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67.75KB ,
资源ID:105761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76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参考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参考模板.docx

1、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参考模板摘 要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 是采用超大范畴集成电路技 能把具有数据处理本事的中心处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 RAM、 只 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间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成果 (大要还包括表现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 A/D 转换器等电路) 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竣的计 较机系统。单片机具有特点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低电压、低功耗;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成果强等优点。 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了之后能自动回到原主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叫做“中断”。

2、中断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从主程序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二是如何从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关键词:单片机,中断,延时1.设计目的1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13.设计原理14.程序说明35.心得体会6定时器试验1.设计目的(1)熟练运用汇编语言编程,并且掌握键盘查表来运行相应的功能(2)熟悉启东硬件仿真系统,熟练应用该系统调试软件(3)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并能运用程序控制外部流水灯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1)初始化定时器,使之采用定时器0,方式2,定时100us时间(2)通过设置中断,产生总时间为秒(3)秒时间到,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3.设计原理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常要求有外部实时时钟,

3、以实现定时或延时控制;还要求有外部计数器,以实现对外界事件进行计数。MCS-51单片机由两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下简称T/C)。T0,T1T/C的核心是1个加1计数器,它的输入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部脉冲源,另一个是系统机器周期(时钟振荡器经12分频以后的脉冲信号)。T0,T1是2 个16位寄存器。加1到满溢出产生中断T0(TH0,TL0);8CH,8AH地址不连续T1(TH1,TL1);8DH,8BH都具有定时或者计数功能。图一 图一 有2个模拟的位开关,前者决定了T/C的工作状态:当开关处于上方时为定时状态,处于下方时为计数状态。工作状态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C/T位来决定。

4、 C/T=0表示定时, C/T=1表示计数。 当T/C处于定时方式时,加1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加1,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在累计机器周期。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所以它的计数速率是振荡频率的1/12。如果主频12M,机器周期为1us,每1us定时寄存器完成1次加1操作。一旦振荡周期确定,机器周期亦确定。MCS-51单片机有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用于设置T/C的工作方式;TCON用于控制定时器T0、T1的启动与停止,并包含了定时器的状态。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 如下表所示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在编写中断服务

5、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 将程序计数器 PC 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 PSW,更不保护 累加器 A 和其它寄存器内容) 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 PC 使程序转向该中断 , 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 T0 和 T1 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 000BH 和 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 “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 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 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

6、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本设计采用工作模式2当T0M(T1M)=10时定时器设定为工作模式2,此时定时器0(定时器1)被设置为可自动重载的8 位定时器。TL0为8位加法计数器,TH0为存放该8位加法计数器初值的寄存器。 TH0、TL0的初值都由程序预置。在工作模式2中,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由下式确定图二 方式2结构图4.程序说明此程序大体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开始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定了程序的起始地址,中断地址等初始化操作。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BH ;定时器0的中断向量地址 AJMP TIME0 ;跳转到真正的定时器程序处 ORG 30H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定了程序

7、的起始地址,中断地址等初始化操作。第二部分:主程序 主程序是程序的主体。在本例中,主程序主要为定时计数器T0实现了初始化以及中断的开启。P1.1为测试是否进入主程序的测试灯,实际运行时只会被点亮一次而不会再有动作。P1.2是进入中断程序前的指示灯,和P1.1一样,只会被点亮一次而不会再有动作。START: MOV P1,#0FFH ;关灯 CPL P1.1;测试1 MOV 30H,#00H ;软件计数器预清0 MOV TMOD,#0000010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2 MOV TH0,#00H MOV TL0,#09cH ;156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 SETB ET0 ;开

8、定时0允许 SETB TR0 ;定时0开始运行 CPL P1.2 ;测试2 SJMP $ 第三部分:中断子程序 该中断服务子程序是程序的核心。由于本次试验的单片机周期为1微秒,定时计数器的周期为100微秒,故要想在1秒之后点亮P1.0,则需要进入10000次中断子程序之后点反转一次P1.0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软件计数器。此计数器分为2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计数到100.当第一个子计数器计数到100之后,就会转向第二个子计数器,使其加一。于是,两个计数器的计数和为100*100=10000,最终就是1秒。在每一次计数结束后,计数器清零,同时反转P1.1.TIME0: ;定时器0中断程序 INC

9、30H MOV A,30H CJNE A,#64h,T3 ;30H单元中的值到了100了吗? 以上部分是计数器的第一部分,由于寄存器空间限制,单个寄存器不能够计数到10000,故使用2个100的计数器。CJNE A,#64h,T3 表示当值不相等时跳转,跳出中断。否则执行计数器2 。 MOV 30H,#0 ;清0软件计数器 1 inc 31H MOV A,31H CJNE A,#64h,T3 以上部分是计数器的第二部分,与计数器1一样,是100的计数器。值得注意的是,在计数器1计满之后,要将其清零。在计数器2 计满之后,顺序执行,点亮P1.0,并自身清零。 CPL P1.0 ;到了,取反P10

10、 MOV 30H,#0 ;清0软件计数器 1 MOV 31H,#0 ;清0软件计数器 2 T3: MOV TH0,#00H MOV TL0,#9cH ;重置定时常数 在每次中断之后,要重置定时器初值,让其在下一个100微秒后进入中断。 RETI END 5.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设计到此告一段落,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有很多感触。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训练,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考察,是从事将来的工作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刚拿到设计题目时,我们还是比较迷茫的,感觉无从下手。所以我并没有急于下手,而是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分析题目,设计出其大致运行原理,并进行一定的论证和改进。在方案确定之

11、后,再去查阅资料,选定方式,通过所选芯片的参数和功能来重新改进设计方案。至此,程序的思路已经较为清晰。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理解问题,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实现了设计目的,不过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们对题目的理解却更加深入了。所以在第二天,我们在电脑上只用了很少的时间就完成并进一步改进了最初的设计,并且完成了验证与测试。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上学期也做过类似这样的课程设计,但是这次设计让我有了很大的长进。通过这次设计,我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感觉学习的深度在课本的基础上更深入了一层。有些事情,只有我们真正去做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它,理解的更加深刻。此次课设让我意识到光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总的来说,此次课程设计虽有挫折,但还是收获颇丰。参考书目: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2启东单片机仿真试验系统使用说明书3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