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34.39KB ,
资源ID:104603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603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BFC直流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BFC直流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研究.docx

1、BFC直流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研究BFC直流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电气论文BFC直流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刘芳1,刘玉友2,符再兴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2.山东省长岛县供电公司,山东长岛265800) 摘要:光伏发电系统中输出电压随光强变化波动较大,为保证正常并网逆变,需要一种高增益的直流变换器将光伏输出电压提升到常规直流母线电压。这里主要研究一种基于Boost拓扑、Flyback拓扑的升压反激式变换器(BFC)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BFC将Boost拓扑与Flyback拓扑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反激

2、拓扑中的初级线圈电感同时作为Boost拓扑的输入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到了利用。仿真结果表明,新型BFC直流变换器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时,具有提高输出电压增益,减小电压纹波,跟踪效果更好等优点。 关键词 :光伏发电;BFC拓扑;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漏感 中图分类号:TN62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6?0145?04 收稿日期:2015?01?25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总消耗量日益增大。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可再生、储量大、清洁方便的能源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成为热门研究方向。 光电转化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

3、成电能,且和储能装置、测量控制装置和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相配合,构成光伏发电系统1。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大小随光照强度变化波动较大,最低可至2030 V。为保证正常并网逆变需要,需要一种具有高增益的直流变换器将光伏电池输出电压提升至常规直流母线电压。本文探究了一种基于Boost 拓扑与反激拓扑配合的Boost?Flyback Convertor(BFC)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BFC 将Boost 拓扑与Fly?back 拓扑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并采用交错导通技术。其中反激拓扑中的初级线圈电感同时作为Boost拓扑的输入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到了利用,减小了漏感损耗,提高了变换

4、器的转换效率。 1 Boost?Flyback 变换器结构及分析 1.1 Boost?Flyback变换器工作原理 Boost电路和Flyback 电路的输入结构相似,将两个拓扑的“输入并,输出串”,就组成了新型的BFC(Boost?Flyback Converter)拓扑2,如图1 所示。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和漏感分别为LM 和LK,初级线圈电感为LP=LM+LK,变压器原边线圈匝数为Nx,变压器副边线圈的匝数为Ny,且NxNy=n。反激变换器的输出二极管对应BFC 中的D1,与此类似Boost变换器的输出二极管对应DC1 。同时这里提高输出电压增益也可以通过调节变压器匝比和占空比实现。 其工作

5、过程可简单分析如下:开关管导通时,电流通过初级线圈和开关管组成回路,电感LP 起到储能作用,同时给开关管寄生电容CDS充电。二极管D1因次级线圈电压相位而处于反相截止状态,DC1 处也没有电流通过,电路通过2个输出级电容向负载提供能量;开关管S闭合时,通过次级线圈向负载供能。同时,Uin和初级线圈共同向电容CC 和负载提供能量,其工作过程与Boost 电路类似。在该过程中,初级线圈的漏感部分LK中贮存的能量也通过DC1 传输到负载侧,也就是说Boost 电路不仅具有升压功能,同时也能吸收高频变压器中漏感储存的能量,将漏感损耗能量传输到负载侧,提高了变换效率;当开关管断开时,DC1导通,形成UI

6、?线圈?DC1?CC回路,开关管电压被变压器和电容CC钳位,避免了因出现严重的关断尖峰电压而烧坏开关管的情况。采用BFC新型输入输出结构既大幅度提高电压增益,同时减小了输出电容的电压应力。 1.2 电压增益分析 开关管关断后,负载由激磁电感LM(Flyback等效)和漏电感LK(Boost等效)供能。其中:UB为Boost 变换器输出电压,UF=UC1+ UC1 n 为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研究可得,对于BFC“输入并,输出串”时的电压增益为: 式中k 为双路输出的电压增益。 由式(1)可知,对比单一的Boost变换器或反激变换器,新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大幅度增加,漏感和激磁电感的比值对输出电压

7、提高幅度有很大影响,漏感与输出电压幅值成正比,就是说新型BFC 变换器,利用变压器的漏感来提高了电压增益,同时解决了反激变换器的漏感问题,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原边开关管电流应力一定时,可以实现更大的输出功率;漏感另一作用是对二极管电流的变化起到限制作用,增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2 光伏系统中最大功率跟踪的实现 根据文献3等效电路建立Matlab/Simulink模型,如图2所示。 为实现最大功率跟踪,这里选择电导增量法4,根据文献3 提供的P?V 曲线可知,在最大功率点处存在dP/dV=0,分析可知在最大功率点处有下式成立5?8: 故可利用式(2)来判定光伏电池是否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在U?I

8、 曲线上未达到最大功率点时存在关系: 在U?I 曲线上超过最大功率点时存在关系: 光伏组件电压可利用式(4)进行相应的调节。 相应的控制流程如图3所示。 电导增量法的数学依据是在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电压的导数为0。P?V 曲线为单峰值曲线,从原理上来分析,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时属于无差跟踪,跟踪效果比较理想9?10。 3 系统仿真及结果 图4 所示为电导增量法用于新型Boost?Flyback 变换器的单路MPPT控制模型,在t=0.1 s的时刻施加光强和温度的扰动,图5,图6为仿真结果。 3.1 BFC与Boost拓扑的MPPT比较 图7 所示为电导增量法用于Boost 变换器的MPP

9、T控制模型,在t=0.05 s 的时刻施加光强和温度的扰动,图8,图9为仿真结果。由单路BFC和传统Boost仿真结果对比可知,将电导增量法应用于新型BFC拓扑上时,相对比传统的Boost能够平稳、快速地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电压值更稳定。 3.2 交错导通的BFC的MPPT仿真 为了使BFC的高增益高效率的特点更加明显,这里进一步采用了交错导通的BFC模型来验证。图10所示为电导增量法用于交错Boost?Flyback 变换器的MPPT控制模型,拓扑中的器件参数保持不变,在t=0.07 s的时刻施加光强和温度的扰动,图11,图12为仿真结果。比较传统Boost变换器的MPPT控制波形与

10、交错的BFC变换器的MPPT 控制波形,清楚看到:BFC 的跟踪速度相较于传统Boost更快,超调量远小于传统Boost变换器;交错BFC的跟踪波形为一条平滑的曲线,纹波较小。而Boost变换器的波形则存在一定大小的纹波,输出电能质量也不及交错的BFC拓扑结构。交错BFC的仿真结果要明显优于单路的BFC。 4 结语 本文主要工作是研究了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特点的新型BFC变换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此进行了仿真验证。由于BFC变换器具有提高光伏输出电压、减小电压纹波以及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Boost变换器,BFC 直流变换器应用于光伏发电时,最大功率点跟踪速度更快,跟踪过

11、程更为平滑,超调小于Boost变换器,输出波形稳定后的跟踪波形也更稳定、波动小。 参考文献 1 董妍.新型反激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 古俊银,吴红飞.高效率高增益Boost?Flyback直流变换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24):40?45. 3 XI Youhao,JAIN Praveen K. Zero voltage switching flyback converter topology C/ ESC Record?IEEE Annual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S.l

12、.:IEEE,1997:311?313. 4 刘翼.基于Simulink的光伏电池组件建模和MPPT仿真研究J.科技导报,2010,28(18):94?97. 5 徐鹏威,刘飞,刘邦银,等.几种光伏系统MPPT方法的分析比较及改进J.电力电子技术,2007,41(5):3?5. 6 HOYO J. Study of an AC ?AC flyback converter operating in DCM C/ PESC Record?IEEE Annual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S.l.:IEEE,2003,2:683?688. 7

13、 LI Quan,WOLFS P. A current fed two?inductor boost converter with an integrated magnetic structure and passive lossless snub?bers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integrated converter applications J.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Electronics,2007,22(1):309?321. 8 孔力.太阳能光伏发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9 郭爽,王丰贵.实用光伏电池建模及MPPT 算法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8):148?150. 10 钱嘉怡,朱东柏,王梓.光伏系统MPPT 控制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10):157?158. 作者简介:刘芳(1979),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