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14KB ,
资源ID:104968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96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之我见概要.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之我见概要.docx

1、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之我见概要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之我见商学院郁杨内容提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等,这凸显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在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及“三观”教育的问题。关键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

2、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一、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的内容1、教育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

3、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教育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

4、贡献。3、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世界观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我们认识世界和世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和科学的世界观,做到在实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断解

5、放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总结经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唯物而辩证地统一起来。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

6、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所谓区别就是表现在所指的内涵和范围的不同,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社会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三者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

7、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揭示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指明社会历史和人的发展方向,为人生目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保证和服务。一个人如果没有从世界观上解决唯物而辩证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对世界观发生作用,或是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或是动摇、破坏、扭曲世界观。对在校的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它还不成熟,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加强锤炼。因此,我们学校应该更多地关爱大学生的成长,正面引导,防微杜渐。高校教师应

8、着眼于当前四化建设和未来的需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创造性人才,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探索科学育人的途径,使高校的教育改革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的现状就总体而言,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

9、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三、大学生

10、理想信念与“三观”的现状成因分析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显然与我们的工作失误有关。首先,由于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其次,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但是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却尚未形成;再次,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除了我们的工作失误之外,我认为,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换言之,问题的出现与我们

11、的教育没有跟上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第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必须帮助他们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第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来在利益和分配平均,大家都服从组织分配的环境下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今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职业选择范围扩大

12、、利益分配多元的环境。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集体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原来在“象牙塔”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就很难适应处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以及各种信息冲击之下的现代大学生了。如果说在过去只要我们把正确的东西告诉大学生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各种观念和信息;如果说过去我们只要引导他们向往真善美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还必须

13、让他们对假恶丑有免疫力。第四、这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这代大学生的情况了。如果说过去只要为人们描绘一幅美丽的远景目标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理想的话,那么现在更加重要的是让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们了解现实,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四、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的实施(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上,应从视学生为被动者转变为视学生为主动者,从视学生为

14、客体转变为视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上,要强化享用性功能,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学生个体实现某种需要和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引导学生一起去追求崇高和美好。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要摆脱狭隘的实用工具化倾向,即只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合理化价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合理化价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有人”,把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强调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首先是关注学生的个性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

15、,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而关注每一位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并培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使那些有利于学生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个性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个体具有社会共同生活和交往所需要的素质、能力、规范和道德等共性的东西,把学生培养成充满个性活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合格人才,并借以充分展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学生之所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原因就在于使自己的生命更具有社会的意义,使人生走向幸福。“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它必须与生活融为一体。学生个

16、体生命的发展不在于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于富有人性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作为生命的灵魂和核心,不在于思想政治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心灵的感应。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探索自主生活的时空,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第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过程实质上是促进人的发展的过程,是促使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现代社会已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学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学生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适应激烈的竞争,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进行正确的选择,如何解决因科技发展带

17、来的人的精神家园的迷失等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应仅仅是历史的表述以及对现实的合理性的注解,还要体现对未来意识发展的一种阐述、讲解与预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预测功能。(二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理论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是理想教育的基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趋势的基础上,才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真理性,自觉追求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也只

18、有在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才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的科学性、真理性,自觉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同时,理想教育是理论教育的深化。理想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而且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性,并且通过认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认识、把握和树立社会主义、共

19、产主义理想,而且要引导大学生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并且要把正确的社会理想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及其实现情况纳入理想教育。通过确证理想的正确进而确证作为一定理想的依据和基础的理论的正确,在进一步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上,坚定大学生坚持和实现理想的信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一定要把理论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理想教育深化理论教育,增强理论教育的时代气息;通过理论教育推进理想教育,深化理想教育的理论底蕴。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

20、想融入到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之中。脱离个人理想谈社会理想,甚至用社会理想否定个人理想,就会使理想教育流于形式主义。脱离社会理想谈个人理想,或用个人理想否定社会理想,就会使理想教育偏离正确方向。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既要重视社会理想,又要重视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表明了个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它是理想教育的起点。社会理想表明了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它是理想教育的落脚点。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树立融合个人理想又高于个人理想的社会共同的、远大的理想,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

21、憬,富有追求和理想。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用社会理想来整合、引导和统率大学生的个人理想,把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把个人利益融入整体利益,把个人力量融入集体力量,才能使大学生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推动整个社会理想的实现。3、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认清社会主义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爱国主义者的必然选择;加强爱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教育,使大学生认清当代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的

22、本质联系,把爱国同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化作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主义教育深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社会主义教育中,要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认清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客观规律,使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及其同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比较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

23、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社会主义者的爱国本质,培养和发展当代爱国主义者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好前景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祖国对大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和吸引大学生关心、支持和促进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事业。4、政治信念与价值观念教育相结合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政治信念体现了一定阶级或集团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价值观念的性质和方向,为价值观念的产生创造了政治前提。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信念的教育,才能为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创造前提条件,提供政治动力。因此,价值观念教育

24、要以政治信念教育为前提。 同时, 政治信念教育要以价值观念教育为基础。 一定的价值观念构成了一定的政治信念 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先进、 正确的价值观念会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 政治信念,错误、腐朽和落后的价值观念会侵蚀健全的政治肌体,误导大学生的政治选择, 动摇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念。因此,要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就要深入进行价值观念教 育,通过价值观念教育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念。 (三)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不断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教育的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理 想信念教育载体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1、

25、优化课堂载体。 课堂集教育、管理、服务、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 正规的载体。课堂是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化行为规范,宣传大政方针,化解思想矛 盾,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课堂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 与“三观”教育、国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崇高的理想信念,来自科学的世界 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用正确的人生观去思考和对待人生 中面临的荣辱、 得失和贫富等问题 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 个人和社会、 国家

26、的关系。大学生的“三观”建立好了,理想信念才能坚定。 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 必须把握我国的国情现状,使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了解时代的需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明确自身努力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的人格完善为价值目标,以贵和乐群 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推己及人为价值思维方式,以修齐治平为人格修养的实践操作程序。中 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化解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等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通过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教育,积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情 怀,使他们高度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振兴

27、中华民族的信念,有利于 大学生群体与社会群体的融合,树立符合中国社会现状的理想信念。 2、优化活动载体 活动载体,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 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觉悟。高校的活动载体大致可分为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 动、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科研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等。 这些活动都是适应高校形势的新变化的探索与创新。 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来优化活动载体: 第一,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 时

28、代密切相关, 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 合体现,内在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功能,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 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是其它形式的教育难以替代的。在校 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 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坚决抵制消极、庸俗、低下、颓废、腐朽的文化侵入校 园;要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体现不同层次和特点,广泛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健 6 康高雅的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 的思想品

29、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文明健康的情操和审美意识, 从而为大学生树立崇高的 理想信念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升华的优良环境。 第二,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理想信念教 育的任务已经远不是知识性的课堂传授所能完成的, 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完成。 学 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 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 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 想信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 过科技创新和科研立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知识

30、讲座、读书 活动、演讲等形式,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社会实践,使 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 民有用的人才, 在对多样化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的认识分析中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 从而根 本提高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 总之,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着大学生 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 求。高校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握好内容、实施等各个方面,教育中要针对当代大 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特点, 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与和社会和大

31、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结 合起来,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建军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8,(01. 3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校理论战线, 2000,(07. 4廖官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前沿;2007 年 02 期 5凌正飞.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 年 05 期 6陈世用;刘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年 02 期 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