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30KB ,
资源ID:105643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64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33笔记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33笔记名词解释.docx

1、333笔记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重要的特征,由于受当时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决定论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是唯官有学而民无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制度结构,导致了 “学在官府”和 “官守学业” 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 “明人伦” 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2.六艺教育 六艺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六项基本教育内容,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三大方面:(1) “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

2、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他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和。(2) “射御”,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射是指骑马拉战车的技术。(3) “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指算数。六艺教育的特征是:(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注重内心道德修养。3.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所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有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私

3、家主持的一所特殊形式的学校。(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和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并兼有资政论政作用的一所高等学府。其突出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出色的教育典范。4.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针对教育对象上提出来的,其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这一主张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垄断学校而言的,打破了 “礼不下庶人” 的教育传统,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的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打破了教育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适应了社会

4、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孔子的基本观点,基本含义是主张把读书与做官结合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接受过教育的人,反对不学而仕,同样,受过教育的人必须给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的进步意义是:(1)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以学优促进仕优,有利于培养贤人治邦的贤能之士。消极意义是:(1)深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思想。(2)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入学就开始有了严重的功名意识,汉代以“察举制”实践着“学而优则仕”。6.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孔子提出的教学

5、原则之一。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无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机械教学。自己对问题能够加以思考并有所体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学思行并重 学思行并重是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学而知之”,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手段,学不仅是要学书面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学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提倡广泛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还主张将所

6、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由学而思而行,孔子所探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学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以后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论语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是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把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描述全部汇于这本书中。零散而不系统的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语录,供后人研究。这本书在教育上突出了两个教育方面:一是突出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很重要,我们要进行教育。二是记录了许多教育思想,尤其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9.严己内醒 严己内醒是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

7、和方法。严己是指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的规范,即“君子求请己,小人求诸人”。克己的人才会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限制自己对私利的追求,不为利己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对人应采用平等的态度,给人以最大的尊重。涉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内省,内省是修养方法之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呼,传不习乎?”内省就是将日常所做的事依靠自觉进行反思。10.性善论 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仁义之心。其中恻

8、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而且提出人人可以为尧舜,体现了人性生来的平等性,认得到的境界、智能程度不是先天绝对的,而是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孟子在性善论上肯定了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性善论是孟子孟子唯心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孟子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11.性恶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荀子关于“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点:(1)性伪之分。“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的,是经过认为努力而发生的变化。荀况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说的是伪而不是性。(2)性伪和。“性”与“伪

9、”是相互区别乃至对立的,但有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与伪的关系就像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没有加工,素材将永远那么原始,不完美。只有素材与加工相结合,性伪和,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对社会的改造。(3)化性起伪。为了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必须结合环境,教育及个人努力的因素,环境即荀况所说的“渐”,教育的作用则显得更主动,它是依一定依据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个人努力,荀况称之为“职”,是知识和道德的积累。性恶论是荀子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12.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首。它对大学的教育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扼要明确的概括,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

10、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德育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个步骤,即:“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之为“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继,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修养是与个人修养合一的,大学的特点是极强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还有逻辑性。“三纲领”与“八条目”环环紧扣的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13.中庸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

11、之道。它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中调和思想,初步提到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和掌握文化知识的关系问题,认为二者相依并存,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远的影响。依中庸只见,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认得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其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求知,进而达到人的内在本性得到发扬。不论其一还是其二,都说明人是通过对外部世界求知以完善其本性和向内省察以有助于求知来完善自身的。此外,中庸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被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先后相继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的基本环

12、节和顺序,它是对孔丘到荀况先秦儒家学习过程思想学、思、行相结合的完整表述,被后世学者引为学习的一般方法与途径。14.学记 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它主要内容包括了教育内容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其中提到的教学原则有:“预时孙摩”,“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等原则。学记十分重视尊师,要求社会养成普遍尊师的风气,学记的思想为后世作出了重要

13、的贡献。15. 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是我国战国时期主要论述大学之道的文章,其中提到”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 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三纲领”,“明明德”指发扬光大人固有的天赋光明道德。所谓“亲民”,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儒家封建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所提出来的教育纲领和目标,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个步骤,“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八条目”环环相扣,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和,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

14、的,只有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和“八条目”环环相扣的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接受和实行。16.察举制 察举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汉文帝开始,但没有形成制度。察举制作为一种完备的体制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首先,汉武帝设立孝廉一科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制度常态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其次,汉武帝把察举取士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再次,增加察举制的科目,但仍是以孝廉为主要科目。在选拔考试中,儒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局面。察举制设立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局面,选拔了不少济世之才,也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被称为科举制的

15、先导。17.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其实质上是一所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为了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以后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18.郡国学 汉朝时期,除了在中央设立官学,还在地方设立官学。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成都之后,积极兴办文化

16、教育事业,发展儒家思想,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翁兴学”,是封建国家兴办地方官学之始。汉武帝继位后,极度赞扬这种行为,令各个郡国依照蜀郡设立学校,两汉郡国学的办学目的有两项:一是培养本郡的属吏,选各个学校优秀的学生推荐到朝廷。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社会教化。19.经学教育 (1)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地位,带来了儒家教育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繁荣局面,出现了很多传授儒学的经师。(2)在为数众多的儒学流派中,可以归纳为两种大的学术流派: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古文经学在政治立场和观点的不

17、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术风格。东汉后期,今古文经学融合,经学大师郑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汉朝经学教育中多以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实际上是指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进行解释,这样就形成了章句之学,也称之为经学。因为章句之学表现了不同经师的学术风格,所以不同的师法、家法正是表现在不同的章句之学之中。师法是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说,如果大师的弟子对是说有所发展,能成为一家之言,并被学术界和朝廷承认,便形成家法。(4)两汉皇帝会召集一些著名学者对儒学进行讨论,借此达到统一经学的目的。 罢黜百家之后,通过太学,以学校的方式,经学教育逐步开始走

18、向正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让整个社会学习儒家经典的社会风气,推动儒学繁荣昌盛的发展,并引领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20.国子监 隋唐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门主管教育的机构和官员,为了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隋朝隋文帝设立了国子寺,内设国子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和国子祭酒的设立是我国中央政府首次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标志着教育发展成为独立的教育部门的时代,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有重大的意义。隋炀帝时又改称国子监,名称一致沿用到清朝。唐代国子监统辖下属的名学校,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加强,主要管理六学一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广文馆),以经学教育为主题的学校发

19、展形成高潮。21.科举制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采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以考试为主,举荐为辅。科举制是隋朝重大的创造,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经宋元明清各代的发展更加完善,清末1905年废除,共存在了1300年,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制产生前期,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国家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形成了整个社会热爱学习的风气,但由于宋以后,各朝各代偏重科举而忽视兴学,导致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的弊端显露无疑,各种消极作用显现出来。科举制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重大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价值显著。22.颜氏

20、家训 我国南梁时期的教育教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本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这部著作不仅可以是我们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依据,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士族教育腐败的漫画。这本书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儿童教育,比如说提出了及早施教、言辞相济、均爱原则、重视语言教育、重视品德教育等教育思想。23.苏湖教法 也叫分斋教学,是北宋时期苏瑗在主持湖州州学的时候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胡媛在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出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的制度

21、。经义斋选择学习儒家经义,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科学,以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在胡媛的苏湖教法中,学习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它学科,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胡媛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实用的科目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24.三舍法 是“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对太学的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依次递升的等级制度。初入太学者经入舍考试进步外舍肄业,成为外舍生,外舍生、

22、内舍生又经升舍考试分别进入内舍肄业和上舍肄业,成为内舍生和上舍生,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三舍法”是太学内部严格建立起来的严格升舍考试制度。(1)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他们的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水平的高低与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制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3)提高了太学的地位。“三舍法”是我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25.积分法 是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积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来

23、升学的方法。它始于宋代太学,到元朝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改方法。其基本方法是:每月考试一次,根据成绩来积分,积到一定分数可以升级,不合格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者,只要达到计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业年限的制约。“积分法”与“升斋等级法”相联系,根据学生的积分和品行依次升舍,由于积分法汇总于学生的平时成绩,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26.监生历事 亦被称为“历练政事”或“实习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实习制度。历事是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并有考核办法。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之不足,然而

24、监生历事可以较广泛的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实习制度,是学习培养人才与业务部分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不过此制实行到后来,监生增多,历事冗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27.六等黜陟(zh)法 是清朝实施的一种地方官学员定等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学生按考试的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ln)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责,四等责罚,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六等黜陟法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成绩来升降,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创新。28.社学 创办于元朝,设在农村地区,以5-18的农家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并带有某种强制性。明代继承和发展了社学,使社学制度更趋完善,普遍设立,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清代各省的州县都设立“社学”,普及面更广,社学对于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