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6.27KB ,
资源ID:105693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69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越剧拓展方向的研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越剧拓展方向的研讨.docx

1、越剧拓展方向的研讨 越剧拓展方向的研讨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戏剧剧种减少、剧目生产趋于下降、戏剧观众流失、戏剧人才缺失、戏剧团体减少以及戏剧市场萎缩与疲软无一不说明了戏剧的繁荣不再,传统戏剧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戏剧是一个负有使命感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本课题选取传统戏剧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越剧作为切入点,对越剧市场发展的现状加以概述,提出越剧要走市场化道路的观点。在对市场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后,对目前越剧市场化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浙江宁波“小百花”成功市场化的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越剧;

2、市场化;艺术市场;体制改革;市场培育 2006年是越剧诞生一百年,尽管越剧是中国戏曲大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但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越剧曾经是全国地方剧种中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剧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危机:越剧剧目生产趋于下降、剧团数目减少、越剧人才缺失以及观众流失等等。如何让古老的越剧在新兴文化娱乐样式层出不穷的网络时代,在西方强势文化大举渗透的浪潮中能够不被湮没,如何让越剧走上市场化道路,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中重新焕发出青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越剧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现状 越剧的母本是中国传统戏曲,父本是话剧和电影艺术,根则扎在生活之中。越剧既继承

3、了传统戏曲写意的特点,同时也融合了话剧电影写实的表演,形成了善于抒情的特点。因此,在越剧里,唱是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观赏越剧演出,倾听越剧演唱能给人以艺术的陶醉。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因而,越剧也是浙江文化的特色和亮点。134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越剧曾经历了四次重大的突破,奠定了越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重要地位。越剧的第一次突破,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在1906年越剧诞生后最初的十几年里,一直是男子越剧。在艰难困苦之中的嵊州的男班艺人,办起了第一个女子科班,培养了第一批以施银花为代表的“三花一娟”的女演员。这一从男班到女班的突破,挽救了越剧,从此拉开了女子越剧繁荣发展的序幕。越剧

4、艺术的第二次突破,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上海众多越剧团体向话剧、昆曲以及新文艺工作者学习,接受全新演出戏剧的理念,进行改革。1947年,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竺水招、筱丹桂、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等以“越剧十姐妹”名义联合义演山河恋,标志着越剧艺术各大流派的初步形成和艺术风格的日趋成熟。越剧艺术的第三次突破,是50年代到60年代,越剧艺术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重新出现了男演员登上舞台的“男女合演”的新现象,各大越剧流派成熟成型,引发了越剧走向全国的第一次热潮。第四次突破,是在80年代。以1984年浙江组建“小百花”越剧团为标志。这一次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剧本创

5、作与舞台二度创作上的高度协调,以现代审美意识来统领传统戏曲,使越剧有了时代的新风貌,并起到了引领全国戏曲现代化进程的作用。215 但是,从近十几年的越剧演出市场看,形势并不容乐观。从1985年起,越剧开始逐步走向低谷。越剧的低落,首先表现在观众大幅度地减少。五十年代越剧兴盛时期,每部新戏都可以演满3-4个月;八十年代初越剧复兴时期,一部新戏也能演满1-2个月;然而,这几年,一部越剧新戏上演,一般只能演几天,而且还是通过多方努力之后的结果。39不论是“小百花”群英荟萃,还是“老百花”集体亮相,也只能火热两三天。 随着越剧观众的大幅度减少,接踵而至的就是越剧团的大量撤销。从全国来说,除上海、江苏、

6、福建和浙江,其他各省市很少有越剧团存在,兰州、西安、天津、北京、长沙、合肥等地原有的越剧团都变成了“空白”;310浙江是越剧最大最老的根据地,从浙江来说,与七、八十年代相比,部分剧团还在坚持演出,但能在演出市场中打出品牌,享有一定声誉的团却不到10个,其余的仅保留团名和编制,或者已经解散;就嵊州情况看,鉴于越剧之乡的独特优势,除1个常年演出的市越剧团外,还有1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包括常年性30个、季节性50个和临时性20多个),活跃在省内城乡舞台,成为越剧演出市场的主力军。134 另外,越剧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在历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却很少亮相;还有,从越剧观众群体分析,多是4

7、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很少问津,这些都说明着越剧发展存在着危机。 二、越剧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市场化的深入带来的利益竞争需要越剧走入市场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残酷的市场竞争赋予越剧剧团很强的经济性,作为一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民间剧团为代表),必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425惟利是图的经济性,使它们满足于短暂的演出利益,无暇顾及艺术水平的提高,走向了极端。因此许多越剧剧团很少排新戏,甚至根本不排新戏,也从不送青年演员去艺术院校进修。长此以往,演员的演出水平和演出的剧目就会迟迟得不到突破,因而无法吸引观众,甚至都不能保证原有的观众群体,剧团的经济效益就会越来越差,而低迷

8、的经济效益则会促使剧团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用市场化代替“评奖评优”才能给越剧剧团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剧团在处理日常演出与比赛评奖关系上的本末倒置也直接导致了剧目的浪费观众的流失和效益的缺失。427-30长此下去是非常不利于剧种发展的。因此剧团必须理清两者的关系,把面向观众的日常演出作为最高任务,因为越剧生于民间,更多的越剧受众群体应该是广大的观众,而不是那些专家评委。一味地追求奖项,只会使得演员和剧团都陷入到一个较为功利的情况之中,甚至忘记了弘扬越剧的根本出发点和精髓所在。因为最终能够决定越剧兴盛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和观众,所以越剧应走市场化道路。 (三)越剧走市场化道路更符合当今文化事

9、业及演出市场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而没有文化产业的概念。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艺术产品也是具有商品属性的。5因而,文化将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不仅是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文化事业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必要选择。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健全演出市场自身的发展,文化部修改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幅度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对内资开放,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投资兴办演出单位,举办演出活动。通过这样的政策,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政府方面还是演出团体方面,都有着想要走入市场的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剧剧团

10、的演出如果还是仅仅停留在小范围内,面对的是小范围的观众群,久而久之,无疑会被观众遗忘、被其他形式的艺术形式淘汰。 从目前越剧的发展情况来看,遭遇发展的瓶颈和危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越剧工作者和热爱越剧的戏迷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让越剧走市场化的道路,将其看作是一种文化商品,运用我们现代市场中的营销和推广机制将其推向市场和观众,才是使古老的越剧重新焕发出活力的关键所在。 三、越剧市场化道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越剧市场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1剧目问题 越剧剧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老戏多于新戏,鲜有创新之作。剧目的类型较为单一,不够多样化,而且小生花旦较多,其它行当残缺不全。很多剧本已

11、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内容也离现实生活较远。 2编导问题 越剧剧本缺乏创新,剧作家不受到重视。现在绝大多数的剧团已经不设编剧,有编剧的也是少人问津,待遇不高;在组织和会议上,已经很少见到编剧的面孔;好不容易有一个剧本采用了,好像也是一种恩赐,稿酬可以一压再压。凡是剧作家,绝大多数都有被侵权的经历,有的不光是在经济上,甚至是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署名权。现在,导演的地位在戏剧界是最高的,这是应该的。但同是一个戏的主创人员,编和导至少应该受到同等的重视。 3演员问题 演职人员青黄不接,年龄老化。现在大多数越剧团中,能够担任主角的演员年龄层次基本都在35-50左右,很多年轻的演员无法挑起大梁,担任出演主角的

12、重任;很多年轻演员存在着怕吃苦、怕费时的思想,戏剧学校甚至出现招不到生源的情况。 4观众问题 观众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由于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越剧的主流观众在中老年人,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观众群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6 5经费问题 剧团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主要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工资、现职人员的收入主要来自演出。而演出很多是靠政府发文件所唱的主旋律大戏,走的戏路比较单一,戏路限制了财路。741 (二)越剧市场化道路存在问题的原因 越剧市场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状态,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越剧团体及演职人员没有足够的文化市场观念 任何戏曲发展都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符合观众

13、需求、有着新鲜表演的程式。然而越剧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134在许多越剧工作者的观念中,普遍存在着技重于戏、旧多于新、守胜于创和演员重于戏剧的情况。特别对流派唱腔的认识,在强调继承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创新发展。新剧目、好剧目出不来。另外,社会上对越剧的认识还停留在单一的地方戏曲这一层面上,其功能仅仅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忽视了越剧在经济建设、对外交往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135 2越剧剧目不能贴近观众与市场 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加上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新生艺术的涌现,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要求。对电视、歌舞等能把握时代脉膊,反映现

14、实生活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越剧,无论是演出的节奏、演出的剧目、表演的手法、反映的内容都已与现实社会相距遥远,导致与观众难以产生共鸣,缺乏艺术魅力。如过慢的演唱节奏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节奏相悖;演出的剧目至今还停留在梁祝、红楼、西厢等传统剧目,脱不出才子佳人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窠臼。 3经济发展对越剧产生的负效应限制了越剧市场的良好运行 一方面越剧发展需要经济支持,为了争取观众,越剧在不断加大投入,包括现代科技、先进设备在舞台上的应用,每一出戏的舞美、灯光、道具、服装都需要专门制作等等。而面对市场的疲软,造成了投入大于产出的不良循环,为求得收支平衡,只好提高戏价。然而戏价高了

15、,看的人少了,票房收入就更不行。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尤其是购置了高档的家庭影院,大多不愿意花钱到剧院里去,造成了经济发展对越剧(甚至是整个戏剧)的负效应。 4越剧团体体制的不完善导致越剧无法完全适应市场 越剧表演团体的体改步子缓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演员新陈代谢不畅,管理和操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艺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出新戏出新人缺乏后劲,开拓演出市场缺乏手段和力度;同时,越剧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无偿地作为电视节目在荧屏播放,使戏曲演出失去观众。135 四、繁荣越剧市场的策略以宁波“小百花”为例 七年前,“宁波越剧团”改名为“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七年来,“小百花”

16、始终以“成为宁波文化产业品牌”为奋斗目标,在剧目质量上敢抓,在市场开拓中敢闯,边摸索,边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演出市场发展的需要。他们以“阵容整齐、流派纷呈”的整体优势,走南闯北,声名远播。南至香港、深圳等地,北至北京、哈尔滨、天津等地,西至西安、成都,以及上海、武汉、南京、九江、无锡、苏州、济南等地,赢得市场,站稳脚跟,演出场次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演出收入七年增加11.2倍。812 宁波小百花为什么能够风靡全国?为何能在越剧演出市场普遍不景气、越剧团的发展普遍存在危机的条件下常演不衰?他们的市场究竟靠什么支撑?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关心越剧发展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小百花”成功的案例

17、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关于越剧走市场化道路的经验和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市场观念,贴近观众寻求市场最大化 越剧是精神产品,首先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它的作用只有通过大众消费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没有市场,没有观众,戏剧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观众的多少,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而且是社会效益问题。所以,戏剧迎接挑战,要转变不注重观众市场的观念,要把剧团推向市场去经受考验。宁波“小百花”的每一次外出演出,总是把观众的需要放在首位。他们组织观众自觉购票,多设票点,举办讲座等等。根据所到的不同城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宣传演出。 而在高雅路线与平民路线之间,越剧的着眼点应该是平民路线。因为戏剧生来就

18、是大众文化,戏剧的衣食父母是平民大众,越剧来自于山野乡村,成长于城市市民和乡村农民之中,它之所以还有生机和活力,就因为它没有脱离平民大众。越剧的普及,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越剧的提高,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217 (二)越剧剧本需要不断创新适应观众与市场的需求 要让越剧繁荣振兴,我们需要有不断创新的剧目。“小百花”建团前三年,剧团陆续请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等来辅导,集中力量排练了十七台优秀传统戏,使演员们学到了传统戏剧的精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7位演员人人都能演一至两台大型传统戏。越剧各种流派在宁波小百花都能找到,两次赴港演出,三次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演出,都是

19、越剧流派的大亮相,使各地艺术团体同行刮目相看,也使各地戏迷爱不释手。甚至有观众评价,宁波“小百花”的跑龙套的演员也是主角。“小百花”建团后四年,在创作剧目和老戏新编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的演出不仅仅限于继承,而是通过创新和改编走出了发展的新路子。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老戏新编,都大量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手法,把运用于现代舞台的电脑灯、声控技术都运用到演出中,剧目的演出水平和效果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在第七届戏剧节上的孟姜女以它恢宏的气势获得了戏剧节全部奖项,在北京演出时,中央电视台四套对其进行全剧录像,并向全国播放。813 从小百花成功的经验,我们不难看出,越剧要想征服市场和观众,必须要拥有好的剧

20、目,而创作剧本时必须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剧目应该贴近观众。要贴近观众,越剧在题材选择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上,要避免脱离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题材适合越剧剧种特点。贴近观众还需要针对不同的观众群做出不同的剧本创作。这其中就有很多种类型:“亲政型”:继续做好主旋律文章,为党和政府做好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大戏,同时也保证了剧团的稳定的经济来源;“亲商型”,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在招商引资、企业庆典中有所作为,让这部分演出的收入作为剧团主要收入。这一市场,现在几乎还是空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亲民型”,面向平民百姓,为大众服务,多演出一些雅俗共赏的戏,作为剧团的收入的补充;

21、“亲子型”,就是走进学校,以策应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实证明,这一类型的剧本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742 第二,对编剧应有足够的重视。一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编剧进修、培训、听课、观摩的机会;二是给予编剧深入生活的机会,调研、采风,开拓视野,广交朋友,深入体会生活底层的甘苦。三是为编剧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四是保障著作权不受侵害,不要让他们在待遇上比剧组的其他主创人员低一等。218 (三)积极培育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市场对于越剧,是决定的一方;但越剧适应市场不应当是被动的,而要采取积极开拓的方针。要重视越剧的革新和创造,把观众请回剧场,特别是要培养年轻

22、观众。当然,在培养新观众的同时,更要留住老观众,要时时刻刻关注“票友”队伍的建设。因为广大的“票友”不仅是越剧繁荣的推进者,也是越剧走向市场的重要力量。通过他们,能够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宁波“小百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掀起越剧的新浪潮,和他们拥有一批广大的“宁波帮票友”是分不开的。宁波“小百花”每到一处的演出现场,都能看到这些“宁波帮票友”的身影。 同时,剧场应大力培植,开发演出市场,要调整演出市场的分配政策,剧团与剧场的收入分配应以按比例分成为主,场租分辅,同享利益,共担风险。要促进舞台艺术的转换,开拓广阔的越剧市场。随着现代化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普及,戏剧利用新的传媒进入千家万户已成

23、为可能。然而,戏剧与影视之间总是若即若离,又爱又怕。一方面,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戏曲都重视唱念做打,越剧也是如此。越剧电影由于写实的特点,很多地方影响了“做”。9另一方面,影视对戏剧缺少热情,更重要的则是利益分配问题。因为戏剧转换成影视,基本上是无偿的,又要较长的周期、较多的投入,播映以后还可能影响上座率,得不偿失。这就要求由有关部门制订对双方均有利的政策,促进戏剧市场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延拓。 (四)改革体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演职人员阵容 表演艺术团体的管理与建设,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作为龙头,以人才为根本,以演出为中心。813剧团的演出应该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因而越剧剧团都应该大力地改革体

24、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演职人员阵容。 1确立经营剧团的理念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的发展主要是以艺术水准寻求市场份额,而这个观念应该成为全团成员的共识。 2多途径配备演职人员 除了剧团现有的演职人员,还应招聘社会上优秀演职员为签约导演、签约制作员、签约演员,并联络戏剧、音乐类高等院校为艺术支撑,全面提高剧团的艺术水准。对于专业剧团要实行离退休人员(含内退人员)费用单列,卸掉剧团越来越沉重的经济包袱,要加快演职员的新陈代谢,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在必要的事先投入的同时,逐步实行事后投入,以奖代补;对于演出团体自身来说要完善分配机制和激励措施,促进艺术生产力的解放,不断推出精品剧目。 3打响品牌

25、与挂靠经营相结合 对越剧而言,名剧团、名剧目、名演员缺一不可,而孕育着他们的还有名编剧、名导演和作曲舞美设计人员等等。10浙江宁波“小百花”剧团成功的案例让我们知道,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搭乘品牌的快车驶向全国市场。因而,剧团可以利用地区、省级、全国的文艺调演,以及一些综艺节目的舞台,进一步扩大越剧的影响,做强品牌。11利用做大的品牌,博得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发展理念的企业的青睐,使其临时或长期地搞冠名演出,为剧团提供经费。1295-97 (五)充分运用政府支持的有利条件,为市场化奠定良好基础 七年来“小百花”之所以茁壮成长,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他们对市场的操作,培养了一

26、批越剧戏迷。建团初期,市政府专门拨款着手建造了新团部和凤凰影剧院,不仅解决了剧团正常工作、排练、演出的场地,也为剧团发展三产、增加收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小百花”每一次的外出演出,政府都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利用媒体的力量为他们做出大量的宣传,造出声势,为演出的成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而“小百花”也不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演出团体,更把自己看作是宁波的文化使者。演出每到一处,他们在对自身进行宣传的同时也在大力地宣传自己的城市。81剧团和政府之间真正达到了“双赢”。 从宁波“小百花”能够在众多的越剧团普遍存在发展危机的情况下突出重围,成功打出自己品牌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

27、有利的外部条件,越剧走市场化道路是完全可行而且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我们应该将越剧艺术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越剧的发展应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用艺术来吸引观众,扩大市场,以市场来验证艺术,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果只为了利益而迎合市场,庸俗低下,最终会失去市场,走向自毁之路;同时也不能为了纯艺术而不顾市场需求和观众的愿望,同样也会走向死胡同。13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越剧在市场化的初期,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剧团在市场化的道路中少一些坎坷。然而,只有通过市场的考验,才会检验出艺术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价值及其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让艺术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具有

28、一百年历史的中国越剧,是独一无二的民族艺术形式,在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前是否会轻易被吞噬而衰亡?我想,“艺无止境”并不是一句空话。14只要我们对越剧进行合理的革新,积极勇敢地走向市场,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市场需求,使其全方位地融入时代的主流,来一次与时代相适应的“蜕变”,中国的越剧艺术在不久的将来定会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裘巧芳.对越剧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戏文,2006(3). 2吕建华.百年越剧面临的“第五次突破”及对策由中国越剧100周年所引发的思考J.戏曲艺术,2006(3). 3傅骏.越剧怎么了,越剧怎么办?对越剧衰落的十点检讨J.上海戏剧,1998(2). 4朱小珍.越剧

29、改革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4. 5林宏鸣.演出市场的培育与剧团运作机制的转变J.中国京剧,2000(4). 6管敏政.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关于越剧争取青年观众的思考J.戏文,2006(3). 7宋卫香.从海门山歌剧谈演艺市场的开拓J.剧影月报,2005(1). 8邹建红.演出市场,靠什么支撑宁波小百花越剧团风靡全国现象透析J.戏文,1999(6). 9姚惠原.浅论越剧影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戏文,2004(6). 10茹春飞.越剧的发展在于创新J.戏文,2006(2). 11宋卫香.稀有剧种市场运作模式初探J.戏文,2005(5). 12Pronko,LeonardCabell.TheaterEastandWest:PerspectivestowardaTotalTheaterM.Berkeley:CaliforniaPress,1967. 13应志良.越剧走向国内外演出市场的思考J.戏文,1999(4). 14SunMei.TheClosetDramaandPerformsRevisionsinTraditionChinaJ.ChineseCulture,1992(3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