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5 ,大小:431.20KB ,
资源ID:1041755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175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健康》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健康》人教版.docx

1、心理健康人教版心理健康人教版 教案宋水亮心理健康人教版 教案第一节 和谐人生 共享成长教学设计周晖(1)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22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变的。4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二)设计意图一般来说,学生们都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学生也知道一般的应对方法,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却经常被忽视。此外,衡量身体健康的标准是比较客观和容易理解的,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却是比较主观和抽象的,再加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普及,所以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往往并不清楚。对心

2、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是引领学生通往心理健康道路的航标。学生们只有理解了这些标准,才知道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因此,本节作为教材的第一节,首先要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几幅风景图片,包括一幅充满生机的花园图片,一幅荒芜的沙漠图片。2导入通过呈现给学生不同的风景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人的心理是有健康、不健康之分的。然后,进入对教材容的教学。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的方法。其中,重点是

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根据教材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对学生身体健康、学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然后,让学生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心理健康对于自己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和他们自身的关系。(2)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学习教材容之前,给学生一道思考题:你认为,在你认识的人当中,哪些人是心理健康的?你为什么认为他们心理健康?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结合教材,总结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一一讲解。讲解结束后,请学生反思,自己目前的状

4、况是否达到了心理健康的各项标准。(五)健心活动建议为了促进学生对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关系的理解设计了本活动。提前一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把辩题交给两组同学进行准备,一组为正方,辩题为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另外一组为反方,辩题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并请每组各推荐4名同学作为正式辩论的辩手。教师要准备好辩论用的计时器。上课时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让学生认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目的: 掌握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时间:45分钟地点:教室过程:1辩论会主席介绍辩论会概况教师作为辩论会的主席,先向大家介绍本次辩论会的规则,

5、正方和反方的论点,以及双方的辩手。2正式辩论的过程辩论会各环节及时间安排建议如下:(1)立论:正反双方述本方的论点,正方先发言(各3分钟)。(2)自由辩论:正反方辩手轮流发言(各5分钟)。(3)总结词:双方总结词,由反方先总结(各3分钟)。3问答环节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请在座同学向辩手提问,由双方辩手回答。4主席总结教师对辩论双方的表现进行简要的评论。最后教师总结: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对人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六)心理驿站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对活动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本课开始时,同学们看到了几幅风景画。请课后根据你目前的心理状况画出你心灵的图画,并把这幅

6、图画保留下来。(七)趣味阅读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心理状况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第二节 穿越迷雾 追寻真我教学设计周晖(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发展的特点。2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3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4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二)设计意图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向父母撒娇,大家会觉得这很正常。但是,一个16岁的孩子像5岁孩子那样向父母撒娇,就会让人很不舒服了。所以,人的行为要与其年龄相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一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表

7、现出与其年龄相符合的言谈举止。其次,青春期的到来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的学生会不知所措,有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是大人了。因此,向学生介绍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各种变化。(三)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学龄时期以及青春期的相片(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照片),或者在课前请学生把自己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带到课堂上来。2导入先呈现给学生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相片,或请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照片,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

8、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的是脑的发展变化,以及青春期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1)脑的发展变化。教材中的容说明了脑的发展使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对于脑如何发展,以及脑的发展如何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日常生活,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是比较困难的。相关的知识在参考知识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请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容和确定教学方法。(2)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学生矛盾的心理往往会让他们变得很焦虑,但是要明确地觉察到让自己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又非常困难。因此,教材提供的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矛盾,教师

9、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每个人说说自己有哪些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有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等等。(五)健心活动建议本节教材健心活动中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操可以在本节课学习,并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中反复做。活动前,教师最好先熟悉健康操的过程,以便带领学生完成。当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操后,鼓励他们在感到压力、紧的时候自己做一做。具体过程如下:目的: 改善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对减轻心理压力等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时间:5分钟地点:不限方法: 自然站立或自然坐在座位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面带微笑。 双手抬起与腰部同高,手掌相对,手指略微弯曲。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曲成约90度,

10、同时默念“健”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的最前端曲成约90度,同时默念“美”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迅速开,再迅速握拳,然后再迅速开。在开、握拳、开的过程中,心中默念“幸”字。 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紧握拳,心中默念“福”字。念完后,双手迅速向前推510厘米。机理: 良性意念的积聚。 微笑的心理效应。(六)心理驿站引导本节心理驿站的容是一个心理适应性的小测验,考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发展阶段。本测验从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从适应非常好到严重适应不良。结果非常好或不好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因此,在学生自己完成测验前,教

11、师应该告诉他们: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根据本测验得到的结果只能反映暂时的一种状况,提醒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适应状况。不论暂时的状况好或不好,每个人都可以经过努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七)趣味阅读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随着人们年龄的变化,心理和行为有什么发展特点?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第三节 千千心结 与君化解教学设计周晖(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准确评价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3引导学生树立对待心理问题的正确态度,即:心理问题是常见的,并且可以科学地预防和化解。4帮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化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二)设计意图心理

12、健康最基本的条件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不过,正如身体再健康的人有时也难免生病一样,心理再健康的人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对于身体上的问题,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和觉察。但是,什么是心理问题,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呢?没有心理学知识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诊断标准有所了解。本节向学生介绍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什么是心理问题,并学会觉察和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对于身体出现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对于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因此,介绍一些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存在的困难到底是什么,为

13、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问题存在,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问题。最后,虽然人们面对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化解普通的心理问题。因此,本节教材介绍了当遇到小问题的时候,学生自己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化解,以及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怎样寻求帮助。(三)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根据教材中的介绍,许多著名的人物如林肯、卡朋特等都受到过心理问题的困扰。准备好这些名人的图片或个人资料,如卡朋特演唱的音频或视频,用于增添课堂的趣味性。2导入播放卡朋特的歌,或向学生呈现林肯、永元等人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物的特点。在学生发言之后,告诉学生,这些有名的人物都曾经被心理

14、问题困扰。之后,进入对心理问题的介绍。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诊断、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自我调适和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是如何诊断和辨别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要学生真正运用到自己身上却不容易。另外,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如何寻求专业援助也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1)心理问题的分类。教材中心理问题分类的依据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类,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要在正式场合向大家做报告,他对此感到焦虑、担心,这就是普通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自我调适

15、解决;如果他从报告前一个月就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脾气也变得烦躁不安,常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正常的生活被打乱,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也就是说,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障碍,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如果他开始出现幻觉,如自己正在做报告时被听众轰下台,被听众殴打,或是完全将自己封闭不与任何人交流,每天哭泣,体重急剧减轻等,就有可能出现了精神疾病。(2)心理问题的诊断。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理问题是困难的,要完全掌握教材上提出的三个标准也不容易。在讲授了判断标准后,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两个案例,请学生讨论和判断,案例中的人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其问题的严重性如何。(五)健心活动建议每个人都容易感知到感冒或牙疼等身体

16、健康问题,但是不容易觉察和化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健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出现在自己身上的心理问题,并分享化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活动中要求学生画4幅画,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不知道该怎样画。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前画出这4幅图画,以便上课时给学生一个示。活动完成后,请学生保留他们的画作,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今天讨论的解决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目的: 协助个人了解当前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并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时间:30分钟地点:教室过程: 分组,每组57人。 大家放松心情,将情绪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每人拿出一大空白的纸,依次画4幅画,每幅画的主题依次为:(1)我此刻的心

17、情;(2)我目前最大的困扰;(3)我的解决之道;(4)问题解决之后的生活。 各小组进行部交流,通过成员的讨论,使各人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楚,更有信心解决问题。规则:分组讨论时,所有人都应当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六)心理驿站引导本节心理驿站的容是一个关于焦虑水平的小测验。可以根据测验的得分,了解焦虑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如果学生在此测验中得到7分以上,则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焦虑水平是否太高,是否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人际关系。如果确实造成了影响,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这个测验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不必盲从,况且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的。(七)趣味阅读引导

18、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永元受到的是抑郁症的困扰。抑郁症有哪些症状?面对重度抑郁症,有哪些合适的应对策略?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健心活动与心理驿站教学设计周晖(一)健心活动建议每个人都容易感知到感冒或牙疼等身体健康问题,但是不容易觉察和化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健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出现在自己身上的心理问题,并分享化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活动中要求学生画4幅画,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不知道该怎样画。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前画出这4幅图画,以便上课时给学生一个示。活动完成后,请学生保留他们的画作,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今天讨论的解决方法。活动的具体过程如

19、下:目的: 协助个人了解当前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并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时间:30分钟地点:教室过程: 分组,每组57人。 大家放松心情,将情绪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每人拿出一大空白的纸,依次画4幅画,每幅画的主题依次为:(1)我此刻的心情;(2)我目前最大的困扰;(3)我的解决之道;(4)问题解决之后的生活。 各小组进行部交流,通过成员的讨论,使各人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楚,更有信心解决问题。规则:分组讨论时,所有人都应当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二)心理驿站引导本节心理驿站的容是一个关于焦虑水平的小测验。可以根据测验的得分,了解焦虑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如果学生在此测验中得到7分以上,则可以考虑一下

20、,自己的焦虑水平是否太高,是否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人际关系。如果确实造成了影响,则需要寻求专业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这个测验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不必盲从,况且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的。第一节 了解自我 接纳自我教学设计兰萍林玛(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外表、行为、社会关系、心理特征)、全面(自我观察、社会比较、他人评价)地认识自我,形成统一、客观的自我认识。2使学生明白接纳自我的重要性,掌握并实践自我接纳的方法,促成自我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3帮助学生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学会制订合理的目标,掌握有效的自我完善策略。(二)设计意图心理健康的首要标

21、准是认识和接纳作为独特个体而存在的自我。“认识自己”是我们区别客观世界与主观自我的基础,也是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先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发展与客体不管是物理世界还是他人之间的关系。自我包括哪些方面,即从哪些角度认识自我,如何接纳并完善自我,这正是本节课的意图所在。(三)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一些著名人物图片,一空白人形图片。2导入呈现不同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回答对这些人物的了解,形式不限;最后呈现空白人形图片,让学生想象这图片是自己,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引导学生关注自我。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包括:自我包含的容、认识自我的途径、合理地设定理

22、想自我并不断完善现实自我。其中,重点是从他人和自我评价中全面、清晰地认识自我,接纳和肯定自我。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的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1)全面地认识自我。自我不仅仅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拥有的物质、社会关系、外在行为,还包括在的心理特质,如性格、气质、能力、动机等等。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多角度的、不断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我比仅仅形成对自我的表象的、具体的认识更重要。(2)真正地接纳、肯定自我。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可以通过小组互评加自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发现自我认识中有偏颇的地方,提示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发

23、扬自己的优点同样重要。自卑是普遍的,或是在某个时段,或是在某一方面。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学生,他们会因为什么自卑,如何运用课本中的方法来克服这些自卑,或者所能够想到的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记录性的、行动性的日常改变计划,隔一段时间后讨论他们的进步和困惑,真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五)健心活动建议“戴高帽”游戏又叫“优点轰炸”,如果时间充裕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如果时间有限,同学之间又有一定的了解,可省略准备高帽和自我介绍部分,对他人的评价的感受也可以由教师随机选择几名同学

24、来回答。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发现的。为什么他人所看到的自我与自己所认识的自我会有这种差异?活动的目的和具体程序如下:目的: 学习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 促进自我认识,增加个人自信。 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相互肯定与接纳。时间:35分钟地点:教室过程: 68人一组围坐成一圈。 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小组中央,戴上事先准备好的高高的帽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等。 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她)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她)的优点和长处(如性格、相貌、待人接物),然后被欣赏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各成员轮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规则: 只能说优点。 说别人的优点时态度

25、要真诚,毫无根据的吹捧反而会伤害别人。 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现他人的长处;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六)心理驿站引导本节心理驿站的容是一个小测验,考察学生是否自卑。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课后自测你是否存在下面的这些问题,如果有,是哪些?如何根据课本中克服自卑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否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或者期待自己的行为多久后会有所改善?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改变计划并相互监督。(七)趣味阅读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是否能够在欣赏他人的同时欣赏自我?如果不能,是在哪些方面?你准备如何改进?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并思考问题的答案。第二节 认识情绪

26、管理情绪教学设计兰萍林玛(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功能,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2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情绪困扰和解决办法,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二)设计意图愤怒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做出过激行为,伤害他人或自己;高兴的时候我们工作、学习效率会比较高,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也更包容;害怕的时候我们会逃避,或寻求帮助;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哭泣,会感觉一切都暗淡无光情绪与我们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对自我情绪的正确认识和调控,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而青少年正处于生理迅速发展、心理开始独立的转折期,情绪受生理、外界环境影响而表现得更为不稳定。消极情绪往往对个

27、人心理和人际关系有一定破坏作用,而积极情绪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人际交往。如何合理地表达情绪,有效地调节情绪,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容结构(四)课堂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一些人不同表情(包括愉快、悲哀、愤怒、好奇、恐惧、厌恶等)的图片。2导入提问学生从早上起床到现在体验到了哪些情绪,分别因为什么事、什么人。呈现不同表情的图片,并提示学生注意这些面部表情的差异。3重点、难点分析及教学建议本节的知识点是情绪的成因、情绪的功能和调节情绪的策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的是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调节情绪的策略。对本节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教学建议如下:(1)情绪的由来。教材中的容说明了情绪

28、的概念和容结构、情绪的由来、影响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处处可见,然而,情绪本身又非常复杂,它包含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心理感受和行为反应,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参考知识部分增加了相关知识的详细阐述,以供参考。(2)情绪的调节。情绪有动机性的功能,即它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反应。消极情绪往往导致消极的行为反应。所以对自我情绪的调节特别是对消极情绪的调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反应。但是对自我情绪的合理表达和掌控并不是速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对自我情绪的敏感知觉和运用课本中的调节方法。所以,教师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恰当运用情绪调节技巧。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最常出现的消极情绪

29、,制订一个改变计划,有针对性地运用课本中的方法,来减弱不良情绪的消极作用。也可在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探讨更实际有效的调节策略。(五)健心活动建议学生写下的烦恼可能仅仅是对事件的描述,应事先提醒学生写的时候要更注重自己的情绪感受,因为有些事情可能无法即时解决,但主观的情绪体验是可以改变的。另外,小组活动中组长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她)不但要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调节讨论的进度和组员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每位组员的情绪反应和鼓励所有组员发表意见,总结讨论结果等。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应当简要表明小组长的职责。活动具体过程如下:目的:察觉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陪伴,促进个体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时间:30分钟地点:教室过程:6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