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高三历史高考重点内容复习提纲2016年高三历史高考重点内容复习提纲一、古代部分古代中国(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夏商的政治特点是王权具有神秘的色彩。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1)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2、初期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作用: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序列。局限:诸侯国拥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王权力过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瓦解:生产力发展,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实力增强,分封制逐渐被破坏。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2)宗法制渊源: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3)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浓厚部族血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2)皇帝制度:“德高
4、三皇功过五帝”;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4)地方官制郡县制: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在地方分郡县两级,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郡县的长官(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
5、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朝(内朝)由亲信近臣组成,参与军国大事,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外朝是原来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成为政务的执行机构。设刺史监察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后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
6、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作用: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唐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节度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平叛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分割相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地方权力。收精兵: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削实权:地方上设通判和实行文官制。制钱谷:设转运使,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政府控制。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但是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造成了“积贫积弱”的现象。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事务。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总的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内阁,(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最后由皇帝裁定:“批红”。)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
8、制强化的产物。清朝: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皇帝设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目的: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职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是,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上,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对比: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
9、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5、选官制度的演化科举制的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中央政府掌握了选官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局限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6、监察制度的演化(1)发展过程:秦代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朝、元朝的
10、御史台,明朝、清朝的都察院。(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起源: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稻北粟”格局;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1)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的集体耕作,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出现,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发展阶段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农具水利灌溉基本模式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骨、木集体劳动;经常迁徙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和治虫石、骨、木;青铜农具(
11、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垄作法铁农具(发达地区)都江堰、郑国渠个体劳动;走向定居;小农经济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代田法、一年一熟为主耦犁 一牛挽犁铁农具数量大增, 曲柄锄、大镰、镂车漕渠、白渠、“井渠”(关中农民创造,适合干旱地区灌溉)王景治理黄河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大运河立井水车、筒车宋代稻麦轮作、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盛行,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正式从法
12、律上废除;瓦解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北魏至唐中期实行均田制(土地公有制),明朝后期租佃制盛行。(3)古代农业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在明清时期
13、暴露出保守性和落后性以及封闭性。 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产生时间:春秋战国(3)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自给自足(封闭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脆弱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落后性)。 (4)影响(地位):积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消极:非常脆弱;不利于扩大再
14、生产,妨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劳动产量。原因及表现: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法。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农学知识理论不断积累和推广。 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以农为本 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2、手工业的发展:(1)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管理制度完善
15、,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3)主要成就:冶金业:青铜时代夏商周(如司母戊鼎);春秋时期开始冶生铁和钢;东汉:水排(杜诗),用水力鼓风冶铁;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制瓷业:制陶业: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唐三彩(美术陶制品)。制瓷业:最早发明瓷器,东汉成熟,生产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往国外,唐代的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宋代出现瓷
16、都(景德镇)、“瓷路”;元代出现了青花瓷、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朝有五彩瓷、斗彩瓷,清代有珐琅彩、粉彩等。纺织业: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明清,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南京、苏州、杭州成为三大丝织业中心。棉织: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工具;元明时期,江苏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后期,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发达的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4)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
17、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3、商业的发展 (1)先秦时期:兴起和繁荣发展。原始社会有物物交换;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逐步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和著名都会,黄金白银成为货币。(2)秦汉时期:发展艰难。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的发展;两汉有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陆上丝绸之
18、路:从长安向西,一直到欧洲罗马帝国,主要运输丝和丝织品。海上丝绸(陶瓷)之路:汉开辟,唐宋以来成为中外贸易重心,陶瓷出口。)(3)唐朝:发展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是闻名中外的大都市;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夜市繁荣,“市”与“坊”分开;出现柜坊(最早银行雏形)和飞钱(汇票)。(4)宋朝:空前繁荣。打破坊市制,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清明上河图);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海外贸易发达,边境出现榷场。(5)元朝:步入新高峰。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
19、商业城市,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城镇经济繁荣,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城镇大量兴起,如苏州、四大古镇;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性商人实力雄厚,出现会馆、商帮(晋商、徽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白银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草市、夜市和晓市等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商业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
20、;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4、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苏杭地区一些民营手工业的纺织业中产生。(2)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3)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机房”);雇佣关系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4)发展缓慢原因: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根本原因)包括: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影响;文化专制,技术革新慢。(5)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
21、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少而微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重本弃末”、“强本弱末”)。(2)原因: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3)提出: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提倡,明清时期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4)主要表现:“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等。“抑商”: 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经营的范围;征收重税等。(5)影响: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在封
22、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工业文明的潮流。“海禁”与“闭关锁国”(1)概念:“海禁”:明清王朝严禁中国人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准在“公行”(广州“十三行”)中进行(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明朝以前中国以对外开放为主,明朝中期开始海禁,清朝的时候成为一项国策。(2)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具体原因是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3)影响: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
23、安全,但阻碍了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科技进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根本原因)包括: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形成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阶层崛起,受到统治者重用。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2)主要流派:道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中国第
24、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时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消遥”的人生态度(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认为放弃了一切等差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儒家: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核心思想。提出“为政以德”, 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含民本思想);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制度。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
25、问题。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在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哲学伦理观:“性善说”。道德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和舍生取义。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政治思想:主张“仁义”和“王道”;以礼教为
26、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伦理思想:“性恶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俭”。 评价: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其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3)历史意义(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7、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最早的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促进了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法家学说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有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1)背景: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汉初奉行的黄老“无为”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董
28、仲舒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发展儒学,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之长。(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者参政;将儒家经典规定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4)评价(历史意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国家统一;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宋明理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使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隋唐时期
29、,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程朱理学: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和“心性论”, “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格物致知”把握“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 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理学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去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影响: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使儒学真正摆
30、脱了几百年来佛教和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元代,朱子学成为官学。陆王心学: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王守仁)。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提出“发明本心”,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3)影响: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进程;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
31、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相同点:目的都是维护专制统治;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是世界本原是“理”;产生的影响相同。不同点:哲学上,前者是客观唯心,后者是主观唯心;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上,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把握理的途径上,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进行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4、明清之际儒学思想 (1)背景:经济上(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矛盾激化;思想文化上,文化:理学僵化,文化专制禁锢思想,纲常礼教扼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