资源,他们不再自居为万物的灵长,因而可以与自然事物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迟子建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大部分是以她的故乡大兴安岭一带为背景,山峦、木刻楞房、白夜、极光、大雪、汛、秧歌等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致和民俗常把读者带进一个如梦如画的“北极村世界”,在那里流连忘返。迟子建作品中的乡土特征与她的乡恋情结是密不可分的。参考文献1、于晓燕,迟子建笔下的人格化自然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2007年2、迟子建文集(4 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3、张懿红 回归自然:迟子建的终极乡土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年致谢 终于,论文在指导老师叶君的帮助下完成了。真的很感谢老师,不仅仅是因为指导了此次论文写作,更是因为课堂上作为一位老师、前辈、智者、长者,让我受益匪浅。 四年时光匆匆而过,走出了象牙塔,迎向未知的将来只是想在这里,感谢四年来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同时祝愿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