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试题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洛克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分层次5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
2、是(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1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3、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12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3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
4、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1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
5、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18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19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20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21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22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23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A2年 B3年 C23年
6、D35年2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25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指代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26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27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8.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简单的学
7、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 A.中等偏低的强度 B.中等强度 C.中等偏高的强度 D.越高越好29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表达困惑,一遍日后矫正或引起他人思考的论文写作方式成为( ) A 教育叙事 B教育随笔 C 教育案例 D教育反思3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 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31.某县黄家屯村村民黄某有一个男孩,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这个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黄某带他到黄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以他是残疾儿童为由,拒
8、绝招收。为使儿子能够入学,黄某又带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校龙门镇小学报名。而龙门镇小学则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也拒绝招收。根据材料,学校侵害了男孩的( )A、平等的受教育权 B、享有教育资源权 C、人格平等权 D、人生自由权32.在教育技术的定义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 ) A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 B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育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C项目管理、环境管理、教学系统管理、资源管理 D项目管理、媒体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信息管理33.教学评价活动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
9、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C.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D.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34.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35.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3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3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
10、的原有能力 38.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39.有位历史教师教学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40.( )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才 c.人不知而不愠 D.开而弗达41.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A.班风、纪律、学生 B.教师、教学设备、学生C.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D
11、.教师、学生、纪律42.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43.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44.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吹拉弹唱技能 45.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
12、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6.态度的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4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4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的规律。A.智育过程 B.德育过程 C.心理咨询 D.教育学生49.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50.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13、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学生自愿选择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51.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自主性 随意性 规范性 强制性5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53.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A. 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54.一些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手机短息、日记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
14、了学生的( )A.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55.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它们是( )A、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B、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概念、动作技能、态度C、知识、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态度D、知识、技能、概念、认知策略、态度56.皮亚杰所划分的认知发展阶段中,11-15岁属于(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7.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A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58.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15、)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59.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 )A.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案例分析题(共12分)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
16、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的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1. 结合教
17、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模拟题(一)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2A【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3C【解析】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4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5D【解析】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
18、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6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题干中的表述相吻合。7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8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9D【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高低不
19、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由低到高。10B【解析】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据此答案用理论的强化、正强化等的应用。11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12D【解析】“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3B【解析】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14B【解析】华生的这番论述属于
20、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1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16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的现象。17A【解析】“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能够由
21、此及彼,是典型的迁移现象。18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19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20C【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21C【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22B【解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23D【解析】聘任或任命教师的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24B【解析】这是对班主任领导风格的考
22、查。25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26B【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27C【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28. D【解析】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29. D【解析】教育反思,
23、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30. B【解析】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从整体到个别,从学期计划到单元计划,再到课时计划。31. A【解析】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第1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2. A【解析】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资源管理、传递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24、项目管理。33. B【解析】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34. C【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经历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35. D【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36. C【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标准化成就测验则用来判断学生与常模相
25、比时所处的水平。37. C【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38. C【解析】技能的形成常以知识的领会为基础,因此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39. C【解析】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40. D【解析】学不躐等意思是学
26、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人不知而不愠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41. C【解析】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42. 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43. C【解析】
27、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44. D【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如音乐方面的吹啦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等。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45. 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
28、原型操作、原型内化。46. B【解析】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份。其中认知成份处于基础地位,是一个人对客体或事件所具有的信念、观点、知识、信息、想法与看法等。而情感成份是人对某些人、思想、事件或对象所产生的感情、情操、心境和情绪等,在态度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行为倾向成份则是影响一个人对某些事物做出赞赏或反对评价的倾向性,这是人的态度外显的关键环节。47. C 解析略48. B【解析】德育过程是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49. 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它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导向、推动、激励和标准的作用。50. B【解析】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都是教育活动的组
29、成部分,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51. A【解析】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上学生的独立自主性。52. D【解析】所谓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知的过程。知识的领会从整体上来说,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与概括这样两个认识环节实现的。53. D【解析】发展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发展者自身现实状态与过去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发展者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的质的评价方式,自己与自己比,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来明确主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估计信息、明确防线,以追求更快、更好的进步。5
30、4. C【解析】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55. A【解析】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56. D【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57. A 解析略58. C【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大。59. B【解析】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法教师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