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中级)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考点一、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二)社会工作的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三)社会工作的要素(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类型具体目标特征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缓解困难助人自助、恢复社会功能促进发展挖掘潜能力,增强社会功能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表二:社会工作的功能类型具体功能特征对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
2、、增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促进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的分析视角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的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表三: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史中外发展阶段特征西方产生思想来源:博爱思想基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社会问题繁多。影响最大的是济贫法,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基础美国首先出现给薪的社会工作者,社工前身形成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使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20世纪初,个案工作方法;40年代,小组工作方法;60年代,社
3、区工作方法;70年代,社会行政方法的应用。)发展专业的特征、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社会工作基本思路:治疗预防,救助发展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但是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20世纪上半叶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1949年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恢复与发展1979年,社会工作课程的恢复;1988年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1年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职业化与专业化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规模宏大、结
4、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服务内容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支持者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间接服务角色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资源争取者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资源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表五: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素质要求分类具体内容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政策知识现行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
5、学知识、人文知识能力要求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考点:(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二)社会工作价值观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四)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
6、响 1、西方福利思想的影响: 民主社会主义中的社会权利、平等、正义、民主、父爱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 社会工作实践方向与服务模式:需要与权利向自由与效率转变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传统的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家庭及邻里互助; 现代的以人为本,强调民生的社会福利政策; 传统的大同与现代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和谐发展理念,与推进总体福利进步和实现个人潜能相吻合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应有的态度和行为(1) 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 验收服务对象的秘密(3) 公平服务大众2处理同事间关系的规定(4) 重视同事的工作(5) 共同执行守则3社会工作者与机构的关系(6) 恪守公
7、私分明(7) 信守机构政策4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8) 充实社会工作知识能力(9) 促进专业发展(10) 约束不当行为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11) 增进公众福利(12) 维护社会公义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点:(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二)人生发展阶段1.人生发展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特征2.人生发展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v v v v v v v v v ERG理论v 阿尔德弗尔提出了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
8、和成长需要。(对应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找到相应的类型,并且要注意具体的需要内容表述。)v 莫瑞的需要理论v 第一需要:生理性需要v 第二需要:心因性需要(童年期的经验而获得的)v 包括: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和影响学生操作水平的需要:获得、成就等;人际关系的需要,包括尊重、归属、防卫和统治等。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分类的指标具体类型具体内容需要的起源和性质生物性需要进食、饮水、睡眠、觉醒、性社会性需要交往、成就、权力、尊严、地位需要的对象物质需要衣食住行精神需要智力、审美、道德等方面的需要需要的迫切程度间接需要理想、志向直接需要考大学、学习知识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分类的指标具体类型具体内容
9、外显行为人类行为的起源本能行为觅食、爬行习得行为后天学习而形成行为的正常与否正常行为划分标准: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偏差行为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亲社会行为内隐行为内在的、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自我报告等方式间接推断的活动。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社会环境的构成: 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1、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理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
10、期。主要贡献: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强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发展最关键环节图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个体运用组织、同化、顺应三原则,将活动系统化,形成“心里电图”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享乐主义)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后习俗水平(社会约定定向;普遍伦理准则)道
11、德发展最高阶段。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华生: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斯金纳:学习关键在于强化班杜拉: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在于榜样的示范作用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表九:人生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及主要问题阶段(年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主要问题婴幼儿阶段(03岁)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期,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孩子从随意性的天生反射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并在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拒食、吮吸手指、咬指甲、心理自闭等学龄前阶段(3-6岁)脑重接近成人水平,大肌肉发育成熟,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
12、调语言、思维迅速发展,词汇发展迅速,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开始了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道德的发展。口吃、攻击、沉迷电视学龄期阶段身高体重骨骼等进一步发展,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语言和记忆功能增强,开始具体化的逻辑思考。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心理障碍、交往障碍和学习困难青少年阶段出现第二性征,生理机能日益成熟。由叛逆逐渐稳定,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待人处事的方法。自我意识、道德观、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影响出现的偏差行为:早恋、犯罪、适应不良青年阶段成熟、稳定感知、记忆、想象能力达到成熟水平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的发展角色转换与冲突、工作
13、上的歧视、婚姻家庭的调适中年阶段生理机能达到高峰后逐步衰退,并出现更年期综合症。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升,心智功能活跃,个人特长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建立社会角色,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年期、婚姻关系的变化、行为偏差等老年阶段毛发脱落、脊椎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各类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思维内容偏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对角色转变和发挥余热的认知。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社会参与减少并越来越封闭,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无用感、经济困难、孤独感、恐惧感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考点:(一)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二)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三)系统和生态理论在社会
14、工作中的应用(四)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表十: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 1、解释;2、预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发展新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分类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马尔科姆佩恩:则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实践理论表十一:社会工作理论学派历史发展主要观点或假设原则或模式在实务中的运用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始于世纪年代美国,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主导
15、。伽瑞特首先分析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非理性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它们既矛盾又统一。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是要分析潜意识。强调个别化原则、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治疗过程分为:1、治疗情境的建立,2、治疗关系的建立,3、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认知行为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基础:巴莆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知对人
16、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埃里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事件认知结果)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将认知理论应用于行为修正,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的互动。界定问题原则、运用认知理论原则、助人目标原则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助人过程,即协助服务对象做到自我了解、自我控制;提供外在监督,以实现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的结合。含三方面:1、确定评估重点2、专业关系的建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服务步骤(P118):确定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尝试运
17、用正常思维方式;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社会支持理论鲍尔拜首先在精神学领域提出依附理论;柯伯和卡塞尔提出“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林南: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引导、协助、有形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表达性支持: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三个因素: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支持网络(来自于单位和正式机构的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网络(社会上的支持)。运用社
18、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学习1、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2、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在预防、治疗、恢复上发挥作用)。干预模式:、评估支持网络:结构(是哪些人)与内容(什么关系与强度)、制定帮助计划(连接哪些关系)、实施帮助(促进连接)学派历史发展主要观点或假设原则或模式在实务中的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系统论核心:以整体的视角看待人和社会;社工对系统论的应用始于赫恩提出的全人或全貌的概念。系统论:社会环境分为三类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人生活于环境或社会系统中,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个人与环境应该相互协调;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
19、环境的关系;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来自于系统,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放在生存环境中来认识和解决。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入手。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生态系统论是一个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的理论,先导是里士满和亚当斯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生态资源分布,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征与调和度三个层面入手开展社会工作。该理论的关键: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满足个人需求。注意:许多个人问题是由环境中的障碍引起的,要从分析个人-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
20、,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看待和解决问题。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14世纪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完全的人本主义1、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地进行选择;2、存在主义: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决定的;社会工作强调服务对象的自由和责任,关注服务对象的主观经验,并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罗杰斯人本主义社工专业治疗原则:真实和诚实;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人本主义:尊重服务对象,责任感,被包容权,参与和聆听权,自由表达权,尊重差别,可以质疑专业权威。存在主义:社会工作治疗过程:觉醒(经过幻
21、灭),感觉痛苦(并从过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选择的自由,对话,实行(肯定和协助)。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于它们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增强权能理论索罗门提出,1980年社会工作进入“增能时代”假设:1、个人的无力感由于环境的排挤而产生;2、环境障碍可以改变;3、通过互动可增强个人的能力;4、权能不能给予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的;5、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工关注的焦点在于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互动,从而实现自己。一、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1、自己是改变媒介;2、社会工作者的知识技巧可以分享;3、双方是伙伴关系;4、无力感可改变。二、增能取向的
22、社会工作助人过程注重P133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维持人与环境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以长期“缺乏能力”者为服务对象。注意:社会工作者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三、概念框架:能力经有效互动可以增强,一般发生在3个层次: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环境层次第五章 个案工作方法考点:(一)个案工作的本质(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四
23、)个案工作的技巧(五)个案管理表十二:个案工作的本质个案工作的本质基本内容社会功能的恢复个人或者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个人或家庭具有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个人或家庭与社会环境能够形成相互促进社会功能的增强对个人或者家庭自身拥有的能力的关注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或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表十三:社会工作的方法类型方法模式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使能者、倡导者、资源提供者、榜样治疗模式治疗者、专家互动模式中介者、使能者发展模式协调者、
24、使能者社区工作地区发展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社会策划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社会行动(社区照顾)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督导督促、引导工作人员正确有效的实施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研究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表十四: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基本模式内容特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的成长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潜能。汉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概念包括
25、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1、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直接提供的服务)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人格发展反映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重要他人:父母、亲属、朋友、同事邻里、社区管理员)是最基本也是最早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之一,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特点表现在个案工作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
26、的原因。诊断包括三方面: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论基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信息加工;信仰系统;自我表述;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在行为治疗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治疗的要素而产生的。治疗技术:放松练习(应用最广)、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有效结合(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人的行为改变规律和人的认知加工特点)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艾利斯提出,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提出ABC理论。A引发事件;
27、B信念系统;C事件之后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非理性信念特点: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选择、去灾难化、想象。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有效方法是协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运用任务实现目标时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
28、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沟通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有效的沟通所具备的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和方向引导高效服务的五个要求:时间有限,目标清晰,服务简要,效果明显,过程精密。1、清晰界定问题。服务对象知道、承认、愿意、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愿意承担任务、处于正常生活状态、有自主能力的服务对象3、合理界定任务。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基本模式内容特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危机介入模式1946,林德曼、卡普蓝提出“危机适用”理论1、危机为两类: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2、危机的发展
29、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危机介入原则 (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人本治疗模式罗杰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这种人的特征:是理性的人,适应力强,承当责任终于自己,心里上极大自由,丰富创造力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