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6 ,大小:532.59KB ,
资源ID:1053411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341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无锡市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全一册教学案打包21套全站免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无锡市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全一册教学案打包21套全站免费.docx

1、无锡市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全一册教学案打包21套全站免费第1课时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树立国家主人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难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点拨:本活动设计

2、意图有三个:一是,导入本课“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内容;二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三是,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徽的尊严。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明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是,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教师: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民工有劳动义务

3、,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3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

4、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4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6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4材料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答: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2人民的范围和地位(1)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人

5、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地位:国家和社会的主人3阅读教材P5材料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答: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能够分辨哪些是人民,哪些不是人民,进一步理解人民的含义;二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公民和人民,以及他们所享有的权利。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

6、一是,让学生明确立法保障是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出立法保障的含义,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明确司法保障是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二是,引出司法保障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4公民权利和基本权利(1)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2)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看教材P6漫画,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答:(1

7、)不是一回事。第一,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第二,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第三,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是公民,他们同样享

8、有公民的权利,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6阅读教材P6案例(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答:(1)被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了侵害;(2)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7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的内容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8阅读教材P7活动材料(1)下列具体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答: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

9、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权利;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婚姻法:保障公民的婚姻家庭权益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参与民事诉讼的权利不受违法行为侵害的权利。(2)你还知道哪些具体法律?说说它们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答:民法通则: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刑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不受非法行为侵害的权利;等等。9阅读教材P7案例分析(1)傅某把六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答: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侵犯了学生的人

10、身自由权利。(2)六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第2课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规定,知道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等多种学习能力,在生活中做到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情感、态度

11、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使用好自己的公民权利。【重点难点】重点:在生活中怎样做到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难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使用好自己的公民权利。【导学过程】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田甜享受到了这么多的权利,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极为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二是,从纵向上看,让学生领悟到,我国公民的广泛权利伴随人的一生。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12、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应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2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二、正确行使权利3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13、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8“田甜的成长经历”案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主人公田甜享受到了哪些权利?答: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姓名权;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被抚养权;在清新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环境权;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她享有受教育权;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著作权;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荣誉权;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建议权;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社会经济权;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选举权。(2)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答:这些权利使她的生存权、人身权、环境权、教育权、知

14、识产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文化权等都得到充分保障。(3)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答:如(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权利;(4)取得赔偿权;等等。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内容(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3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4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点拨:本活

15、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冯某受到警方批评教育,使我们认识到,我们要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二是,让学生认识到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

16、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5阅读教材P9“冯某养狗扰民”案例,思考:(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有养狗的权利吗?答:有养狗的权利,但要文明养狗。(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答: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休息权、安全权、环境权等(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答:文明养狗要注意:如养狗是不是影响邻居,狗是不是按时打防疫针,狗的居住条件,还有遛狗时是不是带了狗粪袋,是不是及时清理狗粪,是不是牵牢狗绳或把狗拴在固定的柱子上等。6阅读教材P10“蒋某造谣惑众,受到法律的追究”案例思考: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答:不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公民在行

17、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蒋某所作所为的危害: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7阅读教材P1011案例思考: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答: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8阅读教材P11“球迷打算上街游行”的例子。思考: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答: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要进行庆贺,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但是,球迷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

18、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使用游行的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而不得随意上街游行。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第1课时公民的义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

19、务的关系。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难点】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难点:如何履行公民的义务?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初步

20、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个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那么我们有什么义务呢?今天我们学习公民的义务,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公民的义务的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一、我们的法定义务1公民的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

21、,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二、我们的道德义务5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6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合作探究1仔细阅读教材P14图文

22、资料“小明的活动ABCD”,探究: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答:A.家庭亲情(道德义务)具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怀。B对人承诺(道德义务)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C值日劳动(道德义务)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个人失去责任心。D爱护花草(法定义务)能给后来的其他人参观、欣赏,带来美的享受。破坏环境的美观、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别人的损失之上。2法定义务是宪法和

23、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强调)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二是,培养学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义务的道德观念。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公民的义务除了基本义务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义务;二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引导学生

24、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事例,引出道德义务的含义,让学生明确道德义务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二是,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奉献社会。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单先生的行为,教育我们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我们应学习单先生的高尚道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是,引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4教材P15案例分析: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该不该纳税?答:该纳税,因为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未成年人该缴税时也要缴税,如果纳税人不缴税,国家就没钱发展教育、国防和公益事业了。未成年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是

25、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光荣的。相反,如果违反税法不缴税,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5公民的基本义务(1)含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3)自觉履行基本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6教材P16中间花框(1)除了上面谈到的义务,我们还应该依法履行哪些义务?答:提示: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宪法里规定的基本义务外,在其他基本法里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如环境保护法里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婚姻法里的“父母

26、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义务教育法里还规定了“未成年人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2)“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7阅读教材P16下面小龚自愿照料孤身老人的事迹,探究:(1)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体现了什

27、么美德?答:小龚尽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的行为,体现了他身上关爱老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为什么社会对小龚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答:关爱老人、赡养老人不仅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道德义务。小龚照料的是一位与他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属关系的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他对老人没有法定的赡养、照料的义务,但他像侍候自己的亲人一样奉养老人,这种行为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鲜活体现。所以,他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8公民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9阅读教材P17“单先生拾金不昧的事迹”,探究:单先生的行为为什么能

28、感动失主,受到人们的称赞?答:单先生拾到巨额现金后设法归还失主,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道德。1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第2课时忠实履行义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

29、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忠实的履行义务?难点: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有何重要意义?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勇担责任的思想情操;二是,让学生意识到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马

30、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忠实的履行义务。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3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4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5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6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

31、制裁。7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18图文材料,探究: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答:体现了宪法提倡的“爱人民”的公德。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1)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2)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3)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探究结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意识到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二是,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