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787.72KB ,
资源ID:105353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353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没有文字的时代.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没有文字的时代.docx

1、没有文字的时代沒有文字的時代埔里盆地空照圖(圖片出處:臺灣土地故事:139,大地地理出版社,2000。)大埔里地區由於地處全臺適中位置,其間有若干肥沃的盆地或丘陵,四周為重重高山障蔽,溪水穿流其間,自然資源相當豐富;雖然其地形看似封閉,但其實隱然形成多條天然的孔道,因此自古以來即為人類絕佳的生活處所。根據歷年來考古學者的研究,從遺物的分布位置來看,亦可顯示該區內史前人類的分布相當廣泛,且與天然的交通孔道或自然資源息息相關。 日治時期如鳥居龍藏、森丙牛、淺井惠倫等人,及陸續投入該區域有關原住民或考古遺址的調與研究,累積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本區因為開發較晚,也使得考古遺址得免於人為迅速的破壞

2、。但近年來的快速開發卻將考古遺址的存亡推向一個未知的困境,讓我們回顧過往,一探這群豐富且複雜的人群活動史。大埔里史前文化的地位水沙連地區由於自然環境十分豐富,史前文化人的活動也十分頻繁。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大埔里地區最早的史前文化大約出現於距今3000年左右,屬於大馬璘文化的水蛙堀類型,同樣的時間在中部濁大區域則出現營埔文化中期的營埔類型、洞角類型。此後接連出現同屬於大馬璘文化的大馬璘類型、曲冰晚期類型。三者之間均可發現明顯的承續關係。到了方形石板棺時期基本上已進入使用金屬器的階段,接著則接續原住民族埔番、眉番等的時代。 整體而言,雖然目前並無明顯的證據顯示大埔里地區有早於3000年以前的

3、文化,但除了附近的大肚丘陵、烏溪河口出現距今45003500年的繩紋紅陶文化之外,水蛙堀遺址、lalu遺址都發現繩紋紅陶個別出現,但未成層。日月潭湖心沈積物的孢粉分析也顯示距今6000年左右以來,可能有人群活動造成該區域火災的現象。這些證據可能顯示出大埔里地區有更早階段的人居住或活動。 因此,水沙連地區的史前文化不只提供其間傳承、遷徙的研究外,也可以作為探討史前文化與原住民之間關係的依據。埔里盆地群(富田芳郎氏原圖,圖片出處:轉引自林朝棨南投縣地理志地形篇稿:30南投縣志稿(三)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4,P30)史前時期的自然環境 根據日據時期地形學者早?一郎(早阪一郎 1930)與富田芳郎

4、(富田芳郎 1956)的研究,推測埔里盆地群包括北港溪流域的埔里、魚池等盆地和濁水溪流域的日月潭、頭社和統櫃等盆地,在過去都是山間盆地,後來經過充填及決堤而乾涸,僅日月潭因位於兩河水系分水嶺的最高處,受河川作用最遲而能保留原狀(張光直 1977:417)。 濁大計劃時曾於埔里盆地進行過大規模的鑽井工作,在外加道坑、月潭和頭社的三口井發現大量的泥炭,經過碳十四年代的測定,月潭深8公尺處為距今16540年,頭社深1公尺處則為1480年、深9公尺處為7250年。由此可見,埔里盆地於更新統時代即已形成,而其乾涸是最近一千年以內的現象。 根據最近陸挽中透過日月潭湖泊沈積物進行的孢粉分析,顯示距今6760

5、4040年左右植被產生極大的改變,苦楮、野桐、黃杞減少,艾屬異常大量增加,碳質碎屑大量增加,顯示出火災破壞後的次生植被組合,推測可能是史前人類造成的火災所致。這個現象延至距今1260年左右,相當於全新世大暖期之後的降溫期以及新冰期(Neo-glacial),因火災而影響的植被組合減少,而草本花粉持續增加,繖形花科變多,顯示氣候可能正值改變,過渡到乾涼的氣候型態,也可能是人類活動型態的改變所致;到了1260年前以來,花粉與孢子通量快速增加,碳質碎屑也同樣增加,氣候轉為暖溼(陸挽中 1996:45-46)。大埔里史前文化層序根據引因印(R.Stamps)的調查與試掘,認為埔里盆地的史前文化可以分成

6、水蛙堀期與大馬璘期。水蛙堀期的年代經校正後大約在距今24853630年左右,且在大馬璘遺址的最下層出現水蛙堀期的代表性陶器,因此推測大馬璘期是由水蛙堀期演變來的,並由遺址型態認為水蛙堀期都是一些小型聚落,到了大馬璘期合而為一個大型聚落(Stamps 1977:273)。 最近的研究將大埔里地區與中部濁大地區的史前文化互相比較,可以發現雖然從日月潭湖底的鑽探結果初步推斷這個區域極有可能有更早一階段的人群活動,但至少目前比較確定的人群是生活在大約4500-3500年前的繩紋紅陶文化人,他們主要分佈在鄰近的草屯鎮,之後從距今3500-800年左右,均屬大馬璘文化,但又依器物特徵、年代分成水蛙堀期、大

7、馬璘期與曲冰晚期階段,最後才進入使用鐵器的方形石板棺時期。埔里更早有人嗎?臺灣自從在1967年發現屬於舊石器時代的八仙洞遺址以來,即陸續在台南左鎮菜寮鄉、台北市芝山岩、林口台地、苗栗縣鯉魚水庫、鵝鑾鼻等地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留,因此如果就頭社盆地的泥炭層來看,自更新統晚期以來這裡便是林木繁生的湖沼地帶,氣候溫暖宜人,頗為適合人居,因此雖然目前並未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但就自然環境推測的話,其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1964-65年,台大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進行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技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劃),其中進行了植物孢粉的研究,由耶大生物系的塚田松雄主持。塚田在日潭的湖底採了深達1

8、2.79公尺的一條湖底泥的標本進行孢粉分析,結果他在湖底四公尺左右深處的標本年代經碳14測定的結果為一萬二千年前,這時湖邊的植物群?次生植物(如台灣赤楓Liquidambar formosanus)急遽增加,同時淤泥裡的炭末也開始顯著而持續的增加。到了湖下1.8公尺左右,測定年代為距今4200年前,次生植物林和炭末更為顯著的增加,禾本科植物亦大量增加。且濁大計劃先前於頭社第一口井深度約970公分深處、碳十四年代約於17000年前的泥炭層中,發現有竹片,也顯示可能有人類活動的可能。 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塚田認為距今4200年左右的變化,應該是顯示穀類農業進入日月潭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年代上亦與繩

9、紋紅陶文化的碳十四年代大體相當。也就是說穀類作物可能在四千多年前進入中部地區,一直伸入到日月潭一帶,因而造成孢粉史上4200年前的變化。 此外,張光直先生亦曾針對12000年前氣候上的變化形成的原因提出疑問,認為造成該現象的因素可能是大坌坑式繩紋陶文化人在這個區域從事原始農耕而斬伐森林的表現,但是由於附近區域目前並未發現大坌坑式繩紋陶遺物,因此是否即如張光直先生上述之推測,尚難確認(張光直 1977:413)。繩紋紅陶文化大埔里地區目前並未發現繩紋紅陶文化時期的遺址,出現該文化層的遺址集中在附近的大甲臺地、大甲溪南岸臺地與大肚丘陵西緣、烏溪河口。主要的遺址包括台中縣清水鎮的牛罵頭遺址、麻頭路遺

10、址下層、大甲水源地即火葬場附近遺址之下層、台中市郊之下馬厝遺址、大肚頂街遺址等,濁大計劃時幾次發掘的草鞋墩遺址為其代表性的遺址之一,距離最近的是草屯平林遺址。 大埔里地區這個階段尚未發現確切的文化層,但在lalu遺址與水蛙堀遺址都發現典型的繩紋紅陶,尤其是水蛙堀遺址出土相當豐富的繩紋陶。這個時期的年代大約在距今45003500年左右,當時正當台南期的海退,隨者海水、湖水的水位降低,低台地逐漸露出,而形成當時人活動的舞台。這時候的陶器形制以廣口、鼓腹罐為主,器腹施有繩紋,並發現石斧、石鋤與石刀等石器,顯示當時人的生活是同時兼營漁、獵、採集等活動(張光直 1977:433)。大馬璘文化據近年來的研

11、究,可以將埔里地區新石器時代主要的史前文化屬於晚期,可以歸屬於一個文化體系:大馬璘文化之下,這個文化根據發展的先後則可以在區分為三個前後不同的類型。水蛙堀類型(36002400B.P.)是大馬璘文化的最早發展階段,屬於臺灣新石器時代晚期偏早的史前文化,年代大約距今3600-2400年之間,遺址大多分布於平緩的台地或緩坡地,主要的遺址有水蛙堀遺址、小埔社遺址、大馬璘遺址。遺址內出土石斧、石鋤、石錛、網墜、箭頭、石戈等農漁獵工具;陶器則以灰褐色粗砂陶為主,並有少量的灰褐色細砂陶及黃褐色夾砂陶,大多素面無紋,少數有繩紋、方格紋、圈印紋等裝飾,器型主要為罐形器與缽形器,遺址內並發現有石板棺,其生業型態

12、以農耕為主,兼行漁獵。大馬璘類型(24001700B.P.)又稱為大甲台地第一黑陶文化,年代大約在距今2400-1700年之間,在埔里附近的遺址其年代可能延續的更晚。主要的遺址包括埔里大馬璘、水蛙堀與仁愛鄉曲冰等。陶器以褐色陶為主,灰、黑色陶次之,也有部分紅褐色陶,器型變化多,包括罐、缽、甕、盆、豆、簋,並可能有鼎及勺形器。器表以無紋者居多,其餘紋飾雖然不多,但變化較大,包括拍印紋、劃紋所構成的各種幾何形紋飾及櫛紋,另有以黑、紅二種顏色繪畫的彩紋。石器變化多,包括斧、鋤、石刀等農具,箭頭、石矛、石戈、網墜等漁獵用具,以及石錛、石鑿、石錘、石杵等工具,此外並出土少量玉製的環、玦等裝飾品,生業型態

13、以農業為主體,漁業也相當發達。 歷年來發掘大馬璘遺址均出土大量的長方形石板棺,大致呈東西向有秩序的排列於聚落中,棺板上偶見有穿孔的情況,部分並出土有玉器、陶耳飾等陪葬品,象徵當時人的宗教信仰。曲冰晚期類型(1500750B.P.)以曲冰遺址為代表,根據曲冰遺址的發掘結果所顯示的23個數據中,有4個數據的碳十四年代經校正後是集中在距今680-1300年之間,其餘的則早於1800年,甚至可早到4864年,曲冰晚期類型指的是其晚期的階段。根據陳仲玉先生發掘曲冰遺址的研究,認為大約在2000年前一群使用素面紅陶的族群遷入濁水溪與大肚溪二個流域,到了距今1500年其中的一支先到達埔里盆地,有些人居住下來

14、,有的人則繼續沿著眉溪,或是翻越武界越山一線高度在1500公尺左右的山脈,而進入濁水溪上游河谷,因為地形封閉,因而形成在曲冰遺址發現的晚期階段文化層。大邱園文化(18001000B.P.)主要分佈在濁水溪中游南北二岸,主要的遺址包括大邱園、田寮園與後溝坑等日月潭周邊的遺址,有不少是屬於這個文化,lalu遺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個文化的陶器以夾粗砂紅褐色陶為主,亦有夾砂紅陶與夾砂灰黑陶,以及少量之磨光黑陶。陶器以素面為主,但有少量之刺點紋與貝紋。陶器器型有鼓腹罐、小型罐、筒型罐、缽、瓶等。石器則見打製石鋤、磨製石斧、石錛、鑿、矛投、箭頭、石球、圓盤狀器等,少見網墜,田寮園遺址另可見玻璃管珠。年

15、代大約為距今2000-1000年左右,與中部海岸平原台地的番仔園文化大約同時但分布區域不同的地方性文化(劉益昌、李德仁 1998:7)。根據張光直先生的看法,他認為大丘園文化為繼繩紋紅陶文化之後,從大肚溪和烏溪為出發點,往南擴展至八卦山和濁水溪的竹山,往北則分布至國姓與水里區域的一種史前文化(張光直 1977:434)。但目前學者已知在二者之間尚有營埔文化。方形石板棺時期(750500B.P.)大約距今750-500年左右,大埔里地區有一群使用短方形石板棺作為墓葬的人群,鹿野忠雄就曾於1931年7月於郡大溪右岸之布農族郡大社舊社址發掘一處具有短方形石板棺的遺址,板岩質地;此外尚伴隨有其他的陶片

16、與石器,石器中以薄形的打製石斧居多,磨製者較少,但曾出土有偏鋒扁平石斧與磨製有穿石斧二類石器,其中又以有穿石斧的形制最為特別。陶片數量不少,紋飾除了網紋與方格印紋外,也出現不少以堅硬器具刻畫成的刷紋,這種特徵也常見於布農族的陶器中,器型呈尖底、口緣較長,並於陶罐中發現有小孩的遺骨。重要考古遺址1.大馬璘遺址 大馬璘遺址是臺灣地區夙負盛名的史前遺址,由鳥居龍藏發現於日治初期1896年,日治末期1938年淺井惠倫則進行了首次的試掘。戰後初期1947年劉枝萬先生進行了第三次的試掘,1949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更是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試掘,由安陽考古的學者李濟為園長,石璋如先生實際負責田野工作,

17、高去尋先生也協助發掘,帶領了臺灣地區第一代的考古學生宋文薰、劉斌雄等人從事發掘。這些研究不只累積了相當的資料,在台灣考古學史上更是具有交替與傳承的意義。 1949年由中研院、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的濁水溪與大肚溪兩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劃),由引因印(Richard B. Stamps)負責調查埔里盆地,大馬璘遺址也是他調查的重點之一,並也進行了小規模的試掘。逐年累積的資料不僅逐漸勾勒出該遺址的面貌,張光直先生甚至以大馬璘相、大馬璘式灰黑陶文化來代表中部地區的素面灰黑陶文化,顯見其重要性。難怪到了1992年會被臺灣的考古學者們公推為臺灣地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 1996年埔里高中校

18、舍的重建、2000年埔里基督教醫院的改建,甚至先前因1999年九二一地震造成埔里地區建築物倒塌而執行的重建工作,都引發工程與考古遺址之間的角力,也因為這個因素,本遺址陸陸續續由中研院劉益昌教授、台中科博館何傳坤教授進行了幾次的發掘工作,這些發掘成果不只大量擴充了我們對該遺址的瞭解,也顯現了史前遺址面對工程建設時所面臨的危機。 2.水蛙堀遺址 水蛙堀遺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史港里,為1970年代張光直先生主持之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史與人文史科際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劃)中發現的重要遺址之一,由考古學組引因印(R.Stamps)先生調查發現,也曾經進行小面積的試掘,出土豐富的文化遺物。本遺址的年代大約在2800-1000B.P.之間,出土農業工具如石斧、石鋤、石刀、石鐮的比例很高,也發現有諸如網墜、投擲尖器等漁獵用具,除此之外,也出現有石錛、石鑿等木工用具,而這些少量的石錛、石鑿的質地,大都屬於臺灣玉或蛇紋岩,和遺址中出土的少量裝飾品,如玦、環、帶穿石片、管珠、喇叭形玉環的質地相同,顯示其與花東縱谷北段的中央山脈東側玉材產地,有互相往來的關係。文章摘錄至http:/puli.im.ncnu.edu.tw/human/web/index.htm大埔里的人文與自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