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13KB ,
资源ID:105573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573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 苏少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 苏少版.docx

1、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 苏少版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单元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这里共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辉映,渗透融合,既具有形似性,又保留了各自独具的音乐文化特色。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完善学生的多元性知识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单元选择了四首富有当地少数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不同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它们所表现的形象,了解管弦乐器的分类及其音色特点,在了解管弦乐民族化的同时,加深对器乐表现力的感受。通过对歌曲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的学习,引发学生对原生

2、态音乐文化关注,领略不同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音乐特点,学习“变拍子”知识和不同的声乐体裁,感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内容】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苏木地伟、什么结子高又高【教学目标】1、 欣赏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演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了解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2、 熟悉北京喜讯到边寨的主旋律,感受乐曲中不同主题的情绪差别。3、 在学唱苏木地伟时,能用悠扬的歌声表现彝族民间酒歌的风味;在什么结籽高又高歌曲学习中,学习用对歌的方式表现歌曲,尝试即兴编创进行对歌。4、 能听辨出长号、小号、双簧管等乐器的

3、不同音色,了解“变换拍子”的相关知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粉碎“四人帮”这一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时的情景。乐曲由引子、六个具有舞曲风格的乐段(其中,最后一个乐段再现第一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开始的引子是由两只圆号奏出的号召性的音乐,力度强弱的对比好像号角的回声在山谷林间飘逸回荡,仿佛把人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的节奏之后,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

4、旋律,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在一个下行的过渡句之后,乐曲进入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好像彝族姑娘们在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脖子上系的铃铛还哗哗作响。第三乐段在一个过渡性的乐句之后,弦乐奏出了一段优美、舒展的旋律。第四乐段乐曲力度变弱,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苗族姑娘在独舞。第五乐段小号先吹奏出奔放、粗犷的音调,圆号模仿牛角号音调为之伴奏,好像小伙子们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舞蹈加油喝彩,也跳起了欢快健美的舞蹈。乐曲最后以鼓乐齐鸣的宏伟的音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调,在更加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象征着人们满怀信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乐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

5、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情绪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教学难点】感受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并能记住其中的一段旋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北京喜讯到边寨乐曲的创作背景,导入新课的学习。二、乐曲欣赏1、初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乐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欢快、高兴、热烈等等。师:这首乐曲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2、这是一首多乐段的

6、乐曲,下面逐段进行欣赏。听引子与前三个乐段。(1)聆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情景?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号角声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2)听前三个乐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3)学生轻声视唱主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和第二乐段富于彝族特色音调的旋律。3、听乐曲第四乐段(1)听第一部分音频。(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性乐段转为C调之后,双簧管

7、奏出了优美的旋律。(2)想一想第四乐段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第四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尤其是旋律的变化音,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跳独舞。(3)学生随教师一起演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全班一起视唱旋律。分组演唱第四乐段主旋律。 学生试着背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4、听第五、第六乐段和尾声。(1)在第五乐段中,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这两个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在第六乐段中又出现了第一乐段的主旋律。(2)在尾声,什么乐器又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什么情感?在尾声,圆号再一次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灿

8、烂辉煌的明天。5、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1)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各部分。三、表现音乐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2、根据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老师进行统一安排。前三乐段用动作表现,第四乐段用舞蹈和歌唱主旋律表现,第五、六乐段用打击乐和动作表现,和着音乐师生一起表演。四、课堂小结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9、【教学内容】 唱苏木地伟【教材分析】苏木地伟是凉山彝族的祝酒歌,汉意为“远方的客人”。这首歌是当地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了客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为你唱这首苏木地伟。该曲歌词简练、质朴,没有华丽的修辞,却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粗犷、豪放、热情的个性,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歌曲。 歌词翻译:苏木地伟喔(远方的贵宾),确波果拉苏(四方的朋友),你我哽地说(我们不常聚),莫拉果特波(难有相见时),你木呷节勒(彝家有传统),纸节波果达(待客先用酒),纸张我木都(彝乡多美酒),色拉你喔苏(美酒敬宾朋),苏尼苏达洛洛(请喝一杯酒呀),苏呢苏达朵朵(敬上一杯酒哟)。【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苏木地伟歌曲,感受少数民

10、族彝族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感受彝族酒歌文化,发现彝族语言和汉语的对比意义,欣赏彝族酒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苏木地伟,感受少数民族彝族民歌的风格、酒歌文化,领略其独特魅力。【教学难点】把握歌曲节奏演唱,感受彝族语言和汉语的对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断音练习:5 5 5 5 | 5432 1 0 |Lu lu lulu lu lu学生用自然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二、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我手中拿的是什么?(手拿酒杯)你们还能说说酒的文化吗?2、我们很多地方都有酒歌文化,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招待贵宾或者远方的客人都会献上香甜的美酒。下面我们来

11、听听少数民族彝族的酒歌是怎样演唱的。三、欣赏曲例1、初听全曲,感受其特点。2、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观察曲谱发现曲谱的特点:附点节奏。第一段歌词是彝族语言。3、介绍苏木地伟苏木地伟是凉山彝族的祝酒歌,汉意为“远方的客人”。这首歌是当地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来了客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为你唱这首苏木地伟。该曲歌词简练、质朴,没有华丽的修辞,却充分表现了彝族人民粗犷、豪放、热情的个性,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歌曲。四、学唱歌曲1、 初听苏木地伟,感受乐曲情绪热情活泼的2、学生分句划拍视唱旋律3、师生分句对唱,唱熟旋律。4、歌词对比苏木地伟喔(远方的贵宾),确波果拉苏(四方的朋友),你我哽地说(我们不常聚)

12、,莫拉果特波(难有相见时),你木呷节勒(彝家有传统),纸节波果达(待客先用酒),纸张我木都(彝乡多美酒),色拉你喔苏(美酒敬宾朋),苏尼苏达洛洛(请喝一杯酒呀),苏呢苏达朵朵(敬上一杯酒哟)。5、齐唱歌曲。6、师用钢琴为歌曲伴奏,生唱歌曲。五、采集与分享1、酒歌文化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中,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故亦称“酒礼歌”“酒曲”等。酒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人们通过互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欣赏彝族酒歌孜莫格涅欣赏蒙古族原生态酒歌2、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

13、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隆重、盛大、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3、火把节的来历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巴比武,即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

14、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六、结束本课【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教材分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军旅作曲家杨非于1954年在云南瑞丽创作的一首反映傣族风情的歌曲。歌词描写了云南美丽的景色和傣族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以葫芦丝、巴乌、木叶等乐器演奏这首歌曲,能很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使歌曲的地域色彩更加浓郁。本单元提供的木叶独奏曲就是一个例证。【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傣族音乐的特点,能感知舞蹈动作和形象的美感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欣赏葫芦丝独奏、木叶独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让

15、学生感受傣族风格的乐曲,了解傣乡的风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了解云南省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3、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共同合作,能积极参与并喜爱音乐。【教学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融入到欣赏教学中的各种音乐活动里。【教学难点】通过聆听,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1、导课师生问好2、初听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看到你们非常高兴,很想给唱支歌送给你们,你们想听吗?轻声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你们觉得老师唱的这首歌

16、好听吗?说得真好,就是爱我中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民族。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肩搭着肩,乘上音乐列车出发吧!(点击音乐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3、初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葫芦丝和木叶两个版本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到了,大家认真看,仔细听,呆会儿比比,看谁回答的问题最多。课件播放美丽的西双版纳风景图。现在,谁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那你们知道,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民族是哪个少数民族?生:傣族4、介绍结合画面讲解:在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乡,这里没有春夏秋冬之分,四季常青,风景秀丽。是动物们最喜欢呆的地方,所以这里有许多可爱的

17、动物,是天然的动物园,也是植物的王国。傣族人民从1400年前就开始住在这种竹楼里,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傣乡的竹楼是用竹子和茅草筑成的。可爱的大象和美丽的孔雀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两种动物,它们也是傣家人的好朋友,可爱的大象和美丽的孔雀已经成为傣族人民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刚才大家说到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也就相当于我们马上要迎来的新年一样。在这欢乐的一天里,傣族人民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装,拎着水桶,端着盆,装满清水,水上还洒上花瓣,甚至有的来在水里滴上香水,无论是谁,见上面就相互泼水,相互祝福二、初步感受傣族的音乐风格乐器之谜1、教师出示葫芦丝和木叶你们认识它们吗?学生谈感受

18、2、介绍葫芦丝乐器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傣族小朋友最喜欢的乐器葫芦丝(出示葫芦丝)那就让老师来演奏一首吧!(师吹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片段)你们觉得它的声音怎样?(请几位学生也来随意的吹吹葫芦丝)音调这么美的葫芦丝,原来叫葫芦笙、葫芦箫;因为有人觉得它发出的音就象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也有人称它为葫芦丝。傣族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吹奏葫芦丝的好手,(再次吹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模仿象脚鼓伴奏。)3、介绍木叶乐器木叶即树叶,原始社会狩猎时代曾用以拟声捕猎禽鸟,后来逐渐转化为伴唱的“乐器”,在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木叶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并为电影配乐,且演奏技巧越来越丰富,材

19、料也多样化,用平吹与超吹的技巧,可吹近三个八度的音域。 木叶的音色和小唢呐相似,近似人声,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力。演奏的曲调大多选自民歌,具有山野乡村风味。你能来吹奏一下试试吗?很有难度,但这样才能发现人类的伟大。三、分析傣族音乐特点音乐之谜1、傣族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哪一种图形最适合这种感觉?补充缠绵、婉转2、吹奏一段傣族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听听,是不是这种感觉?傣族的音乐真的是很美,老师都忍不住也跳起舞来了。3、刚才大家通过看、听、唱、表演,对傣族的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现在呀!张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请你们听辩三段音乐,看谁能听辩出哪段是傣族音乐

20、。课件播放: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新疆歌曲新疆之春、傣族女声独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师:三段音乐对比,你们觉得傣族的音乐特点是什么?生:柔和、优美等师:对,第三段就是富有傣族音乐特点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能不能也来说说一、二段音乐的特点呢?提示:第一段是蒙古族的音乐宽广、抒情。第二段是热情、奔放的新疆音乐。第三段就是大家说的优美、柔和的傣族音乐。四、结束本课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来临了,让我们也加入他们吧!男生敲起幸福的象脚鼓,女生跳起优美的孔雀舞。我们和热情的傣族小朋友一起欢度泼水节吧!【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唱 什么结籽高又高【教材分析】什么结籽高又高这首歌曲选自歌舞剧刘三姐,音乐素材多来

21、自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学情分析】城市的学生对农作物了解地很少,可以边听边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唱熟后可以适当加上一些打击乐器伴奏,还可以观看刘三姐对歌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分小组扮演不同角色,用歌声、动作或表情模仿剧中的人物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而且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2、根据家乡特色,引导创编山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喜欢上山歌这一音乐体裁,增进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教材分析】

22、本课设计以“走近山歌”为主线,带学生走进桂林山水,通过看、听、赏、唱、创编等音乐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从而真正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教学重点】用放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知道山歌的特色。【教学难点】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中变换拍子的把握和气息的控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播放音乐我想去桂林,教师带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中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并为歌曲教学做好铺垫。二、导入新课刚才上课前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我想去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想不想也去广西桂林游玩一下呢?好,让我们跟随摄像师的镜头,去领略那里的美丽风光。1、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视频

23、。(看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桂林的山美、水美,人也美。说到人,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刘三姐。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由刘三姐参与演唱的歌曲心想唱歌就唱歌,一睹歌仙的风采。2、看视频心想唱歌就唱歌说说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一领众和、对唱)3、揭示课题:师:这种一问一答的即兴创编音乐体裁我们把她叫做山歌,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近山歌”。4、师生互动,对山歌。(解决歌曲部分难点)(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刘三姐对山歌,我问你们答,注意老师问用什么旋律,请你

24、用相同的旋律和老师对唱:哎()山水甲天 下 哎哎甲天 下?()山歌唱得好哎哎唱得好?(对唱旋律采用什么结籽高又高的第一、二乐句)(2)音乐常识:对唱中第一小节“re”上的两个音乐符号认识波音记号及唱法主音向上波动一个音符再快速回到主音认识延长音记号及唱法一般是延长原始值的一半, 也可根据需要自由延长(3)说说在这个“哎”加入这两个音乐记号的作用。歌曲开头“哎”,加上两个记号的使用,更具有呼唤性,呼唤对方来跟你对歌比赛,引起对方的注意。【设计意图】紧扣教材内容,一进入课堂就让学生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以及表现形式,并通过师生对唱山歌进一步加深印象,同时对唱山歌采用的是歌曲第一二句的旋律,很好地解决

25、了两个音乐记号的难点学习,为歌曲教学做好了铺垫。三、学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在刚才对山歌中的表现真让老师满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原汁原味儿的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你能发现些什么吗?听完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选自歌舞剧刘三姐,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编曲,音乐素材多来自于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2、学习歌谱(1)仔细看歌曲的拍号,你能发现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歌曲中四二拍、四三拍交替出现,我们把这种在一首歌曲中出现2种或者2种以上的拍子叫做“变换拍子”。(2)师唱歌谱,请学生找出三拍子出现的地方,并在三拍子出现

26、的时候尝试划拍。(3)学生跟老师模唱歌谱、而后自己唱谱。3、用“LU”模唱全曲模唱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发声(注意口形准确,母音咬字要清晰)4、带入歌词演唱歌曲第一段对学生演唱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5、教师提醒学生加入换气记号,尝试演唱第二段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换气,必须采用急吸缓呼的方法。6、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1)想一想用什么演唱形式可以让歌曲变得更有意思呢?a男生问、女生答b一领众和(2)在情绪上可以怎样把握?(问得自然答得自信)【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找出歌曲的难点,在师生合作下解决难点,将已掌握的歌唱技能运用在歌曲的演绎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在合作中

27、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妙。四、拓展:创编山歌师:听着同学们对山歌,老师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我也想和同学们对对山歌了。你们能对出老师的山歌吗?1、师唱自编家乡宜兴特色山歌什么称作泥中泥哎?什么地方千年成哎?什么解渴又提神哎?什么生来枝节瘦哎?出示小提示:我们宜兴素来就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的”美誉。2、学生尝试对山歌什么称作泥中泥哎?(紫砂泥称做泥中泥)什么地方千年成哎?(宜兴溶洞千年成)什么解渴又提神哎?(阳羡茶解渴又提神)什么生来枝节瘦哎?(竹子生来枝节瘦)【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编山歌,让学生体会音乐创编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且创编材料

28、来源于家乡的特色,让学生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山歌体裁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去表现、展示山歌。五、总结山歌的特点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唱山歌、对山歌、听山歌,你能总结出山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山歌特点:A、山歌是民歌的一种,是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等为抒发情感、自娱自乐而编唱的歌曲。B、山歌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曲调多高亢、嘹亮;内容很广泛,常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它来源于生活、产生于劳动。【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山歌特点,老师进一步讲解总结,加深学生印象。六、小结课堂,师生再见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走近山歌这一民歌体裁,但接触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一些山歌学习,和你的朋友分享。【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