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故事集锦本单元教材主题是“故事集锦”,由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读书莫放“拦路虎”伊索寓言习作3练习3组成。本单元以“故事集锦”为主题,精选了成语故事三则,文学故事推敲、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一篇略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个故事均由古籍故事改编而来,介绍了成语的来源及寓意。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故事,意境优美,情节动人
2、,人物的形象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得栩栩如生。读书莫放“拦路虎”是学生初次接触的一篇自读课文,是篇主要介绍读书方法的略读课文,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伊索寓言选择了三则意蕴丰厚的寓言,情节紧凑,语言生动传神,发人深省。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与之呼应,设立“我读书,我快乐”栏目,简介全书内容,扩大阅读面。习作3,要求认真观察各种植物的落叶,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通过习作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练习3共安排5项内容,有“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诵读与感悟”“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
3、”是训练重点。“语文与生活”这道题需要学生领会李玉和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诵读与感悟”让学生诵读与积累的是散文幸福。“口语交际”,练习的是学会拒绝别人。“写好钢笔字”继续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学写毛笔字”练习写虎字头和病字旁两种偏旁的写法。知识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能规范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特别是“壁、睡、街、貌、馋”等易错字。3.能结合语境理解并积累“神韵、推敲、斟酌、树影婆娑”等词语。4.积累练习3中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并学会简单运用。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用“总是”“不要而要”“即使也”造句
4、。3.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练习复述故事、讲故事。4.初步掌握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并练习改编、创作寓言;初步了解反衬的写作手法,并练习写一个片段。5.了解红灯记,朗读唱词,体会弦外之音。6.口语交际学会拒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感悟“推敲”的益处,养成“推敲”的习惯。2.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3
5、.学会朗读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通过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感知形象,感悟道理,受到启发。4.认真观察后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5.拓展阅读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书籍,感受故事的魅力,拓宽知识面,积累语言。【重点】1.理解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3.推敲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4.嫦娥奔月要引导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震撼。5.读书莫放“拦路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6、课文、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意的能力。6.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分析形象、揭示寓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难点】1.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明白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2.感悟“推敲”的益处,养成“推敲”的习惯。3.读书莫放“拦路虎”侧重自读,指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4.伊索寓言引导学生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能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获得教益。导读伊索寓言集。5.朗读唱词,体会弦外之音。成语故事3课时推敲2课时嫦娥奔月2课时读书莫放“拦路虎”1课时伊索寓言2课时习作32课时练习32课时总课时14课时8成语故事课文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
7、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则故事,都是由古籍的故事改编而来。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楚国人为了获得利益而不顾诚信自吹自擂,结果导致失信,让人失笑的结果;滥竽充数讲的是南郭先生为了生计或者说也是个人利益,鱼目混珠,最终无法继续伪装而灰溜溜逃走的故事。画龙点睛讲的是张僧繇在墙壁上画了四条龙,点上眼睛后,龙飞走的故事。成语故事以短小的篇幅和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三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其中,让我们在赏读故事、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会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等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
8、言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模仿写作的能力。【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难点】通过朗读成语故事,想象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在反复品读、回味、表演中,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人。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讨论交流。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理解成
9、语所表达的意思。3.借助拓展小练笔,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力,会仿写、续写小故事。【教师准备】1.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2.制作本课的ppt课件。【学生准备】1.搜集成语资料。2.排练课本剧。3.预习课文。3课时。第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小练笔,体会不同人的不同看法。【重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难点】小练笔,体会不同人的不同看法。方法一今天,老师准备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的同学谁最聪明。现在请同学们
10、仔细看,认真想,根据画面描绘的意思来猜成语。(随机出示设计好的图片课件,学生观看,逐一回答)。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出示课题“自相矛盾”,齐读)。设计意图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教法,巧妙设计导入语,既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要联系所学的内容,做到一箭双雕。方法二1.师:(左手拿钢笔,右手拿消字笔)同学们,请大家看我手里的这支钢笔,写字特别清晰,任凭什么样的消字笔都消不干净;我这只手里有一支消字笔,功能特别好,任凭什么笔写的字都能消得干干净净。生:(七嘴八舌地议论)2.师:聪明的同学马上就发现了我刚才那番
11、话的毛病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是一则成语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直接的演示和语言,一下就让同学们找出了问题所在,对“自相矛盾”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初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让学生自由读自相矛盾,边读书边圈画生字新词)1.检查生字。PPT出示:mo矛dn盾ch楚ru锐【学习活动】找一找: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明确所在的词语。读一读:自己认读后,再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互相正音。认一认:老师把生字上方的拼音去掉,让全部学生一起拼读。写一写:用钢笔描红这几个生字。【巩固活动】说一说:(1)你记住了哪个字,有哪个部分或者偏
12、旁想提醒别人注意的?(2)哪些字与生字是形近字或同音字?预设:比较易错的:矛(少一撇,容易写成“予”)形近字分析:矛与予锐与说盾与眉楚与禁2.理解词义。PPT出示:夸口戳穿锐利自相矛盾张口结舌【学习活动】读一读:(“戳”是翘舌音)说一说:借助词典,了解词语的大意。【巩固活动】找一找:上面的几个词语中,哪些词语比较难写,容易写错?(“戳穿”的“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议一议:上面的几个词语中,有没有成语?(自相矛盾、张口结舌。)设计意图完成生字的识读是本课时的重要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梳理,自己分享的知识点往往记得很牢固。3.检
13、查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文,师随机纠正字音。(注意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检查。然后教师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正音。3.放课文录音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做到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尊重了他们的意愿,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也便于接受,能用心地去读书、自主学习。4.读完文章:简单交流一下,自相矛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引导:先说说故事中写了哪些人、事、物,再概括主要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
14、的实际情况,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过渡:让我们走进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一起去看个究竟吧!三、精读感悟,品味成语故事精读课文思考:谁在夸口?他是怎样夸口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预设:(1)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读得不好,评论: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得还不够。谁来帮帮他?读得好,予以表扬。)指导:要读出夸耀的语气,通过读,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过分炫耀的形象体现出来。(2)交流第二句话:“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随机出
15、示课件。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锐利得很)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引导学生思考:楚人为什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他有什么想法?(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体会楚人的用心)(3)引导:听了楚人的一番吆喝,你有什么感受?听了楚人的吆喝,当时的围观者有什么反应?他们会想些什么?(指名谈)(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楚人说的话产生了冲突,不切实际,前后矛盾。)(4)那么,围观者又会说些什么?随机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5)体会楚国人被这么一问后的反应。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16、)四、品读课文,体会寓意师: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指名说)生:做不下去。说话、做事不讲逻辑,前后矛盾。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师: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样劝他改正错误呢?生: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前后抵触,自相矛盾。师: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劝人实实在在。五、表演配音,品读课文师: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随机出示配音的要求。PPT出示: 1.仔细揣摩语言,感情丰富,表现力强。2.根据提供的台词和自己的理解适当增减。3.使用普通话。看着动画,小组合作,分角色配动作表演,看哪个小组表演得好,指派优秀小组上台表
17、演。让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卖矛和盾的楚人、围观的人、叙述人,进行配音,师生评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品味课文语句,大胆地展开想象。配合动作朗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六、小练笔,身临其境师:同学们,我们来一次穿越:1.假如你身处古代,你就是围观的人,请你以“围观的人看见眼前这可笑的一幕,心想:”这句话为开头,写下去。2.假如你身处古代,你就是围观的人,请你以“楚国人看见眼前笑成一团的围观者,心想:”这句话为开头,写下去。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合理地想象。设计意图这里借用“写想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写作欲望。“写想法”与“懂得了什么道理”其实
18、是一回事,但是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帮楚国人写想法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去做。师: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老师看得出大家很开心。谁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明白了什么道理,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回顾课文,大胆交流)1.火眼金睛(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2.把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写在一起,再选择合适的填空。夸口坚硬尖锐坚固夸耀锐利A.B.C.(1)这把锁非常(),不会被人轻易打开的。(2)这只蝈蝈的触须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它的胜利。(3)老鹰有一双()的眼睛,任何猎物都不会逃过它的视线。(4)那个楚国人()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戳不穿它。(5)一阵()的汽笛声传来,轮船就要起航了。(
19、6)时间长了,馒头失去了水分,就会变得()。3.学完本文,请你说一说成语“自相矛盾”的比喻义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1.矛(矛盾)予(给予)盾(矛盾)眉(眉毛)楚(楚国)禁(禁止)锐(锐利)说(说话)买(买东西)卖(买卖)2.A.夸口夸耀B.坚硬坚固C.尖锐锐利(1)坚固(2)夸耀(3)锐利(4)夸口(5)尖锐(6)坚硬3.比喻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互相抵触。第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识读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用“总是”“不要而要”等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
20、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合理想象南郭先生逃跑后的情景。【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联系生活体验,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的道理。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动画片,今天老师也带了一部给大家欣赏。看完后,看谁能把这个动画片的内容讲一讲。教师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同桌一人讲动画片的主要情节,一人倾听,随机进行补充。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生齐读课题。(板书:滥竽充数)启发学生质疑: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质疑的问题:“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21、?课文围绕着“滥竽充数”主要写了什么故事?谁滥竽充数?他为什么能滥竽充数?他是怎么滥竽充数的?结果怎样?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什么启发?)3.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分组交流:什么是“竽”?选派代表汇报,教师随机出示课件,补充介绍竽的形状、特点等。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教师精心挑选出动画片,引导学生观看,那精美的画面、耐人寻味的语言、丰富的人物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一、初读课文,处理字词,感知大意1.扫除“拦路虎”。检查对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PPT出示:演奏腮帮俸禄逃走齐宣王齐湣王滥竽充数自由练习读词。指
22、名读、开火车读。随机指导:“奏”“腮”是平舌音,“竽”读“y”。小组比赛读,齐读。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怎么理解的?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比赛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读词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我会读书。(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尊重了他们的意愿,便于他们接受,能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2)开火车逐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正音。(3)放课文录音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做到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3.感知大意。简单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滥竽充数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引导:先说说故事中写了哪些人、事、物,再概括主要内容:南郭先
23、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充数,领取俸禄,后来齐湣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只好偷偷逃走了。)二、精读感悟,品悟道理结合刚才就课题质疑的问题,仔细研读课文,解决问题。1.默读课文,结合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看能否解决问题。3.小组代表汇报,师生评议。(1)引导学生谈理解: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适时出示句子,指名读“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总是”“许多人”“一齐吹”谈理解,弄清南郭先生能滥竽充数的原因,感受齐宣王听吹竽的方式(一齐
24、吹,爱讲排场),选拔制度不严格,让南郭先生混进来。指名说说,当时南郭先生了解齐宣王的喜好后,会有什么想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随机出示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练习用“总是”“经常”造句,体会两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不同。课件随机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引导学生抓住“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谈理解,指导朗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并且分组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体会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每当就”“居然”写出了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设计意
25、图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强了对文中词语、内容的理解,也更好地体验了人物角色,加深了学生对南郭先生在吹竽队伍中装模作样、冒牌充数的印象,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2)出示句子“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不要而要”“一个一个”“单独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南郭先生当时会想些什么?理解他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练习用“不要而要”造句。(3)分析人物,揭示寓意。分组交流,班内汇报,集体评议: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南郭先生说些什么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
26、理?学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小结:没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是不行的,迟早会暴露真面目。想一想,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类似“滥竽充数”的事吗?每当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样的话想送给他(她)?4.再读课文,展开想象,分组演课本剧,让优秀小组上台演,师生评议优缺点,提建议。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我们要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三、拓展阅读,升华理解在成语中还有个成语与“滥竽充数”的意思相近,你知道是哪个成语吗?师课件出示鱼目混珠,让学生自行阅读。小练笔:南郭先生偷偷地逃走了,
27、可是,他真有些让人担心,以后,南郭先生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为他设计一下以后的生活吧!教师指导:可以设想南郭先生知错就改,最后学有所成。也可以设想南郭先生仍然不知悔改,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过得更惨。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练习写作。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词语。(1)敦煌形象,其中“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的象征。(2)这个儿童的犯罪分子前言不搭后语,说出了一些的谎言,但在办案人员目光的注视下,最后讲出了事情的真相。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的原因是()A.矛很锐
28、利,能戳穿他的盾。B.盾很坚固,他的矛戳不穿。C.他自己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无法回答。(2)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走?()A.他不想为齐湣王吹竽。B.他喜欢合奏而不喜欢独奏。C.他不会吹竽,齐湣王要听独奏,他混不下去了。3.成语“滥竽充数”的比喻义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1.(1)壁画逼真(2)拐卖自相矛盾锐利2.(1)C(2)C3.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以次充好,否则早晚露馅儿。第课时1.学会生字,重点理解“神韵”“画龙点睛”“张牙舞爪”“惊叹不已”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
29、诵课文。3.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4.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背诵课文。2.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画面(形象逼真、上下飞舞的龙)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龙)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电视上、画报上、书上等)2.你能说出含有“龙”的成语吗?指名答。(生龙活虎、车水马龙、龙腾虎跃、双龙戏珠、叶公好龙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龙”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齐读后,启发学生质疑:看到题目谁有什么疑问?(指名说)(质疑的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什么启发?)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