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19.19KB ,
资源ID:104157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15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docx

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1)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_(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_(任写一条)。(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2:

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_(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_、_(都填化学式)。【答案】OH- 变浅 环保(合理即可) 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 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 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2NH3H2O+H2SO4=(

3、NH4)2SO4+2H2O NH3H2O NH3 【解析】【分析】【详解】实验回顾:(1)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碱性溶液中存在OH-。按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OH-;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溶液颜色会变浅;(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防止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即环保; 进行实验:步骤3: 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后,瓶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作用下,水会倒流到瓶内,

4、形成喷泉。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烧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反思拓展: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NH3H2O、NH3。2小亮学完合金后,知道了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白铜中含有铜和镍(Ni)。他决定探究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1)查阅资料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

5、NiSO4,并放出氢气。写出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猜想与假设根据教材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查阅的资料,对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猜想:猜想FeNiCu;猜想_。(3)实验探究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证明_(填“猜想”或“猜想”)成立。(4)拓展延伸用铜片、NiSO4溶液和_,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答案】Ni + H2SO4NiSO4 + H2 NiFeCu 猜想 铁片 【解析】【分析】【详解】(1)查阅资料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判断反应方程式:Ni + H2SO4NiSO4 + H2;(2)

6、猜想与假设根据Ni可以与稀硫酸反应,说明Ni比Cu活泼,猜想NiFeCu;(3)实验探究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镍片浸入Fe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镍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Fe比Ni活泼,猜想成立;(4)拓展延伸用铜片、NiSO4溶液和铁片,通过实验探究也能判断Fe、Cu、Ni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1)Ni + H2SO4NiSO4 + H2 (2)NiFeCu (3)猜想 (4)铁片3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编号1234加入试剂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澄清石

7、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试管1中的实验现象是_。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反应后试管中的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3、4中的物质分别过滤,得到滤液A和B。甲、乙两同学对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猜想 成立乙:_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_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为_。(实验拓展)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A和

8、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实质是_(从离子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反思与评价)(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验证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答案】溶液变红 NaOH和Ca(OH)2 二 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 Ba2+和CO32-结合生成BaCO3沉淀 【解析】【分析】【详解】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试管1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红。试管2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反应后试管中的

9、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3、4中的物质分别过滤,得到滤液A和B。猜想假设试管3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Ca(OH)2=CaCO3+2NaOH,如果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溶质是:NaOH;如果碳酸钠有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NaOH和Na2CO3;如果氢氧化钙有剩余,则滤液中溶质是:NaOH和Ca(OH)2。故猜想三是:NaOH和Ca(OH)2。实验结论因为试管3 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NaOH。甲同学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还含有碳酸钠,说明猜想二成立。因为乙同学能得

10、出同样的结论,所以设计的实验必然也是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可以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和含有钙离子(或钡离子)的可溶性盐(或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沉淀。根据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合理即可)。实验拓展因为滤液A中含有NaOH和Na2CO3,而滤液B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根据Na2CO3+BaCl2=BaCO3+2NaCl,滤液B的成分可能是:NaCl;NaCl和Na2CO3;NaCl和BaCl2。由于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A和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滤液B中

11、一定含有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从离子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Ba2+和CO32-结合生成BaCO3沉淀。【点睛】可溶性碳酸盐的检验既可利用其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进行,也可利用其能与含有钙离子(或钡离子)的可溶性盐(或碱)反应生成沉淀的方法进行。4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

12、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是错误的。(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答案】Ca(OH)2+CO2CaCO3+H2O CaCl2、NaCl 二 锌粒等 产生气泡等 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

13、管道 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酸过量)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不合理,因为题目提示是澄清溶液,则不存在能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的氯化钙和碳酸钠)猜想三:CaCl2、NaCl;(为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实验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等;产生气泡等 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

14、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由于是酸性废液,所以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污染地下水或者腐蚀管道,废液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石灰石处理。5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

15、关数据(见表1)。(4)连接A、B、C装置, 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实验装置)(相关数据)数据编号/测量项目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2.4051.92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2.00102.54氮气的体积/mL/243.5表1(回答问题)(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_g,氧化铜中氧元

16、素的质量为_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_(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_ 。【答案】CaO+H2O=Ca(OH)2 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 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0.54 0. 48 没有 NH3 【解析】【分析】【详解】(1)氧化钙吸水是因为氧化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根据资料在线中的内容可知:因气体X可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反应生成铜、水蒸气和氮气;当所有的气体通过B装置时,水蒸气被吸收;再通过C装置时,多余的X气体被吸收;则进入D装置内的气体为反应生成的氮气。随着氮气进入D装置,可造成其中的气体增多

17、,气压变大,会观察到液面下降。所以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时,说明不再生成氮气,即可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继续通入气体X是防止灼热的铜与其它物质反应而被氧化。(3)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表1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水,所以装置B的质量增加值则为生成水的质量;即102.54g102.00g=0.54g。在玻璃管中原为氧化铜,反应结束后其成分为铜单质, 所以其质量减少值则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52. 40g51.92g= 0.48g(也可根据氧化铜的质量求出氧元素的质量)。进一步可根据装置B测出的水的质量,结合水的化学式(H2O),可求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54g100%=0.4

18、8g。二者求出的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可说明在气体X中没有氧元素。(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气体中只含氮元素和氢元素,且可根据氮气的质量求出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可根据生成水的质量求出其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可根据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求出气体中氮、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即可确定其化学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解:设该气体的化学式为NxHy,根据题意可知: x:y=1:3所以该气体的化学式为NH3。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猜想)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已经变质;(实验和推断)(1)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_(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

19、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2)若现象b为_,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_(填“A”或“B”)。A密封保存B不需密封保存【答案】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A 【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是检验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那么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碳酸钠则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证明已经变质了,故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稀盐酸,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2)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故若现象b为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反思氢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故要密封保存,故选A。7

20、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m1m22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能被吸引3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无明显现象4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物质生产无明显现象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

21、_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填写化学性质)。【答案】(1)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2)Fe+2HCl=FeCl2+H2 4.64(3)还原性和可燃性(写出还原性即可)【解析】(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故在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添加尾气处理装置;(2)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组的黑色粉末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故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

22、发现m2恰好为4.64g根据三分子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两分子的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计算即可;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8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问题解决)此

23、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 58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59 ;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60 ,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62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3【答案】【问题解决】氮元素;质量守恒定律;Mg3N2 ;Mg3N2+6H2O= 3Mg(OH)2+2NH3【相关结论】4:1;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在烧杯中产生Mg(OH)2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NH3 产生。生成的气体为反

24、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得到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元素;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因为金属镁元素显+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其化学式为Mg3N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 3Mg(OH)2+2NH3;【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考点:物质成分探究9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25、(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

26、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答案】H2SO4+2NaOHNa2SO4 +2

27、H2O 猜想四 NaOH或氢氧化钠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解析】【分析】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评价反思: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是: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详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

28、2SO4+2H2O;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实验探究:(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此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评价反思: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根据图示操作判断,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伸入溶液中,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是: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将BaC12溶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10南昌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查阅资料】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氯酸钾。SO2不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作出猜想】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SO2、CO2,依据是_。【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_,B中_,则猜想正确。B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