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6.69KB ,
资源ID:104374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37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音乐初二上河北少儿版第四单元交响入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音乐初二上河北少儿版第四单元交响入门教案.docx

1、音乐初二上河北少儿版第四单元交响入门教案音乐初二上河北少儿版第四单元交响入门教案【单元内容】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力,本单元首先选取了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和常见乐器的音色等知识,同时,还选取了管弦乐曲波莱罗交响乐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谐谑曲小巫师等作品。这些作品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通俗易懂,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珍品时可以进一步感悟交响音乐的魅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认识有关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

2、及其表现力。第二课时:欣赏波莱罗和E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三课时:欣赏小巫师完成音乐活动【学习目标】通过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认识各种乐器组主要的乐器,感受它们的音色表现力。聆听波莱罗,感受同一音乐主题不同乐器演奏所带来的色彩变化,能够背唱作品的音乐主题。欣赏E小调第九交响曲,感受作品徐缓忧伤的音乐情绪,能够背唱音乐主题欣赏小巫师,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能够在听赏完音乐后,简单表达音乐所描述的故事。【学习支架】音响材料:电脑、投影仪、教师课件光盘资料等2、与交响乐有关的文字、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乐曲介绍: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又名普塞尔主题

3、变奏与赋格曲,是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委托为科教纪录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谱写的音乐。该影片放映后,受到普遍欢迎,它不仅使广大青少年得益匪浅,甚至对具有较多音乐知识的听众来说也不啻为一种美好的享受。人们从这部作品中,领略到布里顿使一项平凡的日常工作写电影配乐,升华为技巧娴熟、精细微妙的艺术创作。音乐开始前先是由指挥讲解的一段解说词。然后,乐队按照A整个乐队、B木管乐器、C铜管乐器、D弦乐器、E打击乐器、F整个乐队的次序呈示主题。变奏主题是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曲调,选自十七世纪著名音乐家普塞尔的戏剧音乐摩尔人的复仇在主题由各组乐器反复陈述之后,接着就是主题的十三段变奏,每段变奏前各配有一段解说词,逐一

4、介绍演奏各段变奏的乐器:第一变奏解说词:“现在让我们听一听每一种乐器演奏各自的一段变奏。木管乐器组音区的最高声部是声音明亮而甜美的长笛,还有它那尖声尖气的小兄弟短笛。”第二变奏解说词:“双簧管的音质温和而忧郁,但在作曲家需要时,它也能表现得足够有力。”第三变奏解说词:“单簧管非常灵活。它的声音美丽、平顺而圆润。”第四变奏解说词:“大管在木管乐器组中体积最大,声音也最低沉。”第五变奏解说词:“弦乐器家族中的最高声部是小提琴。它们分成第一第二两组演奏。”第六变奏解说词:“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大,音响也较低。”第七变奏解说词:“大提琴以丰满而热情的音色歌唱,请听这优美的歌声!”第八变奏解说词:“倍低音提

5、琴是弦乐器家族中的老祖父,它声音沉重,嘟嘟嚷嚷的。”第九变奏解说词:“竖琴有四十七根弦,还有七个踏瓣,用以变换弦的音高。”第十变奏解说词:“铜管乐器家族从法国号即圆号开始。这些乐器是用铜管盘成圆形制成的。”第十一变奏解说词:“我希望你们都熟悉小号的声音。”第十二变奏解说词:“长号的声音沉重、洪亮。大号更加沉重。”第十三变奏解说词:“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一一介绍,这里只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打击乐器。首先是定音鼓,大鼓和钹,铃鼓和三角铁,小鼓和木鱼,木琴,响板和锣,在这些乐器一一演奏之前,先听一听响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者为打击乐器写了一段富于想象力的华彩乐段,由三个定音鼓提供旋律基础,其

6、他各打击乐器那么按解说词中的次序,以各自的变化形式加入这一舞曲的行列。在作为全曲结束的音乐中,布里顿魔术般地将前面介绍过的各种乐器构筑成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随着各种乐器的加入,气氛也愈发热烈。最后,全曲以铜管乐器雄壮辉煌地重现放宽了节奏的变奏主题“普塞尔主题”作为结束。作者介绍:本杰明布里顿1913年生于洛斯托夫特,早年就学于格雷莎姆学校,利用假期师从哈罗德塞缪尔学钢琴,随弗兰克布里奇学作曲;布里奇对他的影响特别强烈持久。19301933年在皇家音乐学院随本杰明学钢琴,随艾尔兰学作曲。在校期间,他的早期作品公开出版,其中包括小交响曲、一个男孩诞生了等作品。1937年,管弦乐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

7、奏曲在萨尔茨堡首演成功,使他作为一个完美的作曲家登上了世界舞台。19361948年,是布里顿音乐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一系列佳作: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安魂曲、歌剧彼得格赖姆斯、诺亚洪水、战争安魂曲、格洛利阿纳和春天交响曲等相继问世。歌剧彼得格赖姆斯于1945年6月7日在萨德勒泉剧院上演,这天是英国音乐重要的日期,堪与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于1899年6月的首演相媲美。他还创建了能吸引国际演奏家的奥尔德伯格音乐节,第一届于1948年举行。由于布里顿对20世纪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52年他被授予“荣誉之友”的称号,1964年获得阿斯本音乐奖,1976年被授予勋爵爵位,并获得英国上议院终生议员称号。197

8、6年12月4日布里顿在奥尔德堡去世,享年63岁。著名作品:歌剧:彼得格赖姆斯、旋螺丝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合唱:一个男孩诞生了、圣诞颂歌仪式、春天交响曲、战争安魂曲布里顿是一位拥有大量听众的“现代”作曲家,也是一位保守作曲家,但没有一位有头脑的激进派敢否认他的创新精神。他和他的前辈帕里、沃思威廉斯和霍尔斯特一样,对业余作品和儿童音乐非常关心。他在钢琴和指挥方面的天赋加上技艺精湛的创造性,使他具有善于寻找恰如其分、简单、易记的乐句来表达任何一种想象的能力。他的音乐,有缠绵、抒情的忧郁,也有光彩夺目、气势恢宏的欢乐。他的声乐套曲、五首圣歌等是独具慧眼的作品;他的器乐曲,特别是弦乐四重奏和大提琴

9、组曲,探索并扩大了演奏者的潜力,但音乐性毫不减弱。没有几位作曲家能够像布里顿一样,生前如此强烈地抓住听众的想象力;听众热情等待他的每一部新作品问世,并为之吸引。布里顿的作品丰富多彩,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且数量浩大。他既能在作品中写出现代的、不协和的音乐,又同时能在音乐中表达出中世纪氛围;他既能写一些华美壮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作品,又能以一种最简朴单纯的、富于人性能力的笔触来刻画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他还能在大型的合唱作品中构筑起极其繁杂的复调结构。总之,布里顿的作品,不管他选择什么形式或使用什么创作手法,都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第二课时:欣赏波莱罗作者简介: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

10、家。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西班牙人。7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入巴黎音乐院学习钢琴、对位、管弦乐法和作曲。学生时代深受象征派诗人影响,作品新颖,但因作曲观点不同,曾四次参加罗马大奖赛落选。20世纪初,他与青年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为友,经常探讨艺术的创新问题。此后进入创作的重要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入伍,1917年因病退役。20年代后离开巴黎,隐居乡间,专事作曲。曾去欧、美访问,演奏和指挥自己的作品。1932年遭车祸脑部受伤后失去工作能力,1937年12月28日逝世于巴黎。拉威尔的创作基于法国文化传统,保持明晰生动,精致典雅的特征。他声称自己的创作状态是“乐于接受音乐中心的新思潮,但

11、不做任何一种作曲风格的奴隶,也不与任何派别结盟。”他重视从其他国家(特别是母亲的故乡西班牙)的音乐中汲取营养。他的作品特别是管弦作品运用了高超的技艺,在管弦乐配器方面堪称典范。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有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音乐我的妈妈、达夫尼斯和克洛埃、交响舞曲波莱罗等。音乐分析:管弦乐波莱罗是风行于世界各地音乐会上的一支名曲,是曲作者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夫人之托,作于1928年,同年11月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舞剧情节简单:一位少女在西班牙小酒店里翩翩起舞。起初,她那缓慢、轻柔、优美的舞姿并未引起客人们的注意。但随着音乐的发展,舞蹈越来越活跃、欢快奔放,人们被这热烈的音乐和舞蹈所吸引,逐渐围拢起来

12、,随着独特而生动的节奏一起欢舞,直到狂欢的高潮中结束。全曲由一个两小节固定不变的节奏型伴奏,以两个主题乐段为基础,运用和声、和弦叠置、调式叠置、配器(音响和音色变化)、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作者曾说:“这是始终如一的中庸速度的舞曲;不论是旋律、和声,还是由小鼓不断击出的节奏,始终保持原样不变。惟一的变化,是管弦乐音响的逐渐增强。”可以看出作者是以简洁的手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故该曲成为学习作曲配器者的必读作品。乐曲开始,一个西班牙风格的波莱罗节奏型,在中、大提琴拨弦的衬托下,由小鼓奏出:这一节奏型在全曲的340小节中,共反复了169次之多,直到最后两小节才出现变化。第一主题A段,是在这一节奏型反复

13、一次后由长笛独奏来呈示的。其旋律优美、清秀、悠长而连绵不断,富有特色:这一主题改由单簧管重复一次。这样,既加深了主题印象,又改变了音色,避免了单调。第二主题B段,是被作者称之为“西班牙阿拉伯风格”的旋律,首先由极具特色的大管呈示出来。其旋律委婉缠绵,与第一主题在调式色彩上形成鲜明对照:同样,为避免单调,这一主题反复时改由降E调小单簧管奏出。这两个主题的相同之处,是结构长度相等的乐段,伴奏的和声基础始终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而且,两个主题都是原封不动地在整首乐曲中多次反复。不同之处是两个主题在调式色彩上的对比。同时,作者的高超、娴熟的配器手法,充分运用乐队的音色,音势力度不断增强,层次逐渐增多使乐

14、曲的表现丰富多姿,光彩动人,不但音乐丝毫不使人感觉单调,反而增强了艺术魅力。第一主题第三次出现,改由“柔音双簧管”独奏,使音乐变得甜美柔和。第一主题第四次出现时,主题改由长笛和加弱音器的小号,以八度音程的形式奏出,既有音色对比,音势也得到加强。而小鼓的节奏型也加入一支圆号;中提琴的拨弦和声那么改由全部弦乐来拨奏。第二主题第三次出现,改由更富特色的中音萨克斯管独奏(反复时改由高音萨克管演奏),这使音乐别具一格,似有异国情调。小鼓的节奏型也由小号代替圆号。第一主题第五次出现,改用复合音色演奏;短笛加一支圆号,并叠以钢片琴八度音程的重复。在两小节由圆号、小号及部分第二小提琴和部分中提琴的琶音花奏来加

15、强小鼓的节奏型之后,第一主题第六次出现。这一主题改由纯木管音色的乐器:“柔音双簧管”、双簧管、美国管和单簧管、低音单簧管来吹奏。第二主题第五次出现,是由音色浓烈、厚实的长号独奏,中提琴改为拉弦八度分奏,来加强小鼓的节奏型。两小节之后,紧接着第二主题以更加丰厚而生动的音色组合第六次出现:次中音萨克斯管和全部木管乐器演奏旋律,这时在旋律下方添加三度音的三声部叠置的平行进行,产生了有时是双重调式、有时是三重调式的色彩变化效果。同时,演奏固定节奏型的乐器随之增加,使整个音乐的力度、音势也得到加强。第一主题第七次出现,是以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与第一小提琴分部八度重复来演奏的。这时音乐更加明亮、有力

16、、生动,音乐的幅度、音势再度增强。紧接着第一主题第八次出现时,主题改由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次中音萨克斯与第【一】第二小提琴的三度音平行三声部演奏,音色辉煌明亮。第二主题第七次出现,一改配器上的音色对比,更多地保持了共同音色,使两个主题首次有一气呵成的整体连贯之感。当第二主题第八次出现时,旋律又改为三度音的三声部叠置进行,并增加了高音萨克斯管、第一长号以及中音提琴和大提琴的旋律声部,音乐更为浓厚、强烈、丰满有力,音势也大大增强,与第七次形成对比,并引向高潮。当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最后一次连续出现时,音乐以同样的配器、音色、力度和音势演奏,进入最后的高潮。在第二主题没有完整结束之前,经过很短

17、的过渡,转入调性对置的E大调上,使音乐色彩为之一变,似异峰突起。8小节后,又回到C大调上,并作了由下属和弦到主和弦的变格终止结束全曲。这时给人们的振奋心情达到极点,而乐曲最后达到了异乎寻常的绚丽光彩,好似无限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乐曲介绍: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变奏;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

18、是最后的两小节才转调;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

19、高潮。该舞曲的情节为: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舞姿优美而轻盈。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他们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禁地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拉威尔在该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节奏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开始转调;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乐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

20、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舒展明亮,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该主题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期间经单簧管反复之后,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题被作者称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风格。两个主题在调式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续反复了八次,整个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旋律、节奏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在第三次反复时,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旋,形成了平行声部,仿佛两个调甚至三个调同时存在,产生了多调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题的不断反复中,力度从弱到强,不同乐器的应用和色彩不断的变化,使得情绪越来越热烈。临近尾声,旋律突然转为E大调,又迅速转回C大调,在不协和的音

21、响和强烈的节奏中,以变格的方式结束了全曲。该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附:波莱罗的结构及配器:A长笛1A1单簧管1B大管1B1小单簧管1A2抒情双簧管1A3长笛1、小号1B2中音萨克斯1B3高音萨克斯1A4短笛2、圆号1、钢片琴A5双簧管1、抒情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2B4长号1B5短笛1、长笛2、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2、中音萨克斯A6短笛1、长笛2、双簧管1、单簧管2、小提琴A7短笛1、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中音萨克斯、各分四部的小提琴、B6短笛1、长笛1、双簧管1、英国管1、小号1、各分两部的小提琴、B7短笛1、长笛1、双簧管1、英国管1、单簧管1、

22、高音萨克斯、长号1、各分两部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A8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圆号4、小号4、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B8短笛1、长笛2、小号4、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诗人里尔克的一首诗西班牙舞女,或许是对波莱罗最形象的诠释:像一枚硫磺火柴在手里,白亮的向四方喷吐,当它尚未完全燃起扭曲的火舌:在一圈近的观者里她的圆舞焦急的,光明而热切的开始以扭曲的形式播散开自己。而突然她像是整个化成了火焰。以她的眼光她将自己的发点燃立刻又以一种大胆的艺术手段把全身的衣裳在这火堆里旋转,从其中她有时上伸赤裸的手臂有似蟒蛇被惊醒了沙沙作声息。然后又仿佛火焰已包紧她周身于

23、是把它全集起来,像满不关心往旁边一扔,高傲的看它倒怎样:狂怒的翻滚着,它躺在那边地上仍燃烧着,像不肯让步或降服可是她仰起脸,觉得胜利已稳确,作一个甜美而可亲的微笑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岁开始学钢琴,十四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早期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光明与阴影中神秘的游戏,而自我陶醉在冗长的印象中;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那么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他喜爱喷射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人造烟火,喜爱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他既是乐曲形式的大师,又赋予音乐丰富的色彩,另外他严守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戒律,而

24、以独创的手法运用这些传统戒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对于音乐的描述性,他主张不注重事物的外部,而是关注事物的本质和浓郁的色彩,并认为真正的诗不能是长篇大论,而是在于真正的感情。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达芙妮与克罗埃,芭蕾舞剧鹅妈妈,小提琴曲茨冈和管弦乐曲波莱罗舞曲。另外,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使得此曲广为流传。【一】吉普赛女郎斗牛士波莱罗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18601909的几首钢琴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

25、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他心中酝酿着一个配器构思,要把这个作品写成一首乐队练习曲。全曲是一个巨大的“渐强”,在小鼓无休止的三拍子节奏背景上,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两个17小节的旋律不断反复。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声以前,音乐突然滑进了E大调旋律大调,造成了和单纯的手法全不相称的独特效果。拉威尔这个别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莱罗。波莱罗由尼金斯卡编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于巴黎。场景是在一家烟雾迷漫的西班牙旅馆里,鲁宾什坦打扮成一个吉卜赛女郎,头上插着梳子,围着围巾,

26、站在台子上跳舞,观众围着她喝采。跳得愈来愈红火的舞蹈,引起了围观者的愈来愈狂热的情绪。最后,他们把她抓起来,高高地举到自己的头上。波莱罗在巴黎演出后,引起了许多舞蹈演员和舞剧编导的注目。爱尔兰舞蹈演员多林1904把它作为自己的独舞保留节目,连续演出许多年;俄国舞蹈演员利法尔1905演出的波莱罗,虽仍作为西班牙主题来处理,却避而不跳传统的西班牙舞。因为具有固定不变的旋律和节奏型的拉威尔此曲,和真正的波莱罗已很少共同之处。其舞台设计,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红的天空,利法尔化妆成一个斗牛士,刚从斗牛场上胜利归来,以滑稽的姿态逗引着一位倾慕他的妇女。他的敌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夺走了这个妇女,斗牛士大失所望,

27、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伤。欢度节日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狂欢,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舞台上渐渐挤满了人,乐队最后的“渐强”伴随着斗牛士的死去。【二】儿童组曲鹅妈妈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采用儿童题材内容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16281703、奥努瓦夫人约16501705和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话;为儿童创作这部组曲是1909年拉威尔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他们;供儿童演奏1910年4月,这部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初次演出时,担任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

28、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鹅妈妈作为一部地道的儿童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儿童了。但拉威尔告诉我们:“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可见作曲家也是怀着一颗童心来创作的。1911年,拉威尔把鹅妈妈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后来又加上了两个乐章,改变了各乐章的次序,并用间奏曲把它们贯串起来,成为舞剧音乐。舞剧由拉威尔根据贝洛等的鹅妈妈故事编剧,让娜于加尔编舞,1912年1月首演于巴黎。这是一出别有情趣的儿童舞剧,拉威尔特地设计了一个小舞台,演出弗罗丽娜公主之梦的童话故事,显得分外小巧玲珑,稚态可掬。两个扎着黄头巾的黑孩子担任司幕和换景。故事以睡美

29、人为蓝本,纺车之舞一场,公主在花园里跳舞,她的保姆坐在纺车旁。公主跌倒在纺车上,锭子刺痛了她的腰。当她着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时候,朝廷群臣们围着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接着是一系列的梦:在缓慢的小型圆舞曲伴奏下,开始了美人与野兽的对话,后来野兽变为一个漂亮的王子。两个黑孩子在间奏曲的乐声中调换布景。下一个梦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们穿过树林,一路撒下面包屑,作为回家时的指路标志。但当孩子们睡着时,小鸟把路上的面包屑吃了个精光下面的场景是摆设着十八世纪中国古玩的皇宫,宝塔皇后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五声音阶的叮当声和锣声伴奏着东方风味的舞蹈。王子登场,发现弗罗丽娜公主睡在仙园里。他吻了她一

30、下,公主就醒来了。鹅妈妈舞剧在英、美演出时,常常删了拉威尔为舞剧音乐增写的两乐章和间奏曲,完全按照鹅妈妈组曲五乐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园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兽。演的是一个小女孩梦中的奇遇,每一乐章都是以她为主角。相关音乐知识:交响舞曲“交响舞曲”是交响音乐的一种形式。这种音乐体裁,没有什么戏剧性情节或矛盾冲突,大多是表现一种欢乐、明朗的情绪或是描写某一节日景象,音乐特点主要是歌舞性的,如瑶族舞曲等。但它又和一般舞曲不同,是供音乐会演奏的音乐,写作技巧也较繁复。波莱罗舞曲一是西班牙舞曲。据说是由一名叫赛雷佐的人在1780年创造。中庸速度,三拍子,并伴以响板。常用两种节奏型:拉威尔所作波莱罗舞曲属此类

31、型。二是起源于19世纪的古巴舞曲。速度缓慢或中庸,24拍。欣赏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乐曲简介: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那么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表达,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