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135.25KB ,
资源ID:10496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96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docx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一)专业建设背景 1(二)专业建设优势 2(三)需探索解决的问题 6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7(一)专业发展目标 7(二)人才培养目标 7(三)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7三、建设内容 9(一)推进校企对接 9(二)探索系统培养 16(三)强化实践育人 20(四)转变培养方式 24(五)建设教学团队 28(六)实施第三方评价 33(七)辐射专业群 36(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8四、改革举措 39五、保障措施 41六、绩效指标 45七、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

2、及年度执行计划 51物流管理专业项目建 设 方 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产业发展背景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加快建设,尤其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必将给安徽省物流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政200989号)中提出:2009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三大物流区域、构筑五大物流枢纽、建设五大特色物流中心、规划五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力争使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安徽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安徽省物流业取得

3、了长足进步,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仅2011年上半年安徽省共完成货运量102,881万吨,货物周转量28,598,966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9.8%。物流业已成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合肥位于安徽省中心,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区位特点,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一个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航空为主要方式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在全面融合长三角的战略发展中,合肥积极谋划承接长三角核心城市的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

4、应基地,建立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拓展与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空间。这种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地位为加快合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合肥职教城内。目前,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商贸业发达、物流及物流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城市新区。在试验区内,已建成各类商品市场总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其中亿元市场多达13个,是安徽省最大的商品交易和流通中心,区内物流企业数占合肥市企业数的1/3以上,物流集聚效应特征明显。我院作为坐落在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内最大的一所高职院校,充分把握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品牌影响力,利用地缘优势,广结物流企业,努力把物流管理

5、专业打造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之一,为快速发展的区域物流产业培养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人才需求状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新增就业人员约14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岗位,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远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仅合肥市未来3年将需要采购、配送、仓储、货运等物流操作、管理类人员约3万人以上。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全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高级技师人员比例、高级工人员比例远低于全国其它行业的平均水平,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物流专业普遍存在办学实力

6、不强、投入不足、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供需脱节、学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等问题。因此,适应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二)专业建设优势2004年我院率先在安徽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2006年、2007年先后被学院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2008年首批成功申报“省级物流实训(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经过七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建设教学团队、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物流岗位的需求,学院不断地对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初

7、步形成了“能力递进、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模块化教学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通过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各种技能竞赛、拓展训练等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2. 校企合作育人在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安徽徽商金属物流有限公司和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与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顺丰班”,发挥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

8、间、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也是产学结合方针的切实体现。3. 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企业、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模块化教学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综合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融合,并先后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和外贸单证实务等专业重要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在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储备了一定的教学资源。表1 专业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课程名称建设成果负责人建设周期 商务礼仪省级精品课程史 锋2009-2013电子商务概论院级精品课程戴拥军2007-2011国际贸易实务院级精品课程刘丽霞2007-20

9、11基础会计院级精品课程徐光武2007-2011外贸单证实务院级精品课程吕时礼2009-2013现代物流概论院级优质课程施智明2009-2012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院级优质课程戴拥军2010-2013表2 专业教材建设成果一览表教材名称出版社主(参)编者出版时间(年)商务礼仪(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史 锋2008外贸单证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吕时礼2010电子商务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汪洪斌2007基础会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高微微2007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校本特色教材施智明2010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校本特色教材戴拥军2008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校本特色教材戴拥军2010

10、4. 双师教学团队从关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到提高“双师”素质,我院初步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8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双师素质”教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9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主持安徽省级教学教研课题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项目4项,参与并完成安徽省发改委项目1项。5. 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满足本专业各项实习实训教学,学院已投入资金280多万元,进行实习实训室建设,现已建成校内实训室6个(见表3)。此外,还积极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和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企

11、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7个(见表4),部分满足了物流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表3 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名 称功 能备 注1报送实训中心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单证制作国际物流仿真实训省财政支持项目2ERP实训室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与用友公司合肥分公司共建实训基地项目3商品分析检测实训室食品类、纺织品类等商品的分析与检测与学院化工系、纺织系共建实训基地项目4电子商务实训室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及维护5商务谈判实训室采购谈判训练6会计综合实训室物流企业账务处理表4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名 称功 能1安徽徽商金属物流有限公司第三方物流实习2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物流实习3安徽顺丰

12、速运有限公司快递配送实习4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销售物流实习5安徽春天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管理实习6安徽迅捷物流有限公司运输车辆调度实习7 安徽普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国际货代业务实习6. 社会服务能力本专业抓住安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依靠我院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有效开展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献计献策。近年来,本专业所做的社会服务项目包括: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评估研究”、皖通高速公司公路有限公司员工“微笑服务”、海尔工贸公司“物流环境分析”、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物流营销”、全省下岗失业人员“SYB(创办你的企业)”等项目培训,共计培训人员约2000人次。7.

13、人才培养成效经过七年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自招生以来,本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近千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毕业生连续 5年首次就业率在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90%,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先后参加了各级各类物流技能大赛、“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安徽省技能大赛营销策划项目等,获各类奖项8个(见表5)。表5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各类大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序号时间(年)奖项类型12006铜奖第二届“挑战杯”合肥锻压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2008银奖铜奖第三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32009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精品课程网、用友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用友杯”ERP企

14、业经营沙盘大赛42010铜奖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52010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62010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物流技能大赛72010二等奖2010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营销策划联赛82011二等奖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用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用友杯”企业经营沙盘大赛(三)需探索解决的问题1.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工学交替”力度不够,时有脱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尚有差距;学生在职业意识形成及职业道德养成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培养。2校企合作育人方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校企对接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15、,与部分企业合作不够稳定,一旦企业高层人事发生变动,合作将难以为继。3双师教学团队方面,企业精英、业务骨干难以聘请,校内部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经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仍有难度。4实习实训基地方面,校内实训设施满足课程训练需要的数量尚显不足,缺乏足够供学生“真题真做”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校外实习基地尚不稳定。5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服务能力尚弱,服务面不广,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6专业群建设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系部龙头专业,对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会计、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辐射力度仍然不够,带动能力仍需加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本专业建设将遵照国家支持

16、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要求,立足安徽,面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泛长三角区域,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校企的全面对接。实施“素质为先、能力为主、学训交替、系统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内外并举、岗位对接、刚柔并进”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团队合作”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加强“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辐射、引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营销与策划及会计等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良好

17、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从事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货代、冷链物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并能初步设计、分析优化和组织实施物流方案的具有物流操作技能、物流组织管理能力、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物流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三)专业建设具体目标1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全面对接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在其指导下,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能,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作创建“汽配仓管班”,共拟人才培养方案及柔性教学计

18、划,进行订单培养;以专业能力为导向,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实行校企互兼互聘,推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满足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推进实施“双证书制度”。植企入校,引入“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设立“EMS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营业点”,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逐步完成学院对接行业(企业)、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2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探索系统培养模式本专业将与相关中职学校及物流企业联合成立中高职课程开发小组,分析中、高职教育体系现状,找出中高职教育脱节的关键点,据以

19、制订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中职物流管理专业重基础、强应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重实践、强创新的教学原则,统筹课程规划,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融通中高职课程内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采取“五年一贯制”、“单考单招”及“3+2”等模式,建立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招生多样化,实施中高职教育的全面衔接。3建设多种模式实训基地,强化实践育人在完善原有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合作设立“EMS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营业点”,建立“校中厂”模式的实训基地;与“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物流管理咨询与培训中心”,形成“厂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另外,学院还将

20、继续增加投入,新建小型超市、创业模拟实训平台、物流结算中心和“开放式物流实训平台”,打造集教学、实训、创业、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4实施教学方式改革,努力转变培养方式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以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为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引入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各种物流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与谋划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充实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多途径转变培养方式。5提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现有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加大“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完善评聘制度。建设期内,培养校内专业带

21、头人1名,从物流企业遴选1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4名。通过“校企互聘”,实现“角色互换”以及其他举措,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2年后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量达到20%左右。6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确立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利用平衡积分卡的四维度评价方法,建立基于WEB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系统,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的第三方评价。7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群建设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通过校内培养或校外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和2名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聘请3名兼职教师担任课堂教学或实训指导教师,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

22、提升师资水平。改造专业群中现有的实训室,扩展其共享功能,并利用专业群实训条件,开展培训、咨询、继续教育等社会服务活动。建设期内,拟每年完成各类培训达300人次以上,到款额3万元。8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基础,院继续教育学院为平台,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包括物流师、物流职业经理、快递员、单证员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培训人员两年拟达到600人次左右。建设期内还拟与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和安徽春天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设计物流改进方案、重组或优化业务流程等技术服务。三、

23、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按照“五个对接”的校企合作思路,实施“学院对接行业(企业)、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日趋增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1学院对接行业(企业),完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能在“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指导下,健全由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安徽省物流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其工作职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讨校企合作途径

24、、方法,提出人才合作共育建议;审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物流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型教师培养;校企双方员工实行互兼互聘,共同修订实习教学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2专业对接职业,校企共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中的目标引领作用。校企共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过程如图1所示。校企合作准确定位图1 校企共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共育,教学

25、效果共评”的运行机制,分析校企各自的利益诉求点,找准合作点,本专业与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作创建“汽配仓管班”,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及就业安排。根据淡旺季生产节奏的变化规律,校企共同制定刚性课程与柔性课程计划,采用灵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运营有机结合。表6 订单培养机制一览表合作主体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作形式订单培养 -“汽配仓管班”组织机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目的促进师资顶岗锻炼,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深层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责任1.按照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校内教学2.学生顶岗期间协助企业管理

26、学生3.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4.与企业共同评价学员5.为企业对口培养专门人才1.与学院共同制定该订单培养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初步拟定培养人才的规格2.为教师挂职锻炼以及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实践机会3.为订单培养班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权利1.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和时间2.派出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1.调整顶岗学生的实习工作内容2.优先选择毕业生利益1.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2.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比例1.节约员工培训成本2.获得学院的智力支持3.获得认同企业文化的优秀毕业生合作保障机制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暂行规定校企合作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规

27、定3课程对接岗位,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研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和实训教材。以职业能力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的工作流程如图2: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图2 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流程图表7 课程对接岗位一览表岗 位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仓管员货物验收与处理能力货物存储优化能力仓储配送能力仓储管理分拣员、理货员等分拣能力物流信息处理能力配送能力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采购员等

28、采购方案设计能力采购管理结算员等物流结算能力物流成本管理4教师对接师傅,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在“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指导下,校企共同制订与修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暂行规定、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办法等,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身份互换,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以结对子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团队精神的培养。5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推进实施“双证书”制度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的要求,实行“双证书”制度,使教学计划同职业资格培训与

29、鉴定相衔接,将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确定本专业学生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确定不同职业(工种)培训和技能鉴定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参加鉴定的职业(工种),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必要的条件。 学历证书课程资格证书 资格证书颁发单位现代物流概论等物流师(三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中国物流职业经理(中级)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交通 运输协会国际贸易实务等跟单员、单证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快递客户服务与营销等快递员(五级)中国邮政局表8 学历证书课程与职业岗位证书对接一览表6

30、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校企结合各自的内在需求,共同制订校企双向服务实施办法、教师参加行业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和奖励规定,构建“主动服务、项目合作”的校企双向服务机制,企业利用学院的师资、场地、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条件,以项目合作方式开展校企之间技术咨询、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两年内,学院拟与“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合作,设立“EMS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营业点”,与“合肥长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司设立“物流管理咨询与培训中心”等,实现校企合作双向服务。“EMS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营业点”双向服务运行机制如表9所示: 表9 “EMS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营业点”双向服务运行机制一览表合作主体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 合肥市分公司责 任1.提供运营所需的场地、部分作业设备2.提供良好的外部物业环境3.提供智力支持1.免费提供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系统2.为学生提供各岗位动手实践的机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