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 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 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 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 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 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2、 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重点难点:重点: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难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 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教学准备:魏国的水利、蜀国的丝织、吴国的造船等资料;三国故事;电视剧三国演 义里“火烧赤壁”片段;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曹操生平资料;PPT 课件。教学基本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第16课三国 鼎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四个时期,大体回顾一下, 第一个时期:原始社会;第二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第三个时期:春秋战国;第 四个时期:秦汉时期;今天要学习的是七年级上册的
3、最后一个时期:三国两晋南 北朝。说到三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很多同学都看过有关三国时期的影视作品, 包括影视剧三国演义、戏剧、京剧等。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放一段歌曲,从中 再次感受那战火纷飞的历史。这首历史的天空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词, 苍凉而荡气回肠,正如歌词所说,历史已过去,但那些鲜活的事件和人物经过史 书记载成为我们熟知的“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真实的三国时期。第16课三国鼎立(板书)一、感知理解一、官渡之战1 .引导: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3课学习的东汉历史。由于东汉后期 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在后期爆发一 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
4、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然而,在镇 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官吏和豪强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力量,独揽军政大 权,占据地盘,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历史也再一次进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 军阀混战局面。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74页正文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说说当时 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各自情况如何。有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和盘踞在河北的袁绍。其实除了这两股主要势力外, 还有河内的张杨、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等,在 这许多势力中,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势力逐渐强大,威势大增。先来说袁绍,他 本出身东汉名门,袁氏家族中有四代人的都位居三公,袁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 公孙瓒,占据幽州、冀州、
5、青州、并州之地,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这时, 曹操势力也在迅速发展。曹操,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后三年,运 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困死袁术,赶走刘备, 占据豫、兖、徐等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汉运将终之际,袁曹都想称帝 天下,他们在官渡交火了,这是一场关乎中原大地归属权的决战。2 .官渡之战。(1)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复述“官渡之战”的经过。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3、 4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 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
6、。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 回河北。(2)引导: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正文第一段,小组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能胜利?答案:大家找的答案非常准确,在东汉天子已无任何权力可言的时候,他首 先发现了天子的价值。曹操196年,曹操率军迎汉献帝到洛阳,总揽军政大权, 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在军事上战术得当; 袁绍不善于用人,骄傲轻敌。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 统一了北方。正如他在龟虽寿中写到的雄心壮志,那么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想乘胜南下,统一全国。然而,刘备、孙权的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 在南下途中,遭到孙刘联军的阻击,双方在此
7、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 名的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1 .赤壁之战的背景。大家来看地图,北有袁绍、曹操,长江中下游一带同样有两个军阀势力。一 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关于 刘备,他是汉景帝的后代,三百余年传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个普通老百姓,曾 依附于公孙瓒、刘表及曹操,他利用汉室宗亲的身份以“仁”号召天下,与诸葛 亮之间成就千秋佳话,有谁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刘备三赴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那年刘备47岁,苦苦相求下,诸葛亮 决定出山辅刘,并且帮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孙曹拥有百万之众,不可与之抗 衡,唯有与江东孙权联合,先取荆、益二州为基地
8、,安抚西南各族,内施新政, 外结孙权,等待时机,北进中原,则统一大业可成。由此。此后,刘备的势力迅 速发展起来。同样,江东军师鲁肃同样英雄所见略同,建议孙权:汉室不可能复 兴、曹操暂时不可能铲除,为将军计,唯有与刘联合,鼎足江东,伺机而动。双 方的都把目光聚集在处于南北两势力的中间位置荆州,既可以对中原发动攻势, 又可以对江东发起攻势,决战落在赤壁。此时孙刘联军有五万人,曹操有二十万 大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2 .赤壁之战。(1)请大家阅读75页“赤壁之战”这一子目,最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这里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草船借箭,一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给大家讲一 下这两个故
9、事?(2)提问: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主要采用了火攻的战术打败曹操,三国 演义中说是诸葛亮又借来东风火烧赤壁,其实这就太玄妙了,赤壁之战是在冬 天,冬天我国常刮西北风,而大战的晚上恰好刮东风,这可能是偶然因素,而且 在这场战役过程中,黄盖确实诈降,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被打的经历,火烧赤 壁也不是孔明所借,而是周瑜的计谋。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比如温酒斩华雄的 也不是关羽,而是被孙坚部队所杀。所以,真实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回事, 希望大家能认真鉴别。(3)曹操为什么战败?他低估了江东这种自然条件对他的限制及孙刘政权抗 敌的决心,这场战役除了勇气更需要智谋。曹操乘胜而来,又因胜而骄,最终失 败。大
10、的战争或战役,它打的是军力、人心、士气、经济、政治等,绝不是一 个因素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或战役的胜败的。这场战役,曹操打的太心急了,曹 军虽众不习水战;军心不稳;远离后方,补给困难;长途行军,士卒疲弊;胜兵 压境,骄傲轻敌;水土不服,已染疾疫等。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一大弱点,即后 方不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活动,曹操有后顾之忧。对孙刘一方来说,以少胜 多、以弱胜强绝不是偶然的。而这次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三、三国鼎立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请大家看图,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
11、又向 西占领四川。这样的话,在曹、孙、刘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 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请大家动手设计一下三国鼎立图,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时的局面表示出来。注 意标出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过渡:三国鼎立期间,魏、蜀、吴三国为了打败对方,都特别重视发展生产, 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后来的西晋统一 奠定了基础。2 .三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现在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我来担任记者:“请问您三位是怎样发 展经济的呢? 那么谁愿意扮演充当曹魏、孙
12、吴、蜀汉三国的三位发言人呢?请 问你是曹操还是曹丕?所以说曹操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大家把课本上的知 识点画起来。本课小结: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主要知识的学习,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是智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对曹操而言,赤壁之战是句号,从此曹操 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对孙刘而言是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 后的半壁江山;对社会进程而言是问号,三国时期比起东汉末年来是混乱中的暂 时稳定,三国打成的最后平衡如鼎的三足一样,鼎有三足,三足而立,但三足毕 竟不是整个鼎身,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是最后走向统一的一个步骤,那历史还要 经过怎样的道路,我们下节课再看,下课,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