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2.29KB ,
资源ID:1053446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344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docx

1、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第十章 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对卷烟烟气的形成机制和烟气理化特性的研究,已普遍开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新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分离鉴定技术,为这些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研究烟气理化特性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以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的化学组成,为探讨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刺激和影响提供线索。同时也只有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既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又保持充足的香味和适当的劲头,研制开发出把对健康

2、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第一节 烟支的燃烧卷烟烟支主要是由烟草、添加剂、卷烟纸、滤嘴等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烟草。当烟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或燃吸)时,内部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复杂变化,从而形成卷烟烟气。烟草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的不同,其燃烧机制不同,产生烟气的化学成分也不同。烟气中有数千种化合物,大约仅有1/3的化合物直接来自烟草,其余则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许多成分含量极微。一、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烟支被点燃后,首端立即生成炭,从而形成了卷烟的燃烧系统。燃烧部分的固体物质形成一个椎体燃烧锥,燃烧锥与未燃烧卷烟之间有一条黑色的炭线。抽吸时椎体

3、底部外围的烟草被燃烧掉,炭线后移,椎体变长。暂停抽吸时,椎体阴燃而变短,直至与空气达到热平衡为止。于是抽吸卷烟时有两种燃烧方式吸燃和阴燃,由此相应地产生了主流烟气(mainstream smoke简写为 MS)和侧流烟气( sidestream smoke,简写为SS) (见图10-1)。烟支被抽吸时,大部分气流是从燃烧锥底部周围进入,烟支燃烧形成气溶胶,从烟支尾端冒出的烟气流,称为主流烟气。主流烟气进入吸烟者的口腔,用吸烟机吸烟时主流烟气进入吸烟机。主流烟气通过喉部吸入肺部,达到刺激神经、产生生理强度的作用。在进行卷烟内在质量评吸时,主要通过对主流烟气的鉴别,判断其香味、杂气、刺激性、余味等

4、的优劣。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空气自燃烧锥周围上升,烟支进行阴燃,产生的烟气称为侧流烟气(也称支流烟气)。侧流烟气不进入吸烟者的口腔或吸烟机。动态抽吸时形成的主流烟气与静态燃烧产生的侧流烟气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有差异。在点燃卷烟的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300C时,烟草中的挥发性物质开始挥发而进入烟气;到450C时,烟草发生焦化;温度上升到600C时,烟草就被点燃而开始燃烧。抽吸时最高温度可达到900C,从点燃到最高燃烧温度只是一个瞬间的过程。正在抽吸时,发生在燃烧锥底部周围的燃烧温度是最高的,大部分气流从这里通过,称为旁通区;而燃烧锥的中部却形成一个致密的不透气的炭化体,气流不易从这里通过,称为堵

5、塞效应。因此,正在抽吸时,燃烧主要发生在旁通区,将进入的气流中的氧几乎耗尽。由于发生了有限度的燃烧,就导致了吸烟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新生化合物。可见,烟支在抽吸时氧化过程并不起主要作用,二氧化碳和水也不是唯一的产物。在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烟支内气流速度大大降低,燃烧主要发生在燃烧锥的周围,而且是在富氧的条件下燃烧,氧化反应才是主要的。图10-1 燃烧烟支的模型A:燃烧区;B:热解区和蒸馏区二、烟支燃烧时的温度分布 烟支的燃烧温度对烟气的化学组成有很大影响。正在抽吸时和两次抽吸的间隔时间内的温度已由许多烟草科研工作者采取多种方法测量过,其温度的高低不同,形成沿烟支纵轴方向而升降的温度梯度,最陡时可

6、达到600C/cm。在不同温度下烟支的燃烧状态也不相同。英美烟草公司的里查德R贝克(Baker)博士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1温度分布让我们观察一下贝克所测定的燃烧烟支的温度分布图。抽吸时靠近炭线前面的燃烧锥底部周围固相最高温度可达900C以上,据推测,进入卷烟的气流速度在此处最大。燃烧锥中心的固相温度约825C,炭线附近温度为600C。炭线后部2mm处,温度为400C左右(图10-2a)。气相的最高温度可达850C以上,处于燃烧锥内部,大致等于或略高于该处的固相温度。燃烧锥底部的气相温度则较低,在抽吸过程中处于600700C之间,低于该处的固相温度。炭线附近气相温度为400500C。炭线

7、后部2mm处,气相温度已下降到200C左右(图102a)。炭线后气相温度急剧下降,温度梯度很陡,炭线后1cm处烟气温度下降到100C以下,进入口腔的烟气温度只有3050C。停止抽吸时,燃烧锥的固相温度和气相温度逐渐趋于一致,达到热平衡状态(图102b)。(二)O2、CO、CO2浓度变化贝克(1981年)研究了吸烟周期引起的燃烧锥周围温度的周期变化以及燃烧锥内某些气体浓度的实际变化。该研究使我们对抽吸期间温度的变化和气体浓度的变化有了深入的理解。图103为该研究在开始抽吸后的第一秒时温度和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分布模型,由此揭示出烟支抽吸时所涉及的各种反应的复杂性。在整个吸烟周期内,燃烧锥内部

8、实际上无氧区。烟草燃烧速度只受氧能达到烟草表面的速度控制,而氧的消耗实际上在整个燃烧区都是很快的。在抽吸期间,燃烧锥内二氧化碳浓度在降低,而一氧化碳浓度则升高,这反映图10-2a烟支燃烧部分的温度分布图上图为抽吸1.5s时燃炭的温度分布,称固相温度;下图为气相温度;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Baker, R. R., 1974.本图选自第36届国际烟草化学家研究讨论会论文选)图10-2b 抽吸以后4s的温度分布上图为固相温度;下图为气相温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Baker, R. R., 1974.本图选自第36届国际烟草化学家研究讨论会论文选)了氧明显缺少。在抽吸之后,由于抽吸中断,燃烧气体浓度

9、得到短暂补充,再经过10-15s之后,重新建立起阴燃期间的稳定状态。Lanzillotti和Wayte(1975)用沿着卷烟的纵轴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烟气通过烟柱时母体物和物化条件对碳的氧化物的综合影响。图114代表形成的一氧化碳含量曲线。在燃烧区内的放热氧化作用使一氧化碳急剧增多,形成第一个高峰;在炭线以前突然下降是因为一氧化碳从炭化区逸失;第二个高峰似乎能代表在反应区内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而第三个产生一氧化碳的高峰在热解区。由于一氧化碳扩散到大气环境中去,还因为透过卷烟纸的空气稀释了烟气,随后一氧化碳的含量持续下降。三、烟支燃烧特性根据卷烟抽吸时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温度区域内所发生的反应,一

10、般把一支燃烧着的卷烟分为3个主要的反应区(图105):在900C600C的高温燃烧区,有机物质的燃烧形成缺氧气流,它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和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主要形成区;中温热解蒸馏区的温度范围为600100C,该区域内所进行的主要是吸热反应,它的能量来自高温区,大分子物质热解为小分子物质,低沸点的物质蒸发进入烟气流中;低温冷凝过滤区的温度在100C以下,烟气中的物质冷凝,较轻的气体透过卷烟纸扩散到大气中,空气透过卷烟纸稀释烟气是此区域的特征。(一)高温区高温区有一个炭的氧化放热过程,热被传递给气流,该气流在热解蒸馏区又作为导致烟草分解的一种能源。高温区生成的产物主要是气相物质如二氧化碳、一

11、氧化碳、水、氢、甲烷,一些自由基以及少量的有机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产物穿过炽热的炭扩散到侧流烟气之中,剩下的留在热气流中。上述现象由Jahnson及其同事在他们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他们做了系列实验,方法是在含有18O的环境中抽吸卷烟,然后测定各种烟气成分中结合的18O。实验发现,燃烧产物诸如碳的氧化物能从大气中得到50%以上的氧,而且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无论是在主流烟气还是在侧流烟气中,都具有对氧的相似的结合力,这一点表现在侧流烟气和主流烟气中18O之比接近于1。相反,那些主要从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化合物,如丙酮和乙醛,对大气中氧的结合量则大大降低;同时,这些化合物在侧流烟气中比在主流烟气中结合

12、大气中的氧高得多。(二)热解蒸馏区来自高温区的贫氧热气流提供了能源,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复杂反应。很少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主要是热解、聚合、缩合等反应。烟丝分解出挥发性气体和液体,以及焦油的成分。未参加反应而通过干馏或蒸馏直接进入烟气的物质如烟碱等,约占烟气组分的1/3。许多复杂的烟气成分都在此生成。所形成的烟气流是一种气、液、固三相并存的气溶胶,其中的液相和固相是高沸点化合物遇温度急剧下降而凝聚形成的。整个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因此,热气流冷却得非常迅速。所有反应都取决于温度和滞留时间,因此,热解和蒸馏反应因不同烟支参数如透气度和抽吸条件而变化。在热解蒸馏区各种复杂的反应中也确实存在一个重要的氧

13、化过程,那就是燃烧锥底部的贫氧区生成稳定而易挥发的热解产物,于临近燃烧锥周边沿径向逸出时发生氧化。可以假定,这个部位的空气流速、氧的浓度及温度足以使这种氧化过程发生。(三)低温区在这个区域所进行的变化过程,其特点是粒相物和可凝聚蒸气的冷凝和过滤,较轻的气体向烟支外扩散而空气则向烟支内渗入。因此,这个区域主要表现为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和烟支长度的减短烟气组分的释出量增加。当抽吸使烟支缩短时,凝聚、过滤、扩散和稀释都将降低。图10-3 炭化区内气体温度,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分布(每口2s,开始抽吸后的第一秒)(Baker, R. R., 1981.本图选自第36届国际烟草化学家研究讨论会

14、论文选)图10-4 经过休整的一氧化碳含量曲线(Lanzillotti,H. V., and Wayte, A. R., 1975)(本图选自第36届国际烟草化学家研究讨论会论文选)图10-5 燃着烟支的长向剖面实线表示静燃,虚线表示抽吸一口时引自金闻博等. 烟草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四、主要化学反应卷烟燃吸时,当烟丝受热达100C左右(在蒸馏区)时,就有吸附气体(如N2、CO、CH4)等放出,自由水也挥发成气体放出,吸附水在150C时放出。当温度达到200C时,一些有机物质热分解生成CO、CO2、H2O和 CH4等。温度再高,有机物质分解加剧,生成焦油和其他复杂物质。当温度更高、

15、达600C以上时,主要生成气态物质(如CO、CO2、CH4、 NH3、 N2、 H2等)。燃烧区的温度最高,约在850C以上,主要发生氧化反应,如:C6H12O6+ 6O2 6CO2 + 6 H2O又发生还原反应,如:C6H12O6+ 2O26CO+2H2+ 4 H2O热解区当温度在400600范围内,氧气供应不足时,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许多复杂物质。碳氢化合物趋向于形成烯烃、芳烃、稠环芳烃,如:C6H12O6 6C + 6H2OC33H66烯烃、芳烃、稠环芳烃在蒸馏区内,挥发性强的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就随烟气流挥发;挥发性中等的物质在温度较高时才随烟气流挥发,它们随着烟气流温度的下降也可能被冷却而

16、凝聚在后面的烟丝上,在以后的一次次抽吸时,它们又有可能被蒸发;一些不挥发的物质经高温分解生成新的物质,分解产物又可能与其他物质结合转变成另一个物质。有机物质热分解时,由于分子中碳和杂原子如O、N、S等的键比CC键和CH键弱,在碳和杂原子的键中,碳和氧的键最弱,因而含氧化合物如CO2、CO、H2O等首先在裂解时挥发出来,其次是H2S 和NH3等。失去杂原子后的碳氢化合物碎片进一步受热则会发生聚合和缩合反应。芳香族化合物发生热分解时,由于苯环所组成的芳核对热相当稳定,而其侧链或官能团比较不稳定,首先从苯环上断裂下来,进一步分解成气体或挥发产物,冷凝后变为液态成分。去除侧链或官能团的芳香环也能彼此缩

17、合或聚合成稠环化合物,如:在卷烟燃吸过程中,还存在着自由基反应。有未配对电子的自由基是活性中间体,它们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彼此结合,也可以与其他的原子团或气体分子相结合。如:自由基反应是通过共价键均裂进行的,例如六苯乙烷溶液中存在三苯甲基,许多反应均是由三苯甲基引起的:自由基未配对电子也可以在杂原子上,如: 有些自由基在生成后容易破裂成稳定的分子和一个新的自由基:两个自由基相遇,多数情况下是偶联成稳定的分子,如: 有时一个自由基可以从另一个自由基的碳上夺取一个质子,变成稳定化合物,另一个自由基则变成不饱和化合物,如:此外,自由基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使烟支燃烧过程中

18、所发生的反应更加复杂。综上所述,燃吸卷烟时,从燃吸端向后不到20mm的长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反应条件不同,烟丝中原有化学成分发生了诸多变化,加上反应的初次产物又参加反应,使烟支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极其复杂,得到各类反应产物,从而使烟气的化学组成比烟叶的化学组成更加复杂。五、烟气气溶胶的形成(一)气溶胶的形成过程燃烧区气体的黏度随温度而升高,因此燃烧炭对气流的阻力相当高。在抽吸时,空气趋向于从燃烧锥底部靠近炭线前面进入卷烟。由于抽吸时大量空气饶过燃烧炭的中心区,中心区的气相和固相温度比周边的旁通区温度低些,因此,燃烧锥底部周边在主流烟气形成过程中比中心区起更大的作用。主流烟气是在抽吸时

19、形成的。由于燃烧是在800900C的高温下进行,一些物质以固体颗粒(如炭粒)进入烟气流,热气流在高温区流速快,滞留时间短,迅速地在几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进入温度较低的热解蒸馏区,之后进入冷凝区,气流温度迅速地下降到100C以下。温度的急剧下降,使烟气中的一些物质冷凝,由气体变为液体、固体微粒。除遇到烟丝和卷烟纸而凝聚于其上外,在抽吸气流的作用下,悬浮于气流之中,或者附着于炭粒之上,于是就形成了气、液、固三相共存的体系。由于该体系的介质是气体,故称为烟气气溶胶。(二)气溶胶的形成机制1.主流烟气气溶胶微粒的形成机制 主流烟气气溶胶微粒的形成机制至少有3种,即冷凝作用、晶核作用和聚合作用。冷凝作用:

20、当形成的烟气物质在抽吸过程中流经热解蒸馏区之后,由于稀释空气的冷却或与较冷的烟丝表面接触而迅速冷却,使得那些挥发性较低的蒸气组分很快达到饱和点而冷凝形成气溶胶微粒。晶核作用:冷凝作用不仅发生于较冷的烟丝表面,而且由于从燃烧区产生大量的冷凝核心,所以冷凝也在气流运动发生。这种冷凝核心的形成(也称晶核过程)是烟气气溶胶形成的另一机制。冷凝核心包括:热力作用使细胞爆喷的高分子量细屑,如甾醇类、糖类和烟草色素等;金属化合物;无机灰分或简单分子的离子。不同的气体成分会优先在特定的核心上冷凝,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增长速率的气溶胶微粒。聚合作用:聚合作用也是形成气溶胶的一种机制。聚合作用是某个分子的本身形成一

21、个更长的链或更大分子量分子的反应。未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易发生聚合作用,如:苯环能彼此聚合形成更复杂的分子,即所谓的稠环芳烃。烟丝中存在的金属、其他组分以及灰分,对聚合反应可起催化作用。 2.侧流烟气气溶胶微粒的形成机制 对蒸气和气溶胶微粒的扩散速率的测算表明:侧流烟气微粒物发源于热解蒸馏区中形成的浓聚蒸气,这种蒸气通过局部蚀解的卷烟纸向烟支外扩散;蒸气一旦离开燃烧锥便受到骤然降温和稀释作用,从而冷凝成为侧流烟气中的气溶胶微粒。(三)气溶胶的组成卷烟烟气气溶胶由气相和粒相两部分组成。图106描绘的是主流烟气的组成图,所显示的各种物质的百分率是从20世纪60年代无滤嘴混合型卷烟22mg主流烟气中推算

22、出来的。一支卷烟的主流烟气总重量为500mg,来源于大气的气体占绝大部分,非大气来源的气相物质占13.5%,粒相物质占4.5%。气相物质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约占90%,其余10%(占全部主流烟气的1.35%)来源于烟草。粒相物质中含有大约16%的水分,去除水分后的粒相物质占全部主流烟气的3.78%(也来源于烟草)。气相组分和粒相组分加在一起(除去大气成分、水分和二氧化碳)只占烟气组成的5.13%。记住这点是重要的,人们进行过无数研究的这部分烟气只是全部主流烟气中很少一部分。图10-6 主流烟气的组成(%,质量百分数)(F. Dabe. and C. R. Green, 1985)第二节 标准吸烟

23、条件和烟气的收集一、标准吸烟条件人们的吸烟习惯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习惯长吸和深吸,有的人则习惯于短吸和轻吸;同样一个人也会因情绪的改变而改变吸烟习惯。我们研究烟气的理化特性是为人们更好地利用烟草服务的,但是人们吸烟习惯的差异又给烟气的收集和分析带来了困难。吸烟机是模拟人的吸烟行为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化吸烟装置。它不可能做到对人的吸烟行为完全“复制”,只能以人们吸烟行为的统计平均值作为各种抽吸变量的依据。吸烟机的抽吸方式和抽吸条件对烟气气溶胶理化特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各种吸烟参数的标准化可以降低吸烟量和烟气成分的变异性,增加重现性和可比性。然而吸烟机的吸烟条件很久没有统一地固定下来,直到1968年国际烟

24、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首次发布了吸烟机抽吸卷烟的国际标准。从那时起,已经提出了许多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上的改进措施。1988年和1989年,由CORESTA烟气组和工艺组成员组成的工作组对卷烟总粒相物和干粒相物测定的重复性和重现性进行了合作研究。在此基础上,199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26技术委员会(TC126),即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了ISO3308:1991国际标准(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该标准代表着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水平,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同时ISO还制定了ISO3402:1991年国际标准(烟草和烟制品调节和测试

25、的大气环境),ISO4387:1991国际标准(卷烟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以上标准规定的吸烟标准条件如下。(一)对吸烟机要求1.吸烟机压降 卷烟烟蒂末端与吸力源之间的整个气流路径应具有尽可能小的阻力,且不应超过300Pa。2.抽吸持续时间 标准的单口抽吸持续时间应为2.0s,其标准偏差不应大于0.05s。3.抽吸容量 配以1kPa的压降装置后,测得的标准容量应为35ml,其标准偏差不应大于0.15ml。在每口抽吸持续时间内,从卷烟烟蒂末端捕集的气体不应少于抽吸容量的95%。4.抽吸频率 标准的抽吸频率应为每60 s抽吸一口,标准偏差不应大于0.5 s。5.抽吸流量图(将直接在烟

26、蒂后面 测得的气流量作为时间的函数绘制的图形) 用一支未点燃卷烟测试,抽吸流量图应为钟形。最大值应在抽吸开始后的0.81.2 s之间,流量图上升与下降部分的拐点均不应多于一点,最大气流量应为2530ml/s,所有点上均不应有反向气流。6.限制性抽吸 分析用吸烟机应为限制性抽吸式吸烟机。7.抽吸口数 每口抽吸均应计数和记录,并以抽吸持续时间为基础,修约至1/10口。8.卷烟夹持器 标准的卷烟夹持器应从卷烟烟蒂末端包覆卷烟(90.5)mm,并对烟气组分和空气均具有不可渗透性。它应确保卷烟与卷烟夹持器之间漏气量不超过抽吸容量的0.5%。卷烟夹持器可用真空式卷烟夹持器或迷宫环卷烟夹持器。建议抽吸无滤嘴

27、卷烟时使用真空式卷烟夹持器。(二)大气环境要求1.调节大气 温度(221)C,相对湿度(602)%大气压力应限制在(9610)kPa的范围内,应测试大气压力,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说明。上述的具体范围规定了试样周围的瞬间大气环境,因此,试样周围的大气环境应保持在平均温度22C和平均相对湿度60%的范围内。2.测试大气 供测试的大气环境必须和调节大气环境相同,但允许公差略宽。温度(222)C,相对湿度(605)%。3.调节时间 对于散装卷烟并且使用强制气流进行平衡的,48h的调节时间足够达到平衡要求。对于某些试样(如包装的卷烟或堆积的卷烟和没有使用强制气流进行调节的散装卷烟),这个时间是不够的,因此

28、,必须证实已获得平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认为已获得平衡:试样质量的相对变化在3h之内不大于0.2%;试样放在与其体积相当的密闭容器内,该容器中的相对湿度与调节的相对湿度相同)。同时推荐使用标准湿度表对试样附近大气的相对湿度进行证实。(三)抽吸卷烟的制备1.卷烟水分调节 同上述大气环境和卷烟调节要求。2.重量挑选 将调节好水分的试样取100支称重,求出烟支平均重量。用重量分选仪选取平均重量0.02g范围内的烟支为重量合格烟支。3.吸阻挑选 测定重量合格的烟支的吸阻,取100支卷烟的吸阻进行平均,求出平均吸阻。选取平均吸阻49Pa范围内的烟支为吸阻合格烟支,总数不得少于100支。4.夹持长度和烟

29、蒂长度 将重量和吸阻均合格的烟支距卷烟嘴端9mm处画第一条线,准确至0.5mm,作为插入卷烟夹持器中的长度;距卷烟嘴端标准烟蒂长度处画第二条线,准确到0.5mm,作为留烟蒂长度。标准烟蒂长度应为下述3种长度中的最大者:23mm;滤嘴长+8mm;外包纸长+3mm。以上介绍了国际标准规定的标准吸烟条件。只有按照标准吸烟条件抽吸卷烟,才能对卷烟烟气进行收集和测定,才能得到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二、主流烟气的收集多种多样的捕集器,包括剑桥滤片、静电沉积器、喷射撞击器、冷阱、固体吸附剂以及溶剂捕集器都已用来收集主流烟气。但是由于烟气的性质复杂,现在最好的捕集器也只对某几类化合物或在规定的挥发度范围内见效

30、,而不能用某一种捕集器收集全部烟气,所以从一支卷烟的抽吸中获得全部化合物的轮廓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理想的烟气收集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效率高,结构简单,容易清理,有重现性,可靠性高,压力降小,死体积最小,排除形成人为产物的可能性,能定量地收集。(一)剑桥滤片剑桥滤片(Cambridge filter)是用有机黏合剂(聚丙烯酸酯)固定起来的玻璃纤维滤片。对许多次的烟碱分析作过研究,在标准吸烟条件下剑桥滤片能保留99.7%的烟碱。在烟气总粒相物的常规分析中,剑桥滤片也有如下优点:在室温下有效地保留总粒相物质;无吸水性;容易制成过滤效率均匀的滤片;需要使用者的处理最少;在剑桥滤片上所收集的烟气总粒相物还

31、未证明有任何或人为产物的生成。因此,剑桥滤片是目前收集分析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以及其中的焦油和烟碱含量的最优方法。正常烟气成分如烟碱和水分的分析,是用合适的溶剂抽提剑桥滤片。剑桥滤片的第二个主要用处是分离粒相成分和气相成分,使挥发性组分的分析比较容易。尽管从粒相中分出气相取得许多成功的分析,但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如分离不完全,某些成分在气相和粒相中都有发现。剑桥滤片分离粒相和气相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能使所有的挥发性醛类和酮类完全通过,而过滤截留一部分在滤片上,如甲醛、乙醛、丙酮、丙醛、丙烯醛等。因此,要分析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大多采用全烟气。(二)静电沉积器像剑桥滤片一样,能取得许多相同结果的另一种收集烟气冷凝物的装置是静电沉积器。它由一个中心的正电极围以圆柱形的负电极所组成。电压可高达25kV的正极产生一个电场,带电荷的烟气气溶胶穿过这个电场,带正电荷的微粒就被收集在负极上。气相组分通过捕集器需用其他方法加以收集。一个典型的静电烟气捕集器如图107所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