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7.10KB ,
资源ID:105496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49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动物学教学大纲上下.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动物学教学大纲上下.docx

1、动物学教学大纲上下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动物学()教学大纲制作: 生物教研室 二0一六年九月说 明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的主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及目(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兽类)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地位;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与纲(脊椎动物各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生态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增强独立操作能力,重视野外实习,提高对动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2、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学会动物的采集、培养、标本的处理和制作等技能;了解国内外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本课总学时144学时,其中讲授130(无脊椎动物为68学时,脊椎动物学为62时),野外实习7天(不包括途中时间)。学 时 分 配 表章 节内 容学时备 注一绪论2二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三原生动物门8四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五多孔动物门2六腔肠动物门4七扁形动物门6八线形动物门5九环节动物门5十软体动物门8十一节肢动物门14十二总担动物2十三棘皮动物门2十四半索动物1十五无脊椎动物总结3 小计68学时十六脊索动物门4十七圆口纲1十八鱼纲12十九两栖纲6二十爬行纲7二十一鸟纲8二十二哺乳纲14二十三脊椎

3、动物总结4二十四动物进化基本原理2二十五动物地理2二十六动物生态2 小计62时讲 授 内 容动物学第一章 绪 论本章学生明确动物学的概念、生物的分界、动物的基本特征、物种、双名制、现存动物的主要分门、动物学的基本原理等。掌握动物学学习的目的、任务、研究方法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一、生物的分界二、动物在其中的地位第二节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一、动物学的定义二、动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动物形态学 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态学等三、动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等 第三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一、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和任务:

4、正确认识和了解动物的自然规律,以便改造控制和利用动物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二、研究动物学的方法: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研究,基本方法有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综合研究法。第四节 动物学发展简史一、国外动物学的发展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三、动物学发展的新阶段第五节 动物界的分类及命名一、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二、种的概念和分类阶元三、动物的命名和现行分类系统及发展概况第二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本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和机能;动物四大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基本区别。第一节 动物细胞一、一般特征及化学组成二、基本结构和功能三、细胞周期四、细胞的分裂(无

5、丝、有丝、减数分裂)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组织二、器官和系统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明确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了解其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概述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生活方式、分布、形态及大小(二)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有机体、由细胞内部分化的细胞器来完成所有生理机能。(三)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种类。二、原生动物的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各纲特征比较。第二节 鞭 毛 纲一、代表动物:绿眼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二、纲的主要特征:鞭毛(

6、亚显微结构)、营养、繁殖等。三、重要种类:衣滴虫、盘藻、空球藻、杂球藻、领鞭毛虫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夜光虫、利什曼原虫的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第三节 肉 足 纲一、以变形虫为代表说明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种类:痢疾内变形虫、有孔虫、放射虫构造特点第四节 孢 子 纲一、以间日疟原虫为代表说明孢子纲的主要特征二、重要种类:艾美球虫、血孢子虫第五节 纤 毛 纲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大小形态、结构与机能;纤毛的结构及运行,伸缩泡的结构及排泄、核的分化及功能。二、主要特征:纤毛、结构复杂、大核与小核、繁殖三、重要种类:草履虫、钟形虫、喇叭虫、棘尾虫、游仆虫、小瓜虫、车轮虫

7、及其危害。第六节 原生动物的生态与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七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四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动物胚胎发育的各主要阶段;了解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的关系及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第一节 从多细胞到单细胞一、中生动物二、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第二节 动物的繁殖和个体发育一、繁殖及繁殖方式 (一)繁殖概念 (二)繁殖方式二、个体发育(一)胚前期(二)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三胚层分化)(三)胚后发育(直接和间接发育)第三节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展一、生物发生律及其对了解动物类群间关系的意义第四节 关于多细胞

8、动物起源的学说第五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第一节 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一、结构的原始性,体形不固定,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器官系统。二、水沟系与固着生活;领细胞及细胞内消化。三、生殖发育:无性生殖(出芽和形成芽球)、有性生殖、发育中形成两囊幼虫及逆转现象。第二节 多孔动物的分类及分类地位一、常见种类及经济价值二、多孔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第六章 腔肠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水螅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特别是体型、胚层、组织分化、神经系统等。从而认识腔肠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了解各纲的

9、特征重要种类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 代表动物水螅水螅: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与机能、生殖特点。第二节 门的主要特征 一、生活方式与分布 二、辐射对称、两胚层、原始消化腔、组织分化、网状神经系、刺细胞、水螅型与水母型个体、生活史多有世代交替现象。第三节 分类概述 一、水螅纲:以薮枝螅为例,说明生活习性、单体和群体、水螅型和水母型、世代交替、重要种类(水螅、薮枝螅、 桃花水母、钩手水母) 二、钵水母纲:以海月水母为例,说明本纲主要特征(消化、循环、生殖、感觉等)、重要种类(海蜇)。 三、珊瑚纲:以海葵为例,说明本纲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海葵、红珊瑚、鹿角珊瑚)。第四节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五节 腔肠

10、动物的系统发展附 栉水母动物门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地位第七章 扁形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涡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并掌握寄生吸虫和绦虫的主要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了解扁形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体扁平、两侧对称、三胚层、皮肌囊的结构、无体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原肾管系统、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特点、生活方式。第二节 涡虫纲(一)主要特征:体表具纤毛、消化系、神经感觉发达。 (二)常见种类:旋涡虫、微口涡虫、真涡虫、土笄蛭涡虫、平角涡虫。第三节 吸虫纲 (一)华枝睾(或肝片)吸虫:寄生部位、形态结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 (二)纲的主要特征:寄生

11、、体表具角质膜、吸附器官、生殖系统发达、神经感觉退化、生活史多复杂 (三)其他常见吸虫:日本血吸虫、姜片虫等的构造特点、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 第四节 绦虫纲 (一)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 (二)纲的主要特征:内寄生、体带形、体壁结构。器官系统的简化和特征。(如消化系消失、生殖系统发达。) (三)其他常见的寄生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第五节 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第六节 扁形动物门的系统发展附:纽形动物门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地位第八章 原腔动物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蛔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特点;基本掌握线虫纲

12、、腹毛纲、轮虫纲的主要特征及意义;了解主要寄生线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第一节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侧对称,体线形,体表具角质膜,原体腔、消化、排泄、神经、生殖系统的构造特点、雌雄异体、第二节 线虫动物门一、代表动物蛔虫:形态结构、个体发育及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二、主要特征:体形、体壁、消化系、排泄系、生殖系、生活史。 三、常见的线虫:蛔虫、旋毛虫、钩虫、蛲虫、丝虫 小麦线虫等的构造特点、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第三节 轮虫动物门 一、纲的主要特征及在动物演化上的地位第四节 腹毛动物门一、略述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 附: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第九章 环节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通

13、过对环毛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的学习,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真体腔的形成及在进化上的意义。并掌握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了解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体分节、同律分节、刚毛及疣足、真体腔、后肾管、闭管式循环系、链状神经系、担轮幼虫。第二节 代表动物 环毛蚓:生活习性、外形、适于土壤生活的结构特征、内部构造、生殖、个体发育的特点。第三节 分类概述 一、多毛纲:以沙蚕为代表,了解本纲主要特征、主要种类(自由生活型、管栖型)。 二、寡毛纲:主要特征、常见种类(水、陆栖) 三、蛭纲:以金线蛭为代表说明本纲主要特征,常见种类(水蛭、山蛭) 第四节 环节动

14、物与人类的关系 多毛类与渔业,寡毛类与土壤改良,物质循环、医用、食用、饲料、人工养殖概况,蛭类的利和害。第五节 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附:星虫及益虫:主要特征。如:方格星虫、单环刺益。第十章 软体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通过对无齿蚌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的学习,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并掌握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软体动物的重要经济种类。 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体柔软、不分节、两侧对称(腹足纲除外)。体分头、足、内脏团、具皮肤褶形成的外套膜、此膜分泌贝壳,保护身体。用鳃呼吸,外套腔与呼吸的关系。体腔退化,开管式循环。神经系由四对神经节组成。大多雌雄异体,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担轮

15、幼虫和面盆幼虫。第二节 分类概述 分类的主要依据 一、双神经纲:以石鳖为例,说明本纲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如龙玉簪。 二、腹足纲:以蜗牛(或田螺)为例,说明本纲主要形态结构特征、常见种类。如:椎实螺、钉螺、笠贝、鲍、蛞蝓、红螺、玉螺、扁卷螺、宝贝及本地主要种类。 三、瓣鳃纲:以无齿蚌为例(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生殖与个体发育)说明本纲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如:蚶、牡蛎、贻贝、珍珠贝、船蛆、蚬、三角帆蚌等。 四、头足纲:以乌贼为例,说明本纲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如:枪鸟贼、章鱼等。第三节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四节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

16、棉蝗、沼虾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特点;并掌握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主要特点;基本掌握三叶虫纲、肢口纲、原气管纲的简要特征以及昆虫纲的主要目的鉴别特征、主要经济昆虫的生态习性、形态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有经济意义的节肢动物及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异律分节、附肢分节及其意义,体被几丁质外骨骼,生长与脱皮,肌肉系特点,体腔及血液循环,呼吸、排泄及神经感觉器官特点,生殖发育,节肢动物的高度适应性。第二节 分类概述 分类的主要依据;主要各纲:三叶虫纲、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原气管纲、多足纲、昆虫纲。第三节 甲 壳 纲 一、代表动物:沼虾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及机能特点

17、、生殖与发育 二、主要特征:对水中生活的适应、体分区、附肢的基本类型及其功能、鳃呼吸、排泄器官、个体发育特点 三、主要亚纲及重要种类 (一)鳃足亚纲:水蚤、丰年虫等 (二)桡足亚纲:剑水蚤、锚头蚤等 (三)蔓足亚纲:藤壶、茗荷儿等 (四)软甲亚纲:糠虾、寄居蟹、虾、蟹等第四节 蛛 形 纲 一、代表动物:圆蜘蛛的生活习性、主要的形态结构及机能特点、取食习性。 二、主要特征:多数陆生,体分区,附肢构造及机能特点、消化、呼吸、排泄特点、生殖与发育。 三、分类:蝎、钳蝎等 (一)蝎目:蝎、钳蝎等 (二)蜘蛛目:圆网蛛、狼蛛、蝇虎等 (三)蜱螨目:如红蜘蛛、牛蜱、人疥螨等第五节 多 足 纲 一、以蜈蚣为

18、例,简述多足纲的主要特征 二、常见种类:蜈蚣、马陆、蚰蜓等第六节 昆 虫 纲 一、代表动物:棉蝗(或其他蝗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机能特点及生殖发育特点。 二、主要特征:适应陆生的特征、体分区、附肢及翅特点(类型及功能)、个体发育、分布 三、生物学特征:生殖方式、变态发育、世代与年生活史、社会性和多态现象、主要习性(食性、趋性、日出性与夜出性、休眠与滞育等)四、分类 (一)分类依据:口器、触角、足、翅的类型及功能。 (二)主要目概述:缨尾目、蜉蝣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蜻蜓目、等翅目、虱目、蚤目等。第七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八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第十

19、二章 总 担 动 物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总担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苔藓、腕足和帚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地位。第一节 总担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苔藓动物门 以羽苔虫(或草苔虫)为例,说明苔藓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第三节 腕足动物门 以酸酱贝(或海豆芽)为例,说明腕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第四节 帚虫动物门 以帚虫为例,说明帚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地位。 第五节 总担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十三章 棘皮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海盘车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及个体发育;基本掌握海星纲、蛇尾纲、海胆纲、海参纲及海百合纲的主要特征;了解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和经济意义。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20、幼体为两侧对称,成体为次生性辐射对称体壁及骨骼特点,体腔发达(围脏腔,水管系、围血腔)、水管系特点。第二节 代表动物 海盘车(海星)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及机能特点、生殖和发育特点。第三节 分类概述 一、海星纲:主要特征,海盘车、海燕等 二、蛇尾纲:主要特征,阳遂足等 三、海胆纲:以马粪海胆为代表说明本纲主要特征、马粪海胆、紫海胆等 四、海参纲:以刺参为代表说明本纲动物主要特征、刺参、梅花参、荡皮参等 五、海百合纲:主要特征:海羊齿等第四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五节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附:毛颚动物的主要特征第十四章 半索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柱头虫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

21、从而理解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第一节 半索动物的代表 柱头虫:生活习性,形态构造、机能特点,生殖和变态发育(幼虫)。第二节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背神经索、鳃裂、口索等第三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第十五章 无脊椎动物总结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各门动物之间的组织结构的关系和演化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 一、体制、对称体节、胚层、骨骼、体壁、体腔、各器官系统(呼吸、循环、排泄、神经等) 二、无脊椎动物的发育:卵裂、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形成的特点,各种幼虫的比较。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系统演化树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动物学()教学大纲制作: 生物教研室 二0一六年九

22、月说 明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的主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线索,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主要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亚门)、纲(亚纲)及目(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兽类)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地位;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与纲(脊椎动物各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和生态的基本知识;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增强独立操作能力,重视野外实习,提高对动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学会动物的采集、培养、标本的处理和制作等技能;了解国内外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本课总学

23、时144学时,其中讲授130(无脊椎动物为68学时,脊椎动物学为62时),野外实习7天(不包括途中时间)。学 时 分 配 表章 节内 容学时备 注一绪论2二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三原生动物门8四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五多孔动物门2六腔肠动物门4七扁形动物门6八线形动物门5九环节动物门5十软体动物门8十一节肢动物门14十二总担动物2十三棘皮动物门2十四半索动物1十五无脊椎动物总结3 小计68学时十六脊索动物门4十七圆口纲1十八鱼纲12十九两栖纲6二十爬行纲7二十一鸟纲8二十二哺乳纲14二十三脊椎动物总结4二十四动物进化基本原理2二十五动物地理2二十六动物生态2 小计62时讲 授 内 容动物学第十六章

24、脊索动物门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脊椎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概况,并掌握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的特征以及脊索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第一节 概 述 一、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次要特征:心脏的位置、肛后尾、生物的内骨骼等)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相同的特征:后口、三胚层、真体腔、两侧对称和分节现象。 二、脊索动物分类 (一)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略述) (二)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 (三)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四)脊索动物分类上常见名词:无头类 有头类 无颌类 有颌类 无羊膜类 羊膜类 原索动物 真索动物 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第二节 尾索动物亚门

25、 以海鞘为代表说明尾索动物的主要特征、个体发生第三节 头索动物亚门 一、文昌鱼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及个体发生 二、头索动物主要特征 三、原索动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第四节 脊椎动物的特征概述 一、胚胎或幼体中具有脊索,成体多为脊柱所代替;内骨骼发达 二、背神经管明显分化为脑和脊髓 三、具备了复杂的颌器 四、呼吸器在水生种类多为鳃,陆生种类为肺 五、多有成对的附肢 六、完善的循环系统 七、复杂的肾脏代替肾管第五节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十七章 圆 口 纲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圆口纲的主要特征;了解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节 纲的主要特征 以七鳃鳗为代表说明圆口纲的主要特征:无真正的颌,没有偶鳍,脊索终生

26、存留,没有脊椎骨,单鼻孔及其位置,呼吸器(鳃囊)内耳半规管只有12个,消化系统特点(舌特化与生活方式)。第二节 分类概述第三节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第十八章 鱼 纲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基本掌握鱼类各重要目的特征及鱼类生态,起源和演化;了解我国重要经济鱼类。第一节 鱼纲的主要特点 体形、鳞、鳃、鳍。单循环、生殖等特点。水生生活的适应。适应性特征和进步性特征。第二节 分类概述 分类主要依据:现代鱼类的分类(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 一、板鳃亚纲:鲨目和鳐目,主要特征及代表。 二、全头亚纲:以银鲛为代表,说明本亚纲特征。 三、肺鱼(内鼻孔)亚纲:纲特征,古老而特化的类群,现有种类及分布。

27、 四、总鳍亚纲: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内鼻孔,鳔能呼吸,现存种是活化石,与古代种类的不同点。 五、辐鳍亚纲:纲特征,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鲟形目、鲱形目、鲤形目、鳗鲡目、鳕形目、合鳃目、鲻形目、鲈形目、蝶形目等)的特征及种类。第四节 鱼类的洄游第三节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经济价值,我国渔业的概况(养殖、捕捞)第四节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第十九章 两 栖 纲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及两栖纲各重要目的特征及生态、起源和演化;了解我国两栖类资源。第一节 两栖纲主要特征 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皮肤、骨骼、肌肉、呼吸、循环、神经感官系统等主要特征。变态发生。适应陆地生活和水中生活构造特点。第二节 分类概

28、述 一、无足(吲螈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鱼螈等 二、有尾目(蝾螈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大鲵、蝾螈等 三、无尾目(蛙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黑斑蛙、金线蛙、林蛙、雨蛙、树蛙、蟾蜍等。第三节 两栖类的生态 一、两栖类的繁殖、变态 二、两栖类的休眠的原因及意义第四节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一、两栖类资源利用 二、保护蛙类以蛙治虫第五节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第二十章 爬 行 纲 本章要求学生以石龙子为例,掌握爬行纲的主要特征;了解爬行纲与人类的关系和爬行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节 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构造特点器官系统的演化;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第二

29、节 分类概述 现存种类的分类:一、喙头蜥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喙头蜥 二、有鳞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石龙子、壁虎、麻晰、草晰、蛇等 三、龟鳖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龟、鳖 四、鳄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如:扬子鳄第三节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爬行动物的资源及其利用 二、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三、毒蛇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原则第四节 爬行类的起源和演化第二十一章 鸟 纲 本章要求学生以家鸽为例,掌握鸟纲的主要特征;基本掌握鸟纲主要目的的特征及种类,生态与人类的关系;了解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适应的特点;器官系统的演化,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第二节 分类概述 分类概述的主要依据:现存鸟类分类、总目、主要目的、特征及重要种类 一、平胸总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 二、企鹅总目:特征及主要代表动物 三、突胸总目:主要目的特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