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6 ,大小:148.13KB ,
资源ID:103928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928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规范.docx

1、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规范 室內分布系统工程勘測設計規範 編 制:劉義波審 核:批 准:生效日期:2000年7月15日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爲保證室內工程勘測設計的規範性和可實施性,特制定室內工程勘測設計規範。該規範適用於公司所有室內信號分佈系統的産品。1 室內工程勘測設計流程1.1 任務受領 由市場部下達工作任務書,客戶服務中心據此安排人員實施;1.2 現場勘測 實施人員會同用戶、業主代表對工程現場進行相關情況瞭解;1.3 方案設計 實施人員根據勘測結果進行方案設計,並按規範格式完成設計文件;1.4 方案審核 設計文件由部門主管或主管指定人員進行審核、確認;1.5 方案移交 完成勘測

2、設計,由工程人員將設計方案烤入軟碟交部門助理,待主管審核後,由部門助理將設計方案烤入公司網路,市場部需要時列印,並歸檔、保存。2 工程勘測2.1 覆蓋要求確認瞭解覆蓋區當前覆蓋現狀及客戶要求,確認覆蓋區域及覆蓋需解決的問題(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孤島效應)。盡可能用TEMS對現場進行當前覆蓋現狀測試並征得客戶確認。2.2 覆蓋信源確認 根據用戶要求,確定所用信源、信源引入方式和相應機型。所用信源有微蜂窩、宏蜂窩;引入方式有直接耦合、空間耦合;相應機型有載波選頻直放站、中頻頻段選頻倍增器和耦合器件。2.3 覆蓋系統確認 根據覆蓋要求,確定具體的覆蓋系統模式。2.3.1 射頻分佈系統 適用於解決中小

3、範圍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中小範圍孤島效應;2.3.2 光纖室內分佈系統 適用於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2.3.3 多模光纖/雙絞線室內分佈系統適用于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2.4 分佈方式確認根據覆蓋區域特點,盡可能用Transmistter對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進行天線覆蓋測試,以確定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的天線分佈模式。2.5 工程勘測具體內容2.5.1 盲區範圍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波頻號、電平值;2.5.2 乒乓效應區域及該區域能解出BSIC的載頻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3 孤島效應區域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4

4、 轉發信源的載頻號、載頻數、接收信號電平值、方向和是否開跳頻等;2.5.5 微蜂窩及室內有源設備安裝位置、電源位置和接地位置;2.5.6 施主天線及室內分佈天線位置、特別注意天線安裝位置的可實施性及引入信號質量;2.5.7 走線路由,特別注意工程可實施性;2.5.8 覆蓋區域結構圖紙: 其中 2.5.12.5.3 資料作爲工程設計的最小覆蓋電平參考, 2.5.42.5.7 作爲系統總體設計的參考, 2.5.8 用於設計和施工中的設備定位。3、工程設計 工程設計方案是工程造價計算及工程施工的關鍵依據,要求內容真實、詳細和規範。3.1 設計依據3.1.1 勘測結果:在工程勘測中獲得的所有結果;3.

5、1.2 設備使用說明書及配套器件/材料參數說明書;3.1.3 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3.1.4 郵電部頒發的“900MHzTDMA數位蜂窩通信系統設備總技術規範第一分冊基站子系統(BSS)設備技術規範”3.2 設計步驟3.2.1 確定典型區域及特殊區域局部覆蓋時的天線分佈3.2.1.1 根據覆蓋要求,確定最小覆蓋信號電平。對於盲區覆蓋,最小覆蓋信號電平定爲-85dBm;對於孤島效應,最小覆蓋信號電平應比當前信號電平高;對於乒乓效應,最小覆蓋信號電平應按以下標準確定;A 信源是微蜂窩,且微蜂窩使用專用頻段,能設優先順序,最小覆蓋信號電平可定爲-85dBm;B 信源是微蜂窩,且微蜂窩沒有專用頻段,最

6、小覆蓋信號電平應比當前能解出BSIC的載頻最大電平值高912dB;C 信源是宏蜂窩,方法同B。3.2.1.2 根據現場情況並結合transmistter實測結果,估算單個天線滿足最低覆蓋要求的覆蓋範圍,確定單個天線的應饋功率。3.2.1.3 綜合單個天線的覆蓋範圍、天線口功率要求及覆蓋現場特點,確定典型區域及特殊區域的天線分佈模式和走線路由。3.2.1.4 計算該區域的總功率要求。3.2.2 確定系統結構3.2.2.1 對於室內光纖分佈系統和多模光纖/雙絞線室內分佈系統;A 根據信源載頻數計算遠端機輸出功率;B 根據3.2.1.23.2.1.4的結果和遠端機輸出功率確定每台遠端機覆蓋的區域及其

7、安裝位置;C 根據系統性能指標和覆蓋總要求並參考結構圖紙,確定系統總體結構、所有設備安裝位置和走線路由。3.2.2.2 對於射頻分佈系統:A 根據信源載波頻數計算主機輸出功率;B 根據覆蓋區域主幹傳輸路由,使用適當的功分/耦合器件將功率分配到每個子系統,並保證該功率不小於且最接近於3.2.1.4的結果:C 重復B步驟,當主幹路由無法通過功分/耦合器件向子系統提供足夠功率時,需在主幹路由增加幹線放大設備或延放設備;D 系統內幹放設備分佈相對於主機嚴格按並聯關係設計,延放設備分佈相對於主機和上一級幹放設備嚴格按並聯關係設計;3.2.2.3 計算整個系統的雜訊係數,天線口的最小接受信號電平,確認系統

8、上、下行均衡。3.2.3 設計原則 3.2.3.1 先做局部設計,再做整體設計; 3.2.3.2 儘量利用主機功率進行覆蓋; 3.2.3.3 需要進行中繼放大時,儘量使用幹線放大器。4 設計文件製作設計文件製作詳見設計文件製作規範。室外工程勘測設計規範 編 制:劉義波 審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2000年7月15日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爲保證室外工程勘測設計的規範性和可實施性,特制定室外工程勘測設計規範。該規範適用於公司所有大型室外轉發系統的産品。1 室外工程勘測設計流程1.1 任務受領由市場部下達工作任務書,客戶服務中心據此安排人員實施;1.2 現場勘測實施人員會同用戶、業主代表對

9、工程現場進行相關情況瞭解;1.3 方案設計 實施人員根據勘測結果進行方案設計,並按規範格式完成設計文件;1.4 方案審核 設計文件由部門主管或主管指定人員進行審核、確認;1.5 方案移交完成勘測設計,由工程人員將設計方案拷入軟碟交部門助理,待主管審核後,由部門助理將設計方案拷入公司網路,市場部需要時列印,並歸檔、保存。2 工程勘測2.1 覆蓋要求確認瞭解覆蓋區當前覆蓋現狀及客戶要求,確認覆蓋區域及覆蓋需解決的問題(盲區覆蓋或話務分流)。並對現場進行當前覆蓋現狀測試並加以確認。2.2 覆蓋信源確認根據用戶要求,確定所用信源、信源引入方式、信源工作參數。2.3 覆蓋系統確認 根據覆蓋要求,確定具體

10、的覆蓋系統。相應機型有射頻頻段選頻直放站、中頻頻段選頻直放站、載波選頻直放站、移頻直放站和光纖直放站。2.4 天線類型確認 根據接收信號電平強度及覆蓋區域特點,確定合理的施主、用戶天線類型。2.5 工程勘測具體內容2.5.1 確定盲區範圍、當前信號最大電平值及所屬基站;確定盲區相鄰基站載頻號、電平值;2.5.2 確定所用信源類型(微蜂窩、巨集蜂窩或巨集蜂窩某一磁區)、工作參數(工作頻段/頻點、載頻數、載頻號、接收信號電平、BSIC及ID值、基站發射功率、是否開跳頻等);2.5.3 確定引入方式(直接耦合、空間耦合);2.5.4 確定具體的覆蓋系統:2.5.4.1 射頻頻段選頻直放站: 適用於解

11、決接收信號電平較好、信號比較乾淨的盲區覆蓋或數模相容覆蓋;2.5.4.2 中頻頻段選頻直放站: 適用於解決接收信號電平較好、信號比較乾淨、單一制式或單一用戶的盲區覆蓋;2.5.4.3 載波選頻直放站: 適用於解決接收信號電平較好、信號比較雜亂的盲區覆蓋。2.5.4.4 移頻直放站; 適用於解決接收信號電平較好、空間頻點少、站點無良好隔離條件的盲區覆蓋。2.5.4.5 光纖直放站: 適用於解決接收信號電平較低甚至無信號、站點無良好隔離條件的盲區覆蓋或話務分流。2.5.5 站址確認:2.5.5.1 對於無線直放站: 站址應位於覆蓋區與基站連線上,界於二者之間,並儘量靠近覆蓋區邊緣的制高點;該站址接

12、收信號電平較高;2.5.5.2 對於移頻直放站: 站址應位於覆蓋區中心附近或覆蓋區邊緣的制高點:該站址接收信號電平較高;2.5.5.3 對於光纖直放站: 站址應位於覆蓋區中心附近或覆蓋區邊緣的制高點:且有光纜到位。2.5.6 確定主機、施主天線及用戶天線位置:2.5.6.1 主機位置特別注意防曬:對於光纖直放站和移頻直放站,需對中繼端機和遠端機進行位置確認;2.5.6.2 用戶天線特別注意安裝位置儘量高、離主機儘量近和工程的可實施性;2.5.6.3 施主天線特別注意安裝位置有較好的接收信號,與用戶天線有較好的隔離;2.5.7 確定走線路由(含饋線、電源線和地線),特別注意工程可實施性;對於光纖

13、直放站,還需對光纖路由進行確認(空閒光纖、波分複用、同纖波分複用);2.5.8 繪製覆蓋區域草圖和站址安裝草圖,用於設計和施工中的設備定位。3 工程設計工程設計方案是工程造價計算及工程施工的關鍵依據,要求內容真實、詳細和規範。3.1 設計依據3.1.1 勘測結果:在工程勘測中獲得的所有結果;3.1.2 設備使用說明書及配套器件/材料參數說明書;3.1.3 郵電部頒發的“900MHzTDMA數位蜂窩通信系統設備總技術規範第二分冊基站子系統(BSS)設備技術規範”3.2 設計步驟3.2.1 確定站址:3.2.2 確定系統類型(射頻、中頻、選頻、移頻和光纖);3.2.3 確定系統配置(主機、天線、饋

14、線、光傳輸方式、電源種類);3.2.4 確定系統安裝方案。4 設計文件製作規範設計文件製作詳見設計文件製作規範 室 內 分 布 系 統 設 計 方案工程名稱室內分佈系統勘測設計批 准審核日期質量記錄2KCD-03-401A0任務號記錄序號單 位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電話82225788傳真82226121室內信號分佈系統一、設計方案概述:經現場勘測,當前電磁環境如下:本工程需覆蓋_。根據用戶要求及覆蓋範圍;信源採用_。覆蓋採用_分佈系統。 信源基本情況:信源小區名稱載波數BSIC/ID信號強度使用頻點跳頻方式(要求:1、工程站點的基本情況:簡述工程站點的位置、周圍環境及信號覆蓋情況等。對

15、於室內覆蓋系統工程,應根據現場資料進行說明。 2、覆蓋範圍及覆蓋方式:簡述該工程設計覆蓋範圍、採用何種信源接入及採用何種分佈系統進行覆蓋。 3、信源小區基本情況說明:)二 設計依據: 1 與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簽定的關於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建設專案的框架協定。 2 與_市公司簽定的有關合同。 3 原郵電部頒佈的900MHzTDMA數位公用陸地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設計體制(TZ019-95) 4 原郵電部頒佈的900MHzTDMA數位移動通信工程設計暫行規定(部內標準)。 5 現場勘測資料及測試資料。 6 其他要求。 (要求:必須注明與當地市公司簽定的合同)三 工程規模:本工程擬安裝_GSM室內

16、直放站,射頻分佈系統一套(含_ _)。(要求:注明擬安裝的設備類型/數量和分佈系統類型/數量)四 主要設備材料及性能指標;序號器材名稱型號/規格技術指標廠家12345678910(要求:說明擬採用設備/材料的名稱、型號/規格、與系統設計有關的技術指標和提供廠家)五、設計技術指標: (1) 移動用戶的忙時話務量爲0.025Erl; (2) 無線通道的呼損率取定 A、話音通道(TCH)呼損爲2%; B、控制通道(SDCCH)呼損爲0.1%。 (3) 干擾保護比: 同頻干擾保護比:C/I9dB(開跳頻) 鄰頻干擾保護比: 200KHz鄰頻干擾保護比:C/I-6dB 400KHz鄰頻干擾保護比:C/I

17、-38dB (4) 無線覆蓋區內可接通率:要求在無線覆蓋區內的95%位置,99%的時間移動台要接入網路; (5) 無線覆蓋邊緣場強:室內-85dB;在基站接收端位置的收到的上行雜訊電平小於-120dBm; (6) 根據國家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室內天線的發射功率爲1015dBm/每載波之間。 (7) 覆蓋區與周圍各小區之間有良好的無間斷切換; (8) 室內覆蓋區誤碼率(RxQual)等級爲3以下的地方占95%以上,室外90%以上;六 安裝說明:1 設備和器材的安裝說明:序號名稱型號代號安裝說明1234567891011(要求:將整個系統分解爲主機/分機、天線、饋線、功分/耦合器件等單元部分並逐命

18、名,用文字形式說明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2 電源的安裝說明:供電類型: 爲(24V/DC、48V/DC、220V/AC)供電;(提供線頭/插座/三芯,固定在牆上/置於主機內)提供電源位置:(集中在一起的設備必須有一個供電電源)(要求:簡要說明設備供電類型/電源提供方式和安裝方式/在哪些位置需提供電源)2.1 避雷和防水措施:(要求:簡要說明設備及室外天饋的接地方式和入地點/防水措施)七 設計方案分析:1、覆蓋邊緣場強設定:_(若取定邊緣場強爲-85dBm,則無須做分析說明;若取定邊緣場強爲其他值,需根據勘測結果進行分析說明。)2、典型覆蓋區域覆蓋方式:(將整個覆蓋區域劃分爲若干個典型覆蓋區域,並

19、逐一說明覆蓋的天線分佈方式。) 3、系統上行雜訊電平分析:到達信源基站口的雜訊電平=系統上行雜訊電平-系統主機到信源基站口的空間損耗-120dBm系統上行雜訊電平=-121dBm+系統上行雜訊係數+系統上行增益 系統主機到信源基站口的空損耗=信源輸出功率-主機接收信號電平=確定系統上和增益。4、覆蓋邊緣場強的預測: A、根據系統場強類比測試資料、測試示意圖和系統原理圖說明設計符合覆蓋邊緣場強要求。(有作系統場強類比測試時才作) B、根據公式估算覆蓋區域場強:_米自由空間損耗約:_dB_天線增益爲:_dBi多路徑衰落餘量約:_dB隔牆損耗約:_dB天線口功率爲:_dBm距離天線最遠點_米處的手機

20、場強爲:dBm+ dBi- dB- dB- dB= dBm其他地方的信號場強均高於此值。 5、方案合理性分析(選項) A、功率分配合理性分析:_(分析說明分佈系統的功率是否得到合理、均勻的分配,並得以充分利用。)B、設備利用合理性分析:_(分析說明該設計如何考慮設備利用率和成本。C、特點分析:_(分析說明該設計的特點和獨到之處。八 設備材料清單與工程費用預算: 1、設備材料清單與工程費用預算序號設備材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單位單價(萬元)小計(萬元)123456789101112設備總價工程費合計九、系統原理圖; 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工程名稱審核 XXX日期XXX校對比例設計 XXX繪圖

21、 XXX圖 號 XXX(要求:正確標注各設備的輸出端功率、各段饋線的損耗、各天線口的輸出功率:嚴格按設備標號編寫原則進行編號標注)十、安裝示意圖: 1、有源設備安裝示意圖: 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工程名稱 審核 XXX日期XXX 校對比例 設計XXX繪圖XXX圖號 XXX2、典型區域天線安裝示意圖:(同上)3、電梯井道天線安裝示意圖:(同上)4、其他設備安裝示意圖:(同上)(要求:安裝示意圖應包含主機、分機和室內/室外天線,示意圖應按比例繪製,最好用建築物平面圖)十一、現場勘測資料及圖表: 室 外 直 放 站 系 統設計方案工程名稱直放站勘測設計批准審核日期質量記錄2KCD-03-401

22、A0任務號記錄序號單位京信通信系統(廣州)有限公司電話82225788傳真82226121 直 放 站一、 設計方案概述:經現場勘測,當前電磁環境如下:本工程需覆蓋_。根據用戶要求及覆蓋範圍,信源採用_基站,覆蓋採用_直放站。信源基本情況:信源小區名稱載波數BSIC/ID信號強度使用頻點跳頻方式(要求:1、工程站點的基本情況:簡述工程站點的位置、周圍環境及信號覆蓋情況等。 2、覆蓋範圍及覆蓋方式:簡述該工程設計覆蓋範圍、採用何種信源接入及採用何種設備進行覆蓋。 3、信源小區基本情況說明:)二、 設計依據:1、與廣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簽定的關於直放站及室內覆蓋系統建設專案的框架協定。 2、與增

23、城市公司簽定的有關合同。 3、原郵電部頒佈的900MHzTDMA數位公用陸地蜂窩移動通信 網路設計體制(TZ019-95)。 4、原郵電部頒佈的900MHzTDMA數位移動通信工程設計暫行規定(部內標準)。 5、現場勘測資料及測試資料。 6、其他要求。 (要求:必須注明與當地市公司簽定的合同)三、工程規模: 本工程擬安裝_直放站_以,_天線_副。 (要求:注明擬安裝的設備類型/數量和天線類型/數量)四、主要設備材料及性能指標:序號器材名稱型號/規格技術指標廠家123456(要求:說明擬採用設備/材料的名稱、型號/規格、與系統設計有關的技術指標和提供廠家)五、設計技術指標:六、安裝說明: 1、設

24、備和器材的安裝說明:序號名稱型號代號安裝說明1234567(要求:將整個系統分解爲主機/分機、天線、主饋線/跳線、功分/耦合器件等單元部分並逐一命名,用文字形式說明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 2、電源的安裝說明:供電類型: 直放站 爲 48V/DC、24V/DC、220V/AC供電:電源提供方式和安裝方式:(提供線頭/插座/三芯,固定在牆上/置於主機內)提供電源位置:(集中在一起的設備必須有一個供電電源)(要求:簡要說明設備供電類型/電源提供方式和安裝方式/在哪些位置需提供電源) 3、避雷和防水措施:(要求:簡要說明設備及室外天饋的接地方式和入地點/防水措施)七、設計方案分析: 1、直放站類型的確定:_(說明該工程選取該類型直放站的原因。) 2、施主小區的確定:_(原因一般包括信號強度、信號方位和信源載頻數/信源話務量或用戶要求。)3、施主/用戶天線隔離度的計算: 隔離度=施主天線前後比+用戶天線前後比+遮擋損耗+兩天線的空間損耗 = 4、主機下行增益的確定:理想工作增益=直放站額定輸出電平-接收信號電平 =實際增益=MIN(理想工作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