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60.89KB ,
资源ID:104485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485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docx

1、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专业代码 540504 学校名称 七台河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3918 学院负责人 杜平 学校所在地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专业负责人 郎会荣 二一一年十月引 言为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围绕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要求,七台河职业学院申报了中央财政支

2、持高等专业学校建设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并制定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通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依据行业指导,完善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体系和教材衔接等形式建设课程体系;通过培训、进修和引进等方式,完成教师培养培训,优化教师结构,打造一支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完善扩充校内实训基地,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完成校企深度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本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简介七台河职业学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是由选煤技术专业发展而来,于2007年经学院批准建设,2008年7月开始招收高职学历学生,主要培养具有从事煤炭炼

3、焦、化工产品回收及其它煤炭加工工艺操作、相关设备维护检修、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等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煤质化验、选煤、焦化、煤化工等多个专业领域工作,已成为七台河职业学院重点专业。(二)专业设置背景随着黑龙江省煤炭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七台河市近年来以煤化工为代表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迅猛,煤化工产业转化煤炭能力达到23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761万吨/年,苯加氢10万吨/年,焦油加氢10万吨/年,焦油5万吨/年,甲醇28万吨/年,形成了一条以煤为依托,煤、电、焦、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七台河职业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特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经充分

4、研讨论证后适时开设了“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三)专业现有基础及优势1、专业建设基础“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建设的专业之一。专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现有专任教师8 人,兼课兼职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专业专任教师中级职称以上职称的教师都具有化工考评员、高级考评员等职业资格,双师比例为70%以上。2007年以来学院共投入60万元,建设有天平实验室、工业分析实验室、发热量测定实验室、制样实验室、浮沉试验室等五个实验室。此外,该专业已经与宝泰隆煤焦化公司、吉伟煤焦化公司、隆鹏煤焦化公司、亿达信焦化能源公司等16家大型煤炭洗选、深加工企业建立

5、了紧密的“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关系,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学生具有稳定的就业渠道。目前,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00余名,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区域优势国务院提出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大力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08年3月8日下发的关于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文件;七台河市在“十二五”期间已确立坚持“稳煤、控焦、兴化”的发展思路,加快煤炭循环经济领域高新技术应用,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煤作为高端化工原料高值利用与转化,形成产业集群,以煤化工产业的大发展推进煤炭循环经济提档升级,建设“东北焦

6、化之都”。煤炭深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对高技能煤炭深加工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这为“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七台河职业学院作为“东北煤化之都”的唯一一所以涉煤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建立以“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为核心,选煤技术、煤化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正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充分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3、专业与产业对接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是经过对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科学分析设立的,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原则,实施“企业进校、校进企业”工程,构建“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新模式,切实加强专业与企业的整体融合。二、专

7、业建设理念与目标(一)专业建设理念本着服务地方、服务产业和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为煤炭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贴近实际,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实用,构建技能型人才质量的新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应用”,优化课程体系。(二)专业建设目标以培养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优秀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链发展为依托,将本专业建成行业领域内特色专业、强势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

8、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一批校企深度合作,集学生实习实训、学生就业和企业职工培训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构建职业技能鉴定与校企双方服务产业共赢的管理机制,提升专业为产业服务能力。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方案建设1、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订单培养模式,探索和落实以企业生产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顶岗实习,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岗位的需求,为煤炭加工行业培养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高素质高技能、动手能力强的专门应用型人才。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与企业无缝对接建立校企合作框架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9、(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与企业订单式培养,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在校学习和企业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相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对人才培养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系统规划和设计三年的教学内容。(2)根据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及教学规律,将三年的教学内容分成“2”和“1”的教学内容。(3)根据“2”和“1”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4)基于真实的生产过程或工作导向,以任务驱动、项目化形式开发配套教材和教学资料。(5)建立基于

10、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相配套的校内外教学实训设施。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基于真实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科学地组织教学和组织考核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实际操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手段,是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煤炭深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再经过一年的生产顶岗实习,使学生上岗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并独立进行操作。进一步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与宝泰隆煤焦化有限公司、隆鹏煤焦化有限公司、吉伟煤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与企业合作的范围和规模;通过建设使订单培养率达到55%以上,根据企业对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企业培养适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1、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课程组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依据煤化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课程组逐渐完成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利用我校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点,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证书通过率达80%以上。(主要工种有:重选工、浮选工、化验工、蒸馏工、吸收工)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我们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入学方式和学习形式,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接受企业的委托对职

12、工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6、人才成长途径(1)积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都想成才。鼓励和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取本科学位,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2)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尽可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3)对毕业学生跟踪调研学生毕业后,根据学校跟踪调研,了解工作情况,并根据终身学习的原则,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7、行业指导作用煤化工行业明确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

13、;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并帮助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校企合作。 (二)课程建设1、建设目标实行与企业工作岗位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改革,实现在“做中学、做中教”的“做学教”一体化课程模式。紧密结合本地区煤炭企业对煤炭深加工专业人才的要求,完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建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企业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按照国家精品课的标准,重点建设煤化工工艺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利用、甲醇生产工艺3门优质核心

14、课程。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建立以任务进行驱动体系为框架的现代课程结构。课程建设充分体现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紧密跟踪产业调整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及时修订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能满足当前职业岗位的要求。2、建设内容课程的建设以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以基础课程为支撑,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适应“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利用两年时间重点建设煤化工工艺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利用、甲醇生产工艺3门课程,不断完善课程的配套教材、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试题库、案例库、等立体化教学资源。3、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了适应煤化工行业的发展,

15、课程组实施企业调研,聘请企业专家分析煤炭深加工职业任务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基于职业开发课程体系;并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教学设计;最后基于职业岗位评价构建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4、课程体系和教材衔接编写3 本特色教材,教材建设以负责人为主,组建教材建设团队,包括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出版社编辑、任课教师、专业带头人,按照课程性质不同聘请七台河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七台河市煤化工方面的专家加入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团队共同研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引入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国家标准确定课程编写总体思路;教材编写责任人拟定教材编写大纲、

16、团队成员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建设团队研讨完善编写大纲,按照大纲要求实施编写,每编写完一部分内容后,责任人检查教材编写质量、提出改进意见,教材统稿后建设团队共同审阅后正式定稿。5、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和教育进行衔接,通过教育讲座、企业文化进课堂学习、观看教育片、监狱参观等方式,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并且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用爱搭建和学生沟通的平台,为学生构建快乐学习的乐园。6、信息技术应用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材中静止的图片用动画展示,使其更形象生动;使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知识,本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有比

17、较完善的精品课网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还利用中国选矿网和中国选煤技术网等优秀网站,给学生提供延伸学习的空间。(三)师资队伍建设1、建设目标通过培养、进修、引进和聘请等多条途径,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保持在1:1,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专职教师队伍(1)师资队伍建设原则以实践技能过硬、基础理论扎实、能够带领完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为标准;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为核心,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以聘请企业兼

18、职教师为补充,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2)教师培养培训“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建设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从内外结合两方面考虑,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引进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等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聘”是聘请

19、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送”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是让骨干教师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对于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并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

20、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地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3)未来三年达到目标建立有企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专业科研队伍,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选派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从煤炭企业聘请10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最终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5%以上。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制定聘任兼职教师政策,对聘用、管理和发展兼职教师工作确定方向和责任。建立兼职教师任职资格和任职要求、兼职教师考评管理规定、兼职教师教学档案管理等制度。(2)实施兼职教师培训制度兼职教师大多是来自企

21、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多数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不很熟悉,且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因而在上岗前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如下:统一进行基本的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其对教育规律、技能的认识与应用水平;组织集体听课,增进对教学过程、环节、课堂组织活动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讨论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培训使兼职教师了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熟悉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3)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调动兼职教

22、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兼职教师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兼职,扩充兼职教师的储备。对在教学中表现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兼职教师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对在教改过程中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 做好兼职教师的服务工作,如帮助兼职教师协调处理兼职与本职工作的关系,为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等,以激发兼职教师从事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建设目标完善、扩充校内实训基地,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建设一个集教、学、做融合的实训基地。完善和改造现有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实训室,并参照企业的运行模式加以扩建,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采取学

23、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使实训基地的实训能力和管理水平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进一步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大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在这些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和实习设备,并由企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2、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在已有校内实训条件前提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内容,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技能教学的利用率;加大实训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完善精馏操作、吸收解吸操作、传热操作等实训单元的建设,新建焦化仿真系统实训平台。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

24、起能满足学生专业教学实训、顶岗实训的要求,而且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实施顶岗实习,实现“厂中校”的实训技能教学。4、校企深度合作(1)我校和企业除了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合作外,还在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员工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在教学环境中融入企业要素,对学生实施“准企业管理”,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职业素养、职业态度、企业文化的教育。(2)企业从自身文化特征和岗位要求出发,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保证校企培养的衔接与融通。从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入手,将学生定位于基层技术、管理岗位,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5、职业技

25、能鉴定建立或合作进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充分满足毕业学生持多证上岗就业的需要。6、系统培养为了满足就业层次的需求,鼓励和支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取本科学位,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本专业专升本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根据企业的需要本专业招收了一部分中职生,其比例占本专业的10%。为了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接受企业的委托对职工进行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学校年社会培训量为31人日。四、改革举措(一)改革内容1、教学内容的改革(1)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充分调研了七台河市内的煤化工行业的情况,与企业专家共

26、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2)以国家标准要求和职业工作岗位要求,选取和确定教学内容以国家标准为准绳,分析煤炭深加工典型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凝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相一致,缩短学生学习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选取教学内容通过选择来自企业典型工艺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在真实的企业情境中组织教学,学生感受到企业氛围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考核,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4)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选取教学内容不同岗位都有其标准,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无法包

27、含所有岗位的要求,但为了今后学生能在不同的岗位就业,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时就更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岗位工艺,才能使学生工作的适应能力增加。2、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核心课程甲醇生产工艺为例,以甲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甲醇生产工艺设计教学项目,强化和培养学生对甲醇生产工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方法使用了项目导向法、任务启动法、引导法、虚拟企业法等多种教学方法。3、评价模式的改革考核内容的选择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还要结合职业资格要求,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考核

28、方法的选择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如笔试与技能操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结合的考评方法。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与人交流沟通的评价。(二)主要举措1、项目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由校内、校外专家组成校企合作办公室指导,并且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相关制度,另外学院、系部分别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资金管理(1)确保行业企业支持和学院自筹专项资金的落实学院提供经费支持,学院每年从学费收入资金中按一定比例转入专项资金。 (2)建立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的渠道用好招生优惠政策,适度扩大招生计划;充分利用学院各项办学资源,挖掘办学

29、潜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增加办学收入。3、项目监督专业建设内容负责人制定建设工作计划进度表,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采购设备。专业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监督工作计划进度表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保证专业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五、绩效指标(一)教学基本建设日趋完善项目建设将推动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立规范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煤炭深加工发展需要的职业教学体系。(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建设,实训条件将明显改善,将成为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的重要平台。通过职业技能的实习实训,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煤炭深加工专业人才。实训室也可成为教师科研的平

30、台,教师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三)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建设将有利于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的涌现;有利于专业教学团队的形成;教师队伍的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提高。(四)精品课程建设更加完善将促进煤炭深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及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完善教学文档的规范管理、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加快精品课程的建设进程,强化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的开展。(五)产学建设成效显著树立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将会实

31、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为学生实践技能和岗前培训提供重要平台。(六)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为企业职工提供短期的再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培训、岗位认证培训等;充分开展科技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及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科技服务。六、预期效果(一)项目启动阶段(2012.1-2012.6年) 1、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特色的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人才培养模式2、开发核心课程(2012.1),启动2 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准备工作,确定煤化工工艺学、甲醇生产工艺核心课程标准和教学项目。3、建设特色教材(2012.1-2012.6),启动2门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准备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加工煤化工工艺学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二)全面建设阶段(2012.7-2013.7年) 1、开发核心课程(2012.7-2012.12),完成2 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建成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完成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试题(卷)库、教材等相关文档的开发。2、建设特色教材(2013.1-2013.7),完成2 门特色教材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加工、煤化工工艺学的编写工作。3、特聘专家,聘请1 名学术上有造诣、科研上有成就的“特聘专家”,帮助本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发展和改革方向4、专业带头人,拟培养熟悉煤炭深加工领域最新技术动态、把握教育教学改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