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6.08MB ,
资源ID:104829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829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x

1、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学考考试复习提纲(2020.1)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层次。注:总星系不能代表宇宙,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技术水平下能观测到的宇宙的最大范围。2.太阳系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 2.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主要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2.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一、地壳内部物质循

2、环过程。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沉积岩、变质岩:二进二出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2.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大气受热过程(一) 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短波辐射)。2.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不停地传递给近地面大气。3.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

3、保温作用。(三)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上图所示)。2.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地面冷热不均,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可用“高凸低凹,空地相反”的规律来记,同一水平面上向高空弯曲为高压,向低空弯曲为低压。读上图强调两点:一是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ac);二是在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ba)。(四)大气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三种力字母图示作用力特征F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

4、由高压指向低压F2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F3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2.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以北半球为例)受力及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90)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转45左右)3.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比较风力(1)画风向: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过该点的等压线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确定南、北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为3045,画出实线箭头,

5、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以北半球为例):(2)比较风力: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的规律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对气候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2)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五、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

6、气系统的特点。1.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点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天气,就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2.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项目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北逆南顺北顺南逆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天气典型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3.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夏季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台风(低压系统)、夏威夷高压(高压系统,导致伏旱)。冬季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亚洲高压。六、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主要环节有:A蒸发(海洋)、B降水(海洋

7、)、C水汽输送、D降水(陆地)、E地表径流、F蒸腾(陆地)、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陆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2.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植被+“带”。(掌握)(1)直接原因:气候。(2)特征: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2.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典型事例文字模式图由赤

8、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纬线延伸,纬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低、高纬度地区明显非洲沿20E经线自然带的变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海陆分布(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明显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水分海拔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3.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解)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的分布影响1.聚落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2.分类: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

9、为城市和乡村。3.分布:我国古代坐落在河谷阶地上;我国地势平坦的北方:规模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聚居人口较多;我国地势复杂的南方:规模较小,分布分散,聚居人口比较少;塔里木盆地: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的中下部。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我国地势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平原地区:呈网状分布;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兰州市主要道路沿河谷分布。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一、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以某种自然灾害(气象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台风:1.发

10、生时间:夏秋季节。 2.形成原因:发源于热带和副热带海区的气旋。3.分布地区:大洋中低纬西岸沿海地区。3.危害:台风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二)寒潮:1.时间:秋冬春季 2.地区:除青藏高原,海南岛等外大部分地区 3.大风降温霜冻暴雪(三)洪灾: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分析思路)(1)自然原因:气候因素(降水多,多暴雨);水系原因(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汇聚水量多或河道弯曲等);地形因素(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四)干旱灾害: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2)人为因素: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浪费水资源、植被破坏。例: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江淮流

11、域伏旱的原因。华北: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锋面雨带尚未来临,降水稀少;农业用水量大。江淮流域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伏旱。(五)我国东北锋面雨带的移动1.移动规律: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华南再一次经历短暂的雨期。2.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3.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

12、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4.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专题五人口与环境一、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一)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了解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三)掌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死亡率的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等。(2)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即主要为传统型),世界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我国是现代型。1.人口增长模式

13、图解读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原因类型时期特点原因原始型原始社会、农业社会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受丰收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传统型工业化初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现代型现代的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二、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理解影

14、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分析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极限值。(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数值。专题六环境与城市一、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1.三种最基本的城市功能区的比较2.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二、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

15、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三、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解释合理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针对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缓解措施专题七区域产业活动一、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污染空气:盛行风的下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污染水源的工厂

16、应该放在河流的下游。有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城市与农田。1.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按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不同划分类型3.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集聚的优点或作用)4.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扩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1)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密集,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2)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5.分析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三、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占地

17、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运量大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五、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理解) 2.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应用) 专题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历史阶段

18、人类活动特点人地关系特点采集渔猎时代采集、渔猎为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二、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可持续

19、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2)转变发展模式(3)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4)循环经济: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了解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性(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比较两个区域在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的差

20、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土壤条件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发达相对落后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

21、资源发展成为重化工业基地四、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三个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2.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一.土地荒漠化二.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二、流域开发 三、区域农业生产四、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五、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产生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区域工业化和城

22、市化的发展阶段、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

23、附加值相对较高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2.运用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阐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对策。问题及表现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1)产业结构调整(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3)加强规划与管理1.RS: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2.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3.GIS:存储、处理、查询、分析、管理、模拟、预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