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08KB ,
资源ID:105670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670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韩城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韩城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1、韩城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韩城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了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全市教育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强市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业绩。(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撤并初中、小学及教学点170余个。在

2、山区,新建、修缮校舍7万,建成标准高、功能全的寄宿制学校12所。在平原,先后完成了城关中学整体搬迁、新城四小、新城五小整体新建、新城一中、新城二中增容、韩城职专综合楼、实训楼、象山中学四平教学楼、标准化塑胶运动场、象山中学补习学校、司马迁中学北教学楼、女生公寓楼建设工程,全市校舍面貌大为改善,学校布局不断优化。实施“合格实验室建设达标工程”、“教育信息建设工程”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出率达到了100%,“农远资源”实现了全覆盖、校校通、堂堂用。我市在渭南市率先高标准通过了陕西省“普实”复查验收,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普实”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农远工程”先进集体。(二)、义

3、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公办初中、小学全面实施“蛋奶工程”,惠及学生1.9万人,占全市义务段学生总数的50%。扎实实施“双高普九”工程,实现了义务教育的高位普及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全市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9.6%和100%。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3月份,我市成功承办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并作为全省唯一的市(县)代表,在大会上做了题为统筹规划 治薄扶弱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介绍。(三)、高中教育整体优化。继象山中学之后,2006年、2007年,西庄中学、司马迁中学相

4、继步入了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行列,我市高中教育实现了整体优化。2008年,陕西省、渭南市分别在我市召开了高中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2010年12月31日,象山中学成功创建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实现了由“标化高中”向“示范高中”、由“韩城名校”向“三秦名校”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我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12% 。(四)、职成教育全省领先。“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职教招生10000余人,职教毕业生安置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认真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累计培训8000余人。扎实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新型农民20万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8000

5、千余人。韩城职专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综合水平位居全省县域职业学校第一。我市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并先后应邀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黄山论坛”上介绍了实施“人人技能”及发展职业、成人教育的工作经验。(五)、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先后涌现出实验小学、新城一中、象山中学等40余所“学有特长、教有特点、办有特色”的学校。在中、省组织的艺术、体育、科技制作等竞赛活动中,我市40余次荣获竞赛先进集体,800余名学生荣获中、省、市表彰奖励。投资12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青少年搭建了现代化的校外活动平台

6、。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省中小学生科技节启动仪式和渭南市第五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举办了韩城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充分展示了我市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六)、幼儿、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规范幼儿园教育管理,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先后涌现出新城幼儿园、状元街第二幼儿园、蓝欣幼儿园等一大批条件优、质量好的幼儿园。全市举办幼儿园78所,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渭南市一类幼儿园32所,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发展民办教育,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相互竞争、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七)、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开展了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测试、百名中小

7、学校长专业知识培训等,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岗位合格率均达到了100%,有6.5 %、65%、94%的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取得了高一层学历。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毕业生滚动上山服务”制度,公开招录聘用师范本科毕业生320人,为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选派143名城区优秀教师赴山区支教,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精良的教学艺术、饱满的工作热情送到了农村,受到了省教育厅、渭南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成为我市教育工作的又一新亮点。2010年9月份,教育局被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表彰为“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八)、教育科研推陈出新。“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承

8、担国家级教研课题 12个,省级研究课题26个,市级课题1个,已结题课题16个。教研室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中,13名教师被评为课题实验优秀教师,6名校长被评为课题实验优秀校长,334篇论文、62篇教学设计、21节录像课、6节汇报课、29册校本教材分获课题实验一、二、三等奖,130件教研成果在课题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交流。教研室先后被评为渭南市标准化教研室、陕西省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和全国优秀实验基地。(九)、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建立了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督导和教育科研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完善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了教育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十一

9、五”期间,我市教育工作先后荣获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陕西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教育宣传先进单位、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及30余项渭南市级荣誉。(十)、教育强市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4月份,我市高质量高水平通过了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强市复查验收。省政府教育强市复查验收报告认为:“教育强市命名以来,韩城市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又有新的显著提升,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多项指标仍然处于全省县域教育前列。”同时,向全省总结推广了我市七项教育工作经验。二、“十二五”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十二

10、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教育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十二五”期间,韩城教育事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任务艰巨。(二)、教育快速发展与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新教师补充渠道不畅,结构性缺教矛盾突出。(五)、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六)、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深层次突破

11、,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民办教育总体办学水平还不够高,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八)、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校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教育环境还需优化。三、“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意见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韩、人才强市”战略,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正确处理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全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持续推进各

12、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着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韩城特色和突出优势的现代教育体系,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各类教育发展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学前教育 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全市建成2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每个镇(办)建成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教育。2、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在100%;小学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巩固率提高到99.6%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93%以上。实现

13、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3、高中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6.5%。推动普通高中由标准化高中向特色高中、品牌高中迈进。4、职业教育 建成职教专业性实训基地12个、职教精品(特色)专业12个,使“双师型”职教教师比例提高到50%。将韩城职专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将职教中心建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职教中心。力争我市迈入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县)行列。 5、民办教育 使80%以上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做优、做强民办教育,鼓励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健全完善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相互竞争、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三)、发展

14、战略1、均衡优质战略: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2、创新提升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3、人才强教战略:落实“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的中小学教师管理政策,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管理。按照“省考县选”的办法,招录一批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着力解决好结构性缺教问题。

15、吸引、招聘、培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搭建人才潜心治学、安心从教的良好平台,形成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不断涌现、接替有序的局面,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4、品牌引领战略:践行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名师,积极创办特色学校,全力打造名牌学校,引领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韩城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四)主要工作任务1、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合校并点工作,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将初中从现有的32所合并到10所左右,将小学(含教学点)从现有的90所合并到35所左右,将农村初中和小学适当向城镇集中,实现每个山区镇办好一所九年制学校

16、、每个平原镇办好一所初中和一所中心小学的目标。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12年,确保中小学校舍全面达到安全标准;到2015年,力争7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颁标准。加快工程进度,严把工程质量,重点实施并完成韩城职专、新城四中、东庄初中、龙门镇初中、桑树坪镇初中及下峪口二小等学校建设项目。2、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推动电脑、电视及现代互联网络进入教室和办公室,提高校园现代设施配备水平。提高学校“生机比”,实现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目标。加快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建成覆盖城乡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

17、施和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建立职业学校学生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中小学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3、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工作思路,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部门设立专门机

18、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健全幼儿园准入制度和督导制度,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费用予以减免,努力提高幼儿入园率。“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2所、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23所,在每个镇(办)建成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形成学前教育市、镇(办)两级骨干体系和市、镇(办)、村三级服务网络,使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到2015年,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使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

19、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以县为主,分类指导,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等各项资源,推动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实现“以城带镇、以强扶弱、捆绑考核、共同发展”。探索采取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各初中的办法,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强化“控辍保学”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巩固率,力争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在100%;小学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巩固率提高到99.6%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到93%以上。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深化课程

20、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到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5、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加大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统筹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整合高中教育资源,提升高中办学效益,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6.5%以上。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逐步实行免费高中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

21、生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内涵发展,改革办学模式,推动高中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根据生源变化情况调整高中结构布局,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多功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心。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进一步提高韩城职专办学水平,将韩城职专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制定政策,鼓励韩城职专举办中、省骨干专业。加强职业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使“双师型”职教教师比例提高到50%

22、。加快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再建成职教精品(特色)专业12个、职教专业性实训基地12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市、镇(办)、校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为农服务大格局。落实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一网两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力争完成“人人技能工程”培训1万人以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以上。按照政府

23、统筹、合力兴农的原则,多渠道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步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步伐,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争创省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县)。7、依法发展民办教育。大力支持民办教育,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民办学校提高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套水平,使80%以上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工作,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

24、。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引导民办学校加强学校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办出显明特色。8、扎实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接受全面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加强体育工作,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国防教育、民族教育安全教育

25、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增强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抓好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场所职能,丰富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9、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狠抓

26、教学常规落实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推进教育科研创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小学和初中的毕业率保持在100%,优秀率逐年提高;高中毕业生合格率保持在100%;职业教育毕业生合格率保持在100%,一次性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分别提高到98%和95%。认真实施教育督导“316工程”,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树立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学校和优秀校长,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10、大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重视和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重视教学领域管理和改革的研究,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质量完成各项教

27、育目标任务服务。完善市、镇(办)、校三级教研网络,构建相互联系、互动补充的教研网络运行体系。深化教育科研机构人员评聘管理,加强专、兼职教研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研员的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优化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以学主训、以研辅训、以赛促训、以评带训”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按照“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结果,提高即目的”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立足实际,积极承担中、省教科研课题。及时总结、推广优秀、实用的教科研成果,实现“高效教研助推高效教学”目标。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8、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严格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一批师德典型,利用教师节大张旗鼓予以宣传表彰,在教师中形成“个个重品行、人人讲奉献”的良好风尚。按照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的总体要求,大力培养、选拔忠诚教育、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校长,引领全市校长队伍建设。探索校长职级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促进校长专业成长。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每个教师每五年应接受不低于240课时的集中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到2015年,幼儿教师专科学历达到85%、本科以上学历达到30%;小学教师本科学历达60%、专科及以上学历达

29、10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5%;普通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学历达20%;职业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10%。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及辅导员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轮岗支教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山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12、重视特殊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

30、,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完善困难群体助学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以市聋哑学校为主体、以普通学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1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

31、条件。以教师学校为基础,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五)保障措施1、强化政府职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强国必先强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予以重点安排。实行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将教育目标完成情况、教育教学管理情况等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指标,确保教育优先发战略的全面落实。全市各镇(办)及各职能部门,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32、要同心协力,形成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强大合力。2、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十二五”期间是教育事业实现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较大投入。据预算,仅校舍新建和改扩建拟需投入 14亿元,其中,学前教育建设2亿元,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8亿元,普通高中建设2亿元,职业教育建设1.3亿元,镇(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0.7亿元。市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教育支出法定增长要求,确保到2012年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按规定全额用于教育事业。提高预算内计划投资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从2011年起,市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安排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划出10%用于教育。城市新建小区收取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费用于教育设施配套建设。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障学校办学经费、教师工资的稳定来源和逐步增长。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城镇一体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到2012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800元、初中1000元,特殊教育学校不低于初中标准。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市财政保障范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