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85.65KB ,
资源ID:104642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64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手册.docx

1、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手册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 导 手 册二一一年二月 序 言一、赛事简介(一)基本情况(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届“挑战杯”获奖情况二、组织机构三、参赛须知(一)参赛者身份要求(二)参赛作品基本原则(三)赛事时间安排四、作品要求(一)作品分类 (二)内容规范 (三)论文文稿格式建议 (四)提交作品的要求(五)法律申明 (六)展览、交流、转让五、评审标准六、奖励机制(一)校赛奖励机制(二)省赛及全国赛奖励机制附件:附一:挑战杯章程附二:选题基本原则附三:选题范围附四:申报表格样表序 言大学,一个集中了聪慧与才智,欢笑与泪水的地方,青春在这

2、里彰显出时代的光辉,谱写出一曲曲辉煌的乐章。大学绝不是一个个封闭的象牙塔,在这里,我们满怀希望走进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们为自己编织一个个新的梦想。我们在时代的感召下,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挑战青春、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为蓄势待发的青春中国,唱响了一曲深情的赞歌。“挑战杯” 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 1989 年到2010 年, 已逐步发展成为包括1000 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国20 多所知名高校参加的科技盛会。“挑战杯”是未来科技精英交流的舞台,它让一代代才俊从这个绚烂的舞台上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更远大的抱负。据不完全统计,自该项赛事创办以来,

3、先后有 300 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此项赛事,每次有 1500 多个项目参与竞赛,历届大赛期间科技成果转让金额均为数千万元。一直以来,我校积极参与“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且多次在该项赛事中取得佳绩,我校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中的积极参与以及优异表现,为我校赢得声声赞誉。这是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这是一场知识的较量,专业实力的比拼,同时这也是一个考验能力和意志力的竞技场。在这里,我们能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与同领域的优秀学子们同场竞技。知识的高峰并不可怕,只因我们的勇敢无畏,不断攀登!一、赛事简介(一)基本情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

4、国性的竞赛活动,简称“大挑”(与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对应)。该项比赛创办于1989年,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省级人民政府主办,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该项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发扬迎接挑战的精神,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挑战杯”竞赛坚持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迄今为止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已经形成由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赛事机制。由于该项竞赛充分展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有力推动了校际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文

5、化活动中的主导性活动、高校与社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企业界接触和物色优秀科技英才、引进科技成果、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机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该赛事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其声誉远播港澳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二)我校参加历届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奖情况(部分)竞赛时间获奖等级作品名称第七届(2001年)一等奖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社会学分析二等奖司法公正与法官文化二等奖武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报告第八届(2003年)三等奖村委会选举:农民工的参与现状与原因分析三等奖取代芳酰胺基丙基硅氮三环化合物的合成

6、三等奖电子合同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民事法律责任三等奖小城镇个体户创办与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三等奖日趋“理性选择”的进城务工青年研究三等奖关于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的思考第九届(2005年)特等奖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二等奖并组后如何增强村民自治的活力二等奖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及主要对策三等奖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三等奖消费视野下的农民阶层结构分析第十届(2007年)一等奖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一个新的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二等奖转型社会的政治信仰:一项量化分析三等奖超高选择性吸附剂的仿生设计、合理化组装及特异性吸附性能研究三等奖信仰空间再造的动力学三等奖“内陆型”

7、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社会支持为分析视角三等奖农村医疗卫生系统“困局”的根源、现状及对策基于武汉汪集和黄冈花桥的实证研究第十一届(2009年)一等奖多孔纳米晶体ZnFe204的制备及其超顺磁性能二等奖论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与集体行动风险基于湖北省三个县市的调查二等奖基于新型靶标酶界面的农药分子识别与检测二等奖移植与排斥:无根的现代乡村文化基于河村文化活动建设的考察三等奖中国房地产风险预警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思路二、组织机构 组织委员会 (排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任:李向农 谢守成 委 员:王恩科 王坤庆 石 挺 吴俊文 李炎芳 何金晖 曹青林 办公室主任:何金晖(兼) 办公室成员:高 尚

8、 评审委员会 主 任: 李向农 委 员:组织委员会推荐专家(15名) 主办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三、参赛须知(一)参赛者身份要求 在比赛接受报名期间,凡华中师范大学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以个人名义或组建团队申报作品参赛。为保证答辩和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每队必须至少有一名成员在 2011 年 7 月前在校,每支团队的所有成员必须为本校学生。 大赛鼓励参赛者跨院系,跨专业,文理科搭配组建团队,具有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博雅计划经历的申报人,在同等条件

9、下优先考虑。 大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本校老师作为其团队的指导老师,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与指导老师以及该团队相应的支持。 (二)参赛作品基本原则 科学性。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发明创造要求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本次参赛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参赛者要注意在论文里,着重提出自己在观察、调

10、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合法性。参赛作品不能是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也不能是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三)时间安排 4月16日5月15日为校内现场答辩阶段阶段2月23日正式发布“挑战杯”赛事公告优秀作品选送参加全省决赛、全国决赛3月21日4月15日为书面匿名评审阶段3月20日为作品申报书递交截止日期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分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专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11、 3、科技发明制作(分为 A、B 两类。A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 参赛的作品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正文字数应在 8000字以内(附录字数不计入正文文本字数)。 选题原则参考:参赛者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首先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能选择违背自然规律的课题。同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项目要有一定的新意,本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尽可能从别人尚未发现、尚未研究、尚未重视的方面去考虑选题,尤其要结合自己在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

12、作和学习、钻研中所得到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成果去选择题目。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的作品为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每篇论文正文字数 8000 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正文字数在 15000 字以内(附录字数不计入正文文本字数)。参考作品要求:鼓励参赛者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同时希望选题切合当前社会实际需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技发明制作(包括化工、机械与控制、计算机、电工、电子、电信、农医等) 作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作品要求必须

13、是以学生为主的构思发明,运用现代化科技,制作精细,应用价值大。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指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作品必须有原理构造介绍说明材料及图表资料。其中图表资料根据项目的需要,可以包括:外观图(手绘或照片均可)、结构图(手绘或打印均可)或者原理图(手绘或打印均可)。 创新作品将会参照以下四点要求评分: (1)科学性 包括选题与成

14、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创造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2)新颖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没有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没有同样的发明和创新技术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3)先进性指发明或创新技术同申报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4)实用性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产。根据作品制作的难易程度,学生科技发明制作作品下分A、B 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

15、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由于考虑到创作此类作品的工作量较大,投入成本较多,因此此类作品要求作者对其创造发明做出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并将着重点放于作品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的分析上。 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此类作品的上交形式比较多样,可以是成品、半成品,或者是作品描述分析报告。若参赛者所设计的作品在上交限期内仍处于初步构思阶段,参赛者可以以文本形式仅对其创新理念作总体诠释并对其作品作描述。 (二)内容规范 (1)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即 2009 年7 月1日之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以下四类作品不得申报(如有违反取消参赛资

16、格):A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 B 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 C 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 D 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2)以下研究均涉及到敏感对象,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A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B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C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D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E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

17、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3)参赛作品可以邀请相关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申报时须说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及职称;作品可以由学生直接向组委会申报,也可以由院系推荐(院系推荐的作品须提供院系团委或党组织的证明)。(4)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有关资料必须是中文 (发表作品为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者,必须附有汉语文本)。 (三)作品文稿格式建议 为了增强严谨的科研精神和规范意识,现建议作品的文书格式应按照以下要求处理:自然科学论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及社会调查报告的行文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版式纸张

18、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80gA4复印纸(210mm297mm)页边距:上3cm,下3cm,左3cm,右3cm,页眉2cm,页脚2cm2、论文撰写必须包括以下项目:2.1 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格式要求:二号字,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1行,行距为最小值20磅范例:中国房地产风险预警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思路2.2 作者姓名及作者单位范例:陈 峰1,龙志德2(经济学院)格式要求:小五号字,汉字宋体,外文、数字用Time New Roman体,居中,行距为最小值12磅2.3 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来撰写。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

19、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地短文,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应使用第三人称,摘要不分段,字数以200300字为宜。(2)关键词的选择应规范。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所属相应栏目名称,第二个关键词为该文研究成果名称,第三个关键词为得到该文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名称,第四个关键词为作为该文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名称,第五个及以后的关键词为作者认为有利于文献检索的其他名词。格式要求:五号字,汉字楷体-GB2312,外文、数字用Time New Roman体,段前1行,行距为最小值12磅,左缩进2字符,右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范例:五号字,黑体加粗 摘要:从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分的非对称性以及统计学

20、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综合模拟风险预警系统存在单指标波动均衡值与标准差估计有偏性的缺陷。在剖析缺陷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依据长期趋势理论以及置信度理论构建了相应模型,提出指标特征值改进思路。案例研究显示,改进思路能有效解决了风险预警系统单指标无警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改善预警的精度。 关键词:房地产预警;有偏性;长期趋势;置信度2.4 引言、正文、结语(1)汉字字体字号选小四号宋体,外文、数字字号与同行汉字字号相同,字体用Time New Roman体。(2)正文中的图、表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图务必清晰、精确,图名、表名必须有中文表述,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标明其对应的量及单位。

21、(3)论文中涉及到量的单位,务必使用国际标准单位;避免用同一个符号表示不同的量,凡是有变量含义的符号(包括表示量及其上、下角标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反之,用正体。(4)表示矩阵、矢量的符号一律用黑体;量与其单位之间用“/”切分,是复合单位的应在“/”后加注括弧,如速度/(ms-1);量的符号务必使用单个字母表示。(5)物理量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数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非物理量的量词前面的数字及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代号页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单位应统一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工程术语一律采用国家现行标准使用。3、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依次

22、列在篇末,均用五号宋体(其中具有标题性质的“注释”、“参考文献”左边不空格,采用同号黑体加冒号)。 4、论文标题等级规范。论文内文各大部分的标题用“一、二”,次级标题为“(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不宜使用五级以下标题。首页范例:中国房地产风险预警系统的缺陷及改进思路陈峰1,龙志德2(经济学院)摘要:从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分的非对称性以及统计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综合模拟风险预警系统存在单指标波动均衡值与标准差估计有偏性的缺陷。在剖析缺陷存在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依据长期趋势理论以及置信度理论构建了相应模型,提出指标特征值改进思路。案例研究显示,改进思路

23、能有效解决了风险预警系统单指标无警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改善预警的精度。关键词:房地产预警;有偏性;长期趋势;置信度1 房地产综合模拟预警系统的描述当前,我国房地产预警系统主要采用综合模拟法和景气预警法123。以上海、深圳等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部门,其房地产综合模拟风险预警系统所采用的核心判别准则是以统计学中的控制原理为基础。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预警模型之一,综合模拟预警系统可归纳为如下基本步骤2 综合模拟风险预警系统1的应用缺陷及原因分析2.1 缺陷存在的直观分析图1为房地产某指标增长率的循环因素的波动示意图;其中,短周期波动曲线g(t)与水平虚线即波动均衡值(设为指标真实或理想特征值)

24、直线相交于四点。2.2缺陷存在的理论分析2.2.1 时序较短的情况下,样本子样均值估计指标特征值有偏,并不能代表总体均值。(四)作品提交要求1、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两类。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学校教职员工不得以作者的身份参赛,但可以作为指导老师。每人限

25、报一件作品。2、报名表应填写清晰、准确、完整,联系方式有效、常用。日后相关文件(如获奖证书等)将以报名表登记的人员及其姓名为准。报名登记截止后到比赛过程中,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换作者,若有合理的理由,需报经组委会批准后方可更换作者。 3、如参赛团队出现违规将被视为故意作弊,取消其继续比赛和参与评奖的资格。4、在竞赛期间,华大青年网站作为组委会发布信息的唯一指定媒体,请有意参赛的个人与团队留意华大青年网站“2010全国挑战杯”信息专区。(五)法律申明 组委会有义务不泄露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其他机密资料。有关本次竞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组委会授权后方可在媒体及推荐网站上发布;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

26、,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成果的披露尺度,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本次大赛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六)展览、交流、转让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并适时举办单项展示赛或邀请赛等形式丰富的“挑战杯”竞赛活动。组委会在终审决赛期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举办成果转让活动;成果是否转让不作为作品评审获奖的依据。 组委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组委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的作品及评委评语,供日后教学、科研参考所用。 五、评审规则 (一)学校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1、学校评审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聘请,评审专家必须是副高以上职

27、称,一是具有指导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经历的教师,二是校内各院系有丰富专业经验的评审专家,其中自然科学领域专家(含科技制作)约6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约9人; 2、学校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在终审完毕之前实行保密,在终审结束后可以公布; 3、学校评审委员会在向大赛组委会报告终审结果后自动解散。 (二)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1、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2、评审注意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三个学历层次作者作品各等奖的获奖比例与其进入终审的比例基本一致。3、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得参与对其本人学生或直

28、系亲属项目的评审工作。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三)评审标准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在校本、专科学生参加,不接受研究生报名,限定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根据下列方面进行评分: (1) 可行性 1) 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量大小 2) 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超出合理范围 3) 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2) 创新性 1) 课题的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 2) 对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见解 3) 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 科学性和先进性 1) 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 2) 论文和报告的学术价值 3) 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 理论

29、意义或实践价值 1) 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 2) 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 论 证 1)论证是否充分,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足 2)论证过程是否合理,论证方法是否有新意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学科)。根据下列方面进行评分:(1) 可行性 1) 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量大小 2) 考虑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超出合理范围 3) 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2) 创新性 1) 课题的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 2) 对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新见解 3) 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 科学性和先进性 1) 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 2) 论文和报告

30、的学术价值 3) 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4) 实用性 1) 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 2) 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3、科技发明制作(包括化工、机械与控制、计算机、电工、电子、电信、农医等)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成本较高的制作(只要求对其产品作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重点放在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根据下列方面进行评分:(1) 可行性 1) 考虑该作品本身是否可行 2) 考虑考虑该作品中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到位 3) 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且与本制作相比不具明显优势(2) 创新性 1) 构思是否新颖 2) 设计制作方法是否独树一帜 3) 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有独特之处 4) 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3) 科学性和先进性 1) 设计是否合理、精巧 2) 性能是否优良 3) 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较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 4) 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类投入较少,且为生活便利或生产技术带来便捷的小发明。参赛作品可以是成品、半成品或作品描述分析报告文本。根据下列方面进行评分: (1) 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1)考虑该作品中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到位 2) 考虑该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 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且与本制作相比不具明显优势 (2) 创新性 1) 构思是否新颖 2) 设计制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